火热的年代(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596

  这民主集中制么,就是在公共事务上应当允许人民委派自己的代表进行讨论,但是最终结果应当少数服从多数,形成集中的意见后交给政府进行制定政策方针,从而令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治理这个国家,而新政府的执政合法性也将来自于这一形成决策的过程……”
第二百二十一章
  周树模、宋小濂这一晚和吴川谈的很是尽兴,三人谈话的内容主要是放在了革命委员会对于革命成功后的新中国体制的设想上。
  在这场谈话之后,周树模即对吴川表示,他可以帮助革命委员会说服一批黑龙江省的地方官吏,令他们放弃和革命军之间的无谓冲突,使双方暂时和平相处下去,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讨论这些地方的行政归属。
  这样,可以让中东铁路以北未投诚于革命军的地方先恢复和哈尔滨、齐齐哈尔的经济往来,这既可以帮助恢复革命军治下地区的生产发展,也能让这些偏远地区不至于缺乏物资过冬,从而为俄国人引诱过去。
  周树模的提议自然得到了吴川的积极响应,建设和管理一个地区并不能依赖军队和革命热情,光是那些过去积累下来的文档,就不是新人能够在短时间内熟悉的了的。没有这些旧衙门官吏的协助,革命军派出接管政权的干部们,不仅工作效率变得极为低下,而且错误频频。
  也就是此时的革命委员会属于刚刚兴起的势力,各位委员们都抱有着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工作自觉性,所以在发现工作错误后会首先纠正认错,而不是试图掩盖,这才没有让百姓产生过多的不满。
  但这样的情况显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毕竟革命军在军事上的胜利,即便吴川采取了极为保守的作战策略,此时革命委员会控制下的人口也超过了200万人,而革命委员会、革命党人、共和党人加上革命军的数量,大约也就刚刚6万出头。
  假设扣除近5万的革命军,平均每个革命者就要管理200人。而这些革命者中大部分还没有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工作经历,让他们去管理地方,老实说吴川是不大放心的。他更希望能够把这些革命者收拢起来,进行一段时间的教育,哪怕一两个月都成,让他们至少了解了什么是革命再派出去工作,这样才不会让过多的投机者混入革命队伍,最终毁灭了革命。
  周树模能够主动提出这样的建议,对于吴川来说自然是大为欣喜的。他可以乘着这个机会,先把边缘地区的干部和守军收回中心城市来,给他们一并上一上政治课,然后再扩充一批军队和工作队出来,为下一步的南下行动提供必要的干部和后备军力。
  干部的缺乏大约是现在革命委员会最为头疼的问题了,即便革命军一直压制着向中东铁路两侧深入扩张的行动,但光是这些铁路沿线的小城镇和乡村自发的投靠,都已经让革命委员会派不出工作人员了。
  这些镇民或村民自然不是向往革命才向委员会投诚的,他们一是怕革命军对他们进行讨伐;二是怕乱兵向他们进行袭击;三是担心土匪来袭时没人来救援自己。于是干脆就投降了革命军,表示自己并无抵抗革命的意思。
  这些城镇、村落的投诚,虽然给革命委员会带来了人力和粮食,但也给革命委员会带来了大量的问题。他们既不知道这些城镇、村落过去是怎么缴纳税金的,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否欠着国家的债务,甚至有些村落到底在什么地方,地图上都难以找到。
  吴川并不担心这些旧官僚们存有什么坏心思,只要军队、政党、教育和宣传部门还在革命委员会手中,那么只要度过了这段过度时期,革命委员会就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出自己的行政人员出来。而一旦大气候改变了,比如满清朝廷的彻底失败,那么这些失去了效忠对象的官僚们也会自觉的改造自己,以适应革命委员会的要求了。
  而周树模的号召力显然比吴川想象的要强,龙江府知府黄维翰、巴彦州知州阎毓善、瑷珲兵备道姚福升、兴东兵备道俆鼐霖、黑河巡防营统领巴英额、黑河知府吴文泰、嫩江知府周玉柄等人,不是周树模一手提拔的心腹,就是其的老部下。
  几乎这边一封电报或书信过去,那边不是通电宣布服从革命委员会,便是回信表示愿意替国家看守门户维持秩序,等待尘埃落定由中央派人过来接手。
  于是革命委员会执行委员们再次开了一次全体会议,决定除了在一些交通要点留下一点治安兵力和电讯组外,将中东铁路以北的兵力撤回哈尔滨和齐齐哈尔。预备按照军事委员会的建议,正式组建国民革命第二、第三师。
  而叶声的快速攻击营也从绥化城撤回了哈尔滨,这只经历过战争的部队随即被解散充实到了第二、第三师的队伍中,至于叶声本人则被调至参谋后勤处,要求其就这次出战的经历,对快速攻击营的组建写一份报告。
  就在革命委员会忙着重新组建部队时,10月5日,奉天城的同盟会辽东支部成员张榕家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乃是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的密友邱丕振,此来是为宋教仁传递一项密令的。
  1907年2月,孙中山和黄兴因为国旗的样式发生争执。这是同盟会第一次内部出现分歧,导致宋教仁辞去了代理庶务干事一职。
  后来孙黄两人虽然和好,但是因为清政府要求日本政府驱逐孙中山,孙不得不前往南洋,东京的同盟会便交给了黄兴主持。
  不过因为孙中山离开时接受了日本政府赠款,导致同盟会内部的同志大为不满,加上之后黄冈起义、七仙女湖起义的失败,导致章炳麟等人要求开大会革去孙中山同盟会总理的职位,这是同盟会第二次分歧。
  接下来同盟会总部因为意识混乱,甚至于公然把起义计划明文刊登在了报纸上,这直接导致了同盟会内部的完全破裂。于是在1907年8月张百祥、邓文辉等人创立共进会。1910年2月章炳麟、陶成章重建光复会。
  宋教仁等人则于1911年7月31日,在上海北四川路湖北小学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会议虽然空出了总理的位置,选举陈其美掌庶务,潘祖彝掌财务,宋教仁掌文事,谭人凤掌交通,杨谱生掌会计。但宋教仁、谭人凤两人起草的宣言中有对同盟会东京总部的批评,“……有以致之乎外此之出主人奴,与夫分援树党,各抱野心者,更不知凡几耳。”这是将孙中山要求同盟会员向其宣誓之事也一并骂了进去了。
  虽然宋教仁等人在宣言中声称,“同盟会中部总会者,奉东京本会为主体”,但宋教仁还是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当成了除广州同盟会之外其他各省同盟会支部的上级机关。
  只不过此时中国同盟会的纪律和组织涣散,除了山东、辽东和上海的同盟会会员还认同同盟会中部总会,其他各省几乎已经自行其事。比如宋教仁等人虽然意识到,革命应当爆发于中国中部地区,并在新军中做好宣传工作,不过这些宣传工作同盟会显然是开始的太迟了些,此时距离湖北新军起义已经没有几月的时间了。
  而在07-08年东三省宣传革命失败之后,宋教仁就放弃了关外革命的想法。只是他没有想到同盟会辽东支部居然会有同欧洲留学生组成的革命党联合起义的计划,这个起义计划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是有两点令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员极为不满。
  第一,就是辽东支部居然放弃了对于革命的领导权,转而加入了那个什么革命委员会服从于共和党的领导,这显然是宋教仁等人不能接受的。
  第二,就是关于革命委员会打出的反帝反封建口号,这遭到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大部分同志的反对。就连宋教仁也认为,在当前的中国首要是使革命成功,推翻满清建立一个共和国,而不是一开始就把列强放在革命的对立面上,从而为革命制造极大的阻碍。
  听完了邱丕振带领的消息,张榕脸色沉重的看着对方问道:“那么宋先生对于我辽东支部到底有什么指示呢?算了,你还是等一等再说,我先把城内的几位辽东支部的干事叫来,让他们一起听听宋先生的意思好了。这事也不是我一个人可以下决定的。”
  邱丕振接受了张榕的说法,于是他在张榕家中等了两三个小时,直到六名辽东支部的干事陆续来到了张榕家中。看到人员都到齐之后,邱丕振才清了清嗓子说道:“宋先生的意思,即便共和党在这场革命中出了极大的力气,但是同盟会也不能把革命的领导权力拱手相让,因为这关系到建国后采用何种制度的问题。本会为了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已经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命和钱财,如果我们轻易把领导权力想让,将何以面对那些为革命牺牲的同志?
  为了获得革命的成功,我国革命必须要交好列强,以防止他们出手干涉中国革命。辽东革命委员会提反封建可以,但是打倒帝国主义这个口号现在是不合适的。因此宋先生希望辽东支部能够阻止共和党使用这一口号进行起义……”
  几位辽东支部的干事们沉默良久,终于有人出声说道:“可是革命委员会已经在上月28号于齐齐哈尔、哈尔滨起义了,现在再要求革命委员会更改口号是不是太迟了?再说了,这次起义完全是共和党在组织,我们手中一兵一卒都没有,怎么去争夺革命的领导权?”
  “……”邱丕振感觉一片茫然,他从大连登陆还没来得及了解辽东的状况呢,谁知道这辽东革命委员会就起义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站在屯子南口的张作霖,听着屯子中心不停打出的有节奏的点射,心里也是恼火的很。他攻下了大赉直属厅便带着三个骑兵营马不停蹄的突袭了这嫩江南岸的哈拉尔嘎,果然这里的乱党并没有预料到他来的这么快,在猝不及防的状况下都没能退过嫩江北岸,让他轻易的切断了哈拉尔嘎屯子同嫩江木桥之间的通道。
  乱党虽然在木桥北面建立了桥头阵地,但是驻扎在哈拉尔嘎屯子内的百余人却被他给困在了屯子内。张作霖原本以为,这次可以像5天前袭击大赉直属厅那样,轻易的迫使屯子里的乱党投降。
  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的大赉直属厅位于嫩江右岸,可以乘坐汽船直接抵达嫩江上游的齐齐哈尔和墨尔根城,同样也能前往下游松花江的哈尔滨,乃是嫩江下游的一处重要交通枢纽。乱党攻下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夺取了两处的水师营之后,很快就夺取了这处港口,算是完成了齐齐哈尔到哈尔滨之间的水路联通。
  驻扎于洮南的张作霖自然不肯让这处距离自己驻地百余公里的嫩江水路要点落入乱党的控制的,于是便带着部队连夜疾驰,把立足未稳的乱党重新赶下了江。随后他便带着4营骑兵再次北上突袭了哈拉尔嘎,试图占据了这处通往齐齐哈尔的重要通道。
  哈拉尔嘎即蒙古语“黑色崖子”之意。屯北因嫩江水流冲击形成一陡崖,崖上树根、草根等经水冲刷,久而久之则成为黑色,故名。
  此地东、北两面都濒临嫩江,西面与扎赉特旗接壤。过了嫩江之后,80余里就是中东铁路昂昂溪车站,再50里就是齐齐哈尔。可以说,只要占据了这一要地,骑兵可以在一昼夜内威胁到齐齐哈尔了。这里实际上就是齐齐哈尔的南大门。
  但是数日前轻易就向巡防营放下武器的乱党,这次却变得极为顽强了,即便被张作霖近2千人包围在屯子内,也丝毫没有放下武器的念头。这自然不是乱党的战斗力陡然提升了,而是数日前大赉直属厅向张作霖投降的近百乱党,战斗刚结束就被张作霖拉到了河滩上,当着撤离到江对面的残余乱党的面进行了斩首处决。
  这原本是巡防营惯用的震慑蒙匪和抗垦队的法子,用残酷的杀戮来警告蒙人或汉人不要继续试图同巡防营对抗。但是张作霖采用这样的办法来对付国民革命军却适得其反,原本战斗意识不强的国民革命军的战士们瞬间就被巡防营的屠杀给激怒了,此前营中布尔什维克们灌输给他们的阶级意识,也在巡防营的屠杀下彻底觉醒了。
  这些国民革命军的战斗经验也许不如巡防营丰富,但是他们在训练营接受的却是真正的德军正规军训练,在防御战术上几乎没什么漏洞,在加上他们手中的轻重武器配置要比巡防营合理的多。一路突袭过来的巡防营并没有带上57快炮,也没有重机枪。
  所以当被围在屯子里的国民革命军依托屯子中心的几幢土屋设立了防御阵地之后,张作霖手下的巡防营就撞上了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状况,缺乏重武器的巡防营完全突破不了国民革命军的优势火力组建起来的防御阵地。就好比过去那些蒙匪无法和装备了马步枪、57快炮的巡防营相抗,现在这些巡防营官兵觉得在国民革命军的优势火力下,自己倒才像是缺乏装备补给的蒙匪了。
  随着最初发起冲锋的巡防营将士被成片的打死在屯子的南北主通道上,位于主通道东西两侧土屋顶部组成的机枪阵地,形成了交叉火力网,这使得向屯子中心冲锋的巡防营官兵几乎就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子弹,再加上不时发射过来的迫击炮弹,很快就挫败了巡防营组织起来的几次冲锋。
  望着屯内道路上成片躺倒的人马尸体和那些一时没死的伤员发出的哀嚎声,巡防营的官兵终于开始变得畏缩了起来,再不敢像一开始那样毫无顾忌的挺起腰板冲锋了。
  看到这个场面,张作霖也是又急又气,他此时倒是明白了过来,几日前他让人把那些投降乱党公开处决,确实是走了一步臭棋。现在这些乱党是把他当成仇敌来看待了,宁可和他的部下同归于尽,也不肯再向他投降了。
  而国民革命军一硬朗起来,张作霖的部下就开始软下去了。这些由胡子和保安队招安而来的巡防营,虽然在个人的战斗素质上还行,但却缺乏组织能力和攻坚能力。让他们打一打顺风仗或是以强凌弱的战斗,他们倒是能够发挥出不错的战斗能力。
  但是一旦撞上了眼下这样,需要付出重大伤亡才能取胜的战斗,这些巡防营的官兵就开始各怀心思,谁也不肯跑在前面当炮灰,给同伴创造机会了。
  足足战斗了一个上午,也没能突入屯子中心半步,这样的战绩终于让张作霖摔了帽子,把三个带队进攻的营官给叫来臭骂了一通。
  骂完之后,张作霖便下令道:“妈拉个巴子,我就不信了,这些乱党就这么能。占鳌,你挑几个枪法准的,专门打乱党的机枪手,再挑一队选锋出来,只要乱党的机枪哑了,就给我往上冲。谁第一个攻入了乱党的阵地,我就提拔他当个哨官,要是有官身的,就提升一级,另外赏大洋100。”
  虽然知道手下的兄弟已经生起了对乱党阵地的惧意,但身为张作霖心腹的前路巡防队帮统孙烈臣还是咬着牙一口答应了下来,随即匆匆离开准备进攻去了。
  在其他人离开之后,张作霖把自己的文书阚朝玺叫了过来,向他问道:“子珍,我们之前路上抓到的那几个乱党骑兵都没死吧?”
  阚朝玺不假思索的说道:“两个伤势较重的就差一口气了,剩下的八、九人到还好,统领是不是要把他们都给……”
  阚朝玺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张作霖顿时拉下脸骂道:“妈拉个巴子,老子早就叫你们不要整天想着杀杀杀,你个读过书的秀才,怎么也和俺这个老粗一样,完全不晓得事理。要是几天前你们劝一劝我,今天也就不用死这么多弟兄了。
  找人给受伤的俘虏上药,再挑一挑,劝一劝,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投降朝廷的。把人挑选出来之后,要是占鳌这次再攻不下,咱们就该撤了,到时把那些不愿投降的俘虏留下,只带上愿意跟我们走的。”
  阚朝玺顿时吃惊的说道:“统领这就要走?这些乱党的弹药我看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只要坚持下去总能攻下来的吧。”
  张作霖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道:“妈拉个巴子,我们三个多营近2000人,攻打这样一个百余人把守的屯子都打的这么艰难,已经有百多号兄弟丢在了这里。而这里距离齐齐哈尔不过一天的水路,要是让乱党的大部队赶了过来,咱们还撤的走吗?”
  阚朝玺不敢再回嘴,赶紧答应了一声下去执行张作霖的命令了。在屯子的南面通道处,孙烈臣对挑出的几名神枪手指着屯子中心的二层土楼说道:“我绕了屯子一圈,发现只有从东南角进攻时,我们可以依托几座房子形成的遮挡躲避大部分子弹,但是唯有这二楼的这挺机枪刚好把进攻路线给封锁了。
  所以,你们的任务就是给我压制住这挺机枪的射手,只要能够压制住这挺机枪半刻钟的时间,我就能带着选锋队冲到东南角,那个时候乱党的机枪和迫击炮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接下来就靠肉搏战了。”
  几名神枪手看了一眼那挺机枪的位置,便大大咧咧的对着孙烈臣回道:“帮统瞧着吧,别说半刻钟,就是一刻钟,他们也休想靠近那挺机枪……”
  当几名神枪手各自去寻找射击位置时,孙烈臣身边的卫兵不由有些担心的向他说道:“帮统,这冲锋带队的事,要不还是交给俺吧,您还是在后面指挥接应俺们好了。”
  孙烈臣脸色严峻的看着不远处的土楼,口中回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一个早上的战斗,弟兄们都已经疲了、乏了,要是我不亲自带队,他们那里还能鼓起劲头冲锋。你告诉孙、李两位哨官,一旦我冲进了敌人的阵地,让他们给我毫不犹豫的冲上来,绝不可有半点迟疑。这伙乱党,可不是什么土匪,他们是军队……”
  站在南门阵地观战的张作霖,很快就看到自己的计策奏效了。在几位神枪手的压制下,土楼上的一挺机枪顿时哑巴了,而孙烈臣亲自带队的选锋队,约3、40人,完全无视了剩下几只步枪的射击,以极快的速度冲至了一幢土屋前。
  眼看着这些巡防营选锋就要打开一条缺口,冲入到乱党的防御阵地时,突然从被封闭的土屋一楼窗口处伸出了两根枪管,接着这两根枪管便吐出了猛烈的火舌,这些好不容易冲到土屋面前的选锋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袭击,一下子就倒下了十之七八。
  之后一直压制着楼顶机枪的神枪手们,开始遭遇迫击炮的连续轰击,然后是停顿了许久的机枪再次响起了清脆的射击声,将接应选锋队的第二梯队给硬生生的封锁在了百米之外。
  于是接下来,巡防营的官兵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冲上去的选锋队员在冲锋枪、手榴弹的围剿下,一个不剩的躺下了。乱党这种越来越凶猛的打法,终于令张作霖和巡防营的官兵胆寒了。虽然心疼于手下大将孙烈臣的折损,但张作霖还是毫不犹豫的下令收拢部队准备撤离了。
  他手中现在也不过才7个营3500人,但是这一仗起码伤亡了300多,还基本是各营中的骨干,可谓是元气大伤。再这么同国民革命军拼下去,他这巡防前路统领可真未必能坐的稳当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看着张作霖的巡防前路部队的撤离,革命军第二十三步兵连政治委员陶贵终于带着部下从阵地内出来打扫战场了。张作霖的突然袭击,给第二十三步兵连同样造成了重大伤亡,包括连长章铁山在内的84位战士在初期的激烈战斗中就陨身了。
  不过也正是这些战士同冲进屯子的敌军骑兵殊死搏斗,甚至不惜采取了引爆随身携带的手榴弹和近身敌军同归于尽的方式,才给剩下的战友争取到了构建起防御阵地的时间。而政治委员陶贵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坚定的战斗意志,也鼓舞了突然遇袭的革命军第二十三步兵连战士们的勇气,这才能够让他们连续打退了巡防营组织起的四次主力进攻和七、八次小队伍进攻,最终迫使张作霖不得不退兵。
  陶贵一直走到南门,用望远镜看过了敌军骑兵撤离的队尾,这才咬着牙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道:“去通知王排长打扫战场,看看我们的战士可还有活着的吗?有就赶紧救治。”
  他身后的警卫员并没有转身离去,而是迟疑的向他说道:“王排长刚刚操作机枪时被敌军打中脖子已经牺牲了,现在代理他指挥的是林排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