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596

  王占元迟疑了好一会才说道:“要我说,朝廷和日本国之间签署了什么约定,和咱们这些丘八有什么关系?既然吃了朝廷的粮饷,不就得给朝廷卖命么。
  只是这对面的乱党武器精良不亚于我北洋军,虽然作战素养上差了我军不少,可是士气却远远超过我军。这几日来的交战,想来大家也很清楚了,对面的乱党可不比那些南面一触即溃的民党,我军即便是突入了对方的阵地,很快对面就能组织起反攻夺回阵地。
  和这样的乱党交战,除了以命换命外,基本找不到其他捷径。日本朋友能够帮助我们对付乱党,让我们少死一些弟兄,我觉得这是好事啊。至于平息了乱党之后,究竟要不要履行对日本国的约定,那也是朝廷该考虑的问题。
  只是今日上午,我们应了南参谋的请求,派兵进入四平街道救援被乱党围攻的日本护路军。结果我们的弟兄抵达了护路军的防线,日本朋友却不肯让我们进入防御圈内,反而要我们的弟兄在他们的外围列阵抵达乱党的进攻。
  在乱党的大炮和重机枪攻击下,我们足足有一个营的兄弟白白死在了毫无遮掩的战场上。现在日本朋友的四平街道是保住了,可是下面的弟兄们都是怨气满腹,认为日本人这是拿他们当肉盾用。
  所以我觉得,即便是要同日本朋友联合作战,咱们也不能和他们一起战斗,否则我们的弟兄就成了日本人的炮火了。要我说,铁路反正是日本人控制的,现在乱党和日本人打了起来,这铁路线一带的区域就干脆交给日本人去进攻,我们还是依托着辽河进攻郑家屯比较合适。毕竟辽河上的航运,我们能够控制一部分,不必如现在这样受制于人。”
  虽然不满意于王占元对联合日本剿灭乱党的态度,但是王占元提出的和日本人分开进攻的建议,倒是让陈光远等将领连连点头。
第三百零七章
  会议开了大半个小时,冯国璋差不多已经摸清了这些部下们的心思,平息乱党这是不得不做的事,乱党推翻了朝廷之后,他们这些前朝将领难道还想有个好?那些地方官员说不定还能换身衣服继续做官,他们这些领兵之人难道还能去领新朝的兵。就算他们肯,乱党也不肯啊。
  只是和日本人一起联手平乱这件事上,大家就心思各异了。有人是觉得朝廷大约是不行了,因此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去抱一抱日本人的大腿;有人是顾忌自己的名声和底层士兵们的看法,并不愿意和日本人携手去攻打本国的乱民;还有人则想着能够利用一下这位强邻也不错,起码能够让北洋的老弟兄少死几个人。
  冯国璋正想着,自己那位老上司看的可真准,只凭借了乱党和日本人开战的消息就意识到这第一军没什么战心了。如果不是预见到北洋基层官兵的态度,老上司也不会发这样一封违背常理的电报。军队打仗从来不会在占上风的时候撤退,这不仅意味着前面付出的牺牲是白白浪费了,也等于是放弃了战胜敌人之后的奖励。
  哪怕袁世凯在北洋军中的威信再高,发出这样的电文也是要被军中上下怨恨的。在目前这样一个需要军队支持的关键时刻,若不是把握住了将士们厌战的心理,就发不出让他缓兵的电报。
  就在冯国璋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突然屋外的院子里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就在屋内众人皱起眉头的时候,听到争吵声中夹杂的日语,冯国璋打消了让其他人出门看看的念头,而是自己起身走出了屋子,其他人也跟着他走了出来。
  此时天色已经极为昏暗了冯国璋也是借助着几盏马灯发出的亮光,才能看清被自己的卫队拦住的是什么人。他赶紧对自己的卫队出声说道:“都让一让吧,让南参谋他们过来好了。南参谋,这天都黑了,你怎么跑这里来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南次郎一把推开了拦在自己面前的卫兵,怒气冲冲的走到冯国璋面前用生硬的中文说道:“冯军统,协助第二守备队防御四平街道的贵军为什么又撤下来了?前线的作战为什么也停下来了,请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听了南次郎无礼的言辞,冯国璋顿时不快的说道:“南参谋请注意你的举止,我可不是你的下属,你无权这样和我对话。
  为什么从四平街道撤下来,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么。既然乱党占据了三道林子高地,又有机枪和大炮,我们待在四平街道只会白白挨打而已。而且贵军并不愿意让我们的支援部队进入防御工事,难道你要让我们的士兵成为乱党的活靶子吗?
  另外,我军的炮弹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没有大炮压制乱党的大炮和机枪,再打下去只会是白白送了弟兄们的命。所以我让前线部队先撤回来,等到后方的炮弹运上来再说。”
  虽然知道四平守军不许中国人进入阵地,一是不放心这些中国人;一是存着把这些中国人当成消耗品去抵抗乱党的子弹和炮弹。只不过这些北洋军也狡猾的很,一听说日军不让他们进入防御阵地,便立刻拉着四平街道内的平民撤退了。
  这样一来,不仅乱党没有再朝着这只平民和军人混杂的队伍开炮,就连四平驻守的日本护路军也难以再拦截这些北洋将士为自己卖命了。
  虽然北洋军的选择让四平的日军再次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是因为乱党这边停止了攻击,所以日军到还能勉强维持自己的防线。南次郎原本并不想同北洋军搞的这么僵,就算是北洋军找借口跑了回来,他也本打算过了今晚再说的。
  只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拿起碗筷用晚餐时,一名绕道而来的北面信使赶到了他所在的前线指挥所,向他传达了大岛都督最新的命令。南次郎这才知道,公主岭的弹药库已经被炸了,而第五师团进攻朝阳坡也失利了。
  原本死活要待在公主岭坚守的大岛都督,在福田参谋长的劝说下终于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决定南下突围。只是此时南下打通郭家店的高山公通支队却遇到了麻烦,将近千余人且携带一个野炮中队的高山公通支队奋战了一天,也只打到了招苏太河的边缘。
  郭家店一带属于丘陵状台地地貌,南北高中间低,海拔在188米-256米之间。从郭家店镇南部由东往西流去的招苏太河,将郭家店区分为了南北两部分。由于此地是公主岭和四平之间凸起的唯一一道高地,因此可算是分割两地最好的防御地区了。
  日本护路军之前只想着巩固公主岭和四平两处要点,并没有把郭家店重视起来。当然这也是源于日军进攻压倒一切的作战思路,郭家店附近又没有什么国民革命军的要点,自然也就无谓在这里浪费兵力了。
  等到郭家店这边的铁路被炸之后,被堵在了郭家店以北难以同四平守军汇合的高山公通才发现,他们一心想要攻击国民革命军,却忘记了国民革命军也会攻击自己。郭家店这里就变成了分割公主岭和四平的要点。
  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也源于日军上下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国民革命军居然敢抢先对自己发难。在长春事件的和平解决之后,日军大多数人都认为北满的革命委员会之前的表现只是虚张声势,并无决心和日本开战,否则就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好借口。
  毕竟当时日军也没有做好准备,若是国民革命军发难的话,他们也只能先南下打通四平这一交通要点,然后再试图组织部队反攻了。而国民革命军却只是要回了两个学生就偃旗息鼓了,可见确实不是真心想要同日本开战。
  关东都督府参谋部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下,才接受了大岛都督提出的先行反击的提议。但是等到战争开启之后,日军上下才发觉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偏差,国民革命军显然是真心想要同自己开战的,所以采取了和他们一样的先发制人手段。
  在大岛都督下令全面进攻的时候,才发现对面也正准备进攻自己,对于日军来说并不是什么好的体验。本来兵力就处于劣势的日军失去了突然袭击的优势之后,现在想要撤回部队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而原本预备南下同四平守军汇合的高山公通立刻就反应了过来,郭家店这地方陡然已经成为了公主岭部队能否脱离国民革命军包围的关键点。
  毕竟此时铁路以西是国民革命军所构筑的大三角防区,冲进这一地区不仅让日军失去了机动性,也等于是主动送入了虎口。铁路以东则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不熟悉路径的人进入,无疑是等于送死。他们只有不顾一切的打通郭家店这个点,修复被国民革命军炸毁的铁路,才能安全的撤离到四平地区。
  此时的四平好歹日军还控制了一半地区,有着四平日军的接应,大部分人还是能够脱离这个国民革命军尚未成型的包围圈的。
  高山公通反应过来之后,便立刻组织起了对郭家店中国守军的猛烈攻击,并派人送信回公主岭给福田参谋长,请求考虑撤退事宜。只不过当时高山公通的建议并没有为大岛都督接受,在大岛义昌看来即便国民革命军使出了炸铁路这样的无耻伎俩,皇军也是占有着优势的。
  大岛义昌所恃者有二,公主岭完备的防御工事和充分的弹药储备,第五师团的强大战斗力。只要能够摧毁国民革命军朝阳坡防线,那么所谓的包围圈就是张破网。因此大岛都督转而派人前来斥责了高山,要求他尽到自己的职责,而不是对着上官拟订的计划指手画脚。
  高山公通自然知道大岛为什么如此对自己的建议如此不假言辞,因为他是鹿儿岛人,也就是萨摩藩出身。一个萨摩藩的人不去参加海军跑来参加陆军,已经够让这些长州藩出身的将领们不满了,更不必提高山公通还取得了陆大出身,拥有了进入陆军高层的资格,这就更让长州藩的陆军高层所排挤了。
  如果高山公通不派人回去提出这个建议,大岛义昌说不好还要考虑一下是否收缩兵力,先打通南下通道。但是当他接到了高山公通的建议之后,大岛义昌就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照着原计划执行下去了。因为他不能让一个萨摩出身的将领来告诉自己错了,然后再指导自己该怎么调整作战计划。
  这事要是传回国内去,长州藩阀的面子可就丢尽了。甚至于,还会被政友会那些政客用来攻击藩阀政治的工具。于是因为陆军内部的派系斗争,高山公通的建议不仅没有得到善意的回应,甚至于他所要求的增援都没得到。
  而夺取郭家店并展开防守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第17步兵团第49营,这是一只主要由筑路工人组成的步兵营。他们大都来自于山东,原本是参与修建海参崴到伯力铁路的,因为鼠疫的爆发和新上任的阿穆尔河沿岸总督试图驱逐中国苦力的行动,使得他们失去了工作,又无钱返回家乡。
  于是在海参崴山东商会的介绍下,这些工人最终都加入了训练营。虽然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训练营是做什么的,但是随着营中布尔什维克党人的宣传,这些筑路工人很快就接受了布尔什维克主义。
第三百零八章
  即便是到了1911年,俄国在贝加尔湖以东的远东三省也不过才移民了160万俄罗斯人,如果再加上其他民族,面积和东三省差不多的外东北地区大约也就200余万人,是一个比此时的黑龙江省还要荒芜的区域。
  正因为如此,沿着乌苏里江修筑的阿穆尔铁路,几乎都是在原始森林中开辟出来的道路。这也就使得修筑这条铁路的工人们必须精通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包括打猎的技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北满地区的胡子一直居高不下,那些受不了俄国工头压迫的筑路、伐木和采矿工人,一旦落草就成为了一名可以开枪杀人的胡子。
  这些山东出来的筑路工人,既吃苦耐劳又遵守纪律,实是极好的部队兵源。英国人组建的华勇营就是在山东招募的兵员,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耻辱。
  经过了阶级教育之后的筑路工人们,很快就成为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拥戴者。也正因为如此,在高山公通支队猛烈的攻击下,49营几乎损失了快两个连才放弃了郭家店北面的防线,退到了招苏太河南岸,而此时已经是下午13点之后了。
  高山公通登上了郭家店北面高地,看着阵地上横七竖八躺下的敌我尸首,一时也是忍不住有些恻然。他确实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到这样一只顽强抵抗的部队。不过他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向着身边的岩井大队长命令道:“支那军虽然顽强,但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下令部队立刻发起追击,把支那军赶出郭家店台地,然后建立起防御阵地来。”
  只是他身边的岩井中佐并没有立刻回应他,而是迟疑的数秒才说道:“支队长阁下,我部奋战了这么久也是伤亡惨重,现在也就不到5个中队能够用于作战了,是不是让士兵们休息一段时间?另外炮弹也已经快打完了,没有大炮压制支那军的重机枪,我们恐怕很难冲过下面这条河。”
  高山公通看了一眼爬上阵地后直接躺倒在地的士兵们,这时才发觉自己这边何尝不是强弩之末。虽然他也清楚,对面的支那军也就剩下最后一口气了,但他实在不能保证自己的这些部下能不能在对方咽气之前不崩溃。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这两场大战,不仅从沦亡的边缘挽救了国家,更是让日本民族竖立起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心。但是在成为了新兴列强之后,日本民族就似乎失去了方向,如政友会这些政客就举着民主主义想要专心致力于内政改革。
  而陆、海军则总想要寻找下一个对手,以确保军队在国民中的地位不至于被边缘化。特别是陆军,自普法战争之后转向德军的建军思想之后,便开始着迷于大陆军的设想,试图把日本也建设成为一个军国主义国家。
  但是对于日本国民来说,在他们的心思里,既然日本已经免去了亡国之忧,又得到了英国的认可成为了英国盟友,那么日本就应该过上几天舒坦日子不用打仗了。
  正是军队和国民思想的不一致,使得日俄战争之后的日本陆军长时期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上层军官不知道谁会是日本陆军的下一个敌人,下层官兵则开始享受和平时期的悠闲生活。
  于是日俄战争之后的日本陆军虽然在教育养成上没有放松,但是在作战意志上却大大的下滑了,因为现在的日本人已经感受不到亡国的危机了。
  所以高山公通才会见到,过去在战场上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战斗还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士兵们却已经松懈了下来。这个时候再强迫士兵们去冲锋,显然是不可能有什么战斗意志了。高山公通不得不同意了岩井中佐的建议,让士兵们休息三十分钟再发起最后的进攻,又派人前往公主岭再次催促炮弹的运输。
  然而这个决定大约是高山公通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个决定了,就在日军士兵休息的期间,国民革命军第50、51步兵营和一个山炮连抵达了郭家店。
  随后这只生力军就发起了一次反击,高山公通花费了一个早上才夺取的郭家店北部高地,在短短30分钟之内就被国民革命军夺了回去。国民革命军虽然没有对高山公通展开追击,但是高山支队已经无力再战,只能后退至郭家店以北十华里处,等待着公主岭的指示。
  大岛义昌虽然还坚持要等待着大谷中将击破朝阳坡阵地的好消息,但已经不再阻止福田参谋长收集兵力,预备南下突围了。
  等到大谷中将派人委婉的表示,第五师团实在是难以突破朝阳坡阵地,夺取敌军的辎重继续作战,这才算是打碎了公主岭大本营中诸多军官的最后一丝侥幸心理。
  抱着不撞南墙不肯回头的大岛和其部下,真正一头撞到南墙之后,才发觉现在的公主岭已经陷入了极为危险的地步。北面范家屯地区,长春南下的国民革命军已经同日军的防御部队交火了,如果不是国民革命军采取了稳打稳扎的战术,估计早就在下午15点之前突破范家屯了。
  为了给公主岭大本营留出更多的时间,福田参谋长不得不将好不容易收集起来的一个大队兵力送去范家屯,这样一来公主岭大本营用于南下突破郭家店的部队又不足了。
  已经反应过来的日军将官还是很清醒的,知道此时南下突破大约只有一次机会,一旦让国民革命军意识到他们想要南撤,估计对方还有所犹豫的部队就要大步前进合围自己了。而12、22联队一时又难以撤回来了,既然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突围,那么便只有通知四平驻军北上接应了。
  在牤牛哨前沿阵地指挥部看到福田参谋长派出的传令信使时,南次郎是一脸错愕的。他完全没有想到,开战还不到一天,公主岭的大本营已经准备转进南下了,而且还需要自己这边北上接应,这和之前的计划完全是南辕北辙啊。
  虽然旅顺和奉天一线的3-6独立守备队和步兵11、21联队已经开始集结,位于大连柳树屯的第九旅团长川村宗五郎少将正向前线赶来,但是现在他手中除了一个已经被打残的第二独立守备队之外,也只有第四独立守备队两个中队的兵力。
  依靠这点兵力维持住四平防线也就凑合,想要北上接应大本营就是痴人说梦了。虽然因为满清第一军的支援,日军总算是守住了四平铁路以东的区域,国民革命军退回到了西北的三道林子和西郊的老四平镇一带。
  但是在总体兵力上面,国民革命军还是压倒了日军在四平的力量,不过是因为要分心对付清军在南面发起的进攻,才不得不主动收缩了防线而已。
  南次郎当然不会承认,因为自己对于中国军队的防范,才下令山田四郎大队长不接纳清军进入四平的防御阵地内,从而导致了清军前线部队负气后退一事。
  他很快的就打听到了清军主要将领的去向,然后怒气冲冲的跑来质问冯国璋为何要撤退,从而撇清自己的责任了。
  因此对于冯国璋的辩解,南次郎不置可否的回道:“不让贵军进入防御阵地,那也是山田大队长对你们的担忧。对面的支那革命党不是有许多就是大清新军中叛变过去的吗?在交战的状况下,山田大队长怎么可能随意放入不可靠的人员进入阵地。
  但是冯军统借口炮弹不足就停止作战,这是不是太过儿戏了?我们这是在作战,不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怎么能够因为炮弹不足的问题停下进攻?这不是给了对面支那革命党喘息之机吗?
  我请求您尽快命令前线部队发动进攻,至于炮弹问题,我可以从铁岭的仓库内为你紧急调拨一部分。冯军统,这可是贵国的战争,不是我们日本的战争,我们可是在协助你们平叛。”
  冯国璋还在沉默之中,他身后的陈光远已经不以为然的说道:“现在天都黑了,还打个鸟仗。弟兄们都辛苦一天了,等过了今晚再说吧。”
  南次郎瞪大了眼睛一脸诧异的说道:“打仗难道还分时间的?既然没有炮弹,那么夜袭不就是最好的进攻方式吗?”
  陈光远身边的另一名北洋军官立刻说道:“夜袭当然是作战的选择之一,可弟兄们现在连拖欠的军饷都没发全,能够打上一整个白天已经很是卖命了。现在连晚上都不让人休息的话,那总得发点卖命钱吧,要不然弟兄们非反了不可。谁要打,谁自己下命令去,我五标是不干的……”
  面对这群公然讨要赏钱的北洋军官,南次郎目瞪口呆,难以和脑海中几年前彰德秋操中的那支北洋劲旅重合起来。他实在并没有想到,袁世凯不过回家三年,这只军队居然已经堕落到这种程度了。要是之前他自然是大为欣喜,这说明北洋军已经不再是皇军的心腹之患。
  但是现在看到这一幕,他实在是无法开心的起来。要是不能迫使这些北洋军出击的话,那么公主岭大本营的突围计划就完全破灭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