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96


第三十七章
  虽然吴川觉得蹄尖炖的时间还是短了些,不过汤里的萝卜味道却相当的不错。不管桌上的其他人满不满意,吴川对于这道菜还是相当喜欢的。
  相对于俄餐的酸、辣、咸、甜口味,这道蹄尖炖萝卜可谓是相当清淡爽口了。虽然吴川并不拒绝吃辣,但作为一个江浙人,他还是喜欢清淡的口味。这二十多天里,俄式大餐可是真让他吃的腻味死了。
  其实吴川是多虑了,他做的这道蹄尖炖萝卜,水准已经超过叶纳林夫妇最高的想象。不仅他们的女儿娜塔莎吃的满嘴是油,就连被米沙强留下来的柳德米拉也吃的说不出话来了。
  虽然在欧洲诸列强中,俄国这个位居末位的列强,实质上还是一个农业国,粮食、肉、奶的产量为欧洲各国之冠。但俄国人民自己可享受不了这些丰富的粮食和肉、奶,大部分的产量都要出口到德国、英国以换取宝贵的外汇,从而再进口俄国所需的机器和工业品。
  像叶纳林这样,每月拿25卢布的基本工资,加上一点外快的话,一年能拿350-400卢布,这差不多算是仅次于铁路工人的高工资了。普通工人的年薪,大约在250-300卢布之间。可是想要养活一个五口之家,一年至少也不能低于400卢布,否则就无法保证家人的温饱。
  在这样的工资水准下,普通工人家庭的餐桌上,主要还是以素食为主,而即便是叶纳林这样的小公务员家庭,也不过是保证节假日能够吃上一顿肉食罢了。因此这种廉价的蹄尖居然能够做出这样的味道,已经让在桌的几人非常惊讶了。
  特别是小女孩娜塔莎,自己吃的开心之余,还不忘悄悄对着妈妈说道:“妈妈,我们应该给柯金哥哥留一份,他现在在学校可没法吃到这么美味的萝卜汤,这可比酸奶油红菜汤好吃的多……”
  米沙微笑着对女儿说道:“没关系的,娜塔莎。妈妈已经学会了怎么炖这道萝卜汤,就算吃完了,明天妈妈也能重新做过……”
  听见了母女两人对话的吴川,马上插嘴道:“要是有黄豆的话,你可以用黄豆换掉萝卜,炖的时间久了,然后可以放凉当肉冻吃,绝对比肉皮做的肉冻要好吃的多……”
  因为美食而怒气渐消的少女柳德米拉,听到吴川的话语后,不由火气又上来了,她对吴川嘲讽的说道:“这位先生,您在中国难道是一个厨子吗?或者,除了食物之外,你大约就没什么可关心的了吧?”
  吴川却并没有听出少女的嘲讽之意,他一边将最后一块面包塞入嘴中,一边满不在乎的回答道:“不,我只是一个厨艺爱好者。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连一日三餐都不关心,他还能够热爱自己的生活吗?”
  叶纳林不愿再看这两个人在餐桌上争吵下去了,他看到吴川已经用餐完毕之后,干脆向他邀请道:“不如我们上楼小坐一会,这里便交给米沙她们收拾吧。”
  吴川起身向米沙感谢了招待,这才跟着叶纳林上了二楼,算是结束了和柳德米拉的斗嘴。在二楼走廊的尽头,原本是一处外挑的露台,不过这里被叶纳林改成了自己的书房兼接待友人的地方。
  虽然靠墙的两面竖立了两排贴墙的书架,不过架上的书籍并不多,倒是许多报纸刊物在书架下方叠的满满当当的。虽然这个时代的印刷机器已经极为发达了,但书籍依旧不是一种普通的日用品。
  当然这也同当代的职业作家人数过少有关,虽然工业革命这一百年带来的物质生产力,超过了过去上千年的总和,但人的思想可并不是那么容易跟上物质生产能力的。因此出版一本有意义的书籍,对于出版社来说也还是相当慎重的大事。
  在美国、德国出版业兴起在图书上明码标价的风潮之前,19世纪出版的图书大多是按照市场进行议价的。而图书的明码标价,使得欧洲出版的图书价格起码降低到了过去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价格。不过在俄国这类图书的价格,也依然在一卢布到五卢布之间。
  叶纳林的书架上有着将近40余本书籍,这已经算是一笔相当不错的财富了。至于报纸的价格,自从发明了往报纸上刊登广告的方法后,一份商业报纸已经从过去的几十个戈比,下降到三、五个戈比。不过作为抄写员的叶纳林,还有着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自治会订阅的报纸过期后,他还能够以废纸的价格买回来收藏。
  这也是为什么,叶纳林的书房内报纸刊物要远远多于书籍的原因了。此外,书架上还有着数十本自己装订起来的自制书,吴川稍稍翻了翻,原来是手抄本。看来为了省钱,叶纳林倒是想尽了办法。
  就在吴川翻阅着这些手抄本时,一张从报纸上裁剪下来的文章从一本手抄本中掉落了出来。吴川从地面上捡起了这张剪报,无意间撇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刚好看到这么一句话,“……无产阶级为爱国主义的幻想所迷惑,……这种思想完全支配了公社的社会主义者,例如布朗基这位公认的革命家和社会主义的热烈拥护者,竟找不出比资产阶级高喊的口号:祖国在危急中!更合适的名称来为自己的报纸命名……”
  吴川下意识的停止了放回剪报的动作,转而看起了文章的名字,公社的教训。这文章似乎挺有趣,他一边想着,一边从头开始看了起来。到了文章的末尾,作者的名字:尼·列宁,便跳入了吴川的眼中。
  就在吴川还在想着这个尼·列宁究竟是不是他记忆中的那个列宁时,捧着茶具上来的叶纳林看到吴川站在书架边,不由一边将茶具放在桌上,一边向他说道:“我这里的书并不多,不过你要是有没看过的,可以尽管带回去慢慢看,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告诉我。”
  吴川也不客气,转过身来对着他说道:“那真是太好了,这张剪报上的文章,我有一大半没读懂,你能不能替我念上一遍?”
第三十八章
  转过头来的叶纳林看着吴川手上的剪报,身体顿时僵住了,脸色也刷的惨白了起来,就在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回答吴川时,却见对方放下了手中的剪报,一个箭步冲了上来。
  “小心,水都满出来了啊……”吴川一把握住了叶纳林手中的茶壶,制止了他继续往已经满了杯子里继续注水。
  叶纳林这才反应了过来,忙不迭的将茶壶放到了一边,然后找出了一块抹布手忙脚乱的擦拭着桌上的水迹。
  将桌子上的狼藉清理好之后,叶纳林的脸上方才稍稍回复一点血色,他站在吴川面前犹如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诚惶诚恐的向对方说道:“那份,那份剪报……”
  看着叶纳林双手紧紧抓着抹布,用力的连手背上的青色血管都浮现了出来,而他本人却毫无自觉的样子,吴川想着这个尼·列宁恐怕就是他记忆中的那个列宁了。
  想了想,吴川便对着叶纳林单刀直入的说道:“我并不认为收藏列宁先生的文章是一种罪过,所以伊凡尼奇你不必这么紧张。如果你不愿意为我朗读的话,我们不如就忘了它,聊一聊别的,怎么样?”
  叶纳林就像是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的溺水之人,赶紧顺着吴川的话语爬了上来,有些语无伦次的向他说道:“是,是的,我们还是聊一聊别的。您知道,我并不是因为赞同列宁的主张才收藏他的文章的……真的,请您相信我,我还有两个孩子……”
  看着情绪快要崩溃的叶纳林,吴川知道今天的拜访应该结束了,他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后说道:“好吧,伊凡尼奇,请振作一些。我看你下午还是在家休息半天,好好恢复一下精神,自治会那边我会替你请假的。”
  “求你了,我的妻子和孩子都需要我,我决不能被流放到边疆去……”叶纳林突然抓住了想要转身离去的吴川的胳膊,涕泪俱下的继续讨饶了起来。
  叶纳林的软弱和低声下气,反而让吴川隐隐有些厌烦了起来,不过看着他恐惧的发抖的身体,和双眼中的绝望,吴川叹了口气后,转身抓住了对方的肩膀小声的告诫道:“醒醒,伊凡尼奇,你是想让楼下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吗?
  看着我,看着我的眼睛,我可不是沙皇的秘密警察,我是不会把你看了什么,或是想了什么,就把你怎么样的。如果你还想和过去一样,好好的照顾妻子和孩子们,就干脆忘了这件事……”
  在吴川的安抚下,叶纳林的情绪总算是平复了一些。两人默默的坐下喝了一杯茶后,吴川便起身告辞了。当叶纳林送吴川下楼,楼下的娜塔莎正和少女柳德米拉玩的正快活,而叶纳林的妻子米沙也忙着收拾餐桌。这种平淡的家居生活,和刚刚楼上书房内的压抑气氛,真是有着天壤之别,看着这一幕的吴川,心里算是轻松了几分。
  在吴川的坚持下,感到精神有些不济的叶纳林终于决定在家休息上半日,而小女孩倒是自来熟的黏上了吴川,有些不太愿意放他走,直到吴川再次承诺下次会给她带些巧克力过来,她才放吴川离开。
  边上的柳德米拉虽然还没完全消气,不过她倒是从米沙婶婶那里听说了,这位中国人似乎是什么报纸的记者,这就让她有些胆怯了起来。毕竟自己的两个哥哥打劫过对方,还把对方的东西给砸坏了。她心中有些不安的想着,要是让吴川发现了可怎么好,因此她倒是巴不得吴川快些离去。
  不过柳德米拉显然高兴的太早了,米沙婶婶很快就将一个搪瓷提盒交给了她说道:“你也该给你父亲送饭去了,你叶纳林叔叔有些不舒服,所以你也顺便带我们的客人走去大街,路上可千万别顽皮啊……”
  站在自家门口,看着吴川和提着饭盒的柳德米拉向街口走去,叶纳林有些担心的向妻子问道:“为什么让柳德米拉给吴带路,这点路我还是走的动的,他们两人似乎天生有些不合,路上不会再吵起来吧。”
  米沙看了自己的丈夫一眼,便推着他回家道:“你还是别关心别人了,还是先关心关心自己吧,脸色这么难看,快回去躺一会。让柳德米拉给吴带路,就是想让他们好好相处,不要把刚刚的疙瘩记在心里啊……”
  米沙大婶的心意是好的,不过吴川和柳德米拉两人显然不知道,什么叫好好相处。吴川一边担心着叶纳林,一边担心着自己,心事重重的他都顾不上和身边的少女说话。而柳德米拉一边祈祷两个笨蛋哥哥不要这个时候跑回来,一边思考着今后要怎么避免吴川再来这个街区闲逛。
  两人各怀心思,因此一路上根本没有说过几句话,倒是白白浪费了米沙大婶相让两人好好相处的美意。
  吴川若有所觉的停了下来,转身看着突然停下站在那里的少女,有些茫然的问道;“怎么了?奥,是提不动了吗?要不我来提吧。”
  看着快要分手才想着帮忙自己的中国人,柳德米拉觉的自己的牙根有些发痒,她还从来没见过这么迟钝的男子。毕竟她还是知道自己是长的不错的,因为从小到大邻居街坊家的男孩子们可没少围在她身边献殷勤。
  吴川刚刚一路上一直无视她,到了现在才想要帮自己,她很怀疑这是不是对方在故意引起自己的注意了。不过她实在是不想和这个男人有什么交集了,于是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右手说道:“往这边走到头,再向东过两个街口,就能看到自治会的大楼了。我父亲的店在左边,所以我们该分手了。”
  吴川打量了一下周围,才发觉自己正站在一个Y路口,他判断了一下方向,知道柳德米拉并没有欺骗自己。
  “奥,那咱们就在这里告别了。”吴川向柳德米拉点了点头说道,他在原地又踌躇了几秒,方才又开口向少女道歉道:“刚刚是我做的不大妥当,真的很抱歉。”
  柳德米拉双手提着食盒,歪着头看着说完就调头离开的吴川背影,感觉落荒而逃的对方似乎是有些害羞了。“真是个怪人。不过总算是走了,最好是永远也别见了啊。”少女一边想着,一边拐向了左边的街道。在9月午后和煦的阳光照射下,少女的脚步变得轻快了起来,连她身后的影子都在欢呼跳跃着。
第三十九章
  警官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正带着一名巡警执行日常的巡逻任务,或者应该说是午后的消食散步。
  和俄国的其他地方相比,克拉皮文县确可算是一个比较宁静的城市了。除了05-07年,自由派精英煽动民众对抗沙皇陛下,要进行什么社会改革,扰乱了整个社会秩序。就连克拉皮文县都跑来了莫斯科和省城的大学生,在这座城市煽动工人和农民争取什么民主选举,想要在本县建立一个真正的人民议会。
  对于这些头脑发热的大学生的行为,米哈伊尔是嗤之以鼻的,他认为这些年轻人简直就是昏了头了。要知道,虽然本国的教育事业在过去20年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大学教育已经不再为贵族所垄断。
  但是,今日的大学生也依然是俄国官吏的预备役。木匠之子米哈伊尔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成为一名十四等文官,从而提升自己的阶级。而这些大学生们,只要一毕业就能从十四等文官开始起步。
  米哈伊尔实在是不明白,这些未来的俄国精英们究竟还有什么对这个体制不满的。只要他们安心的遵照沙皇陛下定下的规矩当官,这个国家的权力迟早都会落在他们手中,为什么还要去煽动民众去反抗沙皇陛下呢?
  更何况,这些大学生们虽然领导煽动了群众反对沙皇,但是考虑到他们身后的家族和社会关系,在他们所谓的社会革命失败之后,这些人不是被赦免了,就只是被流放到边疆。没有哪个官员会冒着和同僚翻脸的风险,非要把这些官员们的子弟送上绞刑架。
  可是那些没有后台的工人和农民,最终却都被判处了绞刑。哪怕有些人只是在大学生的煽动下,跟在学生们的后面喊了喊口号,但为了震慑群众,法庭还是遵照了斯托雷平阁下的指示,把他们吊死在了城门口。
  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觉得,革命不过是这些官员子弟闲的发慌弄出来的恶作剧,只有那些单纯的人才会去相信这个。只不过现实很快就会教育这些愚蠢的群众,老爷们的娱乐可不是穷苦人能够参与的。别人也许只是被流放,但你们可是要掉脑袋的。
  所以,警官米哈伊尔觉得,什么革命和民主都不过是幻梦,终究还是权力掌握着一切。毕竟老爷们都是天生的,不是贫苦大众喊一喊口号,就能同老爷们平起平坐了。
  每日午后安静的在自己管辖的街区巡视一圈,对于米哈伊尔来说就是一天中最大的乐趣了。就好像他小时候听说过的童话一样,只有狮子才能这样威武的巡视自己的领地,而那些连眼睛都不敢和他对视的平民,就像是他领地中的麋鹿和兔子。看着这些人显露出来的恐惧,他才能觉得自己是强大而有力的。
  就在米哈伊尔背着手意满志得的看着自己的领地时,跟着他身后的巡警突然扯了扯他的袖子说道:“长官,你看街对面。好像那个中国人遇到麻烦了。”
  吴川这个中国人的名字,现在在本县的警察局可是无人不知了。一个美国教授的失踪案子和一个吴川被本城地痞打劫的案子,可是让本县的警察受了不少苦。直到现在局长还追着他们尽快将抢劫吴川的匪徒缉拿归案,为此都不知训斥了他们几回了。
  也因此,警察们已经将吴川视为了需要保护的本县要人之一。现在看到对方似乎遇到了麻烦,这名巡警就忍不住提醒自己的上司,深怕对方出了什么事再让自己受罪。
  米哈伊尔停下脚步向对面观察时,他的部下已经再次向他汇报道:“是乌沙科夫帮派的别连科兄弟,那个弟弟可凶悍的紧,我们是不是赶紧过去阻止一下,要是让他们打了中国人,局长又该找我们麻烦了。”
  米哈伊尔却伸手拉住了他,双眼紧盯着对面说道:“先等一等,看看情况再说。现在过去冲突都没起来,他可记不住我们是谁,谢尔盖上尉可是很重视他的……”
  吴川面对自己陷入的这个麻烦,真的觉得很是无语。他刚刚好好的在街边走着,路过这家杂货店时,就听到店内一阵争吵声,然后一个妇人就飞了出来。正想着心事的他,随即就想起了对于柳德米拉犯下的错误,于是这一次他终于伸手接住了飞出来的妇人,没让她摔倒在地上。
  只是他这一伸手,没想到就卷入了是非之中。这名被他及时扶住的妇人,抱着一块茶砖,拉着他的手大声的哭诉了起来。而于此同时,从店内走出了一高一矮两名男子,指着他破口大骂,让他赶紧滚蛋,不要乱管闲事。
  老实说,吴川真没想管这个闲事,他只是纯粹路过这里,顺手扶了脚下的女人一把而已。事实上,他的心思刚刚都放在了叶纳林为什么会保留列宁的文章一事上,所以才没有发现这里有异常状况,否则他早就绕路了。
  一开始,吴川以为这两名男子是放高利贷的,所以跑人家店内来追债来了。但是听着这名妇人断断续续的哭诉,才发觉事情并不是这样。似乎这两个人是什么黑帮分子,过来收这家店拖欠的保护费的。
  只是本店的店主生了急病,杂货店根本没有钱交保护费,这两人把店内的零钱都搜刮光了,也不过才凑了7个卢布18戈比。于是这两人决定再拿点值钱的货物抵押,就顺手挑了一块茶砖。
  不过这个时候老板娘不干了,她说保护费一共也就八个卢布,这块茶砖是店内最上等的货物,价值三个卢布。对方要拿走茶砖,就该退回她2个卢布18个戈比,否则这不是在光天化日下打劫吗。
  哪两个来收保护费的黑帮分子当然不干,他们放进口袋里的钱什么时候吐出来过。他们又不是来买东西的,是拿茶砖抵账的,自然不会照着市价估算。于是说不上两句就动起了手,死活都要保住茶砖的妇人,就在争夺之间被摔出了门,然后就被吴川给接住了。
第四十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