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596

  我们虽然不清楚俄国驻华公使拟定的谈判蒙古问题的方针是什么,但是彼得堡的态度显然是符合斯维尔德洛夫同志的判断的,既沙皇政府并没有下决心开启东方战争。这也就意味着,沙皇政府也许会遏制革命委员会的发展,但并无意用武力手段打击我们。
  当然我们也应当小心,日俄妥协的可能性。所以,接下来共和党的工作重点,并不是继续推动革命委员会向日本继续进攻,也不是试图武力反击沙皇政府的压迫,而是应当放在培养干部,巩固内政上。
  前一阶段对满清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的胜利,使得我们治下的人口超过了千万,但是对于一个成立尚不足半年的革命党来说,这样的扩张速度已经超过了我们治理能力的上限。
  此前因为在战争期间,军事管制替我们降低了对地方管理的要求。但是随着战事的缓和,民众显然是不会长久的支持军事管制政策的。共和党成员到现在为止尚没有突破3万,而且大部分党员都在军队和北满城市当中,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于地方的控制是很薄弱的。
  南满和北满不同,作为关外最早开发地区,这里的居住人口甚至可以上溯到明代,也就是说南满的社会结构更类似于关内,地主和士绅的力量要比北满大的多。而他们存在的时间过于长久,因此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度也超过了北满的地主士绅。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忧,在甲午和日俄两次大战后,加上日俄铁路的建设,南满地区的地主士绅力量也大受打击,远不如关内的地主士绅阶层那么稳固。不过和关内地主士绅阶层不同的是,因为他们没法利用官府的力量去对抗日俄侵略势力及因为战争造成的大量胡子,因此私人武装力量要比关内强大的多。
  我们必须要看到,这些地主士绅在对待农民阶层的压迫上有反动的一面,但是在对抗帝国主义的入侵上又有着进步的一面,在用武力镇压那些和日本人勾结的地主士绅之外,我们不能试图用武力手段把南满的整个地主阶层消灭掉,那只会让这些地主士绅倒向我们的敌人。
  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政治和经济的手段,一边迫使他们接受我们的统治,一边削弱他们对于民众的控制。而想要彻底消灭这一地主阶层,我们就得首先建立起自己的农村经济体系来。否则以武力消灭地主阶层却不改变农村经济基础的话,我们不过是在制造一批新的地主出来,最终还是会让党变质的。”
  负责党的宣传工作的委员宋云桐听了不由松了口气,作为一名老同盟会会员,虽然在共和党组建后他第一时间选择了加入,不过本质上他和那些同盟会激进派分子不同,他加入共和党不是因为党的主张更具有革命性,而是他想要紧跟住吴川的步伐。
  就像同盟会对外看似是一个统一组织,但是内部却有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三大派别,会员们或跟随黄兴、宋教仁,或跟随孙中山,或跟随蔡元培,章太炎、陶成章,互相之间可谓是泾渭分明。而因为这三大派别之间的争执,最终光复会宣布脱离同盟会,而宋教仁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以抗衡东京总会,并无什么会员出来反对。
  而一开始东三省同盟会会员也是泾渭分明的,黑龙江、吉林和奉天三省同盟会支部几乎是各顾各进行省内的革命宣传,但是随着革命委员会的建立,吴川以庞大的资源和正确的革命组织获得了革命的领导权之后,三省同盟会支部就开始分崩瓦解,纷纷服从于革命委员会这一革命最高领导机构的命令了。
  到了这个时候,吴川已经取代了东三省原有的同盟会领导人物,成为了革命的唯一领袖。于是当吴川开始组建共和党,拆分革命委员会中的同盟会组织时,除了一部分孙中山和宋教仁的信徒外,其他人都选择了退出同盟会加入共和党。
  如梁廷栋等人是真的信仰了共和党的主张才选择的加入,至于更多的像宋云桐这样的人物,他们只是相信只有吴川才能带领革命取得胜利,这才加入了对方组织的共和党。
  并不是说宋云桐这些人不革命,只是他们的革命意志并不如梁廷栋等人那么的坚定。因此对于和明显力量超出自己的日本开战,宋云桐是极力反对的,不过他和那些守旧的立宪派士绅不同,他只是在党内会议上保留意见,并没有在实际中和党、革命委员会的决议对着干,因此他并没有受到肃反运动的牵连,不过这也令他谨言慎行了许多。
  不过当吴川开始为这场战争刹车时,他终于不加掩饰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支持吴川同志的意见,对日作战的确不应当继续下去了。这场战争已经消耗了我们太多的资源,也令革命委员会损失了大量的忠诚的革命志士。
  在当前的中国,反革命的力量远比我们大的多。就好比在南方,武汉军政府失去了汉口和汉阳,虽然江浙联军攻下了南京,但是革命内部又出现了问题,因为江苏都督一职的争夺,上海都督府谋杀了革命同志陶骏保。
  而外国列强并不乐见于中国出现一个革命政府,因此他们积极的向南北施压,试图让双方媾和。在这样的环境下,革命的氛围正逐渐散去,而谋求和清政府妥协的舆论正甚嚣尘上。
  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把革命委员会统治下的民众转化为我们的支持者,那么反革命的力量就有可能反扑。所以我认为,当前不应当再扩大军队的编制,而应当把资源向地方上倾斜,以促使我们的力量向地方上扩张。特别是那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应当多多分配到党组织和地方革命委员会当中去,加强我们对于地方上的掌握……”
  不过宋云桐的主张立刻遭到了捷尔任斯基和吴泰两位委员的反对,两人认为当前的局势下对日作战虽然缓和了下来,但是革命委员会外部的环境却更为危险了,如果党对于军队的领导有所放松的话,只会给党的敌人以可乘之机,政府工作依然应当在军队工作之后的序列。
  在吴川和斯维尔德洛夫两人的折冲下,最终各位委员还是达成了妥协:在不扩大军队编制的条件下,实施增强军队组织力和战斗力的工作。对于军队输送干部的数量并不减少,但也要开启一部分军队干部复原专业到地方的工作,以加强党对于地方政府的领导力。
  解决了党在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问题之后,吴川这才稍稍放松了一些,对着各位委员问道:“那么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讨论一下,关于耿谨文、姜文卿几位同志送回的消息。
  第一就是对于南北议和这一问题,革命委员会该持何种态度?第二就是耿谨文等同志提出的,把联省代表会议提升为联省人民代表会议,以整合南方革命各派之力量,从而牵制同盟会独走的意见,我们该做什么样的回复?
  第三就是随着孙中山的回国,同盟会内部孙、黄、宋有合流之趋势。照我看,这三方合流之后,必然会推举孙中山出任将要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统领一职。而南方革命各派几乎没有人能同孙竞争,那么也就意味着同盟会将会主导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内政外交。那么我们革命委员会到时应当如何对待临时政府?”
  吴川提出的这三个问题,让各位委员都陷入了沉思,不过俄国党员在斯维尔德洛夫的示意下,都保持了沉默。斯维尔德洛夫很清楚,中俄布尔什维克之间的合作还是有底线的,对于这种几乎是中国内政的问题,俄国党员并不适合发表意见。
第四百六十九章
  不过对于中国党员来说,这是事关革命委员会和他们未来前途的要务,因此只是沉默了片刻就纷纷出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如宋云桐就委婉的表示:“没有革命委员会代表出席的南北议和是不妥当的,耿谨文等代表的建议可以采纳,为了维护革命委员会在南方革命中的地位,应当授权给耿谨文等代表联合南方革命者中的大部分力量,反对同盟会中部总会对于革命事务的专断行动。
  临时政府的首任统领由孙文先生担任,这一结果恐怕革命委员会很难推翻。毕竟就当前各省的革命党人来说,最为他们所知的正是孙文和黄兴两位革命领袖,临时政府要是推选这两位之外的人物担任首脑,各省革命党人恐难心服。”
  至于工人出身的吴泰则认为,“就目前的革命形势来看,清廷正处于被革命委员会和南方革命党南北夹击的状态之中,故满清的倒台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时候同清廷讲和,无疑就是和旧势力妥协,给与他们以喘息之机。
  就吴主席平日讲的欧洲革命故事来看,旧的反动势力从来也是不会接受自己被进步力量所取代的,因此旧势力的妥协不过是缓兵之计,只要革命的形势发生了转变,旧势力必然会跳出来进行复辟运动,就像法兰西共和国那样,要几经反复才能建立起共和制度,从而白白流了许多鲜血。
  因此革命委员会应当旗帜鲜明的反对南北议和,如果南方革命党人拒绝北上的话,那么革命委员会即便单独出兵,也一样能够入关消灭北京的满清政府,建立起一个属于人民的共和国。
  至于南方革命党人想要成立的临时政府,其实并没有什么必要,南北革命军联合出兵早日消灭北京朝廷,完全可以正式成立一个共和政府。至于由谁来领导这个政府,自然应当看革命中获得的功绩来衡量推选,不能以谁的名望高来作为选择。”
  除了这两方的意见外,其他委员则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尽快和日本媾和,从而能够集结兵力入关叩京。取得了北京之后,革命委员会自然也就取得了成立新政府的主导权。到时邀请各省代表上京商议筹集新政府,则即可完全压制在南方势大的同盟会,不必再和孙、黄等人做口舌之争。”
  听完了各中国委员的发言之后,斯维尔德洛夫不得不出声向中国同志警告道:“当前满洲局势之所以还能保持平静,完全是因为革命委员会手中拥有一支强大的武力,因此日、俄对于革命委员会的交涉才趋向于缓和。
  可如果革命委员会把大部分力量都调动到关内和北洋军做决战姿态的话,我担心日、俄两帝国主义是不会放弃这个时机,对革命委员会进行武力绞杀的。一旦没有了关外革命群众的支持,入关的革命军不过就是一群失去了家园的鹿群,只能任人摆布了……”
  虽然在某些委员看来,如果革命委员会能够入关拿下北京的话,就算关外地区恢复到革命前的状况或更糟糕,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和关外三省相比,掌握中国的执政权力,显然更吸引他们。
  不过对于吴川来说,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结局。面对逐步被纳入革命委员会统治秩序的东三省,和越来越强大的国民革命军,这可比虚无缥缈的中国执政地位要更现实一些。而且他也不认为,在回到了自己地盘上的北洋军会像关外那样没有战斗意志。
  作为一个后世人,他比这个时代的人更了解什么叫做军阀,而此时的北洋军差不多已经成为了一只军阀武力。它有自己的政治代表,有自己的收税地盘,有自己的培养人才体系,还有自己的军工厂,完全是自给自足的一个军政集团。虽然在对外作战时军阀武力一般发挥不出五成的力量,但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作战,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军阀武力还是颇有一战之力的。
  因此在关外北洋军不能打,不代表他们在河北自家地盘上也不能打。吴川并不想拿好不容易才培养起来的国民革命军去啃北洋这块硬骨头。
  此外,就算革命委员会真的拿下了北京,他的声望也不足以支撑一个新政府的建立。南方革命党各派及立宪派士绅们,恐怕就要联合起来对付他这个根基浅薄之人了。湖北军政府中首先起义的功臣们,现在不就正被黎元洪和湖北士绅玩弄么。
  而且革命委员会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从刚刚的各人发言中就能听得出来,大部分中国委员还是相当仰慕孙文和黄兴两位革命元勋的。即便是在党内的公开会议上,认为由孙、黄担任首届新政府首脑的意见,还真不在少数。
  吴川听取了众位委员的意见后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以为,南北议和这事实在是太过荒唐了,我们起来革命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共和国,从而能够放开人民的手脚建设自己的家园,最终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摆脱当前的半殖民地状态。
  因此我们和清政府之间没什么和平可议,真要议也是议一议满清皇室如何退位,压制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如何消亡的问题。这只是出乎于革命者的人道主义,不愿意如满清入关时对汉人的屠戮加以报复而已。在这个基本的认识上,我们可以接受清室退位,北方的封建王朝让位给人民的共和政府。
  而从南方传回来的消息来看,南方的革命党人其实并没有革命委员会这么纯粹。革命委员会虽然接纳一批旧官僚和立宪派士绅,但是我们从来也没有放松过对这些人的思想改造,使他们的思想跟的上革命形势的发展,对于那些混入革命队伍中的投机者,我们一直都在甄别清理,并没有给他们团结发展的余地。
  但是南方的革命政府不仅吸纳了大量的旧官僚、立宪士绅,就连一向反对革命的反动官僚、士绅也接纳进了政权,这也就使得南方革命看起来大潮澎拜,但实际上却是泥沙俱下,龙蛇混杂。陶骏保烈士被害一案也说明了,除了那些反动官僚、士绅在一侧蠢蠢欲动之外,南方革命党人内部也并不团结。
  如果要对南方革命力量做一个区分的话,那么应当是同盟会势力、光复会势力、湖北军政府和各省军政府这些由满清新军中的进步军人组成的势力,立宪派士绅和旧官僚的势力。认真的说起来,前三者还有些革命意愿的话,那么最后的一种势力则完全是不满满清的保守势力才支持的革命行动,他们实质上并不支持革命的理想。
  因此在打倒满清极端反动势力的目标上,这些立宪派士绅和旧官僚还能暂时成为同盟。但是当革命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革命政权其实应当对这一派势力进行清洗,要求他们彻底同满清断绝关系,禁止他们单独成为一股势力才对。
  但是现在看来,南方革命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都没有对这些人的联合进行约束,这才会有南北议和这种不切实际的谈判出现。
  而和同盟会势力、光复会势力相比,各省新军中的进步军人虽然倾向于革命,但是他们的特殊身份使得这些人很容易就被立宪派士绅所拉拢腐化,从而成为立宪士绅的支持者,最终走向革命的对立面。
  至于同盟会和光复会这两派,前者有理想但无行动力,后者却是有行动力却无理想。所以同盟会能够在各省号召起革命,但却无法统合各省的革命力量。而后者虽然发起了东南三省革命,也攻克了南京城,却没有发布任何革命纲领,导致光复后的浙江、江苏两省依旧为旧官僚和立宪士绅所掌握。
  因此从目前的南方局势来看,当前最为重要的不是推举谁为新政府的首脑,而是应当先团结南方的革命党人彻底断绝满清政府延续下去的希望。其次则是为新政府建立一个基本的施政原则,确保革命果实不能落入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手中,否则大革命将会迅速陷入低潮。
  而南方的革命之火一旦熄灭,那么革命委员会也会陷入一个危险的外部环境中去。”
  虽然吴川最后的结论有些悲观,但是在座的委员们却将信将疑,并没有对吴川的判断有所质疑。在讨论了将近半个钟头之后,委员们最终还是在吴川的意见上通过了对于南方问题的决议。决定反对由同盟会和立宪派士绅主持下的南北议和,要求耿谨文等人把谈判置于联省代表会议之下,南方代表应当在联省代表会议决议划定的范围进行交涉,否则就应当终止谈判。
  此外便是以联省代表会议为基础,整合南方各革命派系的力量,先讨论出一部约束新政府的约法,然后再讨论新政府的组织和人事,绝不能颠倒次序。
  王葆真在楼下的会客室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听到了外面楼梯传来的多人脚步声,看起来楼上的会议终于宣告结束了。
  不过就在他整理了自己的形装,准备前往吴川的办公室时,张云荣却在走廊上拦住了他说道:“王委员请您再等上一会,吴主席需要先接见其他人。”
  王葆真顿时有些不开心了,他看着张云荣不满的说道:“我在会客室可没看到有人排在我前面,难道还有人插我的队?谁这么大面子?”
第四百七十章
  被王葆真不满的某人,此时正在吴川的办公室向吴川汇报道:“根据军事情报局的调查,煽动巴尔虎八旗独立出中国的是达木丁苏荣为首的一批人。
  而在背后支持达木丁苏荣的,是俄国驻海拉尔副领事。自库伦王公宣布外蒙古独立的消息传到巴尔虎八旗之后,达木丁苏荣就在俄人的指示下与陈巴尔虎和厄鲁特总管多次会面。
  根据乌泰主席得到的情报,他们会谈密谋的是让呼伦贝尔加入到独立的外蒙古国中去,达木丁苏荣还同乌泰主席说,作为蒙古人,他应当脱离革命委员会和他们一起加入外蒙古国云云……”
  吴川听后沉思了一会便问道:“那么乌泰代表我们同呼伦贝尔五部:索伦、巴尔虎、达翰尔、额鲁特、鄂伦春的接触,有没有成果?”
  蔡文信低头翻了翻手中的报告,即对着报告念道:“……呼伦贝尔执政及五翼总管提出的要求是,若是不能和外蒙古合并,那么革命委员会须给与以下承诺。
  一、本地官吏由当地人充任;二、本地区行政长官由当地官吏推举,由中央革命委员会批准;三、前清旧债同呼伦贝尔无关;四、本地商业及一切进款由当局自行支配;七,成为自治区,由中央革命委员会直接管辖;八由俄国担保。”
  吴川笑了笑说道:“呼伦地区西面是外蒙古的车臣汗部,南面是内蒙古的昭乌达盟,北面是俄境。当代车臣汗阿克旺那林据说是向俄国请求支持外蒙古独立的王公之一,呼伦贝尔北面和西面都是和中国不友好的势力,也难怪他们的胆气会这么壮了。
  那么乌泰怎么说?他不仅是我内蒙古革命委员会主席,也是昭乌达盟第十二代扎萨克图郡王,他对于外蒙古及呼伦贝尔地区的独立事件,总该有个看法吧?”
  蔡文信不假思索的回道:“乌泰主席的意见是,他是反对外蒙地区和呼伦地区的独立的,但是他也反对革命委员会用武力镇压呼伦的蒙古人,他觉得大家还是坐下来和平谈判免伤和气为好。
  另外,他还有一项私人请求,希望请革命委员会出面确定七世内齐托音活佛的转世灵童,以解决东科尔沁信众和归绥小召寺之间关于灵童认定的冲突。乌泰主席认为,内齐托音活佛在东蒙古信众繁多,只要革命委员会确立了八世内齐托音活佛,那么东蒙古地区的人心就安定下来了,也就不会被什么人轻易蛊惑独立了。”
  吴川思考了一会,便向蔡文信问道:“军事情报局对于乌泰主席的个人政治倾向分析过吗?他究竟是倾向于独立还是什么?”
  蔡文信沉默了数秒后答道:“根据我们手中综合的情报分析,我们认为乌泰主席在政治上基本没有倾向,他对于独立和统一都没有什么概念,不过他对于维持自己在昭乌达盟的地位和个人生活条件上比较在意。因此只要革命委员会在北满地区还拥有着强势地位,他还是愿意继续服从于革命委员会的命令的。”
  吴川想了许久,方才从蔡文信手中取过了报告,然后在上面涂抹着说道:“告诉乌泰,第八条不准许,革命委员会和呼伦五部之间的协议不需要俄国人来保证。另外呼伦五部不得绕过革命委员会同俄国达成任何私下协议,否则我们将取消所有优待。
  最后我再加上一条,除了以上七条优待之外,革命委员会每年还会拨款给呼伦自治政府10万大洋,用于补贴教育及自治区官员的生活补贴。不过协议达成之后,呼伦五部应当交出这些日子袭击平民的达木丁苏荣为首的匪徒,我们将对其进行公开之审判。
  如果五部不交出这一盗匪团伙,那么我们只能认为五部并无诚意同革命委员会进行谈判,我们将采取必要之措施,消灭呼伦地区之匪盗。给乌泰发电,阴历新年之前五部不给出答复,就中止谈判撤离。
  另外,给齐齐哈尔发电,调英顺部前往海拉尔,一旦谈判破裂,就对巴尔虎各部进行清剿,除达木丁苏荣等匪徒就地格杀外,其他人员迁移到王爷庙,交由乌泰主席看管。至于内齐托音活佛转世灵童的确认,等到来年开春之后,革命委员会将派人前往王爷庙同乌泰主席商议。”
  蔡文信记录下吴川的指示后,又下意识的问道:“如果海拉尔的俄国副领事出面阻扰我们缉拿匪盗,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吴川思考了一下后说道:“我会同俄国人商议一下,禁止在呼伦贝尔段铁路两侧百公里内放牧,并给予俄人一些开发权益,以换取这一地区俄国移民的支持。只要当地的俄国移民不反对我们的政策,几个俄国外交官的抗议还是能够拖延下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