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596

  而我国同样也不例外,签署了对法和平协议的外交部长辞职了。当前我国民众最为追捧的一本书籍,是伯恩哈迪刚刚出版的:德国与下一次战争。书中认为:德国无法避免战争,因此不应该关注于尽可能的推迟它,而是要重点考虑如何在最有利的条件发动它,首先应彻底毁灭法国……
  在另一方面,我国同英国之间的交涉也不顺利。英国政府年初向我国政府提出了协调建议,英国不无端攻击德国,不执行针对德国的攻击性政策,英国与其他国家的任何条约、协议或合作,都不以德国为目标,今后也不参加具有这种目标的组织。
  只是当我国提出一旦德国被迫进入战争,英国必须保持中立和德国的海军计划不受此原则的限制后。英国人就打道回府了。
  英国的财政大臣劳合·乔治对此公然宣称,如果维持和乎的代价是:要英国放弃几世纪英勇奋斗所赢得的伟大和有利地位,要英国在她利益做关的地方任人摆布,似乎英国在国际会议上无足轻重,如果强加给我们的是这样局势,那么我要明确地说,以这样的代价换来和平,对我们这样的大国将是一种难以忍受的侮辱。
  所以,在我国民众和军人的努力下,欧洲终于朝着开战又前进了一大步。”
  吴川有些好奇的看着观察着对方,和对方认识了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人流露出那么一点个人情绪。
  “看起来,您似乎并不支持这场大战?”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沙赫特只是沉默了片刻,就坦诚的回道:“没有那个银行家会喜欢战争,特别是这种不受控制的大战。在当前的世界,金融是在全球资金不断流动下成长的,而一场欧洲大战将会把这个世界重新割裂,切断各国资金的流动渠道,从而让全球金融交易的规模退回到19世纪去。”
  吴川突然就无言了,他打心眼里赞成对方的这个看法,但是现在的中国比欧洲更需要这样一场大战,否则他怎么还的起债务。
  就在两人之间突然陷入沉默之后,张云荣终于抱着半尺多高的文件走了进来。吴川拿起资料正准备慢慢念给对方听时,沙赫特却叫停了他道:“我只是想要了解革命委员会的财政状况的大概,并不想探讨革命委员会手中资产的不良率,因此方便的话能否报一个资产汇总表?”
  吴川楞了一下,便从最下方抽出了一页纸,对着沙赫特说道:“当然可以。根据4月份的汇总,革命委员会的现金存款为1.048亿银元;存粮价值3334万银元;车辆、船舶、机械及其他物资价值3.5亿银元;在建和已建的各种纺织厂、火电厂、钢铁厂、煤矿等工矿企业股权价值7.5亿银元;银行股权及铁路、土地等固定资产2.5亿银元,各类资产总计约14.8814亿元。
  自由公债的本息相加是24亿马克,扣除已经支付的8000万马克,就是23.2亿马克。根据当前马克对银元的汇率也就是13.6593亿元,您瞧博士先生,我们现在的财政状况还是相当良好的,还有1亿多银元的盈余呢。”
  不过沙赫特显然并不接受吴川的计算方式,他不动声色的说道:“吴,您的财政顾问确实非常出色,至少在账面上获得了盈余。但是对于我国的债权人来说,对于革命委员会名下资产的评估方式恐怕是有些出入的。
  首先,您刚刚提到的工矿企业股权价值7.5亿银元,这只是革命委员会的看法。根据我的了解,这些工矿企业的股权价值,大多是建立在从我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的价值上估算的。以财团专家的看法,这些机器设备只能当废铁卖,假设您要把这些拿来抵债,看在我们和您的友谊份上,我们最多出1亿马克。
  同样那些废旧的车辆、船舶、机械及其他物资,我们最多给出5千万马克。银行股权及铁路、土地等固定资产这倒是实实在在的财富,我们可以接受5亿马克的报价。最后粮食和现金这部分,粮食我们不可能运回德国,现金倒是可以换成马克,但最多也不会超过2亿马克。
  这样算下来,革命委员会手中的资产也就约合7.5亿马克,距离23.2亿马克的差距是15.7亿马克。这还不算白银贬值带来的镑亏,所以我很怀疑革命委员会5年后是否能归还自由公债的本金。事实上就算是明年的8000万马克利息,我都觉得革命委员会很难以自己的力量支付了。”
  “麻痹,当初你们也没想让我还啊,我其实也没想还啊。”吴川在心里暗暗的吐了一句槽后,面上还是气急败坏的抗议道:“博士先生你怎么能够这么估算,当初我从德国买回来的时候,你们还保证它们是可靠耐用的,甚至还能再用上2、30年呢。
  然后您现在告诉我,这就是废铁,你们只能以废铁的价格折算?您不觉得这很过分吗?您这样的结论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我实在无法接受。我希望您能够重新评估,以更为前瞻性的,附和双方利益的方式进行评估。”
  沙赫特表情平静的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方才慢吞吞的说道:“当时我是站在您的立场考虑,我认为这批机器对于中国来说是适宜的,虽然它们的性能是落后了一些,但是至少还能用,而且价格也相当的便宜,这点您当时是知道的。
  但是现在我必须为债权人的利益考虑,对于德国的债权人来说,这批机器确实只能当成废铁来卖,因为我们能够生产更好的。
  更何况,就我的调查而言,这批机器想要在中国完全运行起来,至少也要2、3年以后。也就是说,机器运行个1、2年,自由公债就到期了,您就必须要考虑归还全部的本金了。那个时候,我估计这些工厂连基建费用都没赚回来。因此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不得不提前提醒您,这是个庞大的风险。”
  吴川沉默着思索了许久,终于坐回了沙发向沙赫特倾身问道:“那么博士先生,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第五百一十章
  沙赫特很是平静的看着吴川说道:“作为革命委员会海外融资业务的管理者,我认为革命委员会需要优化现在的债务结构,比如把这笔庞大的自由公债拆分为长、中、短期的公债,从而错开集中还款的压力。
  当然这样的话,我们需要更加透明的财政开支和采取一些更能确保投资者利益的经济政策,比如革命委员会治下的货币政策。
  我这两天稍稍翻看了些资料,发行整个满洲地区的货币发行量大约是:北满1亿卢布、南满1.5亿日元,银元约2亿。虽然在革命委员会的努力下,你们至少统一了银元的发行权,也差不多正在把日元驱逐出南满地区,但你们最多也就掌握了4亿银元左右的货币发行,也就是整个满洲地区80%的货币发行数目。
  这虽然是一个不错的成就,但我很怀疑革命委员会手中是否存在这么多储备金银。因此,一旦市面上出现了风吹草动,我怀疑革命委员会发行的纸币就会出现挤兑,就好像今日的日本一样。因此为了德国投资的安全,革命委员会应该建立一个真正的中央银行以同国际金融市场对接,而不是让一群门外汉代管中央银行的责任。
  另外,中德贸易也好,革命委员会的外债管理也好,都已经对革命委员会提出了一个迫切的需要,那就是尽快进入金本位的贸易圈子。否则以革命委员会现在的储备金银和国际白银价格的持续下跌,我担心五年期没到,革命委员会的财政就要破产了。”
  “听着,真心像是套路贷的路数啊。外债越借越多,利息越来越高,最终我们就为德国银行家打白工了。一旦遇到贸易危机,国家就得破产。这不就是美国人对付南美各国的路数么。”
  吴川心里琢磨着沙赫特给出的提议,脸上却露出了为难的神情说道:“革命委员会要拿什么抵押给德国银行,才能借到这么大一笔数目?”
  沙赫特不动声色的说道:“铁路、港口和土地都可以。”
  吴川心中盘算了许久,方才摇着头说道:“抱歉,博士先生,您来晚了一步。就在几天前,革命委员会已经将这些权益抵押给了美国人,难道我们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吗?
  如果您看过中德贸易合作的详细内容的话,您就应该能够发现,德国的投资是有保障的,只是我们需要一点时间而已。
  您看,在德国一度电的价格差不多要0.5个马克,而一名德国工人的年薪约在1000马克以上。但是在中国,一名工人的年薪还不到500马克;至于电力的价格,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电力普及计划,预计在3年内把电价压到0.1马克以下。
  据我所知,在德国一吨原铝的售价高达5万马克,成本约在3万马克以上。但是在中国,只要建立起水电站和铝厂,我们将会把原铝的价格压低到3万马克以下。德国的企业将能够获得极为便宜的原材料,从而和法国铝产品竞争。
  我们想要投资建造的是年产8000-10000吨铝的电解铝厂,只要给我们10-20年时间,我们完全可以用类似这样的原材料来偿还欠债。中国有着无穷之人力,丰富的矿产资源,我以为德国完全可以从这样的贸易中获得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从而提高本国民众的日常消费能力的。”
  沙赫特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说道:“吴,我想您应该清楚,如果没有我们对你的支持,革命委员会是不可能出现的。”
  吴川立刻点头回应道:“当然,我从没有忘记这一点,所以我才一直在促成中国和德国之间的这份贸易投资协定。我一直都认为,只有德国人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所以我一直都在努力维护着德国朋友在东北的利益,即便德国政府抛弃了我们,我也还是认为德国朋友迟早会发现,谁才是德国真正需要的朋友。”
  沙赫特沉吟了一会后说道:“政府的选择和我们无关,我们对你的支持可一直都没有改变过。可是为什么,当你取得了满洲的控制权力之后,要让美国人插入进来?柏林的银行家们对此都相当不满,我们感觉自己被您出卖了。在你一无所有的来到柏林的时候,是我们先投资的你,可是现在您却让美国人摘走了最为甜美的果实,您不觉得这非常的不合理吗?”
  吴川略略思索了片刻后说道:“我这么做,正是为了德国朋友的投资着想。您看,如果没有美国资本的进入,我把满洲的投资机会都给了德国朋友,您认为英国人和法国人会善罢甘休吗?
  事实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并不强,除了劳动力比美国便宜之外,美国的矿产资源比我们还要丰富。再加上美国人现在的高关税,我们制造出的原材料或工业品,除了少数种类外在美国并没有价格优势。
  我可以用原材料或加工品抵偿德国的债务,可是对于美国人的债务我该拿什么去偿还?但是东三省的地缘位置决定了,想要发展这个地方,我们至少要在俄、日之间打开一个缺口。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说到底还是被海上航运所主宰的。
  把日本人赶出满洲,可我们依然无法掌握东亚乃至太平洋的海上航行安全。我相信德国朋友是明白的,在海上安全这方面,德国是不可能给我们任何帮助的。所以我们需要第三方来保卫中德贸易的海上安全,除了美国人之外,我还能找谁呢?
  而且正是美国资本的大举进入东北,英国和法国才会容忍德国在这里搞一点投资,因为现在排挤了德国只会便宜了美国人。相比起被完全隔绝的中德两国而言,太平洋两岸的中美联合其实更让其他各国感到警惕。
  此外,中国足够大,容纳的下德国和美国的分别投资,甚至加上英法也不是问题。因此我认为与其进行排他性的竞争,倒不如大家分别合作,我可以保证给各国投资者创造出足够的利润的。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科技发展到了今日,世界已经进入到了电力和内燃机的时代,石油已经变得和煤炭一样重要了。中国和德国都是贫油国,当前世界的产油地区不是被协约国控制了,就是在美国的领土上或势力范围内。只有把美国人拉到我们这一边,我们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石油,我以为德国也是能够从中美贸易投资计划中获益的。”
  沙赫特发觉自己快被吴川给说服了,但是他却并没有感到什么懊恼。因为他从来也没有觉得美国是德国的敌人,事实上他其实一直都是支持德国和美国达成更加紧密的关系,从而对抗英国和法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强权的。
  相对于当前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走向热战的趋势,他其实更主张缓和局势,转而和英、法展开金融战争。只要把英国从世界金融霸主的位置上赶下台,由柏林-纽约取代巴黎-伦敦这个世界金融轴心,日不落帝国的光辉也就不再了。
  没有了英镑对于世界的统治权,光凭英国本土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根本撑不起日不落帝国的光辉。而华尔街的坤洛公司掌控者也和他有着同样的看法,都试图推翻压制在德国和美国头上的英国金融霸权和法国帮凶。
  只是德国人显然对于银行家们的金钱游戏不屑一顾,他们只喜欢卑斯麦首相所主张的铁和血。而掌握着美国金融界的皇帝J·P·摩根又是个亲英分子,他宁可被伦敦金融城的表亲们嘲弄,也不肯和柏林的银行家们握手言欢。
  和柏林银行家们听说革命委员会打算和美国资本进行大规模合作时的暴跳如雷,沙赫特觉得吴川的选择其实非常的正确,若是换了自己也会这么选。因为德国此时根本无力对满洲的局势进行干涉,外交上的施压只会让英国人、法国人坐观好戏。
  而一旦双方的关系真的走向破裂,被德国资金、装备武装起来的国民革命军难道是青岛那区区几千德国陆军能抵抗的住的吗?于是花了数亿马克扶植起来的革命委员会却成为了德国的敌人,难道还真要从本土调动一只大军过去报复?
  保持和德国的友谊,但顺手又搭上了美国人,从而确保革命委员会能够争取到一定的独立空间,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了。而且吴川的理由也非常的有说服力,借助满洲的开发计划,美国和德国未必不能走到一起,毕竟这个移民国家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经济利益上的损失。
  假设在美国人大举投资满洲之后,协约国还要对满洲有什么动作,也许美国人也会转变现在这种莫名其妙的孤立主义了。
  沙赫特思考了许久之后,方才缓缓问道:“那么我该如何了解,革命委员会和美国资本家之间的合作,目的不是取代你们和我们之间的合作呢?”
  吴川思考了片刻后说道:“正如博士先生您所说,我们需要一个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构管理东北的金融业,不知您是否愿意帮助革命委员会组建这个机构?”
第五百一十一章
  虽然没能让吴川在同美国合作的方面做出让步,但是在得到了吴川的这个邀请之后,沙赫特知道柏林的银行团应该能够被安抚住了,至少德累斯顿银行的董事们肯定是满意的。
  帮助革命委员会建立起一个现代金融体系,不仅可以确保柏林银行团的投资安全,更是加强了他们对于革命委员会的金融控制,对于马克的扩张政策是极有好处的。
  沙赫特欣然接受了吴川的邀请,甚至连考虑一下都没提,因为他生怕自己的犹豫会给美国同行找到什么机会。虽然来到哈尔滨不过几天,但是在德国外交官的帮助下他已经明白,自己脚下这片比德国还要大上近一倍的土地,已经为革命委员会所掌控,北京的中央政府只能在名义上拥有这里。
  坐在火车上时,铁路两旁的自然风光已经告诉了沙赫特,这几乎就是一片等待开发的宝藏。作为一个经历了美国和德国快速城市化时代的德国银行家来说,他很快就明白德国、美国的企业家为何要对满洲趋之若鹜了。
  将这片土地开发出来,哪怕是部分达到美国或德国地区的城市发展,那么也就意味着创造大量财富的机会。也只有那些俄国人,才会把目标盯着了土地的本身而忽略了人的要素。俄国所拥有的领土,广袤的令人恐惧,但是在没有有效的开发下,这些土地几乎没能为俄国的强大增添半点帮助,反倒是消耗了俄国本就虚弱的财政。
  也只有在斯托雷平主政的这几年,俄国人才似乎有些明白了过来,开始把精力埋头于欧洲部分的建设,不再试图继续向外扩张,于是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就让柏林的政治家们感到恐惧了。
  廉价的劳动力和无边无际的未开发荒地,只要加上西方的资本和机器,这里同样能够出现在欧洲、美国所出现的经济奇迹。相比较而言,资本和机器对于西方来说是富裕的,但是廉价的劳动力和大面积的未开发荒地却是稀缺的,特别是对德国而言。
  只是沙赫特是满意而去了,但是共和党的执行委员们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却有些爆炸了。在刚刚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不少南满权益的同时,共和党成员的民族自尊心就开始快速的成长了起来。事实上对于设立哈尔滨特别市这个问题上,就出现过许多反复。
  如今吴川居然要邀请一个德国人来帮助管理革命委员会的金融机构,这无疑招到了大多数执行委员的反对。不过吴川对这些委员们坦诚说道:“根据我们从各地汇总的资料来看,即便我们和日本人结束了战争转入了国家建设,也不意味着我们能够一下解决各地所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黑龙江、吉林的大批荒地需要开发,东三省的辽河、松花江、嫩江需要进行全面的治理,被战争破坏的铁路和城镇需要修缮或重建,数十万向革命委员会投诚的土匪武装和地方割据武力需要进行妥善的安置……以上这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办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那就是发展生产力。
  想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就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基本建设当中去,我们需要大批的合格劳动力,我们需要全面而快速的提高民众的教育水平……而要做到以上这些,我们每个月的财政支出应当不会少于850万元,这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支出,甚至不是一年两年的支出,而是至少要维持五年以上,才能看到收获成果的。
  而根据过去几年东北三省的税收记录来看,东三省的年财政收入大约为3000万元有余,也就是说仅仅够支持4个月的支出,剩下八个月大家就得喝西北风去了。因此,革命委员会未来几年都必须依靠举债度日,那么我们就需要,至少有一国的国际金融集团和我们绑在一起,我们的财政才不会突然崩溃。”
  虽然吴川的解释压制住了大多数委员的不满,但还是有人提出了疑问,“那么为什么是德国人?德国现在和英国、法国不是对立的很吗?我们找一个德国人担任金融顾问,难道不会遭到英国和法国的抗议吗?为什么不能找美国人,美国人对我们也很友善,也和我们有着大量的合作项目啊。”
  吴川不假思索的回道:“第一、美国的投资大都没有落实,就目前的债务而言德国人才是我们的大债主。德国人要是抽回对于我们的投资,美国人肯定是不肯出钱填这个资金缺口的,到时我们的财政就会崩溃。而相反的话,德国人是不敢让我们现在崩溃的,因为我们欠了他们20几亿马克,要是我们崩溃了他们就什么都捞不回去了。
  第二公海舰队虽然强大,但是英国皇家舰队更强大。而太平洋虽然辽阔,日本人是不可能为我们挡住美国人的舰队的。所以,我们请一位德国人担任金融顾问,并不会让德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但要是请一位美国人来担任金融顾问,也许我们今后就真要成为美国资本的奴隶了……”
  在东北三省逐步从战时体制向建设时期平稳过渡的时候,关内却开始变得有些混乱了起来。袁世凯虽然接任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一职,登上了个人功业的顶点,但是很快他就发觉自己的日子过的还不如当上大总统之前了。
  令袁世凯感到头疼的问题可不止一个,首先他面临的问题就是联邦自治和中央集权之争,就像他之前在北京看着各省军政府造南京临时政府的反,觉得这些民党可真是个笑话。现在他觉得这个笑话真的不好笑,因为各省军政府在他上台之后也同样反对他搞中央集权。
  袁世凯这才回味了过来,原来这些民党是谁在中央就反对谁,他们是真心想关起门来自己当土皇帝了,这让他怎么能够忍受?为了树立中央政府的权威,他只好选择了和同盟会分享权力,试图以拉拢孙、黄等同盟会领袖,让各省军政府失去反对北京的借口。
  第二个问题就是裁军,眼下全国在编军队95万余人,全年军费高达1亿元之多,还未包括海军费,约占了前清时全年财政总支出之三分之一,满清军费之一倍。这样的军队北京自然是养不起的,而且袁世凯也不愿意养,因为大部队军队都是各省都督之私军并不听命于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