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596

  就在男爵躺在沙发靠背上愁眉不展的时候,隔壁的房间突然传出了一个声音,“还是让我去远东见见吴吧,也许我可以说服他放弃这桩婚事。”
  男爵扭头看去,发觉是小女儿站在了那里对自己说话,他不由有些恼火的拉长了声音训斥道:“安妮亚你还要继续胡闹下去吗?我真应该把你送去修道院住上一段时间了。”
  男爵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大女儿也从安娜身后的小门走了出来,向他恳求道:“安妮亚说的不错,眼下只能去求尼古拉,去彼得堡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不过不应该是她去,还是我亲自去一趟吧,让安德烈陪我去。如果顺利的话,一个半月就解决问题了。”
  男爵看了看两个女儿,好半天才出声说道:“叶琳娜你都已经定亲了,现在跑去远东见一个陌生男子,传出去你的名声就全毁了。这件事让我再考虑考虑,到底该怎么办……”1
第五百九十九章
  12月17日,朝鲜人民党的代表洪范图、李玮钟在同共和党磋商了将近一个月时间之后,终于决定和共和党达成一致抗日的合作决定。
  在1912年的北朝鲜独立起义中,由朝鲜各民主力量统合而成的朝鲜人民党取得了对日起义的第一次胜利,从而建立了独立性质的北朝鲜自治区。这一胜利不仅极大的增强了朝鲜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也让朝鲜人民党从一个较为松散的政治联盟走向了一个初步成型的政党。
  作为一个在共和党支持下组建起来的人民党,自然也是把布尔什维克主义当成了党的纲领,只是朝鲜在被日本入侵之前就没有什么工业化,入侵之后也是作为日本的原料和粮食输出地来经营的,因此根本就没有什么工人阶级。
  加上朝鲜两班阶层的稳固性及儒教思想的控制,布尔什维克主义对于朝鲜民众来说,实际上是不怎么接地气的。但是吴川此前向朝鲜人民党建议的土地改革政策,却让人民党真正在北朝鲜民众中获得了普遍的支持。
  过去朝鲜屡屡发起的义兵运动,实质上都属于旧的两班阶层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这种独立运动虽然能够获得朝鲜民众的同情,但因为两班们想要的不过是日本没有入侵之前的旧朝鲜,因此并没有多少朝鲜民众愿意和日本人做长久斗争的。
  就是两班阶层的内部也是思想混乱的很,比如李完用这些开化派两班就认为,在当前的世界秩序下,朝鲜是不可能独立生存下去的,毕竟连过去的宗主国都已经快要沦亡了。因此与其为西洋列强所殖民,倒不如和日本合并为一个国家,在这个新的国家中重新找到朝鲜民族的位置,这其实就是朝鲜一直以来所奉行的事大主义。
  虽然日韩合邦宣言让不少两班们清醒了过来,日本人所追求的合邦和他们所理解的合邦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朝鲜的两班们却看不到独立运动成功的希望,因此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和日本人妥协。
  两班们的表现同样让朝鲜人民感受到了背叛,也把朝鲜两班在义兵运动中竖立起来的威望丢了个一干二净。朝鲜人民党所提出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虽然并没有让多数朝鲜民众理解,但是人民党对于自己控制区内进行的土地改革,却迅速获得了底层农民的支持。
  过去,日本侵略者对付朝鲜义兵组织最为有利的手段,就是用金钱收买那些游民或穷苦农民,让他们替日本刺探朝鲜义兵组织的情报,散步有利于日本统治者的消息,然后再集中力量剿灭义兵组织中的骨干,从而扑灭那些有影响力的义兵组织。
  虽然日本和朝鲜之间的民族矛盾,自日本入侵朝鲜半岛之后一直处于上升势头,但是朝鲜内部农民和两班阶层的矛盾,良民和贱民之间的矛盾却始终是朝鲜社会的主流。在日本入侵之后,不少朝鲜的贫苦农民和贱民不仅不认为这是件坏事,反而有指望日本人帮助自己翻身的念头。
  领导独立运动的朝鲜两班领袖,面对这种情况并没有去反思朝鲜过去所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以道德去责骂这些背叛了国家的叛徒。但是很显然,试图用传统社会中的封建伦理去要求一直处于社会压迫底层的民众去保卫国家,无疑就是痴人说梦。因此朝鲜的义兵运动开始逐渐衰落了下去。
  但是当朝鲜人民党组建以来,采取了激进的土地改革政策之后,这个局面就立刻反转了过来。日本人入侵朝鲜,主要目的是为了掠夺朝鲜的资源和土地,并不是来解放朝鲜人民的,所以拿出一点金钱收买少数朝鲜底层民众是可以的,但他们不可能颁发有利于朝鲜民众的土地政策。
  朝鲜人民党对于两班土地的没收和对农民进行的公平分配,不仅极大的打击了那些首鼠两端的两班阶层,更是挫败了日本人过去屡屡得手的金钱收买政策。少数被日本人收买的朝鲜人,在广大的被组织起来的民众面前,简直就是黑夜里的灯塔那么的明显。
  因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朝鲜人民党就肃清了自治区内众多的日本间谍和反动的两班地主,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当然,作为朝鲜人民党的领袖洪范图、李玮钟等人,很清楚如果不是共和党对于人民党不遗余力的支持,他们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毕竟以农业为主的朝鲜本身就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而多山地的北朝鲜更是穷困之极,哪怕是分了土地给农民和打了两班地主的浮财,也是难以支持人民党组建起来的数万军队和基层组织的。
  正是依靠着共和党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援,朝鲜人民党才可以在统治区域内实施比较宽松的税收政策,从而快速的得到了民众的认同。因此对于共和党提出的,要求联合抗日及获得朝鲜人民军的战时指挥权,人民党内部基本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但是人民党内部对于分阶段解放朝鲜的计划感到了不太满意,正是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双方才纠缠了将近一个月之久。最终吴川指示谈判人员把对朝鲜人民党每月支援100万元的额度提高到了150万元,才算是中止了双方之间的争吵。
  在共和党和人民党达成协议的当晚,吴川宴请了两位人民党的领袖,一是为了庆祝双方达成了政治军事上的合作,二也是为了向两位人民党领袖进行一些告诫。
  吴川在宴会之前和两位人民党领袖进行了一场单独的会谈,向两人开诚布公的说道:“我知道人民党的同志对于朝鲜解放计划颇为不满,认为应当一口气把日本侵略者赶下海去,从而解放整个朝鲜民族。
  但是我要提醒你们,现在朝鲜国内的大部分民众都没有完全觉醒,他们并没有完全识破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性,而过去朝鲜的统治者虽然有着进步的一面,但同样也有着反动的一面,比如他们对于你们所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就非常不满,有人甚至宁可同日本人合作也不肯和人民党合作。
  在这样的国内环境下,人民党想要一次性把日本侵略者赶下海去,我看是不大现实的。此外中国自己也没有完全获得国家民族的独立,我们虽然愿意支持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但是中国还没有能力去对抗各个帝国主义的联盟。
  我以为,朝鲜人民党当前最为重要的,一是教育群众启发他们的民族热情和阶级属性;二是要整编北朝鲜的各支军事力量,形成一个统一的军队指挥体系;三是进行根据地建设,尽快的完成人民党的经济独立,毕竟我们现在也是借钱过日子,解决你们一时的困难是可以的,但是长期支持下去,我们内部也是会有反对的声音的。”
  李玮钟听了吴川的话语后,顿时紧张的说道:“吴主席,我们虽然也希望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经济运行体系,但是朝鲜毕竟是一个小国,北朝鲜地区的经济本就不发达,想要依赖北朝鲜的经济负担起解放全国的任务,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无法完成的目标。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都想解放全国的原因,因为只有南方富饶的土地,才能让朝鲜人民建立起一支能够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
  吴川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对方的说辞,但他马上就说道:“是的,北朝鲜的地形确实很难发展农业,但是帝国主义者的强大是源自他们的工业生产能力,我认为你们也应当开始着手为朝鲜的工业化培育人才了。至少北朝鲜还是有着不少矿产资源的,如果能够把它们开发出来,你们也就不必再依赖于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
  对于吴川的建议,李玮钟还是很感激的,相比起日本把朝鲜作为一个农业及原料基地,共和党至少是真心想要帮助朝鲜人民的。被迫开化的朝鲜,此时自然是知道工业才是西方文明的根本,只是日本人一直在阻扰朝鲜的工业发展,让朝鲜人只能望而兴叹。
  这场宴会之前举办的小型座谈,中朝双方沟通的基本都很愉快,也算是将此前的一些小争执给抹了去。不过就在会谈快要结束的时候,洪范图突然向吴川提了一个问题:“我想要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共和党的对日政策中,要把日本人民和日本军阀、财阀、政阀分开呢?根据我的观察,每一次日本的对外侵略,日本国民都是表现的最为狂热的,可以说日本这个民族从上到下都是一群疯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反对侵略的正常人。”
  吴川看了看表情严肃的洪范图,又看了看一旁神情有些异样的李玮钟,便知道这个政策在人民党内部也存在着不少的争议。不管他对于朝鲜人民党是怎么看待的,人民党自己却是把共和党当成了榜样,一直都试图把共和党实施的内外政策搬运到朝鲜去的。
  在共和党内吴川自然可以用布尔什维克的主张去说服党员们,但是对于一个比共和党更缺乏工人阶级属性的朝鲜人民党,吴川自然不能光讲这样的大道理。
  因此在略一思考之后,他便对着两人说道:“我以为,为一个党和一个国家竖立起一个敌人的形象的时候,一定要目标清晰且能够引发人民的共鸣。
  把日本整个国家当成敌人,必然会在自己的内部造成分裂,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坏人,至少在日本人中也有幸德秋水这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思想家。
  其次,竖立敌人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它,而不是为了制造仇恨。不要说朝鲜,就算是中国也没有这样的力量可以保证,我们能够消灭掉所有的日本人。为人民竖立起一个无法打倒的敌人,最终只会造成人民对于党的宣传产生怀疑。
  所以,把日本人民和日本的反动势力区分开了,不是出于什么仁慈和道德,而是出于政治上的现实。既然说到这里,我也不妨对两位多说一句,把个人情感带入到政治生活中是危险的,也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3
第六百章
  在松花江上停泊的长白号炮艇发出了一声礼炮之后,1914终于到来了。站在小楼窗口看着江边发射的新年礼花,吴川突然发觉自己在这个时代似乎已经见到了4个新年,一时他都有些想不起过去自己是怎么过元旦的了。
  对着半空中绽放的烟花默默吐了口气,吴川便转过身来对着身后会议桌前小声交谈着的党的同志们说道:“没想到这会一开就开到了1914年,我看大家也疲惫的很了,我们讨论完最后一个议题就结束了吧。”
  除了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斯大林、宋云桐几位同志外,其他委员完全是靠着香烟提神才能保持清醒了。听到吴川终于说到了最后一个议题,大多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倒不是这些委员们不想工作,而是除了少数委员之外,其他人的思路根本跟不上吴川。共和党毕竟只是一个成立没有多久的新党,许多委员此前管理过的人员大概还不到一个班,如果是按照前清那种放任自由的行政管理办法,大家还可以得过且过。
  但是布尔什维克主义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从马克思编写资本论开始,理论就非常的贴近工业社会的需要,等到列宁对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布尔什维克政党的主张之后,党的职责就进一步明确了,即组织工人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然后推行工业化,虽然列宁此时还没提出要如何实施无产阶级国家的工业化。
  吴川则按照后世的经验,略略帮助列宁同志的目标向前推进了一小步,要求党员负担起组织工农群众进行生产建设的任务,并尽可能合理的安排工人和农民两大阶层在工业化建设中的不同任务。
  对于共和党这些刚刚掌握了一个地方政权的委员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多数人只能勉强了解自己分管工作的内容,只有如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斯大林、宋云桐这些天赋出众的同志,才有余力去了解相关的部门任务,从而时刻抓住党的工作重心。
  这种仿照工业生产模式来管理国家的方式,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无疑是新鲜事物,即便是美国这种崇尚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国,在国家管理上也是主张自由主义模式的。当然吴川倒是很清楚,一旦美国进入到了战时,就立刻会抛弃自由主义而实施计划管理的办法了,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吴川对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大林等人还是相当佩服的,他之所以能够时刻把握住全局,是因为他知道历史的走向,所以才不会在大方向上出现判断错误。但是这两人凭借着不全的信息和无法确定的未来,得出的结论居然也能和他的判断相去不远,可比另外一些委员强多了。
  走回到自己座位边的吴川很快就抛去了脑子里有的没的想法,拿起了一份文件对各位委员说道:“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山东土地改革的问题,我们和北京方面达成了协议,袁世凯同意将胶东半岛交给山东革命委员会来管理。
  虽然我们镇压了一批地方上的土匪恶霸和反动士绅,并分配了一批没收的土地,但是这点土地对于整个胶东半岛的人口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因此山东革命委员会以陈翼龙为代表的委员认为,应当趁着国民革命军在山东打出来的威望,尽快推动胶东半岛的土地改革,从而使胶东人心依附于我。
  恒宝昆同志也赞成陈翼龙同志的意见,不过一些党外的山东委员们则对土地改革不大理解,他们认为打击土匪恶霸和反动乡绅没收他们的土地是应该的,但是那些没有附和北京政府和我们为敌的良绅则不应当打倒。
  山东革命委员会内部因为这个问题吵得相当激烈,恒宝昆同志担心因为土改问题造成我们同山东民主人士的冲突,从而破坏了双方合作的局面,因此有些犹豫不决,遂将这个问题上交给了中央。那么大家就各自发表一下看法吧。”
  会议室内众人交头接耳小声讨论了片刻,李升可第一个出声说道:“天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之前已经打了土豪劣绅分了田地,那么就应该把政策实施到底。
  分了一半田地又不分了,有产者不会感激我们,那些没有分到土地的贫雇农也会怨恨我们,至于那些已经分到了土地的贫雇农恐怕也是惶惶不安,难以信任我们。
  我看,胶东半岛的土地改革还是应该落实到底的。当然山东的一些委员们也说的不错,那些没有反抗过我们的良绅还是不能采用粗暴的剥夺土地手段,我看可以对他们进行赎买政策。”
  宋云桐立刻反驳道:“胶东三府耕地近4000万亩,即便按中等田地的价格赎买,也要2.4-3.2亿元,我们现在那里能够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
  今年,不,应该是去年,东三省的财政收入虽然比起前年有了极大的增长,差不多有2亿4、5千万元的收入,但是去年的支出却也达到了10.4亿元,财政赤字近8亿元,比前年的赤字还要厉害。
  而且光是一个胶东半岛就要花这么多钱去赎买耕地,今后其他地方该怎么办?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得考虑今后啊。”
  原本还想支持李升可的委员们立刻紧紧的闭上了嘴,虽然他们觉得李升可提出的建议非常不错,至少给地方上的同志减少了工作上的压力,拿钱买地至少不会激起地主们最大的反抗。不过听到宋云桐给出的数字,他们就知道这个方案肯定是不可行的了。
  李升可虽然还想努力一下,但是他抬头看了一眼吴川的神情后,就打消了想要让受益者来出赎买钱的想法,因为吴川显然是不可能同意的。
  在一圈中国党员们都说完之后,几位俄国党员才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显然是支持无偿剥夺地主土地的,但是他们也反对把土地再分给农民,而是主张仿照东北的国营农场建立集体农庄,从而把农民转化为农业工人。
  随着会议室内各位委员们都说完了自己的意见,大家就把目光都聚集到了吴川的脸上,等待着他最后的发表。吴川一手拿着文件,一手夹着香烟,对着这个问题思考了许久。
  事实上,一开始收到恒宝昆的报告时,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无偿剥夺地主土地,然后重新分配胶东半岛的土地。但是随着对于山东社会情况的各项报告和当前的国内外时局,他对于自己最初的判断未免有些犹豫不决了起来。
  思考了许久之后,他终于开口对着会议室内的委员们说道:“我还是先说说自己对山东土地问题的看法吧。
  首先胶东半岛作为山东的东三府,是一个多丘陵的地区,这一区域地少而人多,所以迁移到关外的山东人,其实大半是来自这一地区。因为胶东半岛的人口不断向辽东迁移,使得胶东半岛的阶级矛盾一直没能达到一个临界点,就连出了名的山东土匪也主要在山东西部地区。
  其次,因为胶东半岛的农民有闯关东的传统,这也使得这一地区的破产农民还存在了一个翻身的机会。于是当地的自耕农比例要远远超过山东西部地区,差不多在50%以上;至于贫雇农则只占25-30%,地主约7%,剩下的是富农阶层。
  最后,我们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同帝国主义进行最后的战斗,如果我们现在迫不及待的剥夺地主的土地,只会惊吓到帝国主义分子,从而让他们和我们彻底翻脸。
  综合以上这些看法,我的建议是:先对山东民众揭发、宣传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反动性,组织自耕农建立合作社,打击地主在农村的高利贷及粮食垄断生意,减租减息。我们需要先让山东民众认识到,革命委员会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鼓励他们去同地主、富农做斗争,等到瓜熟蒂落了,再去推动土地改革……”
  吴川的主张其实就等于是搁置了胶东半岛的土地改革,但是各位委员经过讨论之后发觉,吴川的主张实际上是比较稳妥的,因为一旦在山东推动强制性的土地改革,谁也不清楚北洋派会做什么反应。毕竟北洋派的上下在打败了国民党之后,几乎都在疯狂的聚敛财富然后在老家购买土地,要是革命委员会打出剥夺地主土地的旗帜,估计这些原本畏畏缩缩的北洋军头,就要为了自家的财产和革命委员会拼命了。
  经过了一番讨论之后,各位委员们还是举手通过了吴川的建议,先以宣传工作和减租减息运动作为胶东半岛的工作重心,至于胶东的土地改革先暂时搁置。
  会议结束,从办公小楼返回住所的途中,斯维尔德洛夫不由有些好奇的向身边两位同伴问道:“你们觉得吴在土地问题上的看法是否正确?”
  捷尔任斯基直言不讳的说道:“吴现在可比发动起义的时候软弱了,如果是在那个时候,他一定会把土地改革强制推动下去,而不是担心帝国主义分子的反应。”
  斯大林则沉默了好一阵才说道:“我同意菲利克斯的意见。”
第六百零一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