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3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5/596

  列宁在信中的坦诚态度让党内的大多数中央委员们大为赞赏,认为这至少比沙俄政府代表的拖延敷衍态度要恳切的多,唯一的问题就是俄国的革命现在看起了还没有爆发,且也未必能为布尔什维克所掌握。
  吴川等到各位中央委员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方才就列宁的来信发表了意见道:“不管今后布尔什维克是否能够掌握俄国的革命政府,但是既然列宁同志的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么我们也应当让远东的布尔什维克组织看到列宁同志的态度。
  不过我认为列宁同志的信件不适宜全部发表,比如信件的后半部分是和我们进行探讨,并不是列宁同志向外宣扬的立场。所以,我建议把列宁同志信件的前半部分发表到中俄工人日报上,并加上党的意见,这样就能澄清现在远东布尔什维克组织和俄国工人中一些混乱的思想了。”
  宋云桐等人听了微微一愣,这样发表列宁信件的话,等于是让列宁完全赞成共和党的立场了。犹豫了一下之后,宋云桐不免询问道:“这是克拉辛同志转交的信件,我们只发一半信件内容,是否妥当?”
  吴川注视着面前的信件中文手抄件许久,方才用手敲了敲桌子说道:“我们要相信克拉辛同志是希望维持中俄无产阶级之间的友谊的,而不是相反。
  另外,俄国的革命形势也差不多快要成熟了,我看俄国同志应当无暇再关注远东的状况,而是要先关注彼得堡的局势了。如果他们连政权都拿不到,又有什么资格同我们讨论远东问题呢?”
第八百章
  对于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来说,吴川之前对他的警告都实现了。虽然从远东调动到彼得堡的这一团沙皇保卫军没能保住拉斯普京,但是却保住了他的小命。
  从远东返回彼得堡后,他就一直跟着拉斯普京,虽然不是对方面前的红人,但好歹也是一个颇有名声的帮凶了。对于那些俄国贵族诋毁拉斯普京的言论,谢尔盖其实是不以为意的,那些贵族夫人和小姐哪个不是自己主动凑上去的,甚至还有贵族是自己把拉斯普京邀请到自己家中去的。
  说到底,诋毁拉斯普京的贵族大多出身于军队,因为主张挑起和奥匈、德国的战争,又被德国人打了个落花流水,使得这些军队出身的大贵族正迅速的失去沙皇的信任,转而让一直主张同德国和平的宫廷派贵族开始冒出了头。
  说实话,拉斯普京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领袖,他之所以能够被宫廷近幸派视为首脑,不是因为他的什么才能,而是他对于皇后及沙皇的巨大影响力。正是看中了拉斯普京这种对于沙皇夫妇的个人影响力,才使得那些反对战争的贵族们围绕到了他的身边。
  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一派主张和平的贵族们在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毕竟当俄国向奥匈宣战时,连反对沙皇专制政权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分子也突然变为了护国主义者,公开在杜马上宣扬要同政府和解,先打赢了战争再谈社会改革了。
  但是,14年、15年、16年,每一次从前线传来一些好消息之后,便是传回了更多的坏消息,战线并不是向柏林迫近,而是在向彼得堡和莫斯科迫近,这就很难持续的激发俄国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了。
  更何况战争极大的伤害了俄国的内部经济,为了给前线军队提供足够的军需,俄国不得不大量的挤占了民用生产能力,而大批农民被征发到前线的后果就是,俄国因为斯托雷平改革而渐渐起色的农村经济也开始出现大面积的萧条景象了。
  到了1916年,俄国的农业机器生产只剩下了战前的五分之一,火车机车减少了16%,货车车厢减少了14%……再加上俄国糟糕的铁路调度能力,1916年最后5个月里,铁路为军队运送的粮食只够军队需要量的61%,不少前线的伤兵数日领不到粮食和纱布。
  但是在西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伏尔加河和顿河一带却有大量粮食、肉、鱼被烂掉。根据俄国官员自己的统计,1916年因为无法运达目的地而储存了变质粮食的列车高达15万车厢。
  这样的国内状况自然令俄国各阶层都感到了不满和愤怒,至少谢尔盖就认为,这场大战的失败一半源于德国人的强大,那么另一半就应当归于那些愚蠢无能的俄国官僚头上。至于在战争爆发前没有准备好还要向德、奥宣战的贵族们,统统应该拉出去绞死给民众泄愤。
  但是很显然,可以直接下令军队向游行民众开枪的沙皇陛下,对于这些身边愚蠢无能的贵族们倒是相当的和蔼可亲,即便是他已经被这些贵族推到了自己的行刑台边上。正是沙皇对于这些军队出身贵族的软弱,使得这些人联合了起来,发动了这一次对于拉斯普京的个人谋杀案。
  而失去了拉斯普京之后,宫廷近幸派贵族中并无任何一个可以取代其去对沙皇夫妇施加影响力的人物,也无人再敢去冒犯联合起来的军队中的贵族将军们,宫廷近幸派这一政治力量瞬间就垮台了。
  谢尔盖躲在兵营中长达一周,但是依然还是没能想明白一件事,为什么皇后陛下会如此轻易的放过了谋杀拉斯普京的凶手,这样一来岂不是正向外界暴露了宫廷的虚弱和胆怯吗?假如说谋杀拉斯普京是一个开始,那么拉斯普京的死亡绝不是那些凶手背后的主谋所希望的终点。
  不过这一周的闭门思考,倒是让他完全清醒了过来,彼得堡接下来也许会变得很热闹,但是这种热闹并不适合他这样单纯的人去参与。
  “是时候离开了。”谢尔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同吴川相处了这么久之后,他倒是从这位中国人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而沙皇对于谋杀拉斯普京凶手的宽容,倒也制造了一个政治上的缓和期,至少现在那些军队出身的贵族还没有撕破脸对宫廷近幸派贵族大肆抓捕,只是冷眼旁观他们自己退出彼得堡的政治舞台。于是惶惶不安的谢尔盖在躲藏了一周后发现,自己现在还是安全的,外面并没有要抓拿他的消息。
  他很快就通过布尔什维克组织给自己的家人写了数封信件,要求他们带上细软先去瑞典待上一段时间。当前离开俄国最为便捷的出国通道,便是从芬兰转往瑞典了。而且有着之前和吴川合作电讯事业获得的大笔财富,谢尔盖完全支撑的起家人在国外的长期生活。
  事实上,如果不是被斯维尔德洛夫派人拦下了他,谢尔盖在获得了家人的回信之后,就打算离开兵营同他们汇合一起出国了。
  斯维尔德洛夫拦下谢尔盖自然不是因为欣赏他,而是觉得谢尔盖现在还有用处,他直接了当的对着被带到自己面前的谢尔盖说道:“谢尔盖先生,我们帮了您这么多,连您的家人都安全的送上了通往芬兰的船只,您现在一言不发就离开,这是不是有些无礼了。”
  谢尔盖只能为自己辩解道:“可是,我不是也为你们做了许多事,比如这处军营就是我费尽了心力为你们争取到的。现在拉斯普京已经死去,我的职务也只剩下了一个挂名的头衔,现在的我已经对你们没有什么用处了,我只是想要和家人一起出国避避风头,这难道也要获得您的准许吗?”
  斯维尔德洛夫却摇着头不接受的说道:“谢尔盖先生,您太小看自己了。至少您现在还有入宫求见皇后的权力,我们需要了解宫内现在到底在想些什么,计划些什么,之后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安排。我想,您该不会不帮我们这个忙吧?”
  谢尔盖有些愕然的看了斯维尔德洛夫老半天,才吞吞吐吐的说道:“你们手中的士兵也就不到4000人,但是彼得堡周边现在有30万军队,我不知道你们想要做什么,但是我认为你们的计划不会成功的。”
  斯维尔德洛夫注视着谢尔盖的双眼,平静的对他说道:“能够联想到这一点,谢尔盖先生您确实不是一个蠢人。那么我相信,您一定不会这么愚蠢的拒绝我们了。现在的彼得堡,除了我们谁还能庇护您呢?”
  在斯维尔德洛夫施压下,谢尔盖只能屈服,毕竟没有了布尔什维克的准许,他现在连军营都出不去。不过当他乘坐着马车重新出现在彼得堡的街头时,发觉彼得堡并没有因为拉斯普京的死亡而出现任何改变。
  街上到处都是伤兵和流浪儿童,不时在街头就看到警察和不满的市民发生对峙,对峙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粮食又涨价了。站在警察面前发出声讨声的一般都是家庭妇女,而站在一旁双手抱胸冷眼旁观的则是成群的青年工人。
  因为燃料和原料的不足,许多不为军工服务的民用工厂或小作坊,现在都不得不停业歇工了。彼得堡的纺织厂至少停了20%机器,失业工人的增多自然也就导致了这些街头摩擦事件的不断上升。过去在彼得堡市民印象中就不好的警察,现在更是被市民看成了专制政府的化身,只要稍有怨气都会激发市民和警察之间的冲突。
  看着这样的街头景象,谢尔盖心里不由有些不寒而栗。那些把解决了拉斯普京当成了解决俄国当前困局的钥匙的贵族们,如果没有什么后续的解决民众怒火的措施,恐怕接下来彼得堡将会成为一个真正要爆炸了的火药库了。
  谢尔盖前往宫内的打探消息也无疑证明了这一点,失去了拉斯普京之后的皇后陛下好似失去了主心骨,在拉斯普京被害之后宫内几乎没有做出任何有效的反应,自然也就更加不会去关注彼得堡市民需要的是什么了。
  而同样,谋杀了拉斯普京的贵族们并没有什么解决俄国当前问题的想法,他们唯一想要阻止的就是自己的垮台和政治对手的上台。正因为如此,在沙皇和皇后还没有下定决心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人肯站出来处理当前的各种急务的。
  甚至于,谢尔盖怀疑某些人也许巴不得彼得堡市民乱一乱,从而给沙皇夫妇增加更多的压力,迫使两位陛下交出更多的权力。
  谢尔盖的怀疑并不是无的放矢,市面上的粮食价格越来越高,但是彼得堡的官员们却依然无所作为,进入1917年1月之后,小规模的街头游行简直是两三天就要来上一回。
  在这样的不断试探和冲突下,俄历1月9日,即公历1月22日,彼得格勒工人在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下举行了全市罢工,参加罢工的工人高达14万5千人。彼得堡看起来摇摇欲坠的社会秩序,终于被这场大罢工给撕破了。
  不管是束手无策的宫廷,还是坐视旁观的贵族们,此刻都没有预料到,在这场大罢工之后,会迎来一个怎么样的俄国。
第八百零一章
  就在谢尔盖在彼得堡战战兢兢地的为布尔什维克收集着宫内的情报时,哈尔滨这边的吴川也正紧锣密鼓的安排着,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俄国革命。
  虽然到了今日,共和党的组织架构已经渐渐趋向固定,中央委员会领导全党,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则作为中央委员会的中枢。中央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必然会成为党的意志,然后再通过革命委员会这个政权组织表达出来。
  但是革命委员会这个政权组织形式,其实到了今日都还没有真正的固定下来。依照任务组建的新的委员会层出不穷,因为完成任务宣告解散的委员会也不在少数。这种和过去官衙毫无相通之处的权力结构,虽然让那些旧官僚们感到无所适从,但是对于不少新派的留学生来说,倒是相当的适应。
  比如主管工业的宾步程,就非常喜欢委员会这种管理的方式,需要有人做事就可以临时增加一个部门,不需要了也随时可以解散,并不需要过多的审批和解释部门的权力来源。
  当然,这么发展的结果就是,他手中的权力不可避免的越来越集中了,到了1916年底他所担任的工业计划管理委员会名下,已经成立了将近59个不同层级的管理委员会或局单位。工业计划管理委员会几乎已经成为了劳动和经济委员会的权力核心,而劳动和经济委员会却是革命委员会各部门公认的大脑。
  于是宾步程也就渐渐成为了吴川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助手,不过宾步程对于发展经济建设的热忱要比对于从事政治高的多。比如,在政治局已经达成了要在1917年做好打仗准备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劝说了吴川数次,希望吴川能够压制住党内的求战气氛,多留一些时间给和平建设期。
  在宾步程看来,“……过去我一直都认为,想要让中国出现如同欧洲一样的工业城市,至少也要几十年。但是从这几年东北各大城市的变化来看,特别是哈尔滨和长春的建设速度来看,其实只要我们抓住了机会,并不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中国的柏林城和鲁尔工业区。
  从1912年到1916年,我们在东北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去搞建设,现在总算有了一些钢铁和化学工厂和道路基建,但是相对于您所说的那个工业体系来说,我们最多也就是完成了一个基础。
  如果想要把整个工业体系的框架完全搭建起来,那么我们还需要构建这座工业大厦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比之前的构筑基础要更花时间和投入资本。在这样的时刻放弃和平建设,而去选择战争,我以为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宾步程的不断劝说,吴川终于给了他一个回应,“如果有选择的话,我当然愿意继续选择和平建设而不是什么战争。
  你看,1911年东北的发电机装机容量7330千瓦,同年日本发电机装机容量据说有58798千瓦。到了去年底,东北的发电机装机容量是31万千瓦,加上工厂矿山的自发电设备约能超过40万千瓦;而日本的发电装机容量也超过了54万千瓦。
  虽然在装机容量的绝对数量上我们还落后于日本,但是比较起双方的发展速度,这些年日本的装机容量不过才翻了9倍多,但是我们却翻了50多倍。可见,如果真的给我们一个和平发展的机会,我们并不担心竞争不过其他人。
  但是和平的发展机会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如果不是我们取得了连续的对日作战及对满清、北洋军作战的胜利,我们的敌人根本不可能让我们安心的坐在家里发展。
  而且我们的底子也太薄了,经过了五年的发展,包括工业、建筑、交通运输业在内的工人加起来也才300万出头,其中产业工人大约还不到三分之一。也就只能和以轻工业为重心的日本工业能够比较一下,甚至都比不上意大利,我们去年的粗钢产量也就刚好达到意大利开战前的年产量而已。
  可即便是这样的成绩也是建立在欧洲大战这个特殊事件上的,如果不是刚好遇到了欧洲大战,我们这五年的努力未必能够获得现在这样的成果,但是欧洲战争能够永远继续下去吗?要是欧洲战争结束了,那么我们现在投入生产出来的东西又打算卖给谁?”
  宾步程被吴川的连续两个反问给说的沉默了,他心里也知道当前东北的经济景气是有些不现实的,也是完全和欧洲战争挂钩的,一旦欧洲战争停止,不停生产的工厂就将会因为失去订单而被迫停止下来。而国内还没有那个地方能够消耗掉东北现在所生产的物资的,因为国内的消费能力根本不足。
  比如一个番茄酱罐头,去年东北和山东就生产了10万吨,消耗了80万吨新鲜番茄和2万吨白糖,基本90%以上的产品都出口到了欧美地区。要是国外订单一旦削减,那么大批的番茄酱就要囤积在仓库里了。这种为了外国订单生产的商品,虽然能够换回大量的外汇,但也极容易为外国订单的削减而导致整个产业受损。
  在宾步程沉默下去之后,吴川这才接着说道:“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确保能够延长我们的和平建设期,并在东北三省的周边建立起一个缓和的区域来。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后,我们才有一个缓冲时间,把现在的战时经济体制恢复到平时的经济体制。
  你说的确实不错,过去五年来我们只不过是完成了一个工业体系的基础,想要继续往下建设,我们需要的将不仅仅是基建方面的硬投资,还需要对科技教育上的软投资。没有我们自己培养的科技人才,就不可能出现属于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
  但是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保卫它的存在,而不是期待我们的敌人对我们睁一眼闭一眼……”
  宾步程终于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顺从了吴川的主张。不过他也从吴川这里获得了对于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批准,倒也不算一无所获。
  运行了一年之久的白城-长春段电力机车,在经过了无数次的测试之后证明是可行的,且比当前的蒸汽机车要节约能源且快速的多。最为重要的是,铁路电气化不仅可以改变列车编组的方式,还能够成为沿途电力输送网,对于地方上的农业用电来说相当的有利。
  因此宾步程希望通过对于铁路电气化的改造,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联通各省的电力网,从而提升货物运输及解决电力配给的问题。随着东北工业大规模的投入,电力紧缺已经成为了最让宾步程和其他工业委员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了。
  而这种地区间电力的发展不均衡,更是让人感到无奈。虽然工业委员会首先发展的是北满地区的电力事业,但是建设更快的却是火力发电厂,而辽宁地区的煤炭最多,自然发电量也就后来居上,于是就出现了北满缺电,南满却多余的状况。
  虽说北满在建的两个大水电站完成后,将会极大的缓解北满缺电的局面,但是这两个大水电站的全部完成至少还要2-3年,因此有了这个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至少能够解决一两年内的问题了。
  相比起宾步程这些负责工业方面的委员们对于战争的不感冒,对于军事委员会的委员们来说,在中央委员会做出了决定之后,倒是立刻紧锣密鼓的布置了起来。
  朱和中、张绍曾、吴禄贞三人很快就拿出了一个应对俄国革命和防范日本的作战计划,2月5日吴禄贞在军事委员会的地图室内向吴川讲解着参谋总部拟定的方案。
  “根据军事情报处收集到的俄国远东军区情报来看,俄国一旦爆发革命,其远东三省几乎不可能抵抗的住我们的进攻。
  去年俄国从远东三省调走了大部分训练有素的部队,现在俄国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兵力不会超过4万人。其中滨海边疆区大约有军队约4000-6000人,半数驻扎于海参崴。阿穆尔沿岸总督区约1万人左右,驻扎于伯力、海兰泡及阿穆尔铁路线上。剩下的部队主要驻扎在上乌金斯克、赤塔等地。
  赤塔是外阿穆尔铁路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交汇处,这条铁路去年刚刚修建完成,可以绕过中东铁路直接到达海参崴。因此一旦我们同俄国人发生冲突,参谋总部认为赤塔、海兰泡、伯力都是必须截断的要点。
  另外,我们也做好了顺着中东铁路进占海参崴的准备,只要取得了伯力和海参崴两点,那么滨海边疆区就被我们控制在了手中,接下来就可以同俄国人谈论外阿穆尔地区及外蒙古地区的边境问题了……
  至于日本方面,根据我们的判断,如果日本想要趁着我们和俄国人纠缠进攻我们,那么大概有以下几个方案:第一乘机进攻北朝鲜;第二以协助盟友的名义进攻海参崴;第三就是出兵大连或山东,以迫使我们分兵……”
  吴川听完了三位军事委员的汇报后,思考了许久后点头说道:“我认为参谋总部拟定的方案是可行的,不过我还是有一个要求,军事委员会一定要做好准备,时机一旦到来,我希望你们就能够按照计划尽快拿下这些要点。
  如果弄的拖拖拉拉的错过了时机,那么哪怕我们拿住了这些点也是站不住的,我希望军事委员会就这一点要正确无误的宣传下去,至于对日本方面的防范,就由蒋百里配合蓝天蔚在沈阳建立第二指挥部应对,另外我看欧洲的军事观察团也可以缩小规模,撤回大部分人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5/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