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96

  佩奇打断了他,摇着头说道:“结果不会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即便你们推翻了那个满清政府,战斗力也不会有显著的提高,而拥有着制海权的英国人,和在日俄战争中赢得胜利的日本人,绝不是你们支持德国人,就能获胜的。”
  吴川正想着如何反驳,但突然他就灵机一动的说道:“不,我们其实并不需要获胜,我们只需要能够把英国人的目光从欧洲挪开,那么德国,德国就可以着手进行他们早就想要的战争了。
  是的,英国人的确很强,但是布尔战争已经证明了,只要我们把这场战争从沿海拖入内陆,那么以英国和日本的力量,想要征服中国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所以,只要说服德国政府能够向我们提供援助,那么他在中国投下的每一马克,都能消耗掉英国政府一英镑。即便英国再怎么富有,他也打不起两场战争——在中国战场和欧洲战场上。”
  佩奇楞了一下,不由怀疑的问道:“你确定中国的新政府能够抗的下日本军队的进攻?在十多年前,你们可是已经遭遇过一次失败了。”
  沈敏思考了许久,方接着说道:“英日同盟不仅仅是用来监视我国和俄国的,它同样也是英国人用来防备美国的。虽说巴拿马运河正在修建之中,但是面临两洋的美国显然也是无法同时对战两个战场的。
  所以,英日同盟就是加诸于中、俄、美三国头上的枷锁,俄国人暂且不去考虑他。但是我以为,美国政府应该需要一个能够帮助他牵制日本的盟友的。毕竟只要把英国人掀下了王座,最先收益的难道不是坐拥两洋的美国吗?
  而对于中国来说,与其让家门口被英国人的恶犬占据着,倒是不如让美国来主导太平洋的秩序。我们对于海权毫无兴趣,只要美国能够保证我国商船在公海上的航行安全,我们就是美国最为忠诚的朋友。
  你看,在欧洲大战之前,若是能够先来一场中国革命,然后新政府废除此前满清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从而为德国和美国试探一下英国人对于战争的态度,最终拆散英日同盟,难道不是对各国都有好处的事吗?”
  佩奇有些惊讶的问道:“这就是教授的计划?”
  吴川收敛了心中的兴奋,泄气的摇了摇头道:“不,这只是我的想法。教授还没有来得及和我说清楚整个计划,他就不见了。我只是按照教授平日的话语,猜想一下而已。”
  佩奇不知为什么,感觉心里似乎松了口气,要是这确实是教授的计划,那也太疯狂了些。搞不好,搞不好英国人真要跌落下他们的王座。只是,中国人真的能够做到布尔人的程度吗?
  吴川下意识的摇了摇头,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到,这终究不过是自己的幻想罢了。如果能够抓住这仅有的机会向英日同盟挑战,还要有足够大的心脏发起挑战,那么民国的历史早就改写了。
  他敢这么想,也是基于对一战爆发的时间有足够的信心,知道这场世界大战将会让英国崩塌半个王座,此时为各国所恐惧的大英帝国,后世不过是一只去了势的猫咪罢了。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却并不这么想,不管是眼高于顶的德国人,还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或是百年的死敌法国人,在英国人的面前也只能唯唯诺诺,并不敢公开进行对抗。
  而他也知道,在一战之前的日本,即便走出了脱亚入欧的第一步,但是他们在甲午战争中获得的好处,同样在日俄战争中全然赔进去了。此时的日本虽然有着高于中国的心气,但是他们的国力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如果说中国还在工业化的门槛之外,那么日本也才刚刚跨入一只脚而已,两国此时的差距并不是难以克服的。现在发生一场中日战争,有着德国和美国支持的中国,国际形势反而比十多年后的中国要好的多。
  而尚未拉开武器代差的日本军队,最大的成果也就是占下东北,而这反而能够迫使满清迅速倒台,让民众把希望放在打倒了满清的新政府身上。一个尚没有经营起来的东北,不足以支持日本完成工业化,反而会迫使日本把更多的财政收入放在军事扩张上。
  毕竟日本占据东北,也就意味着改变了东亚的平衡势态,俄国人和美国人都不会容忍日本人扩大在华利益的。而英国同样无可能在德国蠢蠢欲动的时候,支持日本同中国打一场让人绝望的持久战争,这无疑就是在纵容德国在欧洲开战。
  所以,推翻了满清的中国新政府只要能够把这场战争拖下去,英国人自己就会缩回去了。就算英国人占领了整个中国又怎样?除了让英国的力量更为分散之外,他从占领中国的收益中的所得,还不够支付这场战争的经费的。如果因此失去了对于欧洲大陆的平衡控制,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
  没有了英国人的支持,日本不仅将要从东北退去,就是连朝鲜都未必保的住。俄国人就算再怎么愚蠢,也不可能不在这个时候报1905年的仇恨的。而对于中国来说,无非就是晚解放几年,反倒是可以真正摆脱日本这个恶邻的遏制了。但是,中国的历史又怎会这样轻易让他推动,他终究只是一个远在国外的小人物而已。
第九十一章
  两人站在阳台上安静了许久,都在默默的思考着什么,直到佩奇打破了沉默道:“美国政府或许并没有准备好挑战大英帝国这一百年来所建立的世界秩序,但是英日同盟对于我国的危害性,塔夫脱总统并非是毫无察觉。
  但是,一个替代了满清朝廷的中国新政府究竟是否有能力牵制住日本,我想华府大多数人都是心存疑虑的。不过在我国,资本家的意志往往比总统的意志更强大一些,如果这个新政府能够获得我国资本家的认同,我觉得你这个想法也未尝不可能实现。”
  吴川此时突然回过了味来,如果说英日同盟是一道横在美国咽喉上的枷锁,那么当中国无法承担起牵制日本的任务时,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反而是美国人次一等的选择了。
  当日本把力量不停的投入中国,美国只需要给中国一点点援助,就能把背后的这根刺给抓住了。接下来只要等日本精疲力尽了,再轻轻一击,就能彻底拔出这根毒刺。
  而日本对于中国之侵略原罪,也必将造成东亚地区的敌对情结,美国只要时不时的拨弄这段历史,就能轻易的达成地区间的势力平衡,这显然就是英国人欧洲均衡政策的翻版。
  他心中顿时对于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除了日本的野心和帝国主义的本性之外,未曾不是美国试图用中国这块肥肉解除日本对于自己威胁的办法。所以在侵华战争初期,美国人向日本大量出售废钢铁和石油,但是等到日本深深陷入了中国战场之后,美国人又转而选择了支持中国。
  牵制日本这件事,就算中国新政府不想干,美国人也会引诱日本人让中国被迫去干。当然主动去干的话,也许中国就能得到更多一些的支持或者叫甜头。
  心中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的吴川,不免有些心不在焉的向佩奇回道:“之前听你说,美国在1907年爆发的金融恐慌,虽然在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先生的出面下获得了缓解,但是金融恐慌所带来的后遗症,却一直没能解除。
  直到今天为止,美国的经济依然没能恢复到1907年之前的水准,市场一片萧条,工人的失业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我以为,这正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体现。
  卡尔·马克思先生在《资本论》中曾经说过: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会周期地爆发。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在萧条阶段,商品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现象有所缓和,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但过剩商品还未完全销售出去,社会购买力仍然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停滞状态。
  所以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过剩,企业所创造的商品超过了市场的消费能力。摩根先生虽然解决了市场流动性,也就是让企业暂时能够生存下去,但是他并没有解决市场需求的问题。
  所以1907年美国的金融恐慌,我以为只代表着一件事,美国的市场已经无法容纳下美国的制造能力了。美国经济想要恢复繁荣,就需要向外拓展市场。而这个世界又已被欧洲各国所分割,所以美国资本家所遇到的问题和德国资本家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
  但是美国比德国稍稍优越一些的是,他身边并没有什么强大的邻国,因此美国还能在自己的邻居那里侵占一部分市场。但是美洲被欧洲殖民了三百年,美洲各国除了美国之外实际都是从属于欧洲各国的殖民地经济,美国并不能依靠他们来解决自己的工业过剩问题。
  不过中国不一样,今日之中国即便经历了多次入侵,但也依然是一个人口庞大的超过印度的国家。而中国之经济也依然处于一种旧式的封建小农和手工业及通商口岸的殖民地经济相参杂的状况之中。
  如果这样一个新兴国家试图走工业化的道路,那么美国今日所过剩的工业产能不仅将会完全被消费,甚至还能再给美国带来30年的繁荣期。所以,我以为美国的资本家应当是会对一个试图工业化的新中国感兴趣的。
  而一个完全倒向美国的新中国,将会成为美国资本的印度大陆。当然,他们需要先投入一些本钱……”
  佩奇听的若有所思,吴川的想法给了他极大的启发,让他意识到除了犹太民族在这场欧洲战争中将会获得一定的解放,而他自己和他的家族也能从战争中获取极大的好处。
  不论是俄国和德国的资本转移,还是对于中国革命的投资,都将会带来极大的财富。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这样庞大而精妙的计划,需要一个拥有足够智慧和勇气的人从中主持。如果豪斯教授真的还存在于这个世间就好了。
  不过因为今日的这番谈话,他再次释去了对于吴川的一点疑心。毕竟自从吴川获得了身份文件之后,就显得太过于安分守己了。
  如果他真的是一个革命党人的话,在失去了教授的行踪之后,第一想法就应该是想着返回中国去参加他的革命事业。而不是这么安静的陪着他下乡采访,并指点谢尔盖上尉怎么利用查案为自己牟取利益。
  而经过了这样一场谈话,佩奇不得不承认,这个中国人逗留在俄国不肯离去是正确的。因为教授的这个计划不仅给犹太人找到了未来,更是给那个东方的古老国家指明了一条复兴之路。和吴川一个人返回中国参加革命所能贡献的力量来看,能够成为教授计划中的一份子,显然更能为他的国家带去更光明的未来。
  和佩奇谈完之后,吴川就开始收拾行囊预备回城,准备寻找城内的工人们进行采访。不过第二日一早,谢尔盖上尉就匆匆赶回了庄园,显然在为自己办事时,这位俄国上尉的主观能动性要比为沙皇服务时高的多了。
  他一返回小楼,就将吴川叫到了楼上的起居室内,向着他说道:“我昨日拜托了莫斯科的密探局同僚,对男爵的长子安德烈·利奥耶维奇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这位年青人平日里的行踪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和他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位法学教授,却是密探局需要关注的对象。这位别连科夫教授,实际上是北极星共济会的成员。”
  看到吴川脸上平静的样子,上尉赶紧多加了一句解释,“共济会成员一向都是反沙皇的自由派分子,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里下手?那就没必要再找一个政治犯了。”
  “居然还能听到共济会的名字,这不就是后世在网络上大肆宣扬的近代历史幕后黑手么。”不过吴川可不大相信共济会有网络上传言的这么厉害,否则就不会做缩头乌龟做了百多年了。
  他伸手挠了挠头皮,方才有些疑惑的问道:“既然共济会成员都是反沙皇的自由派分子,为什么你们不动手抓人,还让他继续在大学里教书?”
  谢尔盖上尉心里纠结了一下,还是坦诚的说道:“共济会成员一向非富即贵,之前虽然被朝廷打压了下去,但是现在不是流行社会主义的思想了么。和共济会的自由理念相比,那些社会主义分子才真正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所以,只要这些共济会成员不公开反对沙皇,密探局是不会找上门去的,免得招来一大群贵族富豪对密探局施加压力。”
  吴川这才摊开双手道:“既然如此,我们就算是揭发了这位安德烈和共济会成员的往来,也未必能让男爵感到惊慌失措,反倒是有可能让男爵借助这个危机去结识一些共济会的成员,这对于我们办案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谢尔盖上尉这才有些沮丧的说道:“好吧,如果你真的想要一个政治犯的话,我们就只能去莫斯科了。只有在莫斯科,才能有足够多的政治犯给你挑选。不过,在这之前你总要先跟我说一说大概的计划吧?我可不能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在你身边环绕盘旋的。”
  经过了这些天的思考,吴川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他正好需要上尉给他一点参考,于是便点了点头说道:“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我们伪造一封安德烈的书信,让一名政治犯来庄园向男爵先生求援。信件的内容应当是,我的一位朋友遇到了一点麻烦,需要前往外国去散散心,因此希望男爵给他一笔旅费。
  当然,为了给男爵先生一点提示,我们应当先在莫斯科制造一起不成功的爆炸,然后在男爵常看的报纸上登出来。接着让这位政治犯暗示,这起爆炸正是他所策划的,而他儿子也在其中出了不少的力气。
  我想男爵先生应当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而屈服的,等到那名政治犯拿了钱跑路,上尉先生你就在男爵的晚宴上装作无意的泄露消息,莫斯科爆炸案的犯人在逃往国外时被缉拿了,而你将受命去提押犯人。我相信男爵这时候就该心乱了。只要我们再稍稍逼迫一下,他就会主动的向你寻求帮助。”
  谢尔盖上尉听的很是吃惊,他确实没有料到这位中国人居然还有这样的能力。他迟疑了一下,才对着吴川问道:“要是男爵向自己的儿子求证这件事怎么办?”
  吴川胸有成竹的说道:“我想,这位大学生总该有几位红颜知己的吧。请你那位密探局的同僚找他的红颜知己约他去外地度几天假,总应该不是很难吧?我们完全可以为他负担这次的浪漫之旅的旅费……”
第九十二章
  就在吴川打算和谢尔盖上尉先行返回城市时,佩奇也提着一个小包从房子里追了出来,向前面的两人打招呼道:“嘿,等等我,我和你们一起回一趟县城。”
  还想着路上同吴川做进一步计划探讨的谢尔盖上尉心里有些不乐意了,他紧了紧自己的呢大衣后向美国人说道:“你要和我们一起回县城?你不打算继续采访下去了吗?”
  佩奇快步跟上两人,口中轻快的说道:“奥,我要回一趟彼得堡,打算给家里发一份电报,我已经很久没有和家里人发电报了。”
  谢尔盖上尉一时有些侧目的看着对方,自1866年大西洋电报电缆铺设成功之后,跨洋通讯缩短到了只需数秒时间。这固然是工业文明的奇迹,但这奇迹也是非常花钱的,一份国际电报差不多要1英镑一字。除了国际通讯社和商业公司外,私人很少消费的起这样昂贵的工业奇迹。
  毕竟一张往返大西洋的头等船票也才110英镑,如果是二等舱的话只要35英镑。真要想要大洋对面的亲戚或友人了,还不如直接上船跑去大洋对面看望对方呢。从英国的南安普顿港出发到达纽约,也只要花上7、8天时间而已。
  对于那些纽约的富豪和英国的贵族们来说,如今跨越大西洋就好像从自己家到隔壁街区买一罐啤酒这么方便。而仅仅在一百多年前,跨越大西洋都是一趟让人难以忍受的航行,旅客不仅要在闷热潮湿的船舱中和陌生人待上两个月,甚至还要忍受那些因为晕船的人呕吐造成的恶臭空气,为了避免打扰甲板上水手们的工作,旅客们甚至连登上甲板呼吸下新鲜空气都要被限制时间。
  这种如同海上监狱一般的航行方式,直到1838年大西方号蒸汽轮船横渡了大西洋,方才算是结束了远洋航行带给旅客的噩梦。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好处就是,一艘艘装潢豪华的蒸汽邮轮竞相出现,从而让海上航行变成了轻松愉悦的旅行。
  不过谢尔盖上尉在感叹佩奇的奢侈之余,他很快就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这让他有些色变的说道:“你要回彼得堡?那我……”
  看着为难的上尉,佩奇很快就向他安抚道:“别过于紧张了,我这次去彼得堡就是去给家人发个电报,不会做其他让你为难的事情的。我会安静的去,安静的回来。你只要装作我还在庄园里就好了。”
  谢尔盖上尉望了望美国人的眼神,又转头看了看身边保持沉默的吴川,终于咬了咬牙说道:“好吧,佩奇先生。我希望你说话算数,不要让我为难了。不过我只能给你10天的时间,否则我也很难向上面交代的。你知道,我的任务是陪你去任何地方。”
  佩奇伸手按着他的肩膀向前走去,口中轻松的说道:“当然,好歹我们相处了这么久,总不能把你给害了吧?要是换了其他人过来,我可就真的什么地方都去不了了……”
  因为三人要同时离开,于是就不免去主屋问候了一下主人。利奥·于尔斯泰男爵对于三人的暂时离开倒是不以为意,向他们热情的表示这幢小楼会继续为三人空着的,欢迎他们随时回来。
  男爵的热情让吴川颇有些不忍,等他上了马车离开了庄园的大门之后,不免叹息了一声,自言自语道:“看着男爵的脸,我感觉自己好像犯了罪一样,我是不是做的有些过分了?”
  坐在他两侧的佩奇和上尉都认真的看了他一眼,上尉随即扭头看向了窗外,好似自己什么都没有听到。佩奇则犹豫了一下方才说道:“我们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上帝总会赦免一个诚心忏悔的人的。”
  停顿了一下之后,他又继续补充道:“比如英国有一位牧师,过去他是个奴隶贩子,可是上帝并没有放弃他,还是在一场大暴风雨中显露了奇迹,拯救了他和他的船。最后这位奴隶贩子决定痛改前非,奉献一生,宣扬上帝的福音,终于成为了主的传道者。
  你看,上帝连奴隶贩子都能赦免,我们不过是想要纠正男爵的错误,上帝怎么不会赦免我们呢?这位牧师还写了一首很有名气的歌来赞颂上帝,来宣扬自己得到了救赎呢。
Amazing
Grace!
(天赐恩宠!)
How
sweet
the
sound!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