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596

  而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俄国地主阶级是通过对于非斯拉夫民族财富的掠夺,才拥有他们当前所拥有的庄园和辽阔土地;而中国的地主阶级则是向着异族出卖自己的同胞,才从满清统治手中获得了赏赐,可以说他们所拥有的每一寸土地都沾满了汉人的鲜血。”
  克拉辛记得很清楚,吴川在做出这样的评价时表情非常的冷漠,而很快消灭地主阶级的口号就出台了。从这一点来看,吴川在推行自己的主张时是毫不退缩的,这正是一个鲜明的“亚细亚人”的形象。
  克拉辛收回了脑子里的思绪,对着站在台阶上的吴川脱帽点头致意道:“祝您健康,吴川同志。”
  吴川快步下了台阶,和克拉辛握手问候道:“也祝您健康,克拉辛同志。其实你很可以在长春等上一晚,因为明天我就会回长春了。”
  克拉辛一边跟着吴川进屋,一边认真着回道:“俄国国内的局势很糟糕,列宁同志希望能够早一些获得中国同志的答复。我以为,哪怕是早上一个小时见到您都是好的。”
  吴川招呼着克拉辛坐下,这才向着他说道:“那么你先给我说一说列宁同志的要求和俄国的形势吧。”
  在来的路上,克拉辛已经在心里排练过两人的对话,因此他毫无疙瘩的向吴川描述了一遍俄国国内的局势,然后顺势提出了列宁的请求。
  吴川听完之后皱起了眉头思考了许久,方才有些为难的向克拉辛说道:“当初我就向列宁同志建议过,应当在协约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解决掉捷克人引发的问题,那个时候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支援你们。但是托洛茨基同志来电告诉我们,革命军事委员会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并不需要我们帮手。
  现在协约国已经了解了西伯利亚地区发生了什么,我国境内的捷克人也正闹着要返回俄国解救自己的同胞,这样的时刻我们已经不能轻举妄动了。一旦我们有所动作,协约国也会顺势要求派出军队进入西伯利亚地区,我们如果拒绝就等于是主动同协约国完全决裂,那么到时我们不仅支援不了苏维埃,还会令我们自己陷入到被协约国共同敌对的处境,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选择。”
  克拉辛心里也是苦笑不已,当前的人民委员会几乎已经成为了俄共布的党中央会议,几乎所有的右翼和左翼党团都退出了人民委员会,拒绝和俄共布联合执政,因为面对四面围攻的敌人,大家都认为现在的人民委员会和十月革命前的临时政府一样,都快要撑不下去了。
  而即便在俄共布内部,支持列宁继续坚持一党执政的党员也不多,不少党员认为应当同孟什维克和左翼社会革命党妥协,调整当前一些过激的政策和废止布列斯特和约,还有走的更远一些的党员表示应当暂时同协约国合作,先挽救俄国而不是先挽救无产阶级政权。
  俄共布内部把支持列宁的党员称之为列宁派,而其中最有力的支持者是托洛茨基、斯大林、捷尔任斯基和斯维尔德洛夫几人。作为“区联派”的领袖,托洛茨基在党内有着足够的支持者;作为04-05年革命的领导者,托洛茨基在群众中也有着极高的声望;作为反对布列斯特和约的党的领导人,和启用沙皇军队军官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他在红军中也拥有诸多支持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人民委员会中托洛茨基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位于列宁之下的第二人,就算是列宁也不能轻易的否定他所作出的决定。
  克拉辛自然也无法正面的否定托洛茨基当时发出的电报是错误的,他只能避开这一问题含糊其词的向吴川说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托洛茨基同志发出的电报并没有问题。但是现在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列宁同志认为,中国同志伸出援助之手,对于人民委员会来说是急需而必要的。而且对于中国来说,苏维埃俄国作为邻居总要好过帝国主义俄国成为你们的邻居的。”
  吴川注视了克拉辛好一会,才认真的赞同道:“合作对抗帝国主义,这是中俄无产阶级政权能够生存下去的基础,我对此并无异议。但是我也希望你了解一个事实,中国的无产阶级还太过幼稚,我们需要时间成长,我不会容许他们的鲜血因为某些人的错误而白白流淌掉。”
  克拉辛思考了片刻,才身体前倾谨慎的问道:“您的意思是?”
  左手支着下巴,右手无意识的在椅子的扶手上敲击着,反复思考后的吴川这才组织着语言说道:“在同一个意识形态下,中俄无产阶级只能相互依靠,因此我们对于人民委员会提供支援是没有疑问的,毕竟单独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在帝国主义的围攻下生存。
  但是在支援人民委员会这个基础上,采取什么样的支援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应当谨慎再谨慎的,因为在当前的世界上无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我们应当珍惜每一分力量,不能轻易的浪费。即便是中俄两国的无产阶级政权稳固了下来,相比起帝国主义所拥有的人口、资源和土地,我们依然处于弱势。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使用过于直接的方式,我们应当分成几步来帮助你们。”
  克拉辛沉默着等待着吴川继续说下去,很快他便听到,“首先我们要把捷克人和俄国内部的政治力量区分开来。当前协约国各方想要出兵干涉俄国革命的借口,就是解救被围困在俄国境内的捷克人。只要尽快把捷克人弄出俄国,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前,协约国是无力也没有借口对人民委员会宣战。
  当然,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后,协约国对于人民委员会采取什么行动就难说了。所以再把捷克人弄出俄国之后,我们应当尽量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前,解决掉阻碍在莫斯科和哈尔滨之间的白卫军。不过我以为,促使俄国内部反布尔什维克联盟力量的瓦解,和制造协约国内部的分裂,才是确保人民委员会能够生存下去的关键。”
  克拉辛思考了好久,才点着头说道:“使俄国内部反布尔什维克联盟瓦解,这一点我能够理解。不过,制造协约国内部的分裂,您是怎么考虑的?”
  吴川此时倒是胸有成竹的回道:“第一步,发动舆论上的宣传,号召协约国内部的无产阶级和反帝国主义的知识分子支持俄国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在经历四年的残酷战争之后,我相信欧洲各国的民众已经厌倦战争了,他们不会再支持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了。
  只要英法放弃干涉俄国的革命,那么它们就不可能允许美国和日本私自行动。一个依附于美国的俄国,不仅将会成为美国包围欧洲的帮手,在美国和俄国的夹击下,苏伊士运河也不再是安全的了,这将会导致英法失去对于西亚和南亚的控制权。
  一旦这样的局面形成,就可以进入到第二步,放大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的本质是垄断而不是联合,只要英法和美国任何一方不放弃对于世界霸权的争夺,那么他们之间必然是存在矛盾的。我相信,俄共布的同志比我更了解,如何去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这种矛盾。”
  克拉辛略一思索,便诚挚的向吴川问道:“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开始第一步?”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吴川斟酌着对克拉辛说道:“和英法这些老牌帝国主义相比,美帝国主义虽然在实力上已经具备了和英法争夺世界霸权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如何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并无做好完整的设想。
  威尔逊总统在今年一月份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从文字表面的意义来说,是符合各国民众期待和平和各殖民地民族期待独立的愿望的。但是十四点和平原则并没有确立美国对于新世界的领导,这仅仅是一份建立在理想主义者道德观念上的呼吁。
  虽然这位理想主义者贵为美国总统,但是英法不可能就这样放弃他们手中的霸权,而向美国的道德君子俯身屈从。英国人早就说过,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更何况美国国内还存在着用法律规定的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条文,可见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甚至没有得到国内大多数人的支持。
  在这样的局势下,十四点和平原则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我很难相信美国政府能够把美国人民所不认可的价值观推销给英法这些老帝国主义者,这只能招到这些老帝国主义者的反击。
  其次,这场战争耗尽了欧洲各帝国主义的金钱和人力,美国却成为了这场大战最大的受益者。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的资本家是不可能不向外扩张美国经济的影响力的,因为现在的美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需要向外输出资本来实现资本的增殖。
  但是战后的欧洲各帝国主义迫切的需要从海外殖民地吸血以恢复本土的经济,他们是不可能容忍美国资本深入到本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中,对他们对海外殖民地的经济控制造成冲击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是无法调和的。
  所以想要解开人民委员会所面临的危机,我以为就是提前让美国和英法在俄国的利益的造成冲突。人民委员会和英法这些老帝国主义者之间其实并无妥协的可能,因为只要推翻了人民委员会,英法就能确保欧洲和苏伊士运河的安全,这就是他们目前最大的利益所在。
  但是人民委员会和美国之间却存在着妥协的可能,因为美国政府没有建立新世界的规划,在对俄问题上现在只能跟着英法前进,可是美国资本家却并不会认同政府的外交立场,他们只会为自己的利益所左右。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绑架美国资本家的利益,从而修正美国政府的对俄立场。”
  克拉辛终于忍不住出声问道:“您的意思,是照着远东自治领的模式去改造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吗?”
  吴川微微颔首道:“可以走的更远一些,让西伯利亚临时政府把俄国有价值的矿山、油田和铁路都卖给美国的资本家,这样既可以让俄国的爱国主义者彻底清醒过来,让他们知道帝国主义和俄国的资产阶级并不可靠,也可以让英法和美国走向决裂。对于英法帝国主义来说,一个让美国资本控制的俄国,倒不如让人民委员会继续掌握俄国更好,至少人民委员会不会彻底的倒向美国人。”
  克拉辛一时没有转过弯来,他不由疑惑的问道:“可是,这样一来美国岂不是就要支持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到底了?美国资本家恐怕不会如此轻易的放弃这么一大笔投资吧?”
  吴川摇了摇头说道:“假如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彻底倒向美国,最先想要这个政府垮台的一定是英法,美国人根本没有这个力量单独支持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和人民委员会、英国、法国对抗。
  退一步说,假如英法选择了袖手旁观,纵容美国政府支持的临时政府和人民委员会对抗下去,那么我们只要把战争长期化,失去了政治号召力的临时政府是不可能对人民委员会造成什么威胁的。
  相对的,美国在这场大战中赢得的红利也许就要全部丢在临时政府挖的这个坑里了。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最大的帝国主义被耗干了力量,英法等列强又处于战后的恢复期,人民委员会将会彻底挫败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强国的基础。通过这样一场胜利,各国无产阶级也将会认识到自身的力量,从而进一步增强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
  克拉辛顿时反应了过来,只要人民委员会消灭了临时政府,那么英法政府恐怕很乐意人民委员会宣布临时政府和美国资本家之间的交易是无效的,这既可以阻止美国把俄国变成美国资本的附庸,也能破坏美国和苏维埃俄国之间的关系,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一举两得。
  再深入的思考一下,恐怕中国也不乐意美国和俄国之间的关系过于接近。从中国的地理位置来看,美俄一旦接近,必然会对中国造成压力。而美国和俄国的关系破裂,也就使得美国更加需要中国,否则美国在欧亚大陆上就没有一个立足点了。
  克拉辛在心里反复思量了几遍,终于看着吴川诚恳的说道:“我认为您的计划没什么问题,列宁同志在电报中也授予了我全权代表人民委员会,不过您是否有一个更为详细的计划,这既方便我们配合你们行事,也可以让我到时能够向人民委员会做一个详细的报告,以说明我们的行动是有利于苏维埃俄国的生存的。”
  “呃,详细的计划现在还没有,不过框架倒是有一个。”吴川坐直了身体,身体稍稍前倾的向克拉辛说道,“捷克军团的总司令现在正满世界的找我,就是想要让我同意他们把中国境内的捷克军队集结出来重新进入俄国。
  我认为这应当不会是大多数捷克人的想法,而是俄国反布尔什维克势力和英法在背后捣鬼,就捷克人的利益来说,逗留在俄国境内深入到俄国内部的斗争中去对于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对于试图在战后建立独立的捷克民族国家的捷克人来说,却又不得不服从于协约国的指示,否则他们的独立建国梦想就难以实现。
  所以,我们应当给捷克人一个台阶,让他们在协约国面前证明自己尽力了,但是又不能继续让自己成为协约国干涉俄国革命的炮灰。我的建议是,同意捷克人把军官召集起来,然后由我们、远东自治领、朝鲜民主共和国组建一支解救捷克人的军队,也许之后还会加入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军队,但是我们会控制住他们出兵的规模。
  在中东铁路和阿穆尔铁路控制在我们的手中时,我相信日本人和美国人是不会想不开大举出兵的,否则他们的生死就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了。
  在干涉军进入中、西西伯利亚之后,我们会尽快把捷克人和俄国的政治力量隔离开来,然后开始着手推动美国政府对于临时政府的经济援助,再让临时政府把俄国的资产廉价出卖给美国资本家,从而引发临时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
  在斗争中失利的政治力量,必然会向英法靠拢以抵抗美国所施加的压力。当一个政权陷入了内斗,也就失去了进取心,这也就给了人民委员会时间调整政治和军事上的策略。
  今天是6月14日,我记得西西伯利亚和南俄的小麦大概是9月开割,也就是说我们有2个半月到3个月的时间去准备。过早的和反苏维埃力量决战未必能肃清反动力量,还有可能让农村的秋收收到影响。因此在秋收结束之后发起一场决战,不仅可以有力的打击反苏力量,还能够尽可能的保证今年的秋收,这对人民委员会薄弱的粮食储备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吴川给出的方案对于克拉辛来说已经相当详尽了,至少十月革命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拟定的起义计划还没有这么复杂,大多数时候都是依赖于现场指挥官的发挥和托洛茨基的临时调整。
  不过克拉辛也听出来了,这个方案的中心其实是以中国同志为主的,人民委员会只能负责从旁协助。对于人民委员会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中国同志必须把中俄无产阶级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否则人民委员会将会遭到另一场凡尔赛军向巴黎的进军。
  克拉辛有些迟疑不决,他向着吴川说道:“您的计划固然很好,但是要给这些反苏维埃分子2-3个月时间去发展,是否会给他们留下协调内部关系的时间?现在人民委员会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反苏维埃势力,还要同时对抗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
  我说的国际帝国主义并不仅仅是协约国,同盟国也同样是人民委员会的敌人。虽然我们和同盟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但是德国和奥斯曼帝国并无遵守和约的意思,他们想要把战争支持下去,就得从俄国人民身上敲骨吸髓。我担心今年的秋收,也是德国和奥斯曼帝国再一次向俄国掠夺物资的开始,这就有可能破坏我们在东面的计划。”
  吴川沉默了片刻,方才看着他认真的回道:“我认为德国应当撑不到年底了,所以德国所支持的反苏维埃力量在今年下半年是发动不了什么进攻的。人民委员会需要担心的,应当是协约国和受到协约国支持的反苏势力。
  当然,那些原本从属于德国的反苏势力很有可能会投靠协约国,但是他们之间不可能磨合的这么快,因此至少要到明年春季,俄国境内的反苏力量才能整合在协约国的控制下。所以,人民委员会最为危险的不是今年下半年,而是明年春季到后年春季之间这段时间。
  而要撑过明年,人民委员会就更加需要完成今年的秋粮征购,我会通知财政委员会先给人民委员会拨给3000万美元的粮食征购款,好让你们尽可能的收购和储备今年的秋粮。这笔款子将会包含在人民委员会和我们正在洽谈的贷款之内。
  此外就是要确保西伯利亚铁路的畅通,为此我们必须要用西伯利亚临时政府把那些反动势力集结在一起,然后一次性打倒他们,这样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就不会出现太多的反苏维埃游击队,那才是最为糟糕的局面。”
  克拉辛可以对吴川的无产阶级信仰有所怀疑,但是他不会去怀疑吴川对于这场大战的判断,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位中国共和党的领袖已经完美的证明了,他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并不亚于列宁同志,甚至于有些细节上吴川要比列宁同志把握的更准确。
  至少列宁同志也同意,吴川在中国革命爆发前所做的那些准备,和在德、俄帝国主义中表现出的周旋能力,已经证明了这是一个具有高度预见性的政治家。至于之后的欧洲大战爆发,更是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吴川对于德国战败时间的判断,这就不是克拉辛可以私自处理的问题了,这将关系到人民委员会对于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因此克拉辛只能向吴川表示自己需要一点时间思考这一计划,从而结束了双方之间的第一场会谈。
  6月的哈尔滨已经有了几分初夏的意思,街上的行人都已经换上了单衣。假如有一个哈尔滨修建铁路时就迁移过来的俄国人站在街头,就会感慨一下人类的活动对于环境的改变会有多大。二十年前不过是森林沼泽和渔村的地方,现在已经耸立起了一座极为现代化的大城市。
  现在的哈尔滨不仅人口超过了70万,这座城市还居住着来自19个国家约27万外国侨民。其中俄国人约有18-19万人,占了外国侨民中的绝对多数。这些俄国人三分之二是战争爆发之前迁移过来的,在中国人对哈尔滨城市进行扩建时,俄国人赢得了其中大多数工程,因此掀起了一波迁移浪潮。三分之一则属于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之后的逃亡人群,二月革命爆发后跑来的大多是君主主义者,十月革命之后跑来的人群就比较复杂了。
  虽然其中的一部分人转道去了远东自治领,但是大部分人都还是留在了中国,主要是哈尔滨等大城市。因为这些革命之后逃亡出来的俄国人大多为城市居民,他们没有意思去远东自治领当农民,而伯力也没有这么多工作岗位提供给他们,哈尔滨不仅机会众多,环境也更适合居住一些。
  比如现在站在站台上为安娜送行的母亲和姐姐,已经开始习惯于在哈尔滨的生活,住在俄国人社区中的她们并不感觉这里有什么不便,反而认为这里比莫斯科更容易交到新朋友。不管是革命前还是革命后跑来的俄国人,在十月革命爆发之后已经意识到,他们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眼中的难民。
  虽然不少俄国人还试图维护他们在这座城市中的特殊权力,但是在中国人的步步逼迫下,这座城市的管理权力已经开始全面的向中国人手中转移了。有一些人动了离开的念头,不过大多数俄国侨民还是选择了留下,因为他们还在期待着国内恢复正常,哈尔滨只是一个暂时居住的地方而已,更何况许多人逃到哈尔滨已经两手空空,再想往其他地方跑,既没有这个资金,也未必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等级分明的俄国人社区,倒是模糊了一些阶级和政治上的差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比国内时温馨起来了。
  如在国内时根本不关心时事的叶琳娜,在安娜来哈尔滨探亲时,也不断的向妹妹描述着那些逃亡来中国的俄国侨民的悲惨情况,甚至还有人连入境都成了奢望。即便在安娜离开时,叶琳娜也不忘对着安娜强调道:“安妮亚,你这次回去一定要找机会向吴陈诉,反抗布尔什维克的暴政这是每个俄国人的权力,他们怎么可以以这个理由拒绝俄国人入境的申请,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安娜抱了抱姐姐有些无奈的说道:“我只是吴的私人秘书,并不能决定他应该做什么。不过我向你保证,我会向他提出请求的,我也不赞同他们拒绝妇女和儿童入境避难的决定。”
  安抚住了姐姐之后,安娜又温柔的抱着抹着眼泪的母亲告别道:“妈妈,我只是在长春上班而已,只要休息了就能来看您,您为什么要哭呢。”
  “女孩子可不应该在外抛头露面。”男爵夫人口中回应着女儿,又悄悄在安娜耳边说道:“外边的事情还是让男人们去决定吧,我们只要在家中为他们祈祷就够了。”
  安娜顿时有些赧然,不过恰好汽笛响了起来,她于是向母亲和姐姐再次告别,然后转身上了火车。看着站在站台上向自己不断挥手的母亲和姐姐不断远去,安娜心里也莫名的生出了几分忧思。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叮铃铃铃……”在一阵闹钟的催促下,刘元从熟睡中被叫醒了过来,不过他并没有睁开眼睛,还想着就这样再躺上一分钟,不过这时他的耳边却传来了母亲的斥责声,“元元你还在赖床?都7点半了,你今天不上班了吗?”
  “啊,我今天第一天上班,可不能迟到了。”刘元立刻清醒了过来,他猛的坐了起来,一把掀开了身上的薄被子,然后手忙脚乱的从床边拿过来衣服穿戴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