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596

  巴登苯胺纯碱公司的董事们,对于吴川的到来倒是显得非常的热情。当然他们的热情并不是对着代表总参谋部而来的鲍尔少校,而确确实实是对着吴川而来的。
  在晚饭后的私下交谈中,吴川总算是明白了这些董事们为何会如此热情的接待自己了,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关于自由债券的消息。也就是说,他们希望巴登苯胺纯碱公司能够在这份订单中获得最优先的次序。虽然这些董事表示,他们并不能绕过总参谋部给与吴川一整套合成氨工艺的资料,但是他们愿意对吴川所推荐的人选放开对于合成氨工厂兴建的禁止令,能够学到多少就看中国人自己的本事了。
  吴川自然无法拒绝这样的提议,他表示自己回去柏林后就会调整订单,以确保巴登苯胺纯碱公司能够获得较大的利益。虽然只在路德维希港待了三日,但是赵楠的收获却是极大的,原本对于中国未来前途还一片茫然的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如同路德维希港的重化工基地了。
  至于吴川则向鲍尔少校表示了谢意,承认自己确实感受到了德国政府试图帮助中国的诚心。马克斯·鲍尔少校有些怪异的看着他说道:“皇帝陛下资助了你2亿马克,难道还不及一座还在规划之中的合成氨工厂吗?”
  吴川望着车窗外不断倒退而去的树木和田野,语气平淡的说道:“不,皇帝陛下不是资助了我2亿马克,而是只花了2亿马克就让中国人替德国流血牺牲去了。即便就是从战争的结果来说,中国赢得了这场胜利也依然是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东亚弱国,可是德国却因此可能成为世界上的头等强国。
  按照这结局来看,德国难道不应该感谢中国才对嘛?德国每年在海军建设上花费4亿马克,但是依然无法对英国构成什么威胁。可是今日你们只花了2亿马克,就可能在远东得到一个永不沉落的海军基地和盟友,还有什么比这更划算的交易?
  所以,我不会为了德国的军火援助而感谢什么,这原本就是双方各取所需。从时间上来看,德国现在需要中国,比中国需要德国更甚。只有这个合成氨工厂,才真正是代表了德国政府对于中国的友谊,因为这一技术能够救活许多饥饿的中国人。”
  鲍尔少校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同吴川交谈下去,他只是若有所思的望着对方想到,“也难怪霍夫曼少校认为,只有这个中国人才能完成他们共同拟定的编练军队和对日作战计划了。对方身上这种不知从何而来的自信,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确实是一项最为基本的要素。”
  返回柏林之后,吴川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一晚,亚尔马·沙赫特已经连夜赶到了酒店,向他提交了一大叠文件。穿着丝绸睡衣,头发湿漉漉的吴川只是看了一眼茶几上的文件,就靠在椅子上懒散的说道:“沙赫特先生,你知道的,我的德文糟糕的很,不如你简单的把内容讲述一遍,我再找人核对吧。”
  对于吴川的随意性格,亚尔马·沙赫特似乎已经有了一些抵抗力,他强迫自己不盯着对方的糟糕仪表,只是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说道:“其实这里一共有两份文件,一份是关于自由债券的发行报告。到前天下午2点之前,20亿马克的债券已经全部销售出去了。
  按照约定和扣除的各种手续费用,这些债券最终可供您支配的资金是18.6亿马克,延续期为5年,每年年息4厘,每年4月1日为结息日,以马克为结算本币,五年后一次性归还本钱。
  按照和您的约定,我们放弃了以中国某地或某部门的政治权益作为抵押,而改为以您代表中国所购买置办的各种产业作为抵押品。也就是说,如果五年后您或中国政府无法归还本钱的话,这些利用德国设备建立起来的工厂,就要归自由债券的所有人所有。德累斯顿银行、柏林商业银行、巴伐利亚银行等五家银行将组建一个理事会,以负责保护债券债权人的利益。
  另外,按照你所拟定的设备目录,理事会已经拟定好了一批公司名单,您在原则上只能从这批公司名单中挑选工业设备和成品。当然您要是有什么特殊状况的话,我倒是可以替你同理事会进行沟通,但最好不要超过总资金的10%。
  理事会还建议您,这笔资金的70%只能花在德国的企业上,而剩下的30%资金也最好用于这些设备在中国的安装和运转上,不要使用于其他方面。为了保卫债券所有者的利益,他们将会对所有的资金进行审核,以确保这些资金不会被非法滥用……”
  吴川仰头看着天花板,叹息的说道:“这就是说,理事会完全是把我当成了一名搬运工人,利用我把德国的工厂转移到中国,然后再以违约的名义没收这些工厂。这样他们不仅能够绕过列强对于中国利益的协商条款,还能从中国身上赚到一笔安装搬迁费用,是这个意思吧?”
  亚尔马·沙赫特沉默了片刻之后,便坦诚的说道:“的确是如此,德国经济部认为,这是一次经济入侵中国的大好机会。而银行家和实业家们也不看好,5年后中国能够支付的起这笔款项。因此他们认为,这个方案才是保卫他们财产最为稳妥的办法。”
  吴川把视线从天花板转移到了亚尔马·沙赫特身上,有些诧异的看着他说道:“我还以为,你会替他们说服我接受这些个要求呢。”
  亚尔马·沙赫特摇了摇头说道:“帮助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建立起一个初步的工业体系,德国已经能够从中获得太多的利益了。毕竟德国的工厂现在需要的大量的订单,而不是让一小部分人获得超额的利润。
  这个方案固然能够确保德国的财产不被流失,但是一个失去了当地国家支持的工业是无法形成体系的,最终不过是被中国各省官员瓜分为一个个个人工厂罢了,然后这些工厂就会因为原料和销售市场的不统一,而一一死亡。
  这样中国除了一笔债务之外,什么都不会留下。而对于德国来说,除了被中国人所排斥,被英、法等国所警惕之外,也一样收不回这笔贷款,最终一无所获。所以,我个人是不认同这个方案的。不过事情已经难以挽回,我只能建议你尽快把这笔钱花出去,避免这些犹太银行家达成妥协,连这点权力都不肯留给你了。”
  吴川思考了一下,便对着亚尔马·沙赫特说道:“如果让我去同这些企业一一交谈的话,恐怕从今年谈到明年也谈不完,而且我也不可能在这里待的太久。
  我想以个人的身份委托你替我同这些企业去谈设备和工业品的购买合同,不知你有没有这个兴趣接下这项委托?”
  亚尔马·沙赫特望着吴川思考了一下,方才谨慎的问道:“你打算让我以什么条件去同他们达成订购合同,如果是太过苛刻的条件,我恐怕是难以接下这样的委托的。”
  吴川不假思索的说道:“我要求对所有订购合同进行分期付款。协议签订时支付10%,货物上船之后支付15%,抵达中国目的港口卸货再支付15%,设备安装完成或成品通过验收后支付30%,剩下的30%押后到设备成功运行一年之后再支付,毕竟我购买的可不是废品不是么?”
  亚尔马·沙赫特低头思索了一下,方才回答道:“如果只是这个要求的话,我可以勉力为你去试一试,但不能保证成功。”
  吴川于是接着说道:“此外,我希望这些企业支付不少于10%的回扣,其中三分之一归于你,另外三分之二替我存入一个秘密账户,要确保我在中国能够随时提取使用。”
  亚尔马·沙赫特皱了皱眉头说道:“我能问一问,您打算把这笔钱用于什么地方吗?我可不希望为了这笔钱而被整个德国银行界所排斥。”
  吴川毫不避讳的说道:“想要确保这些工厂在中国建立起来,是必须要得到政治上的某种保证的。如果没有政治上对于财产的保护,这些工厂最终只会堆积在海港被风吹日晒。这就有违我在德国发行自由债券的本意了。
  我想,作为这张债券的发行者,你也不希望这张债券最终变为一张废纸吧?所以我必须要获得一些能够自由掌握的经费,以确保在中国获得保护建立工业体系的政治权力。”
  亚尔马·沙赫特仅仅思考了片刻就说道:“好吧,我可以替你办理这个秘密账户,但我希望你使用秘密账户资金时能够先通知我用途,我可不希望成为一个盗窃犯。”
  吴川并没有犹豫多久,他很快便点头应承道:“当然,我也不希望自己背负上这样一个骂名,如果只是为了赚钱的话,我可没必要冒这样大的风险……”
第一百二十章
  进入四月之后,金兹堡伯爵和他的朋友们是又喜又惊,因为吴川的建议,他们果然在计划开始前就捞上了一笔。斯廷尼斯将数个被淘汰的小高炉和铸造厂以1800万马克的高价出售给了中国人,作为德国的钢铁大王,斯廷尼斯控制下的钢铁厂年产粗钢超过500万吨,这一次他借机淘汰掉的产能约为25万吨。
  如果是按照全新的设备去计算的话,在中国修建一座年产25万吨的钢铁厂大约要投入近4000万马克,这一次以半价获得这样一座半新的钢铁厂,其实也不算亏本。不过对于斯廷尼斯来说,能够再新建一座工艺更为先进的钢铁厂,可以让他更好的降低成本和美国、英国钢铁进行竞争了。
  而巴林航运公司则向中国人出售了78艘旧船舶,总吨位13.2万吨,差不多为200马克每吨,即2640万马克,为新船吨位造价的四分之一。因为巴林航运公司的成功,德国另外三家航运公司也将2000吨以下的旧式轮船淘汰给了中国人。最终在船舶一个项目上吴川就支付了4500万马克,总计购买了24万吨位的旧船,和一趟运输前往中国的服务。
  这一场大采购,被视为德国企业界的清仓大甩卖,虽然看似只是他们自己借钱给中国人购买了自己想要淘汰的机器设备和一些技术落后的产品,但是却拉动了将近一倍以上的德国制造业产值。到了4月15日时,吴川已经在亚尔马沙赫特的协助下花掉了8亿马克,另外签订了4亿马克的合同草案。
  相比起德国企业家们的兴高采烈,俄国那边却出现了一点麻烦。斯托雷平虽然拉拢了海军太平洋派系的支持者们,但是他在杜马还是遭到了失败,他想要通过的延续的土地改造政策还是被杜马否决了。当然这不是议员们有多么团结,而是他们得到了沙皇的暗示。
  为此斯托雷平选择了向沙皇提交辞职书的方式来抗议,这样一来金兹堡伯爵这边就有些傻眼了,他自然是乐见斯托雷平下台的。但是他并不希望对方这个时候下台,因为这将导致远东计划有可能完全被中止,那样的话他和朋友们的损失就大了。
  因此,金兹堡伯爵不得不叫来了吴川,和他一起商议这个突发的状况。面对这个状况,吴川也没什么办法可言,只是到了这种程度,计划已经无法再停止了,光是德国发行的自由债券就已经让他无路可退了。因此他只能提出应当尽快赶回彼得堡,视事态发展尽快前往远东进行革命准备,以行动来打消沙皇反悔的念头。
  在准备离开之前,吴川给林栋、赵楠打了电话,通知了他们在自己离开之前见上一面。只是这一次见面,林栋还带来了一个头发花白但身体高大的德国人。
  看到吴川一脸纳闷的样子,林栋马上对他介绍道:“这位就是鲁道夫·狄塞尔博士,他就是你想找的研究内燃机的专家,我想着应该在你离开之前带他来见一见你。”
  吴川接过了林栋递给自己的人事简历,这才发觉这位居然在柴油发动机的研究上颇有建树,曾经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只可惜他之后放弃本业去玩股票了,加上工厂生产的发动机因为存在着缺陷被客户退货,现在已经变成负债累累的穷光蛋,使得他到处找人投资试图东山再起。
  吴川拿出钢笔在简历上写下一行字后,便合上来了手中的简历对着赵楠说道:“你应该知道亚尔马·沙赫特先生的办公室吧,请你带着这位狄塞尔博士去跟沙赫特先生签个协议吧,他会给与博士贷款的。不过狄塞尔博士,接受了我们的投资之后,我们将会在中国境内无偿使用你的专利,这一点你没有问题吧?”
  已经是穷途末路的鲁道夫·狄塞尔此刻那还顾的上这些,反正东方各国从来都是不会给专利费用的,他并不认为自己不同意,对方就不会使用自己发明的技术了。因此他立刻向吴川拍着胸脯做出了保证,然后兴高采烈的跟着赵楠离开了。
  当套房客厅内只剩下吴川和林栋两人之后,吴川这才从马甲背心的口袋中拿出了一张支票放在林栋面前说道:“这张支票先加入到翻译社的户头里去,以后我会每个月打一笔钱到翻译社的户头,直到我在中国失败为止。
  你拿着这笔钱主要用来办三件事,一是招募国内的学生前来德国留学,主要以理工学科为主。除了大学教育,技术学校的也要适当招揽一些,没有合格的技工是完不成工业设备的安装的。
  第二么就是维持翻译社的日常支出,除了翻译理工科的书籍外,哲学及资本论等书籍也当占据一部分。没有民智的开启,我们是不可能赶上欧洲这些发达的工业国的。
  第三就是再办一个摄影社,利用现在欧洲研发出来的摄像机器和留声机器,把德国的工业生产过程和化学实验过程等记录下来。我打算用这些影像作为教学片,来教育国内工人和学生。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文盲占多数的落后农业国来说,利用一切新技术来加快科学技能的传播是最为要紧的。
  我们现在派不出大量的工人来欧洲学习,那么就只能把欧洲工人的工作方式和操作要点,用影像的方式传回国内去。这是当前能够最快普及先进生产方式的唯一手段,所以我希望你接下来要重点关注这一块,首先从钢铁冶炼和钢铁设备拆除安装开始是最好不过的。”
  林栋看了看面前的支票,又抬头看向了吴川,他有些迟疑的说道:“不如把欧洲的事情交给赵楠,我愿意跟着你回国……”
  吴川却对着他摇了摇头说道:“在欧洲的中国人本就不多,现在你们还要做这么多工作,再抽调人手回去,这里的工作让谁来做?另外,革命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也不清楚自己这次能不能成功,这样的你们在欧洲的这些人就是下一次革命的种子。你身上的责任比我重多了,现在可不能临阵脱逃啊。”
  林栋一时也说不出话来,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吴川爱护他们这些留学生的宽慰话语。听了这么多次朱和中鼓吹革命的宣传,他当然知道回国革命要冒什么样的风险,而同盟会发动的九次革命哪次不是死伤累累,怎么可能如吴川说的这么轻松。
  虽然在是否要以社会主义领导革命的问题上,翻译社的同学们还有些不同意见,但是对于吴川是否能够领导众人的问题上,现在大家已经没有什么意见了。对比起只是一味鼓吹大家捐钱或是回国参加革命的同盟会而言,要求他们以自己的专长来为革命服务的吴川,显然更值得让人信赖。
  林栋思索良久,最终也只能向吴川说了一句话,“保重,等回国时我们再会。”
  吴川看着对方严肃的样子,终于伸手和他用力握了握说道:“一定会再会的。”
  鲍尔少校和霍夫曼少校在柏林火车站送别了吴川,他们两人需要监督军火和兵工设备装船,然后跟着这些军火一起前往东北,因此这次并不能同吴川一起前往了。不过倒是有一位叫做保罗·冯·雷托文-沃尔贝克少校和一名德国翻译,这次会和他一起出发,替德国总参谋部的两位少校打前站。
  约40出头的沃尔贝克少校并不是一个坐办公室的军官,他经历过不少殖民地战争,他对于吴川的态度既不亲热也不冷漠,只是保持着德国人惯常的公事公办的态度。这让吴川倒是对他起了几分好感。
  在柏林的这些日子里,不管是对付做事严谨的鲍尔少校,还是那位看似随和却始终盯着你背后的霍夫曼少校,对于他来说都是相当费劲的人际交往。相比而言,这位公事公办的沃尔贝克少校,看上去反倒是更好相处一些。
  比来时多花了一天的时间,因为需要等待船只,在4月20日他们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彼得堡。刚到彼得堡金兹堡伯爵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因为皇太后玛丽娜·费多洛夫娜的出面干涉,沙皇陛下终于向斯托雷平低头了。
  土地法案按第八十七款的规定在杜马已经顺利通过,而且,沙皇还把致使土地法案告吹的两名罪魁祸首无限期地流放国外了。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金兹堡伯爵决定加快运作,以使远东计划尽快展开。就在伯爵四处联络王公大臣时,吴川则悄悄的溜出了伯爵的府邸,前往了斯莫伦卡运河边上的一座小酒馆。
  酒馆的主人是一位瘸了腿的老人,这里原本是工人和士兵常来的地方,看到吴川这样一个穿着讲究的东方人进来这里,原本还在喝酒取乐的七八名酒客都安静的把目光注视了过来。
  吴川摘掉了头上的帽子,旁若无人的走到柜台边对着不断打量他的老板说道:“尼莫洛先生请我来这里见他,他到了吗?”
  随着他这句话出口,那些酒客便收回了目光,再次开始喧闹了起来。老人则低下头继续算账,口中对他说道:“上楼,左边第二个房间。如果你是他的朋友的话,先结了他的账吧,他已经欠了我18个卢布25个戈比了。”
  吴川随手从口袋里取出了20卢布,然后放在柜台上说道:“谢谢。剩下的,能弄点咖啡上来吗?”
  老头毫不客气的把卢布拨到了自己的口袋里,然后从一边拿过了一瓶伏特加和两个杯子放在了桌子上,口中不由抱怨道:“跑到酒馆来要咖啡,你是存心来砸我招牌的吗。这下刚好20卢布,咱们两清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当吴川拿着伏特加走上二楼的房间后,穿着衬衫正躺在床上看报纸的斯维尔德洛夫立刻坐了起来,对着吴川不客气的招呼道:“你应该让老彼得拿点咖啡上来的,我可不想醉醺醺的谈事情。”
  吴川打量了这件小房间一眼,这就是一个出租房而已,房间内除了床和床头柜之外,就只有一把木椅。他只能把酒杯放在了床头柜上,一边打开瓶塞,一边摇着头说道:“我倒是想,可是那位老板只肯拿酒给我。不过你上次应该从男爵那里拿了不少路费吧,怎么都沦落到住在这种地方了。”
  斯维尔德洛夫从吴川手中接过了酒杯,大大的喝了一口后说道:“都交给组织了,在目前的状况下,组织生存的很是艰难。许多人被流放了,但是他们的家庭还得吃饭,我们的救济他们。好吧,我们还是先谈一谈正事吧。
  你让伊凡尼奇交给列宁同志的书信和捐赠,列宁同志已经收到了。他代表布尔什维克党感谢你的捐赠,并对你说的革命应当从帝国主义力量最为薄弱但又压迫深重的地方爆发的想法很是赞成。所以他委派我来同你谈一谈,主要是想要了解一下,你打算如何掀起一场中国革命?你需要我们什么样的帮助?此外就是布尔什维克要如何同中国的革命者进行相处?”
  吴川只是思考了半分钟就知道在布尔什维克面前无法隐瞒什么,因为他之后需要依靠的就是布尔什维在工人阶级中的组织和宣传能力,在中国工人没有组成自己的政党之前,他的一切行动都是逃不过布尔什维克的眼睛的。
  而没有了布尔什维克的支持,以他浮萍一般的根基,哪怕就是侥幸在东三省掀起了一场革命,最终也不过是军阀割据的局面,这和他想要的实在是差了太多。他现在想要的就是,尽快推翻清政府,然后狠狠的打击日本在华的力量,以为一战开始之前的工业建设创造出一个安全的环境。
  只要能够赶上一战这趟福利,起码中国也就有了一点工业资本,这就不必如同历史上那样,从31年就被日本按在地上乱打一通了。一个农业国的中国都能把日本拖到死,那么一个初步工业化的中国好歹不必如历史上死这么多人吧。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吴川才敢在俄国和德国的资本家面前编制着美梦,他觉得这大约是自己身为一个穿越者能够发挥出的最大能量了。
  轻轻喝了一小口伏特加之后,辛辣的味道一下冲到了鼻子里,这让吴川顿时精神振奋了起来,他这才开口说道:“按照我的看法,无产阶级想要战胜资产阶级,决不能依靠一国或单个民族的力量,只有把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