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5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3/596

  面对日本人貌似谦恭的态度,王葆真倒是对吴川所说的,英国应当尊重现实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思考许久之后,接受了牧野的建议。于是再一次和英国人碰面的时候,英国人也不得不接受了禁止英国军舰越过南京进入长江中上游的要求。
  在吴川抵达莫斯科的时候,英国政府终于宣布,他们将会从阿富汗王国撤军,然后和阿富汗王国进行谈判。英国政府表示,“我们从那里撤离,并不是因为畏惧什么,而是为了真正的和平。英国政府并不希望伤害到阿富汗人民,而只是想要对阿富汗国内的反英势力给予一个打击。但是很显然,我们的行动正在被一些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暴徒所利用……”
  不管英国政府如何为军队撤离阿富汗做出辩解,世界人民都知道英国军队在阿富汗遭到了极大的挫折。英国入侵军队在阿富汗遭到的是全民抵抗,因此英军的补给需要从印度输入。但是很显然,阿富汗糟糕的基础设施,给30万英印军队的供应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虽然英军汲取了前两次对阿富汗战争的教训,没有过于深入到阿富汗纵深,并加强了对于军事交通线的保护。但是,得到了大量武器援助的阿富汗部族,和接受了中德军官训练的部族武力,中德军队对于山地作战都很感兴趣。德国军官的山地作战经验来自于意大利和东欧,而中国则主要汲取了朝鲜的游击战术和对阻击战术的试验。
  中国提供的移动式无线电台,飞机侦察和小队武装的突袭,在1919年的冬季给入侵阿富汗的英印军队带去了大量的伤亡。英印军队入侵阿富汗时,也才阵亡了不到300人,但是在1919年的10月、11月、12月,英军每日的损失从1-2人上升到了每日10-20人。
  其中基层军官的损失占了一半,英印军队现在已经完全龟缩在了各个据点内,把城市以外的地区让给了阿富汗人。英军的指挥官认为,如果不尽快从阿富汗撤离的话,这支军队也许就要崩溃了。
  在这样的局势下,英国政府不得不下令撤退,以避免造成更大的灾难。而这也是英国政府愿意尽快和中国达成妥协的根本原因。英军在阿富汗的失败,让印度的民族主义者看到了希望,虽然这个位面因为被中国人提前引发了印度农民起义,导致没有在战后爆发阿姆利则惨案,于是也就没有了全印度人民参与的不合作运动,但是钱德拉-鲍斯参加了共产国际。
  从印度金庙中挖出的价值3000万美元黄金珠宝,钱德拉-鲍斯所代表的印度独立组织获得了600万美元,宣传和组织印度农民起义,也才用去了不到一半,于是这笔钱就成为印度独立组织最大的资本,让他们开始获得了不少印度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支持。
  共产国际当然欢迎,代表着印度人民的进步力量加入自己,这意味着苏维埃联盟的力量又得到了加强。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在莫斯科,吴川也同钱德拉·鲍斯见面交谈过数次。这位印度的民族主义者,在看到了阿富汗王国、波斯人民的抗争和俄国布尔什维克的伟大胜利后,也开始从民族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他认为,在对付英国对于印度民族的殖民统治上,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显然更能团结印度民族。
  吴川当然不会在他面前指出,当前的印度并不是一个民族,自然就不可能有什么民族主义,他赞成对方说道:“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代的古老民族,在我们的历史记录上,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交往是相当频繁的。所以,中国人民能够理解印度人民被殖民者统治的痛苦,因为我们也在被殖民的边缘。
  那些殖民者试图挑起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边境矛盾,以此来转移印度人民和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我认为除了社会主义理论能够揭穿这些殖民者的险恶用心外,其他的民族理念只会被殖民者所利用。
  所以,我国人民是支持印度人民的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抗争的。但是我也想提醒您一句,印度国内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某个程度上是愿意和你们一起反对帝国主义的,但是他们未必愿意给印度人民以真正的自由,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取代英国人,坐在那个奴役印度人民的宝座上。”
  钱德拉·鲍斯的家境其实不错,否则他也不能前往英国剑桥留学。对于吴川的提醒,他也深有同感的回应道:“确实如此,今次印度农民起义的失败,就是许多地主背叛了农民,他们配合英国人说服农民放下武器,并将那些想要继续斗争下去的农民领袖出卖给了英国人,否则英国人是不可能这么迅速的镇压这场农民起义的。国大党内部,充斥着亲英分子,而他们大多数都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
  托洛茨基等苏共领导人也相当的重视印度的民族主义进步分子,特别是如钱德拉·鲍斯这样试图用社会主义理论去改造印度社会的左倾民族主义者。当然,在传播革命理论之外,托洛茨基更希望能够和印度独立力量达成合作,在推动印度独立的进程中,配合红军拿下整个波斯地区。
  波斯王国在战前就是俄、德、奥斯曼、英国的角力之地,当然在战前波斯主要的列强势力还是英国和俄国,一个占据了波斯北部,一个占据了波斯南部,奥斯曼帝国只在波斯西北地区有些影响力,至于德国纯属是来晚了,只能捞取一些商业上的利益。
  如果从中国人的角度去看,战前的波斯就和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的中国极为相似,只不过中国的疆域更大一些,列强一时还吞不下而已。而在波斯,英俄的势力已经相当的渗透到一些偏远地区了。
  战争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和德国就开始了和俄国争夺波斯北部的控制权,德国外交官瓦斯慕充分的发挥了其外交上的才能,煽动了波斯南部的游牧民族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试图打通协约国前往印度的通道。瓦斯慕斯日后也有了一个极有意思的外号-“波斯的劳伦斯”。
  不过很显然,英俄两国对于奥斯曼帝国和德国试图进入波斯地区的行动极为警觉,因此双方很快就加强了在波斯的驻军。当然,英俄之间虽然是盟友,但是他们之间自己也互相警惕着,在波斯南部爆发反英起义的时候,英国人并没有要求俄国人南下支援,而俄国也漠视着这场起义。
  反过来,当奥斯曼帝国出兵凡城,试图入侵波斯西北地区的时候,英国也采取了坐视,任由俄国人和土耳其人在那里互相争斗。俄国虽然控制了波斯北部地区,但是在波斯的兵力却严重不足,特别是土耳其人联合了波斯境内的反俄穆斯林后,俄国在波斯的统治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为了保住俄国在波斯北部的利益,俄国人选择了支持库尔德部落和亚美尼亚基督徒,并派遣了名将巴拉托夫。在1916年初的时候,俄军几乎已经剿灭了波斯北部的反俄武装,连这些武装组织中的德国、瑞典军事顾问也都被关押起来。
  于是到了1916年12月,稳定住了后方的巴拉托夫,再次带着俄军回到了哈姆丹省,开始消灭当地的反俄武装与土军人员。可就在俄军在这一地区渐渐占据上风,眼看着要攻入奥斯曼帝国境内时,二月革命爆发了。四月份巴拉托夫被解职,改为尤登尼奇指挥。在波斯境内的俄军开始出现成批的逃亡,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更多的俄军逃离了波斯,少量的俄军军官则投向了南部的英军。
  不过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点点问题,本应该趁着俄军溃散反攻的奥斯曼帝国,因为后方爆发的希腊民族起义,不得不暂时放缓了对于波斯北部和阿塞拜疆等地的进攻。等到恩维尔帕夏镇压了国内希腊民族起义后,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奥斯曼帝国需要为自己的生存和不是扩张领土而奋斗了。
  虽然英国人开始从波斯南部迅速的向波斯北部扩张,甚至一度达到了巴库附近。但是英国想要吞下的地区太大了,不仅仅在于波斯北部,还有中东、阿富汗等地,因此英国人的力量很快就用到了尽头。
  而在这个时候,挺过了最艰难时刻的巴库苏维埃,在亚美尼亚人的支持下,开始重新获得了对于阿塞拜疆的控制权力。加上吉兰苏维埃政权的出现,俄国开始重新恢复在波斯北部的影响力。
  随着1919年俄国内战的结束,俄国和德国的合作,奥斯曼青年党向莫斯科的靠拢,中国向俄国的物资援助,原本波斯境内四方混战的局面很快就变成了,苏俄、德国、奥斯曼联合波斯本土势力对于英国和亲英部落的对抗。而过去从没出现在此地的中国和美国,则通过共产国际和中美德共同组建的亚洲石油公司对吉兰苏维埃开始了资助和经济合作。
  亚洲石油公司总股本2000万美元,美国占40%,中国35%,德国25%,该公司是中美德三方继罗马尼亚石油产业之后的第二次合作,主要是为了开发巴库和波斯的石油。与之对应的,是英国波斯石油公司,这也是英国用以控制波斯王国经济命脉的主要工具。
  美国资本对于波斯石油早就蠢蠢欲动了,特别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国内的不少油田出现了枯竭,美国资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里海石油。只不过英法试图通过瓜分中东地区,把美国资本排除在这一地区之外。
  英国—波斯公司、壳牌公司和法国石油业主正试图联合起来,坚决反对美国公司进入中东地区。这也是美国石油资本愿意和吴川合作,在罗马尼亚及波斯阻击英法势力的原因。在英法石油资本试图把美国石油资本赶出欧亚大陆的时候,美国石油资本也试图借助中、德的力量,在欧亚大陆的中心插入一脚。
  凭借着大笔美元的资助,德国的剩余军事物资和中国提供的各种军事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输入了波斯北部,并为吉兰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原本和吉兰苏维埃合作的森林军,渐渐开始成为吉兰苏维埃的下属武装。
  在土耳其人和俄国人的支持下,吉兰苏维埃掌握了波斯西北五省,并开始向德黑兰进军。而在另一边,苏俄红军又以追击白卫军的名义进入了波斯东北部地区,在红军控制下的波斯东北三省开始了土地改革,驱逐地主和反动的宗教人士。
  英国在波斯的处境也就比在阿富汗好一点,毕竟英国在波斯南方的统治能够获得来自海上的援助,而不用担心被波斯人截断后勤通道。但是英国政府也不愿意再波斯打下去了,因为英国在波斯的利益比在阿富汗要大的多,特别是英国波斯石油公司的油田几乎都在南部,要是战争再打下去,英国在波斯的投资就要化为乌有,这个损失就大了去了。
  更不必提,一旦英国从波斯撤退,对于中东阿拉伯民族的独立意识会是一个多么大的震动,英国将真正陷入永无宁日的治安战去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苏维埃俄国同德国、土耳其及波斯本土力量的合作也到了一个微妙的临界点。德国支持苏俄在波斯扩张,是为了避免俄国把注意力集中到东欧地区,毕竟现在德国正在统合多瑙河沿岸各国的经济合作,德国人是很担心俄国出手破坏的。
  利用经济上的联系去完成文化和政治上的联合,德国人显然是有经验的,毕竟德意志帝国就是这么诞生的。因此对于中国给他们递过来的梯子,德国资本一下子就抓住不想放手了。但是德国人也清楚,他们在东欧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俄国,不管它是白的还是红的。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俄国人能够把目光放在中东地区,那么德国是不介意支持一把的。
  但是对于土耳其人和波斯人来说,他们同苏维埃俄国的合作,可不是为建立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联盟。土耳其人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地位,所以不得不投向了莫斯科,但是恩维尔帕夏依然做着大土耳其的梦想,所以他并不乐于见到波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化。
  而吉兰苏维埃主张的也不是什么正统的布尔什维主义,他们要求建立的是伊斯兰教信仰下的社会主义民主秩序。对于某些左派共产主义者来说,说这简直就是比社会革命党右翼还有右倾的思想了。而这还算是波斯穆斯林中的激进主义者了,比如那位森林军的领导者库切克汗,主张的是对伊斯兰教义进行改革,但反对进行土地改革。
  俄罗斯帝国对于波斯民族的侵略,本就让波斯民族对于俄国人存在一种不信任感。再加上布尔什维主义对于宗教信仰的打击,和苏俄红军在波斯东北部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得原本支持吉兰苏维埃的波斯中南部人民,又开始转向了中立,而库切克汗同土耳其人的密切往来,也令吉兰苏维埃政权出现了裂痕。
  以托洛茨基为代表的苏共领导人也注意到了波斯革命的风险,如果这个时候能够让印度也爆发一场革命的话,那么波斯这边也许就能继续前进了。这也是苏共对待钱德拉-鲍斯的规格要比对待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代表更高一些的原因,苏共中的一些领导人物对于目前的世界革命相当看好,他们希望能够从一个高潮走向另一个高潮,而不是采取主动收缩,先巩固内部的道路。
  原则上,吴川是支持印度革命的,但是他并不支持现在发动印度革命,为此他坦诚的向列宁面前指出,波斯和印度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进入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工业基础都相当的薄弱。
  而相比之下波斯比印度还差,因为波斯除了受外国资本控制的石油产业外,几乎就是一个封建经济社会。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封闭落后的社会能够越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进入到更加高级的社会主义阶段,因为这个国家没有真正的工人阶级,只有一群所谓的爱国知识分子和民族主义者领导着农民进行革命。
  吴川最后表示,“……假如不先改变波斯的社会阶层,不去发展波斯的工业建设和进行现代科学及马克思思想的教育,那么底层的波斯民众很容易就会被上层人士出卖,从而被封建地主和宗教领袖夺取革命的果实。最终,波斯在革命后,反而会退回到更加落后的封建社会中去。
  至于印度,虽然因为战争的关系,在轻重工业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印度的资产阶级是依附于英国资本的,在双方的矛盾没有激化之前,盲目的发动印度无产阶级革命,只会暴露印度无产阶级的力量,从而被英国和印度资产阶级联合剿灭。
  所以,我个人认为,苏维埃联盟需要先巩固自身的力量,然后等待下一次世界进步力量觉醒的时期,再行动。”
  抚摸着小猫的列宁饶有兴趣的看着他问道:“那么你觉得下一次世界进步力量觉醒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吴川思考了一下后说道:“这场大战摧毁了法国和奥地利、俄国、意大利的工业能力,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参战国都受到了一定的损失。所以从短期来看,在各国恢复战前的工业产能之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平衡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在科技没有带来生产力的极大跃进之前,各国的工业产能最终都会变成同业竞争,因此一旦世界市场开始饱和,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就会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就会激烈起来,双方之间的平衡会被打破,这正是无产阶级革命在世界扩张的最佳时期,直到两个阶级之间新的平衡点出现……”
  对于吴川的看法,列宁最终是赞成的。在俄国革命日渐成功的今天,苏维埃俄国已经不需要向外输出革命,来分散帝国主义的注意力了。列宁也试图先实现苏维埃联盟的电气化,展现出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托洛茨基不同,列宁虽然支持武装革命,但是他依然坚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进步和社会财富为无产阶级所占有,而不是通过消灭资本主义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自始至终,列宁都只是把武装革命和无产阶级的专政当成了通往社会主义的桥梁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身。但是,他的不少同志却并不这么看。不过,此时的列宁所拥有的崇高威望,为了建立苏维埃联盟,苏共突出了列宁在革命中的领袖地位,从而把列宁变成了苏维埃联盟的象征。
  因此列宁出面压制住了国际主义者扩大革命输出的主张,转而开始号召恢复民生,加快了新经济建设的步伐,并开始同英国接触讨论关于中东和平的问题。
  在莫斯科逗留了一个多月后,1920年4月1日,吴川登上火车经西伯利亚铁路返回国内。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在奥伦堡,吴川见到了从中亚地区赶来的徐景魁和夏阳。凭心而论,位于乌拉尔河畔的奥伦堡市确实是一座极具俄罗斯风情的城市,虽然在理论上它属于哈萨克草原的一部分,正在预备筹建的吉尔吉斯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其人民委员会就在这座城市之中。
  作为在国际师保护下免受哥萨克和白卫军侵袭的城市,奥伦堡苏维埃对于吴川的到来还是相当礼遇的,并给他安排了一座位于乌拉尔河畔最好的别墅下榻。在徐景魁和夏阳没有赶到之前,吴川还在市内逛了逛,并购买了一些本地出名的披肩,一种类似蜘蛛网一样薄的方披肩,相当的漂亮。
  在市场上,吴川能够感受得到,该地区正在恢复正常,因为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也比一年前他经过西伯利亚时便宜了许多。而市场上的人流虽然被疏散了不少,但是吴川能够感受到这些人还是正常的市民,因为他们大多聚集在自己感兴趣的货物摊位前,而不是四散分开。
  当他见到徐景魁和夏阳,听取了他们的报告之后,更加坚信了一点,中亚地区正快速的从战乱中恢复过来。毕竟中亚地区的动乱其实都是在外力的施加下而引发的质变,本地民众虽然有反俄倾向、建立大突厥斯坦国的倾向,但都不是主流,主流还是在俄国的压迫下,中亚的棉农和牧民忍受不了过重的经济剥削,才引发了大叛乱。
  在中国输入了大量的工业品和西伯利亚的粮食,俄共布也宣布给予中亚各民族一定的政权权力之后,大部分棉农和牧民就失去造反的意愿。当前,塔什干以东建立了两个自治共和国,完全独立于苏维埃俄国之外;但在塔什干以西,苏共正打算分别建立三个自治共和国,从而消除当地想要建立统一的大突厥斯坦的倾向。
  在和吴川的谈话中,徐景魁对于塔什干以东的布鲁特人民共和国、费尔干纳人民共和国的地位有些拿捏不准,他向吴川汇报道:“费尔干纳人民共和国希望和我国进行合并,但是他们要求获得苏维埃联盟自治共和国的地位,并且要求和南疆一些地区合并为一个国家。
  布鲁特人民共和国的内部情况比较复杂,有想要和我国合并的,也有想要继续保持独立的,还有希望加入苏维埃联盟的。不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表示,不管是任何一派,都没有和我国对抗的意思。
  苏共中亚支部这边,虽然没有反对这两个共和国加入我国,但是他们提请我们中亚的复杂的民族情况,最好不要让一些反动分子混入到这两个国家的领导阶层,从而给中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我和夏阳同志就这两个共和国的社会情况做过一些分析,我们认为合并他们和让他们保持独立都有着各自的利弊,因此我把这些资料带了过来,希望能够得到您和中央委员会的指导……”
  吴川拿过了徐景魁手中的资料略略翻了一遍,便抬起头看着他说道:“中亚地区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抓紧搞基础建设,然后兴建各种工厂,建立起几个工人阶级占据多数的城市,至于合并的问题倒是可以先放一放。
  去年和今年,最让人值得高兴的,还是从斜米到塔城,斜米到阿拉木图的铁路建设完成。接下来就是抓紧建设,阿拉木图到霍城,霍城到乌苏,乌苏到塔城,乌苏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然后就连接北疆到外蒙,北疆和兰州的铁路。只有这两条铁路线建立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的把新疆地区掌握并发展起来。
  如果不能把新疆和内地以更加方便快速的方式联系起来,只想着和这里合并,和那里合并,到最后都会发现,人家都钻到你肚子里来了,你还一无所知。
  而且当前我们在中亚和新疆最大的利益,是提升这里的社会生产力,不管是农业、矿业和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内地人口。只有当这里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才能去改造本地社会中那种落后的经济文化,从而帮助他们跨越到一个新的社会阶段。
  所以,重要的不是我们的领土在什么地方,而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工人阶级有多少。这一次共产国际的成立,和过去的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不同,共产国际将会更加注重社会主义的建设,而不是推动各国的工人运动。
  我想,关于共产国际对于太空旅行计划的设想文件,你们也该收到了。”
  徐景魁和夏阳都点了点头道:“是,我们都看过了,我们觉得这个计划确实很有号召力。不过文件中对提出设想的人员采取了保密方案,否则我们到是很想向这位请教一下,更加具体的建设步骤。”
  吴川只是一晒并没有解答两人的疑问,而是接着说道:“不管太空旅行计划最终是否能成功,但是共产国际已经决定把太空研究基地放在了中亚地区。由我国和俄国共同负责基地的建设,各国科学家自主申请参加研究。
  奥伦堡、塔什干、阿拉木图、伊犁、塔城、乌苏、斜米,或者还有西伯利亚的一些城市,都将会成为基地研究机构的候选地。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个建设新疆的好机会,我希望你们到时能够配合共产国际好好的完成这个计划……”
  吴川轻描淡写的略过了中亚民族的问题,倒不是他不想和徐景魁谈这个问题,而是他觉得现在的共和党并没有这个基础去解决中亚的民族的问题,共和党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尽快的打通新疆和内地、外蒙的铁路交通线,才有讨论其他问题的基础。
  当然他也并不是全然不理会中亚的民族问题,在和徐景魁、夏阳谈完之后,他还和夏阳进行了单独的谈话。在这场单独的会面中,夏阳拿出了几份名单,他向吴川汇报道:“红色标注的名单,是中亚及新疆境内的反中、反布尔什维主义分子;黑色标注的名单,是反俄分子;白色标注的名单,是一些宗教及民族主义者,虽然他们没有明显的反中、反俄倾向,但是他们对于前两者有一定的同情心理;绿色标注的名单,是在我方区域内的亲俄分子。
  根据我这些日子对这些人的行动进行监视的结果,我认为对于红色名单上的人应当采取特别手段进行清楚,至于后三类名单,则应当给予监视、迁移和囚禁的惩罚。以尽可能快速的把我方境内的不稳定因素清除一遍,从而保持境内的社会稳定。”
  吴川思考了足足一刻多钟,方才放下了名单,看着夏阳说道:“夏阳同志,你知道我从回国革命开始,到现在得到的最有意义的革命经验是什么吗?”
  夏阳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在敌人内部制造矛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3/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