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校对)第5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5/596

  但是在吴川宣布要亲自前往地震灾区负责救灾工作之后,张绍曾自然不会再把救灾工作推给下面的人去办了。而有着大量资源在手的张绍曾,管理着陇海铁路、宝成铁路的建设,做起事情来可比张广建和马福祥方便多了。
  于是在张广建和马福祥还在等待下面人员就灾区情况的回报时,张绍曾已经通过飞机和进入固原的电台得到了第一手的情报。
  首先张绍曾确定了,地震的中心应该是固原更北面的海原,不过地震中心周边的几个县都是死伤惨重,因为当地居民在窑洞居住的习惯,使得这些剧烈震动的地区,几乎直接被埋在了窑洞内。海原、固原、通渭、静宁四个县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因为它们都处于交通不便的六盘山附近。
  张绍曾最后在电报中说道:“……我已经令军队向通渭、静宁两县出发,争取于明日抵达两县。唯固原、海原道路难行,陕西这边恐怕一时难以打通通道。”
  总指挥部内的各位成员听完电报后,也意识到,海原、固原的灾民,恐怕真的要靠当地的军民自救,和依赖于他们这边运输物资送上去了,否则当地很难安置这么多灾民。按照张绍曾的介绍,两县至少有3、50万人口,在这样的大地震中,恐怕是人人都需要进行救济了。
  吴川让人统计的包头汽车数量也在晚上10点之前获得了,包头本地大约有300辆货车,归绥等地则有约200辆。长春那边也向吴川发来了电报,军事委员会已经开始调动直属的汽车师和运输油料的军列,确保在三天内向包头调动1500辆军用卡车和相应的油料,并且还有一支工程兵部队正赶往包头,以帮助建立临时的油库和简易营地。
  此时的宁夏和甘肃政府也紧张的等待着来自灾区的回报,19日上午10点,马福祥派出的一支骑兵部队抵达了海原县城,这些骑兵看到的只有一片废墟。县城西面的城墙已经完全崩塌,整个县城内的建筑几乎就没有一幢完整的,利用黄土干垒的墙壁在地震的震动下就是一块豆腐。
  县城内虽然有侥幸逃出的民众,但是数量并不算多,这些人看起来犹如孤魂野鬼,在街头走来走去,或是坐在那里发呆,完全不知自己要做什么。看到这些骑兵到来的时侯,总算有人恢复了一点生气,跑到了他们面前跪下求救。
  但是区区数百骑兵,对于这样一片废墟,根本无能为力,虽然他们能够听的一些废墟下还有声音,但是他们来的时候都没有带上挖掘的工具,对于深埋于地下的伤者几乎就是无能为力。
  而且面对越来越多围上来的灾民,这些骑兵自己也害怕了起来,他们没法救人,也没带这么多食物分给这些灾民。真要被这些灾民围住,他们自己也很难离开灾区了。
  于是带领这支骑兵的马献文一边掏出手枪对空射击警告,一边命令部下退出了海原县城。不过在他们离开之前,马献文还是把部队随身携带的一部分粮食留了下来,之后他就带队远离了县城。
  马献文写了一封报告让人带给驻扎于下马关的马鸿宾道:“海原城已经成为废墟,城中人民死伤大半。县城以西的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地形变动最为厉害厉,该地区的村庄和田地都已不见,疑为此次地震之中心。
  以我部之力量,不足以救助县城内之灾民和左近之乡人,光是本地的受灾人口至少就超过了10万,而我部还不到300人。维持秩序尚嫌不足,还有什么余力去救人?又地震之后,灾区粮食、饮水皆困难,若是不能设法转运粮食进来,或是把灾民送出,那么再过几日,这里大概就要变成鬼蜮了……”
  马鸿宾所驻扎的下马关,同样受到了地震的影响,只不过这里的损失较小,加上马鸿宾带着两团人马抵达,因此很快就恢复了社会秩序。但是,马鸿宾光是维持对于下马关的救灾就已经相当困难了,宁夏平原虽然富庶,但是这个富庶也是对周边的山区而言,一个农业区再怎么富庶也是有限的。
  更何况,马福祥不过是宁夏、甘肃八个镇守使中较有名气的一个,并不算是最强大的那个。光是维持自己的部队就已经有些勉强了,再让他出钱去救助数十万灾民,那么他对于银川的统治非垮台不可。
  马鸿宾是马福禄之子,也就是马福祥的侄子,讲道理的话,马福祥的这份家业其实是马福禄创下的。马福禄随董福祥参与抗击八国联军,并战死于正阳门,从而令马家的名声大振。
  马鸿宾这次带兵前来救灾,自然也是在吴川亲自主持救灾事务的影响下,虽然甘、宁、青三省的回族小军阀们联合起来对抗来自外来的势力,比如像张广建这样的北洋军阀,但是他们也清楚凭借三省的力量是不足以和中央政府对抗的。
  再加上,三省内部的回族小军阀们内部也不统一,如马福祥、马鸿宾这一支是依赖于忠诚于中央政府才拥有的对当地的影响力,至于青海那边则是反抗中央政府失利后投降才保存下来的势力。马福祥自然是不愿意放弃自家一直保持的传统,转而和中央政府交恶的。
  宁夏平原和青海地区不同,这里和内地的贸易往来频繁,且距离北京也近,若是这里有人反对中央政府,首先就要遭到和内地关系密切者的反对,而且在中央政府武力的威慑下,本地人也没有这个意愿造反。
  不管是满清还是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对外也许有些软弱,但是对付西北边疆的这些地方势力,却有着足够的威慑力。等到袁世凯下台,更为强势的共和党又把手伸到了河套和陕西,马福祥自然就更加没这个意愿去对抗,这个必然会取代中央政府的东北势力了。
  因此在共和党的领袖亲自来包头主持救灾事务的消息传来,马福祥一边准备着北上包头去晋见吴川,一边则让马鸿宾南下救灾去了,就是想要给吴川留下一个好印象。如果没有吴川的到来,马福祥自然是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因为他的地盘在黄河北岸。
  马鸿宾虽然一开始是打算做给吴川看的,但是等他抵达下马关,尚未深入灾区中心就已经看到了大批房屋倒塌,灾民流离失所的模样,心里也不由大受震动。再接到了妻弟的报告后,也不得不向着银川的叔父报告,请求叔父调拨更多的物资过来救人了。
  收到侄子的电报,马福祥也是一脸的无奈,他觉得救灾是肯定要救的,但也得量力而行啊,把家底全部拿出去救人,日后还拿什么养军队?没了军队,自家在宁夏的产业还能姓马吗?
  他只能向着包头发电,一边汇报了海原的惨状,一边请求吴川调拨一批物资给自己。马福祥其实更想直接跑去包头向吴川当面汇报,只是他昨晚收到了来自救灾总指挥部的电报,要求他不要擅离职守,这才不得不放弃了北上的念头。
  不过马福祥也承认,吴川倒也不是空口说白话过来救灾的,就在今天早上,从包头飞来的运输机带来了无线电台和特派员,帮助他建立了宁夏救灾指挥分部。还告诉他,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通过他们向总指挥部进行请求,但是他也需要按照总指挥部的命令,修建仓库和征发人员修建道路。
  马福祥对此半信半疑,让他出力气当然是可以,但是他要是修了仓库和道路,却没有多少物资过来,岂不是瞎折腾。因此就接着侄子的电报,向着包头发了一电,寻求资助。
  马福祥原本以为,想要得到包头这边的回应,起码也要三五天后,毕竟想要从东北调动物资过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共和党做事的效率显然不是他习以为常的那种,就在19日下午五六点的时候,第一批物资已经运到到了宁夏城。
  面对那些特派员要求他找人带路前往灾区的要求,马福祥终于认真了起来,他一边命令副官通知沿途的官员派人维修道路,一边则向着吴川的特派员说道:“从宁夏城到下马关至少也有近600里,这里的道路并不如去包头的那么好,晚上恐怕不利于开车,还是在宁夏城歇息一晚,然后明天一早过去……”
  在救灾总指挥部的督促下,陕西、宁夏、甘肃的地方官员、军民终于开始行动了起来,处于绝望中的地震中心的灾民,开始看到了来救援帮助自己的人。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如宁夏马鸿宾、马彦龙、马雄图、马腾蛟等军阀,先是拥戴满清镇压同盟会志士,接着又向袁世凯效忠,打击我们革命党人……且为了给养他们手下的私军,这些军阀不仅强占了大批良田,还垄断了宁夏各种土特产的对外交易,甘、宁回汉百姓都承受着极重的负担……”
  在总指挥部一间平房改成的待客室内,吴川坐在靠着窗口的位置上听着两位军人对着自己控诉着宁夏几位回族军阀的恶行。年纪较轻的那位叫做高士秀,年纪较大的比较沉默寡言的叫张九才。
  不过这两人和吴川相比都不算年轻了,高士秀45岁,张九才快60了。虽然两人都是会党出身,但是高士秀毕竟是参加过同盟会灵州起义的,这也使得陆建章在陕西垮台之后,高士秀就获得了国民党陕西党部的招安。至于张九才虽然没有参加辛亥革命,但是在张广建担任甘肃督军后,发动了抗税起义,之后就投奔了高士秀。
  高、张部队就驻扎在陕西三边,也就是包头过黄河前往银川的第二条公路的途径之地。在共和党进驻陕西之后,就开始对西北地区的军阀战争进行了压制,顺便还铲除了这些军阀的主要经济来源项目-鸦片种植和贩毒事业。在共和党的强势压制下,高、张和宁夏诸马、甘肃督军张广建的冲突开始缓和,但并不是说双方的矛盾就消除了。
  高士秀出身宁夏城、张九才出身环县,他们在陕西都算是客军,虽然得到井勿慕、井岳秀兄弟的招抚,但是井勿慕远在西安,驻扎在榆林的井岳秀对于两人却是警惕异常,生怕两人来抢自己的地盘。在这样的局势下,高士秀、张九才自然都是想要打回自己老家去的,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而已。
  这一次吴川在包头主持救灾事务,又刚好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高士秀、张九才就连夜赶来了包头。一是来向吴川效忠,国民党真不行,井岳秀这个人也太过小气;二就是想要获得吴川的支持,想要名正言顺的返回老家。
  吴川听完了高士秀的呈报后,放下了手中的白瓷茶杯,清了清嗓子后说道:“高将军,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参加过辛亥革命,也算是革命同志了。
  既然是革命同志,那么有些话我也就直说了。我参加革命就一个目的,救国救民,我相信高将军你也是一样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明白,革命的首要目标是救国救民,而不是为革命同志报仇和为自己报仇。假如我们脱离了这一目标,革命就会失去方向,我们的事业就会失败。您是否接受我的看法?”
  如果是其他人和自己这么说话,高士秀一准就跳起来了,在革命前他就是宁夏哥老会贺兰山堂的山主,以豪侠仗义而被誉为“府城英豪”。让他不讲义气,就是在打他的脸了。
  但是吴川说这话,他却连反驳都无语了,因为吴川就是东北革命党的领袖,是亲自参加辛亥革命,且在各地革命党人里是最成功的一个。按照他们这些会党的看法,吴川就是和孙中山一样的龙头大哥,且吴川这个龙头大哥是实打实的,不是孙中山那样的空心大佬官。
  张九才在吴川面前连说话都不敢,而高士秀能够在吴川面前这样直言不讳,也就是靠着革命这块招牌。所以高士秀没法反驳吴川对于革命目标的定义,否则双方也就没有交情可谈了。只有革命同志这四个字,吴川才能跟他讲讲交情,要是谈江湖义气,估计对方就要端茶送客了。
  因此犹豫许久后,高士秀只能点头认同道:“是,我参加革命的目的,正和吴主席一样。只是,打倒那些反动军阀,难道不是救国救民?”
  吴川点了点头道:“打倒反动军阀当然是一种方式,但是现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不是要我们去打倒这些军阀,而是先去灾区救人。高将军,你觉得我们现在指挥军队强行进入宁夏,马福祥他们是乖乖的等死呢,还是拼命反抗呢?这一仗打下来,灾区还有多少人能够活下去?”
  高士秀一时也是说不出话来,边上的张九才转了转眼珠,这个时候出声为高士秀解围道:“吴主席说的对,现在救人是第一位的,甘肃、宁夏百姓都翘首以盼救灾物资抵达,这个时候和马福祥他们冲突确实会让百姓大失所望。只是我们担心,马福祥这些军阀拿着物资不救人,反而拿去增强自己的力量……”
  吴川打断了他,不以为意的说道:“哪怕他们拦截下一半物资,也至少有一半物资能够送到灾民手里。但要是打起仗来,我们的运输力量就要被军队后勤都占去了,到时灾民连一分物资都拿不到,那么我这次主持救灾的工作不是失败了吗?再说了,我中华民国也是有法律的,救灾的时候贪污物资,这可是杀头的罪,我想,他们应该不会这么蠢……”
  高士秀、张九才终于还是被吴川所说服,在送两人出门后,站在他身边的张云荣不由有些疑惑的问道:“那些军阀真的会被杀头吓住,不贪污救灾物资吗?”
  吴川用脚踢了踢门口的雪堆,口中则漫不经心的回道:“无所谓吓住或吓不住,实际上我们并不缺这点物资,如果能够用这点物资让西北人民看清楚这些军阀的真面目,那么也算值得。对于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还是借助这次救灾,把基础建设铺设到宁夏、甘肃,哪怕只是通了公路,西北的天也要变了。接下来,还有什么客人?”
  张云荣立刻放下了思索,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看了一眼,然后说道:“有山西省革命委员会的代表赵戴文和陕西共和党榆林支部委员杜斌丞……”
  吴川想了想说道:“先请杜委员进来,之后在见赵同志……”
  在包头待了两天,吴川才发觉自己在这里最主要的工作其实不是指挥救灾,而是接见西北的各方势力代表,并给他们进行利益分配。不把这些人安抚好,救灾的事务就没法落实下去,和东北相比,这里的行政系统还处于19世纪,做事不是依赖于组织,而是依赖于个人的名望。
  而现代社会的物流运作,哪怕只是一个点出了问题,都会导致一条线出现大麻烦,这也是宋云桐等人不想主持本次救灾任务的原因了。和华北地区相比,西北连基本的公路网都没建成,这也就意味着只要路上出了点问题,救灾工作就陷入了困境。
  也只有吴川自己亲自跑到第一线,一切资源和组织的力量才能动员起来,而当地势力表现出的排外倾向才能被削弱到最低。毕竟吴川不可能跑来西北这穷乡僻壤不走,而以吴川的地位,不论支持当地的谁,都能改变西北各方的势力平衡,因此大家就只有向其表现顺从,以争取给吴川留下个好印象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吴川倒是不再坚持尽快前往灾区了,不把通往灾区的道路打通,他跑去灾区其实也就是表现一下自己对于灾区人民的关心,但是并不能改变灾区的恶劣情况。而在包头稍稍停留几日,倒是可以督促各方全力的配合救灾总指挥部的工作。
  应该来说,救灾总指挥部成立之后就立刻成为了本次地震救灾行动的真正中心,20日下午5点,十辆卡车运输的第一批物资运输到了下马关,这些物资立刻补充给了深入灾区的救助队。
  之前还恐惧于该如何应对这场灾难的甘肃、宁夏军民,看到第一批救灾车队抵达后,顿时安下了心来。甘肃、宁夏组织的救灾队伍并不是拿不出救灾的物资,而是拿不出救助几十万人的长期救灾物资,如果不能供应几十万灾民的生活所需,那么把这些灾区的灾民引入甘肃、宁夏的任何一个区域都是另一场灾难。
  哪怕是张广建,对于吴川所承诺的物资供应,也是心存疑虑的。他很担心,自己这边把甘肃的省库掏空,那边吴川又不把物资运输上来,那么他就等于是在自掘坟墓了。但是现在,吴川所承诺的物资比预期还早的运到了灾区,这时兰州和宁夏城的物资都还在路上呢,这就立刻激发了甘肃、宁夏军民的救灾热情。
  来自兰州、宁夏城等地的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向各灾区运去,进入灾区的救助队伍也开始加快向外疏散灾民的行动。位于包头、庆阳、宁夏城、兰州、中卫等地的救灾指挥部开始发挥作用,通向地震中心地区的公路开始一条条的被清理、修建了起来,而公路旁每隔一段距离也建立起了一个个物资供应点和灾民疏散营地。
  在包头待到21日,吴川突然前往了五原县,和河套水利协会会长王同春进行了会面。此时的河套虽然远不能同后世相比,但是在西北地区却已经成为了塞上江南。而五原县据说就是王同春在河套开渠时的定居点,随着河套的开发,这里也从一个移民点变为了一座县城。
  王同春对于吴川的亲自上门也是吃了一惊,因为他之前借口腿脚不便,拒绝了前往包头。王同春之所以不肯去见吴川,因为他反对共和党在河套所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
  河套的开发,都是地主从蒙地王爷那里获得土地,然后开渠灌溉农田,然后租给农户或二地主。共和党控制住内蒙古后,即对蒙古地区进行土地改革,河套地区的土地自然也就开始从地主手中转到了佃户手里。和内地地主有所不同的是,河套的地主同时也是渠主,就某种程度上而言,河套的地主更像是资本家,而不是单纯的依赖土地进行剥削。
  所以王同春对于共和党的土地改革是不满的,一度想要辞去河套河水利协会会长,自然也就不会想去包头见吴川了。对于吴川来说,王同春这样的农业资本家其实在现阶段并不是主要打击对象,而对于救灾灾民的安置,最好还是就近,现阶段前后套都没有开发完成,利用这些迁出灾民进行开垦,投资也较小。
  王同春倒也不是那种极为顽固的保守地主,1903年,清政府搞“移民实边”,迫令王同春将所属之农田、灌渠交给清朝政府。他最后还是将数十年所凿之渠道和所置之田产一并交官,而官方仅给赏银1.5万两,他也还是认了。
  因此听说吴川亲自登门,他倒是立刻带着家人在门口恭候,丝毫没表现出自己的不满。而吴川一见面就向王同春表示了祝贺道:“王老,你主持的新皂河渠今年建成,我是一直都想来看一看的。对于河套的水利建设,你是有功之臣。”
  王同春听后心情就更加舒畅了些,他一边小心的和吴川握手,一边则摇着头说道:“新皂河渠的完成也不能算是我的功劳,革命委员会派出的那些工程师、技术员和机器,也是出了大力的。吴主席,里面请……”
  吴川在王同春家中和其交谈了一个下午,几乎没有提到土地改革的问题,主要谈论的内容是关于河套地区的水利建设规划。第二天上午,王同春带着吴川参观了河套的八大干渠,当然是坐着飞机在天上看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王同春指着下面的渠道心情愉快的说道:“过去我最多也就是骑着马观看地形,最好就是下雨天,水流顺着地势自动流向低处,平日里看不出的高低,雨天都能一目了然。但是现在,那些技术员拿着机器观测然后制成图纸,还能飞上天空观看整个开渠的地形,我过去是想都不敢想……”
  吴川透过飞机的舷窗向下望着长短不一的灌渠,也微笑着说道:“王老说的不错,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都发生了。而这最根本的一点,还是在于人民的劳动,没有人民的劳动,我们就制造不出这些机器,自然也就不能完成过去无法完成的工作。而要想人民积极的去劳动,那么就应该让他们为自己而劳动,王老您在河套开垦了这么多条渠道,应该比我更懂这个道理吧?”
  王同春脸上的笑容一僵,接着便期期艾艾的说道:“我不是反对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我觉得这个政策是好的,毕竟当初我们这些人来蒙地开垦,也是为了拥有自己的田地。
  但是现在,农业委员会丝毫不考虑渠主的投入,一点补偿都不给就把田地分给佃户,然后水利方面也没有了统一规划,各个生产合作社各自为战,私下里拦渠围坝。这样下去,不仅新的渠道开不出来,就连旧渠恐怕也很难保住了……”
  吴川听完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王老你这话说的是对的,河套地区确实和内地不同,没有水利就没有农田。我们主张耕者有其田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是为了搞绝对的平分主义。我回去后对于黄河灌溉区的土地改革会进行重新探讨,不能出现您说的这种情况。
  当然,在开发河套灌溉区的规划上,我认为私人不如集体,集体不如国家。就目前河套的开发情况来看,个人和集体的能力,其实已经差不多到了尽头。接下去,只有在国家的投入规划下,比如像您说的抬高黄河的水头,从而建立一首制,就能增加更大的灌溉区域。我觉得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其实我们革命委员会也早就谈论过在黄河、长江建立大型的水利枢纽,把这两条大河利用起来。您要是有时间的话,不如去东北看看丰满水电站,那个建立在松花江上游的大型水坝,不仅解决了上游的航运问题,还解决下游的水患和提供了大量的电力。
  如果能够在黄河上建立几个大坝,我看这片塞上江南就会变得更大更富饶……”
  对于吴川所描绘的蓝图,王同春大为心动,在获得了吴川对河套土地改革重新调整的承诺后,他也就向吴川承诺愿意帮助一些灾民在河套安顿下来。王同春在河套地区的威望确实不小,在他出面后五原很快建起了灾民安置营地。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哈尔滨埠头区炮队街,在犹太总教堂的斜对面有着一幢新建不久的三层砖石建筑,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这是俄国金兹堡家族在哈尔滨的建立的一处商业俱乐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5/5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