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路易十四(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331

  奥尔良公爵当然知道腓特烈突然离开的事情,也知道他给大郡主留了信,他甚至知道信件的内容,只是他没蠢到说出来,他就如大郡主期望的那样快乐地笑了出来:“他爱你。”
  “是的,他爱我。”大郡主收回自己的手和一双已经被温热的小脚:“有时候我反而要庆幸,有这样的一场考验,对他和我都是好事。”她记得柯尔贝尔先生说过的,人们会格外看重让他们付出了大代价的东西,无论这件东西是不是真有那样的价值,反过来说,如果轻易得到,哪怕是举世罕见的珍宝,他们也不会太在意,即便失去,也不过是叹息一声罢了。
  作为勃兰登堡-普鲁士选帝侯的长子,腓特烈毫无疑问地是天之骄子,就算是凡尔赛挫去了他的些许锐气,但他依然是个骄傲的男孩,与大郡主相处的时候,他那股子非他莫属的劲儿和卡洛斯二世也没什么区别——他也确实是大郡主最有可能的夫婿人选。
  但卡洛斯二世一出现,这位尊贵的先生可就慌了神,他在西班牙人面前还能勉强保持住自己的仪态与气概,但今晚来和大郡主告别的时候,他的脸是白的,手是冷的,眼神中充满了狂怒与焦躁:“只希望他别真的和选帝侯吵上一架吧。”大郡主说。
  “我想应该不会,”奥尔良公爵也觉得有点开心,毕竟任何一个岳父都不会太喜欢女婿,能够看到那个狂妄的傻小子吃亏受罪,他还是挺高兴的:“这门婚事也是勃兰登堡大公期望的。”尤其是他们提高了嫁妆这一筹码后。
第三百六十八章
柏林宫的父子
  腓特烈回到勃兰登堡的柏林宫时,他的父亲大选侯正站在会议室最大和最完整的一面墙壁前看着欧罗巴地图——不是之前修士们描绘的那种,比起一种确切的地理描述更像是一副宗教画的地图,而是他邀请了普鲁士境内的巫师们,借助了渡鸦的眼睛测绘出来的地图。
  这幅地图平时几乎都被掩藏在帷幔之后,大选侯很少把它拉起,以免引起人们的质疑,因为只要一看到它,别人就知道这幅地图绝非凡人可为——腓特烈一看到它,也不由得放缓了脚步,他和自己的父亲一起注视着这幅地图,与之前隐晦不清的图画不同,这幅地图准确地勾勒出了勃兰登堡-普鲁士现有的疆域——从地图上看,勃兰登堡-普鲁士就像是一条飞扬起来的细长缎带,勃兰登堡在左下方,东普鲁士在右上方,中间是东波美拉尼亚,丝带包围着的就是波兰。
  勃兰登堡-普鲁士的霍亨索伦家族在大部分有着悠久传承的家族中,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个新贵,首先,霍亨索伦家族是在十一世纪才被册封为伯爵的,那时候他们的姓氏还是索伦,后来因为效忠于霍亨斯陶芬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才得以在原先的勃兰登堡公国绝嗣后有幸被指为新的选帝侯,而腓特烈的祖父,又通过婚姻得到了普鲁士,并且将两地合二为一,腓特烈的父亲在即位之后,更是励精图治,谨小慎微,才终于将人们口中的“欧罗巴沙土瓶(指贫瘠)”的勃兰登堡与混乱的普鲁士治理成现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样子——所以人们才会称他为“大选侯”,这是一个富含褒义的词语。
  这幅地图就像是一桶混杂着冰块的冷水直接浇在腓特烈的身上,他发热的头脑猛地清醒了过来——大选侯知道走进房间的是自己的儿子,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背着手,看着地图,好几分钟后,他才转过身来,看着腓特烈。腓特烈已经超过了二十岁,是个健壮而又漂亮的年轻人,他在离开柏林的时候,嘴唇上还留着浅淡的胡须,现在已经全部清理掉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因为胡须很容易藏污纳垢而不喜欢身边的人蓄须是谁都知道的事情。腓特烈身上的外套甚至还是法兰西皇家军事学院的制服,皇室蓝底色,白色纽扣和金色的腰带,一直可以拉到膝盖之上的靴子,这身装扮让腓特烈看起来又精神,又英俊,也让大选侯忍不住叹气。
  “你想去休息?还是现在就和我谈谈?”父亲这样问儿子。
  腓特烈很明显地抓了一把身边的椅子,他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些茫然,接下来却突然变得比之前更镇定了:“我现在就和您谈谈。”
  “我让人端酒来。”大选侯说。
  他们两人一起移动到壁炉边,就像奥尔良公爵和大郡主那样,勃兰登堡比凡尔赛还要冷一些,壁炉中的火焰投出了金红色的光线,让整个房间都像是浸润在黄金和血液里,腓特烈先喝了一大口加热过的巴登酒,巴登酒也是葡萄酒,因为巴登在勃兰登堡-普鲁士最南,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也要比其他地区出产的葡萄酒高,这一口下去,他的身体就立刻热起来了。善解人意的仆从还送来了白肉肠,黄芥末与小牛肝汤,他捏起肉肠,剥了皮,在黄芥末里沾了沾,就大口地吞了下去,又喝了一大碗汤,大选侯安静地等他吃喝完,看着他用葡萄酒漱了漱口,才示意他可以开始交谈了。
  “我听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已贲临凡尔赛。”大选侯说。
  “是的,”腓特烈说:“我见到他了。”
  “据说他的身体状况大有改善,”大选侯说:“就你看到的,确实如此吗?”
  腓特烈沉默了一会:“他能够自如地行走,能够骑马,能够狩猎,他的一个侍女据说已经怀孕,他的头脑看上去也很清醒,能够用法语和我们说话。”
  大选侯盯着他看了一会,欣慰地一笑:“我很高兴你没有因为个人的私欲而随意羞辱一个国王。”作为他的继承人,腓特烈必须保持冷静,一个国王是否长得丑陋,是否年老,是否畸形,没人关心,腓特烈说的几点才是人们关心的,他的身体看上去还挺健康的,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思想,还能让一个女人怀孕,这就足够了。
  “但你比他健壮,比他英俊,也比他更有学识,”大选侯一针见血地说:“大郡主也更爱你,这就是你为什么会在我面前的原因。”
  “是的,父亲。”腓特烈说:“我来寻求一个机会。”
  “我正在为你,为你的后代寻求一个机会。”大选侯说,他对腓特烈没有隐瞒过自己的心思:“你也许会是一个国王,要么你的儿子会是一个国王,但如果引发了利奥波德一世对我们的愤怒,霍亨索伦可能还要等上一百年。”
  “父亲,大郡主的嫁妆是一百万里弗尔,外加弗里德兰的一处封地。”
  大选侯微带讶异的抿住了嘴唇——之前说过,勃兰登堡一直就是欧罗巴的“沙土瓶”,为了振兴公国的经济,大选侯可耗费了不少心思,甚至也效仿法国国王用起了巫师,但就算是巫师,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他们最少需要一个方向——让大选侯更心动的是弗里德兰的一处封地——弗里斯兰位于北荷兰上方,临着瓦登海,外面围绕只是一群岛链。虽然还不知道大郡主的嫁妆在哪里,但不由得大选侯立场不稳——他一直孜孜以求的就是为勃兰登堡-普鲁士拓展出一个出海口,而不是如现在这样,被卡死在欧罗巴内。
  就算是大郡主的领地中并没有港口,弗里德兰也要比距离大海十万八千里的勃兰登堡好多了,而且如果他与法国国王成为姻亲,想要租借北荷兰或是别处的港口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现在他想要训练海军都只能在阿尔斯特湖里游来游去!
  大选侯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抓紧了,但他也很清楚,利奥波德一世恨路易十四恨的要命,倒不是说他们之间真有什么无法解开的冤仇——纯粹是嫉妒,很多人都能看得出来,毕竟他们年龄相仿,身家相当,还是连襟——活见鬼的连襟!利奥波德一世自诩天生英才,一心一意地成为真正的“皇帝”,却始终慢路易十四一筹,不但是婚姻,就连继承人也是如此,而且,就大选侯知道的一些秘闻中说,路易十四曾经狠狠地耍弄过利奥波德一世一次,大概就是在佛兰德尔的问题上,毕竟如果不是他先与利奥波德一世有过秘密谈判,利奥波德一世怎么会在法国攻打佛兰德尔,西班牙人节节败退的时候袖手旁观呢?
  不久前的大会战更是直接刺激到了利奥波德一世,毕竟不得不向自己的宿敌求援,还因此欠下了一大笔债务,连王后的珠宝都抵押出去了才能偿还……就足以让利奥波德一世用路易十四的名字来取代魔鬼了。
  如果勃兰登堡-普鲁士向路易十四靠拢,无论出于私还是公,利奥波德一世必然也会将霍亨索伦家族视作仇敌与叛逆,那么大选侯筹划的,将普鲁士公国升级为王国的事情,就不知道要拖延到什么时候了,偏偏这点必须取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承认,法国国王在这点上可帮不上忙——除非利奥波德一世第二天突然承蒙上帝感召上了天堂,而选帝侯们选出的皇帝正是路易十四……算了吧,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不可能,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现在已经对法兰西又是嫉妒,又是忌惮,他们选了路易十四做皇帝,路易十四就敢让这个皇帝名副其实,别说别人,就算是大选侯也不会投票给那家伙。
  “但是……”腓特烈握着杯子,迟疑不决地说道:“如果皇帝陛下也乐于见到这个结果呢?”
  “什么?”大选侯已经猜到了一点,但他也起了心思,想要看看腓特烈是不是能够思考到那一步:“你怎么会觉得皇帝陛下会愿意我们与路易十四结亲呢?”
  “有几个原因,”腓特烈舔了舔嘴唇:“首先,父亲,大郡主是奥尔良公爵之女,又有着如此丰厚的嫁妆,她不太可能被嫁给一个法国人,这很……浪费,所以,”他看了看父亲的脸色:“她终究还是要与一个强大的国王,或是一个大公结婚的,但大公主已经嫁给了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王太子妃是葡萄牙的公主,给太阳王以及奥尔良公爵的选择并不多……”
  “不多,但不是没有,萨伏伊,帕尔马……”大选侯随口举了两个例子。
  “是的,但若是如此,法国国王一样会得到助力,既然如此,我们与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在于,普鲁士要从公国升为王国,需要利奥波德一世的承认,但他肯定会希望大郡主成为一个大公夫人,而非王后。”
  “可若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如果大郡主没有成为我的妻子,那么她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西班牙王后。”腓特烈一摊手:“父亲,就我看到的,奥尔良公爵与路易十四对她的宠溺——以及法国对西班牙的……志在必得,她一旦嫁到西班牙,”他有点艰难地说道:“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怀孕,卡洛斯二世看似健康,但谁也不知道他能活多久,作为王太后,大郡主必然会代子摄政——她肯定是会极力倾向于法国,而不是奥地利或是别的国家,到那时候,哈布斯堡也等同于失去了西班牙。”
  “西班牙人不会允许她这么做。”大选侯说。
  “奥兰治。”腓特烈只说了一个字,但大选侯立刻就明白了,因为当初奥兰治的威廉二世只留下了一个遗腹子,也就是威廉三世的时候,威廉三世的周围也是经过了一番你争我夺的,先是荷兰人,再是勃兰登堡——大选侯的妻子正是威廉一世的女儿,然后又是英国人,他们为什么要围绕在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身边,还不是因为他几乎就等同于荷兰?
  想必法国人也会这么做,如果西班牙还是那个如日中天的西班牙,西班牙人当然可以无所畏惧地拒绝法国人,但腓力四世的时候,西班牙就衰弱到付不起特蕾莎王后五十万里弗尔的嫁妆了——卡洛斯二世即位后,腓力四世的私生子唐璜公爵——既然无法继承王位,他当然也不会多么爱惜这个国家,更是横征暴敛,四处排斥异己,想要为西班牙做点事情,就要像胡安·帕蒂尼奥那样满含屈辱地臣服在一个私生子的脚下才行。
  更别说西班牙的王太后了,她连唐璜公爵都对付不了,甚至被驱逐了出去,如果不是朝廷上的大臣看到了路易十四的大胆行径,决定孤注一掷地请求黑巫师治疗国王,因此需要一个人来掣肘唐璜公爵的话,她还不知道飘荡在哪儿呢。
  “你几乎要说服我了。”大选侯喝了一口酒,酒已经冷了,但吞到肚子里还是热的。
  “我也不能确定,这要看利奥波德一世是愿意继续持着他的仇恨与嫉妒,还是愿意在几年后得到西班牙。”
  “他也许什么都想要,”大选侯说:“他有可能会愿意看到大郡主嫁给你,然后拒绝我们的要求。”
  “那么就告诉他,只要婚事成功,我们愿意拿出大郡主一半的嫁妆作为酬谢。”腓特烈说:“他欠了路易十四一百五十万里弗尔。”
  大选侯反复摩挲着酒杯,“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应该冒这次险。”
  “毕竟神圣罗马帝国与西班牙婚约在先。”腓特烈说:“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公主安东尼娅也八岁了,距离她成年也只有几年而已,如果破坏了西班牙与法国的联姻,卡洛斯二世很难找到另外一个适合的公主或是郡主,这样,也许几年后……”
  “路易十四会愿意吗?”
  这句话问到了关键的地方:“我在凡尔赛见过路易十四与他的孩子们如何相处,还有他如何相信自己的弟弟,奥尔良公爵也将自己的女儿看做珍宝一般,”腓特烈肯定说:“他们会寻找别的办法来谋求解决此事,牺牲大郡主不是唯一的办法。”
  “让我想想。”
  “别太久,父亲,”腓特烈说:“我不是想要催促您,只是……如果这件事情最终让法国人解决了,无论他们做出任何决定,大郡主、奥尔良公爵甚至是路易十四,都会对我非常失望。”
  “我会慎重考虑的。”大选侯说,事实上,他要比他儿子想象的果断得多,腓特烈还在焦虑中无法安睡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使臣就策马冲出了柏林宫,他身上带着大选侯的亲笔信,信中大选侯极尽卑微,满口阿谀的同时也竭力陈清厉害——就像是腓特烈所说的,利奥波德一世得做出选择——要西班牙,还是一时的意气。说真的,如果西班牙真的与法兰西联姻,法兰西是得利的,毕竟波旁的血脉还是留在了西班牙,大郡主更有可能代病弱的丈夫或是幼小的孩子摄政。
  所以大选侯的语气虽然谦卑,但他不是来请求宽恕,而是来求赏赐的,他是说,他愿意为利奥波德一世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大郡主最终成为他儿子的妻子,那么大公主安东尼娅与卡洛斯二世的婚事就不会有变,西班牙依然属于哈布斯堡,但要与卡洛斯二世竞争,一个公国继承人的身份完全不够——因此,他来请求皇帝的承认,允许普鲁士公国晋升为王国,因此,他愿意付出六十万里弗尔作为报偿。
  利奥波德一世一定会在看了信后气得大叫大嚷,愠怒异常,但大选侯却觉得,如果他冷静下来之后,他只会细细衡量其中的利益得失,最后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
  大选侯的猜测没错,利奥波德一世看了信后,立刻将大选侯的使臣投入了监狱,并且发誓说一定要将霍亨索伦的叛逆和他吊在一起,但那个年轻勇敢的使臣还没吃到监狱里的第三餐,他就又被释放了,第二次被秘密召见后,他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柏林宫,带回了让腓特烈与大选侯期待的消息。
  ……
  唐璜公爵,腓力四世的私生子,也已经是个年近不惑的人,但和他眼尾嘴角积聚起来的皱纹相称的是那份属于浪荡子的魅力,就像是积存在木桶底部的劣酒,因其浑浊不堪反而有了一种特殊的魅力,他没有结婚,似乎也不想结婚,他成为卡洛斯二世的摄政王也有十年了,这十年里他以无能和贪婪而著名于欧罗巴。
  西班牙原本摇摇欲坠的政治与经济经过这位摄政王的一番摆布,更是无法遏制下坠的势头,眼看就要滑入深渊。于是,以胡安·帕蒂尼奥和托莱多大主教为首的一群大臣们——怀着他们仅存的一点良知与忠诚,联系了被驱逐的王太后玛利亚,近似于疯狂地雇佣了黑巫师,设法让他们的国王卡洛斯二世从痼疾与疯狂中摆脱了出来——等等,正确地说,他们原先期望的也只是一个能够让女人生儿育女的躯壳罢了,毕竟卡洛斯二世的情况谁看了也不会认为他还有如同常人一般健康强壮的时候。
  但令一些人欣喜若狂,令又一些人气恼沮丧的是,卡洛斯二世康复的不但是身体,还有他的神智,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就像是个婴孩一般木讷无知,但很快,人们就发觉他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像是上帝派下天使,将智慧灌注到他脑袋里似的,他似乎可以成为一个国王——反正也不是每个国王都是如太阳王那样睿智机敏的。
  只有唐璜公爵不觉得,他总觉得卡洛斯二世身上有着数之不尽的违和感,但他也知道他这么说,别人只会嘲笑他,认为他不甘心被健康的国王夺走权力,尤其是王太后与托莱多大主教。
  “看着吧。”他喃喃道——他之前才知道国王已经被悄悄送到凡尔赛去谋求之前与奥尔良公爵之女的婚事了,当然,比起利奥波德一世的女儿,法国国王的侄女更有价值,毕竟哈布斯堡之间的联姻本来就是一种浪费,而且大公主安东尼娅也太小了,自从国王被证明可以和女人同房,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期望国王能够有一个合法的继承人——唐璜公爵不觉得这会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这件事情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权柄已经不如之前那样牢固了,那群人一起欺骗他——他被邀请去狩猎,十几天后才回到马德里,那时候国王早就不在王宫了。
  “他们都在对付我!”他恨恨地说,拉了拉铃绳,叫仆人端一杯酒来,谁知道他才拉铃,仆人就匆匆忙忙走了进来,他还以为仆人和自己心有灵犀呢,却见他空着手,灰白着脸说:“大人,王太后的侍从来说,教您马上赶到阿兰胡埃斯宫去。”
  唐璜公爵一怔,然后马上明白过来了:“她要生了?”
  阿兰胡埃斯宫距离马德里约有一百里,也就是那位有幸怀了卡洛斯二世的孩子的侍女和王太后暂时行居的地方,唐璜公爵不无恶意地揣测过胡安·帕蒂尼奥也觉得丢脸,毕竟这个侍女正是他的亲眷,但在国王没有大婚之前,王室夫人是不能公开出现的,这个侍女也只能带着肚子转移到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去。
  只是这毕竟是国王的孩子,就像是唐璜当年那样,他的出生需要有可信的证人证明,唐璜公爵也只能连夜赶去阿兰胡埃斯宫——他在侍从的引导下近似于小跑地冲过走廊,穿过无数房间,等到周围越来越黑,越来越热,他就知道快要到了,外面的房间里挤满了男男女女,人们向他行礼,公爵理也不理,径直往里面走。他一进去就看到了产妇,还有露在外面的两只青黑色的小脚。
  一个教士正在往产妇的头上抹油,她颤抖着嘴唇,面色就像是擦了铅粉,还没等公爵说些什么,她头一垂,就死了。
  接下来就是一派混乱,王太后命令助产士剖开产妇的肚子拿出孩子——公爵不知道助产士是不是听了她的话,反正他几分钟后就看到了那个婴儿,也知道了产妇难产的原因——婴儿有两个头。
第三百六十九章
尘埃落定
  在历史书上,除了如阿基坦的埃莉诺这样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大部分婚姻都只有寥寥几行字——尤其是对公主与王后而言,很多时候,她们只会被记录为谁的女儿,谁的妻子,谁的母亲,她们自己如何,没人关心——但从路易十四时期开始,波旁家族的贵女们就有了另开一页的资格,虽然那时候人们对于异国王后总是十分警惕。但经过学者的分析,路易十四与奥尔良公爵显然不是那种对自己的儿女毫不在意的人,可以说,无论是王太子,大公主还是大郡主,以及之后的公爵之子,他们的婚事都被安排的极其稳妥和有利,这里的有利不仅仅只针对法兰西或是她们的父亲。
  如果要从中挑选一位来说,人们大概都会众口一词地提起幸运的玛丽,也就是奥尔良公爵的长女,凡尔赛的大郡主。
  之所以是“幸运的”,是因为她曾经两次差点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商定婚约,但都没有成功。
  ……
  一旦神圣罗马帝国的利奥波德一世愿意插手,那么事情就变的简单起来了。
  因为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婚约在前,如果利奥波德一世不愿意让步,那么罗马教会依然会支持先前的婚约,除非西班牙人能够证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大公主安东尼娅没有生育能力,这点西班牙人当然拿不出来,而且利奥波德一世没有再给西班牙的哈布斯堡机会,他让他的巫师调制了一些魔药,将大公主安东尼娅的发育时间往前调整——简单点来说,就是强迫大公主安东尼娅提前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女人而不是孩子。
  在凡尔赛的大郡主听说此事之后,一股寒气从脚下冲上心头,她有慈爱的父亲与宽仁的伯父,对这种事情根本无法想象——在这个时代,贵族家庭的女孩们,只要没进修道院,在食物充足,活动足够的情况下,一般是在十二岁到十三岁才会成熟,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公主安东尼娅几岁?八岁而已!
  但这对于利奥波德一世与马德里的亲奥地利派来说是一件寻常事,他们甚至已经开始斡旋,希望能够将卡洛斯二世的婚事提前,当然,是与大公主安东尼娅的。
  利奥波德一世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态度,西班牙人虽然垂涎于大郡主的嫁妆,却也不得不偃旗息鼓——奥尔良公爵也隐约从国王那里知道,卡洛斯二世的头生子一出生就夭折了,而且情况可能比他们想象得更糟糕,西班牙人隐而不宣几乎就能佐证这一点——看看哈勒布尔公爵与蒙特利尔公爵就知道,哪怕是私生子,国王的儿子诞生后也是要举行欢庆宴会的,夭折的孩子也应该举办几场盛大的弥撒,但马德里或是托莱多宫廷中的人就像是全死光了,没有一点反应。
  这时候路易十四和王弟暂时还不知道因为国王的侍女生下了一个魔鬼,原先站在国王这里,认为应该迎娶法兰西的奥尔良公爵之女的胡安·帕蒂尼奥,与托莱多大主教,还有王太后,都改变了之前的想法——法国提出的要求是将弗里斯兰割让给法国,然后法国以嫁妆的形式返还西班牙,但如果大郡主嫁过来没几天就因为难产而死,或是生下畸形的怪物,路易十四肯定会直接要求罗马教会宣布婚约无效,这样弗里斯兰岂不是白白给了法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