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路易十四(校对)第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331

  ——
  游行之后,王太子与他的妻子——并未完成整个仪式,因为伊莎贝拉公主还不足十二岁,小路易也不是疯狂卑劣的卡洛斯二世,他们象征性地在一张床上躺了躺,就分别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伊莎贝拉公主还以为自己会辗转反侧很久,但她只喝了一杯热牛奶就立刻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她甚至吓得跳了起来。
  她的西班牙侍女尚未被准许进入凡尔赛,身边全都是法国侍女,这些侍女正是前去迎接她的那些人,虽然心中各有想法——主要是因为王太子妃太小了,而王太子已经成熟的可以采摘了……但在王太后,王后,她们的男性长辈的耳提面命之下,在国王尚未凯旋之前,谁也不敢闹出什么事儿来。
  她们迅速地给小王太子妃套上寝衣,把她牵到隔壁的浴室里,浴缸里雾气蒸腾,好几双手同时服侍伊莎贝拉,不一会儿就把她打理的整整齐齐,她的女官长,也就是王太后派遣来的一位侯爵夫人,在她耳边轻声提醒,如果是平时,她可以用略微长一点的时间来享受滚热的浴水,但今天是她正式在凡尔赛宫的第一天,国王会与她共进早餐。
  匆匆做了弥撒后,伊莎贝拉被带到国王的套间,在通过长长的走廊与宽敞的待见室时,落在她身上的视线密集的像是箭矢,她匆匆一瞥之间,就算之前几乎被被半软禁在辛特拉宫外的,也知道在这里的每个人拿到外面就是权势赫赫,一抬手一举足就能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大人物。
  他们在这里却只能像是最卑微的奴仆那样,迫切地等待着一声来自于国王近侍的呼唤。
  王太子,不,应该说,整个波旁王室都在国王的套间小厅里等待国王的到来,从旺多姆公爵到奥尔良公爵,从王太后到蒙庞西埃女公爵,一张覆盖着雪白的亚麻布的长方形餐桌在阳光下展开,桌子上摆满了晶莹的玻璃器皿,镶嵌着金边的白色瓷盘,银刀叉,调味盒与馥郁的鲜花。
  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由远而近,国王陛下走了进来。
  与之前宴会中的装扮不同,早上总是路易留给家人的,穿着方面也很轻便朴素,他甚至没有穿着大外套,而只是穿着衬衫与丝绒马甲,腰带长长地从一侧垂到膝盖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留胡须的关系,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年近四十的人——因为伊莎贝拉的父亲佩德罗二世就是48年生人,比路易十四小近十岁,但看上去比他还要苍老一些。
  国王在坐下前压了压手,于是所有的人都陆续坐了下来,侍从与仆人开始有条不紊地送上各种面包、果酱与黄油等餐点,太阳王的早餐并不奢侈,但就和他的每一餐一样,有冷有热,材料新鲜,味道绝佳。
  伊莎贝拉被允许坐在王太子身边,“你可以随意一些。”王太子低声说:“这时候大家都很轻松。”
  伊莎贝拉立刻点点头,她谨慎地看着别人都怎么做,确实,每个人都很放松,从穿着到手势,蒙庞西埃女公爵甚至大胆地请求国王把胡椒递给她,国王也遵从了。奥尔良公爵理所当然地占据了国王左手边的位置,让人称奇的是,在他与旺多姆公爵之间,居然还插了一把明显用来给孩子的高腿圈椅。
  这把椅子上坐着奥尔良公爵的儿子,他的母亲抑郁去世后,他就被交给了王后抚养,但就像是路易提醒菲利普的那样,没有父亲终究是不行的,幸而如今亨利埃塔公主已经回到了上帝身边,大郡主也已经出嫁,奥尔良公爵也终于可以将儿子放到身边教育。
  与所有的波旁一样,公爵之子有着一头卷曲的淡金色头发,面颊犹如粉色的玫瑰花瓣,眼睛却继承了他的母亲,是深色的,他如今也不过是个孩子,却异乎寻常地有着一种忧郁的气质,他对父亲极其依恋,这点就连才见到他的伊莎贝拉公主都看出来了。
  国王在早餐快要结束的时候宣布他将在圣母升天瞻礼后的第一个周一离开凡尔赛。
  “愿上帝保佑您,也保佑我们。”王太后说,于是餐桌边的所有人,包括奥尔良公爵的儿子,齐齐画了一个十字架,说道:“愿上帝保佑国王。”伊莎贝拉慢了一步,但国王只是向她笑了笑,表示并不介意。
  说起来会有很多人不信,在葡萄牙公主,王太子妃的心中,确实对法兰西的国王保持着浓厚的关切之情,除了法兰西国王对她的宽容与慈悲之外,法兰西也将是她丈夫与儿子的国家,葡萄牙现在更是法兰西的同盟,如果法兰西在这场大战中失利,无论是她出生的地方,还是埋葬的地方,都要遭受一番折磨。
  尤其是葡萄牙,法兰西如果失败了,那么凭借着路易十四之前的威势与功绩,要保持原先的领土完整并不困难,但葡萄牙就未必了,就算是为了给路易十四一个难堪,哈布斯堡的利奥波德一世也一定会将葡萄牙重新归入西班牙,这样,伊莎贝拉的身份就要受到质疑——一个没有国家的公主如何得到承认?她可能在世上再无存身之处。
  她喜欢这里,也许将来还会爱上它,她不想离开这里。
  小公主如何想,并不在路易十四关心的范畴内,他教导了王后,王太子,甚至蒙特斯潘夫人,蒙庞西埃女公爵也都在他的控制下,他一点也不担心她们会将伊莎贝拉带往错误的方向。他更愿意去关心佩德罗二世是否彻底地执行了婚姻合约上的条款——按照约定,佩德罗二世应当作为法兰西的盟友,共同对西班牙的反法力量发起进攻。
  老实说,如果佩德罗二世有足够的力量对抗哈布斯堡,他也不会如此做出那样疯狂且卑劣的事情,毕竟他身体康健,大权在握,完全可以等瘫痪的兄长去见上帝而后光明磊落地登上王座,奈何法兰西的王太子妃的位置实在太过炙手可热,甚至是利奥波德一世,如果后者不是没有女儿,这位自命为路易十四宿敌的人肯定也会争上一争。
  但不能,与不想是两回事,法兰西的太阳王屈尊与佩德罗二世结为了亲家,佩德罗二世必须要摆出应有的姿态,路易十四更是深谙人性,就像是加泰罗尼亚人,他们明明是在求告法兰西的国王给予他们帮助,以脱离西班牙人的残忍统治,但一做起事情来,却处处掣肘,与他们最初的态度截然相反——如果路易十四因为用不到葡萄牙人而纵容佩德罗二世的小心思,葡萄牙人准会嘲笑法国人太天真。
  毕竟佩德罗二世的情况又与普鲁士的威廉一世不同,普鲁士与法兰西之间间隔着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们,他又是皇帝的臣子,从道义到法律,以及实际情况,都不容许他马上站到法兰西这边,他如果能够牵制住两大宗教诸侯,就可以说是帮了忙。
  当知道葡萄牙的舰队已经开出港口,驶向预定的海域时,路易十四已经到了圣日耳曼昂莱,按照时间计算,在仪式结束前,佩德罗二世就已经开始调动军队,路易满意地亲笔写了一封信给佩德罗二世,在信中他令人安心地描述了有关于婚礼的种种事宜,别小看这封信,若是将来法国人拒绝承认这门婚事,佩德罗二世就可以拿着这封信到教皇面前祈求圣裁。
  “陛下……”
  “什么事,邦唐。”
  “有一个教士……非常年轻的教士。来自托莱多,正在往巴黎去的时候被我们的密探发现了,他们怀疑他是个奸细,因为他随身携带着托莱多大主教的签名信与一些文书。”
第四百九十二章
国王的御驾亲征(8)
  闻言路易立刻抬起头来,“哦。”他顿了顿:“但这不是您走到我面前来的理由吧。”
  邦唐恭谨地点了点头,“是的,陛下,在他们把他投入监牢的时候,那个教士说他还有一封托莱多大主教写给您的信。”
  “已经清理过了。”他接着说,这里的“清理”当然不是人们以为的那种清理,而是指经过巫师与教士们查验的“清理”,毕竟在黑巫师中,擅长媒介诅咒的人可不少。路易捡起托盘里的信件,发现这居然是用相当传统的犊皮纸与宝石墨水写成的,犊皮纸比羊皮纸还要昂贵一些,因为它的原料是还没出妈妈肚皮的小牛,这样一下子就要杀掉两头牛,但韧性和纹理都无可挑剔,宝石墨水则是加入了如青金石、蓝宝石之类的贵重宝石粉末做成的墨水,写出来的字亮晶晶的超级好看,但不用说,也是超级贵的。
  “那位大主教可真是一个妙人啊。”看完了信,路易感叹地说道,有趣的是,在卡洛斯二世身前,较为亲近法国的反而是这位大主教,卡洛斯二世能够从托莱多跑出来,隐藏身份来向大郡主求婚,很难说没他的手笔;他与帕蒂尼奥站在一起,共同反对唐璜公爵,因为唐璜公爵很担心如果卡洛斯二世有了一个背景强大的王后,王后会取代他的位置,代理朝政。
  没想到的是,现在托莱多大主教反而站在了法国的对立面,不过路易大概能猜得出他的想法,如果卡洛斯二世娶了奥尔良公爵的大郡主,对西班牙来说完全是利大于弊的,首先,大郡主的父亲只是一位公爵,不是国王,她天生就要在宫廷里低哈布斯堡的公主,也就是王太后一头;其二,大郡主的嫁妆足以充实西班牙萎靡的海上力量;最后,大郡主健康,强壮,美貌,举世闻名,她和卡洛斯二世很快就能有孩子。
  但一旦卡洛斯二世去世,法兰西的夏尔殿下借由母亲的血统,前来竞争或是取得西班牙王位的话,对这位大主教反而没什么好处。虽然人们常说法兰西是天主教教会的长女,但事实上,在阿维农之囚后,西班牙就取代了法兰西这位叛逆的长女成为教会最虔诚的孩子了,看看就知道,法兰西境内还有成气候的新教教徒,西班牙的新教徒一部分烧成了火把,一部分在绞刑架上跳了舞,有那么一些苟延残喘的,可能都在裁判所的监牢里。
  作为托莱多的大主教,他对路易十四过于宽容胡格诺派教徒颇有微词,他也意识到,这位国王其实并不虔诚,路易十四固然每天都会祈祷,望弥撒,有规律地忏悔,但看看他对新教教徒与异教徒的态度,以及对里世界的态度就知道了,他是那种只要能够,魔鬼都能拉来拉磨的自私鬼,他不怕下地狱,也不希望上天堂,只一心一意地照料好他在尘世间的王国。
  这样的一个国王,他若是最终成了西班牙的统治者,西班牙的教会和教士们就也要如法兰西的同僚一般,套上枷锁跳舞了。
  在托莱多大主教在报纸上指责路易十四不愿意将“圣职任免权”还给教会的时候,路易就猜到他会是立在西班牙的一枚铁钉子,只是他还是低估了教士们的厚脸皮,这位大主教大概猜到,他的弟子有可能在来到巴黎前就被抓住,所以就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路易十四。
  他没有在信中祈求国王的宽容,路易十四确实对民众十分温和,但对他的敌人……这样说吧,如果他对教会与对民众一个态度,教会中的红衣主教也不至于大部分都站在哈布斯堡这边。但他在信中巨细靡遗地描述了在托莱多大暴动中,他的弟子做了怎样的事情……甚至写到了卡洛斯二世……虽然那时候大主教还躺在床榻上因为伤口的折磨而呻0吟不止,但他毕竟是个聪明人,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的弟子会如此忠诚地守护着卡洛斯二世到最后一刻——若说欣赏着卡洛斯二世痛苦地挣扎到最后一刻倒有可能。
  再问问另外几个有可能看到过卡洛斯二世临终惨状的人,他就心知肚明了。
  如果大主教在信件中叫嚷天堂与地狱,用教会与信众来做威胁,路易只会拿它来点火,但他没有,他向国王描述了——在其他人眼中,阿尔贝罗尼简直就是一个十恶不赦之徒,但他知道,阿尔贝罗尼给予那些民众的帮助,他甚至为那个女孩报了仇——的行为,会被路易十四赞赏。
  没错,路易确实对这个少年感到好奇,虽然在密探的回报中也提到了这位年少的教士。
  他让邦唐将阿尔贝罗尼带到他面前来。
  阿尔贝罗尼当初作为一个园丁之子能够被大主教一眼看中,收为弟子,当然是因为有着一张漂亮的脸,哪怕因为长途跋涉而显得有点憔悴,看上去还是相当地讨人喜欢。国王注视了他一会,“你知道你的老师把你送到巴黎来时为了什么吧。”
  阿尔贝罗尼深深地吸了口气,几乎无法控制地哭泣了起来。
  他一直认为老师一定恨透了自己,也做好了无论受到怎样惩罚都甘之如饴的准备,他被两个教士连夜带出托莱多的时候甚至还有点恍惚,但现在他怎么还可能想不明白!他的老师已经决定殉教了,才会把他送出来,还是送到对他而言最安全的地方——法兰西。
  是啊,换了任何一个地方,只怕他都无法甘心成为君王或是领主的帮凶,他的心依然纯洁,血液依然滚热,他也曾是一个下层民众,深知他们所要承受的苦难,路易十四不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但他绝对是个好国王,只有在他的麾下,阿尔贝罗尼才不至于要么死于非命,要么碌碌无为就此一生。
  “你的老师猜得很对,我不会随意地迁怒到无辜的人身上。”路易说:“但我想要问你一件事情,阿尔贝罗尼,你喜欢哪个,法兰西的教会,还是西班牙的教会?”
  阿尔贝罗尼先是沉默了一会,而后如无法忍耐般地说道:“恕我放肆,陛下,我可没看到法兰西的教会,倒是看到了您的教会。”
  邦唐在门外听到了国王的大笑声。
  可不是么,阿尔贝罗尼的脸涨得通红,不给罗马教会缴纳十一税,也不缴纳任何如教士遗产、抄写金、捐赠等等各种花色费用——而且不但是王室,所有的法兰西人皆是如此,现在更是迟迟不愿意交出圣职任免权……法兰西除了还挂着一张薄薄的遮羞布之外和另立门户的英格兰有什么区别!想想也知道,如果波旁入主西班牙,西班牙也会施行这种制度……这意味着罗马教会彻底失去了最主要的两根枝干——三驾马车就只有神圣罗马帝国一个还在努力支持了,活见鬼的是帝国诸侯中还有一部分是新教教徒,也不怪罗马的红衣主教们宁愿忍受异教徒带来的威胁,也要站在利奥波德一世这边了!
  托莱多大主教看得很清楚,所以他才会说,自己将会是个殉教之人……
  “可我不是在问罗马教会,是在问……你,阿尔贝罗尼,你喜欢哪个教会?”
  “……法兰西教会。”
  “好孩子。”路易说,将大主教的信件往抽屉里一扔,“我也喜欢你,阿尔贝罗尼,你知道你的老师希望您能在巴黎就读神学吗?”
  “老师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将来还想要继续做一个教士的话,我倒不建议你在巴黎读神学,”路易说:“巴黎的神学院……暂时还不适合你这样的孩子。”事实上,巴黎的神学院比起培养教士,倒不如说是在培养哲学家,如果阿尔贝罗尼有身着红衣的野心,而不是在一个小修道院里埋头典籍,那么……:“你还是去罗马吧。”
  阿尔贝罗尼有点惊讶地抬起头来。
  “不过我也要告诉你,现在的罗马可不安宁。”英诺森十一世虽然属于温和派,但他年纪太大,疾病缠身,已经无法控制住那些红衣亲王了,以拉略一方的亲法势力现在与那些顽固的家伙争斗不休,从口舌、文书到刀剑诅咒,样样齐全,这时候阿尔贝罗尼被送到罗马,毫无疑问地会被立刻归属到以拉略一方去,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我接受任何安排,陛下。”没想到阿尔贝罗尼却毫不犹豫地说道,“我需要为您做些什么吗?如果我有这个资格。”
  “我不认为一个孩子能够为我做些什么,”路易缓和了语气,“也许会有人会让你去做些事,如果你有这个胆量,你也不妨让我看看你有怎样的才能与勇气。”
  “您会看到的。”阿尔贝罗尼动了动嘴唇,在路易以为他会代托莱多的大主教向他求情的时候,他忍耐住了,直到离开房间也没做出什么天真的行为。
  ——
  将阿尔贝罗尼打发去罗马,还是有点缘故的,因为以拉略不久之前才提到过,他需要一个灵巧的孩子来为他做些事情——可能与一些紧要的机密有关。阿尔贝罗尼好在原先是托莱多大主教的弟子,后者又是对抗法兰西人最为顽强的一股势力的首领,那些罗马的红衣亲王们可能不会想到他会是一个站在法兰西人这边的细作。
  英诺森十一世的病况每日愈下,他随时可能死去,新教皇也随时可能被选出来,路易担心利奥波德一世会不顾一切地推举一个憎恶法国的教皇上位,加上梵蒂冈内红衣主教们的推波助澜,罗马教会会成为这场大战中最让人厌烦的障碍或是掣肘。
  他把以拉略送到罗马,就有让以拉略得位的野望,不过以拉略之前毕竟是里世界的教士出身,根基薄弱,又容易引起种种忌惮——也太年轻,太年轻了!自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教皇的年龄就一次比一次大,如今七十多岁的教皇还能被人称一声正当盛年,八九十岁的也不是没有,以拉略只比路易十四大几岁,一个四五十岁的教皇上台,他的继任岂不是要等几十年?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更何况,漫长的执政时期能容许这位教皇施行数次改革,之前的改革,能够在一任之中完成的堪称凤毛麟角,连续几任才能完成的也很常见……有时候还会被不同意见的宗座推翻……但若是教皇能够熬得过所有的反对者呢——总之,一个年轻的教皇,绝对不可能!
  相比起来,这位红衣主教是法国国王的人,反而是个小问题了。
  ——
  ——
  将阿尔贝罗尼打发去罗马,还是有点缘故的,因为以拉略不久之前才提到过,他需要一个灵巧的孩子来为他做些事情——可能与一些紧要的机密有关。阿尔贝罗尼好在原先是托莱多大主教的弟子,后者又是对抗法兰西人最为顽强的一股势力的首领,那些罗马的红衣亲王们可能不会想到他会是一个站在法兰西人这边的细作。
  英诺森十一世的病况每日愈下,他随时可能死去,新教皇也随时可能被选出来,路易担心利奥波德一世会不顾一切地推举一个憎恶法国的教皇上位,加上梵蒂冈内红衣主教们的推波助澜,罗马教会会成为这场大战中最让人厌烦的障碍或是掣肘。
  他把以拉略送到罗马,就有让以拉略得位的野望,不过以拉略之前毕竟是里世界的教士出身,根基薄弱,又容易引起种种忌惮——也太年轻,太年轻了!自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教皇的年龄就一次比一次大,如今七十多岁的教皇还能被人称一声正当盛年,八九十岁的也不是没有,以拉略只比路易十四大几岁,一个四五十岁的教皇上台,他的继任岂不是要等几十年?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更何况,漫长的执政时期能容许这位教皇施行数次改革,之前的改革,能够在一任之中完成的堪称凤毛麟角,连续几任才能完成的也很常见……有时候还会被不同意见的宗座推翻……但若是教皇能够熬得过所有的反对者呢——总之,一个年轻的教皇,绝对不可能!
  相比起来,这位红衣主教是法国国王的人,反而是个小问题了。
  ——
  将阿尔贝罗尼丢去罗马,路易在九月第一天抵达了巴塞罗那,因为他继承了路易十三巴塞罗那伯爵的称号,巴塞罗那的市长捧着银盘,举着金钥匙恭候国王与领主贲临,迎接国王的民众身着盛装,面带笑容,一点也看不出一个月前他们还准备将国王的弟弟送上巴塞罗那伯爵的位置,挑唆他与兄长分庭抗礼。
  不过即便是巴塞罗那市长,依然无法比过卢波,这个雇佣军首领,一来是第一个向奥尔良公爵表示愿意忠诚于他的,二来也确实是加泰罗尼亚人中的最强武力,还有的就是奥尔良公爵没有违背诺言,向国王推荐了此人。
  与所有的雇佣兵那样,卢波是有些油滑的,但在对着国王的时候,他可是严肃得很,路易试着问了他一些问题,他居然也都能回答的上来,不限于加泰罗尼亚,看来他之前确实认认真真地做过功课,路易又随意地提了两三个问题——卢波就看到那个据说是国王最信任的近侍微微地挪动了一下脚步,他立刻明白应该是告退的时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