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豪杰(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255

  于是乎,狡兔还未真正擒获,只是稍稍瘸了一脚,一副名为“皇甫嵩”的良弓就被迫不及待地深藏起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作为当事人,皇甫嵩对此的态度倒是十分的冷静,看着他那淡定泰然的样子,还真有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儒士气质。
  不过仔细想想,像皇甫嵩这种多次大起大落的男人,要是不具备这种看淡荣华的心境,恐怕早就因坎坷的仕途郁郁而亡了。
  张煌多少了解一些,皇甫嵩在黄巾之乱后因弹劾张让、赵忠的亲眷欺压百姓,被宦官诬陷被撤掉左将军职;中平五年时西凉河首平汉王宋扬一党的王国叛乱,皇甫嵩再拜左将军讨王国,但是随后又被掌权的董卓罢免,甚至下狱险些丧命。幸亏儿子皇甫寿坚跟董卓交情深厚,这才免于一死,当上了议郎,不久后升任御史大夫;初平三年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攻打长安先后,皇甫嵩又为车骑将军,结果到了十二月的时候因为流星的关系又被罢免。
  可以说,这种起起伏伏的官运几乎是皇甫嵩仕途的主旋律。
  如此也难怪董卓既敬重、忌惮皇甫嵩却又看不起皇甫嵩,因为皇甫嵩始终活得很被动,这位兵略奇才的官途要么是被拉出来救火,要么就是在朝中被雪藏碌碌无为。这是一个毫无野心的英雄式人物,他在好几次手握重兵的情况下都没有选择拥兵自重,而是默默地充当着大汉的基石,不像野心勃勃的董卓,在仅有三千凉州骑兵的情况下也要尝试着窥探权柄。
  虽然有种好似兔死狐悲般感觉,但是皇甫嵩被驱逐出局,这对于董卓而言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好消息。
  除了皇甫嵩以外,这里在座的有哪个比得过他?
  他甚至可以开始想象,待会主动请缨追击韩遂的他,势必可以借助皇甫嵩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将韩遂杀地大败,向朝廷已经何进大将军奉上一次酣畅淋漓的大胜仗。
  想到这里,董卓有些按耐不住了,因而在张温询问众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时,他率先站起来请命,恳请独自率领一支精锐追击韩遂。
  可没想到的是,荡寇将军周慎竟然跳出来跟他争这个先锋将的职务。
  他凭什么?!
  他周慎凭什么?!
  一个战败之将凭什么?!
  好吧,人家凭的是有何进大将军在后面撑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身为主帅的张温也不好不给周慎面子。
  左右为难之际,张温只好本着两不得罪的想法办事,同时任命荡寇将军周慎与破虏将军董卓各自领一支精兵追击韩遂。
  “岂有此理!”
  记得最后董卓的黑着一张脸离开的,毕竟张温的做法让他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扬名机会。
  想想也是,倘若他独自领兵前往追击韩遂,并且此行顺利,那么的他的威望势必能直追力挽狂澜终结了“黄祸”的皇甫嵩,成为军方与朝中所器重的新贵。
  但如今荡寇将军周慎参与其中,就算打败了韩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更何况在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他董卓不一定能超过有着何进大将军支持的周慎。
  更令董卓恼怒的是,张温似乎也有些偏向于周慎的意味,让孙坚担任周慎的副将。
  孙坚那是什么人?
  那可是武力超群与他董卓不相上下的猛将!
  在董卓看来,有孙坚辅助,周慎只要自己不犯傻,啥都不做也断然没有战败的道理。
  江东的猛虎,陇西的恶蛟,这一虎一蛟的名誉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换而言之,此行董卓就算是顺利,那也顶多喝口汤而已,肉跟骨头他是绝对吃不到的。
  想明白这一点后,董卓连带着张温也嫉恨上了,待会议结束后冷哼一声,便领着张煌拂袖而去,相信张温恐怕也没有想到,他今日碍于何进大将军的权势而偏向荡寇将军周慎的举动,有朝一日将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此人甚是无礼!”眼瞅着董卓沉着脸拂袖而去的举动,孙坚脸上露出几分不悦。
  虽然他也觉得张温偏袒周慎的做法有点不妥,毕竟周慎之前别说功劳了,罪孽滔天简直不可赦免。在这种战败之将跟除了皇甫嵩功劳最大的董卓放在一块,叫他们分别担任先锋将,孙坚亦觉得有些不太合适。
  但是没办法,谁叫张温与他孙坚有提携之恩呢?在这个时代,举荐人与被举荐人的不关系,不亚于座师与门生,那都是构成上级官员与下级官员关系网的重要部分。比如孙坚,他眼下在朝臣眼中就属于是司隶校尉张温一系的人,除非二人自己因为什么事反目成仇,否则这种关系牢不可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罢了!”
  张温摆摆手示意孙坚莫要发作,毕竟他也能理解董卓此刻的心情。
  他也没有办法,因为他即便是司隶校尉也得罪不起何进大将军,因此,为了避免日后周慎给他穿小鞋,他只能偏袒周慎。而这个态度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他这一辈子也别想再跟董卓拉拢关系,甚至于董卓还会因此嫉恨他。
  相比较愠怒的董卓、愤慨的孙坚以及无奈的张温,整个帐内唯独荡寇将军周慎最显得意。
  此时的周慎已没有前些日子的狼狈,英气奋发,不可一世,这种好似小人得志般的洋洋自得,让皇甫郦恨得牙痒痒。
  明明是叔父的功劳,凭什么这种小人来坐收渔利?!
  皇甫郦不甘心地望了一眼叔父皇甫嵩,希望后者能站出来说两句,哪怕嘲讽周慎几句也好,好歹能出口恶气不是?
  但让皇甫郦感觉纳闷的是,皇甫嵩淡定地离开了帅帐,从始至终瞧也不瞧洋洋得意的周慎,他的目光遥遥望着那个满脸愤怒拂袖而去的董卓,一双虎目泛着几分复杂。
  方才,皇甫嵩分别瞧见,董卓在离开帅帐的时候回头瞧了一眼那周慎,那眼神,异常的冰冷。
  “董仲颖……”
  不知为何,皇甫嵩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仅仅一个月,皇甫嵩心中的不祥预感便得以验证了:吃过一次亏的荡寇将军周慎并没有吸取教训,依旧是刚愎自用、我行我素,他拒绝了孙坚所提议的“抄小路断韩遂大军粮道”的策略,妄想按部就班地跟韩遂徐徐作战,结果反被韩遂袭了粮道,大败而归。
  而令皇甫嵩感到揪心的是,董卓似乎是对此早有预料,因此早早地离开了周慎军的附近,孤军深入。
  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能责怪他未能及时救援。
  当然了,皇甫嵩可不怎么看,在他看来,韩遂虽然战败撤兵,但他手底下的兵力却没有损失过多,在这种情况下董卓按理来说不该孤军深入的,因为一个不好就会有全军覆没之险。
  皇甫嵩绝不相信董卓会犯这种低级的失误!
  除非……除非董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如说,他早已料到韩遂的应对……
  但是这件事,皇甫嵩没有证据。
  因为,在周慎反过来落入韩遂包围网而被打败灰头土脸的同时,行军路线比他还要深入的董卓,竟在十万大军的包围中不伤一兵一卒地撤离了出来,保存了全部兵力。
  陇西的恶蛟,很不可思议地在韩遂十万大军中溜达了一圈回来了,虽然寸功未建,但是比起溃不成军的周慎,他的“成绩”显然瞩目得多,让人不由得目瞪口呆。
  而这回,皇甫嵩选择了沉默。
  因为,他没有证据……
  是的,没有证据。
第二百零一章
虎头蛇尾的反击
  高!实在是高!
  对于李儒,张煌这回佩服地五体投地。
  如果说前一回李儒在韩遂手中稍稍吃了些亏让张煌大跌眼镜,那么这一次,张煌由衷地觉得李儒真不愧是毒士,那真不是一丁点的毒。
  那次董卓黑着脸从张温的帅帐离开后,张煌就猜到他要报复。果不其然,回到住所后董卓立马派亲信给远在陇西的李儒送信,询问怎么样才能狠狠地报复,发泄心中的怨气。
  其实在等待李儒回信的期间,董卓也曾私下跟张煌商量这件事,当时他们的计划是故意打败仗。
  “宁可放弃这次向朝廷与何进大将军证明能耐的绝佳机会,也绝不能叫周慎好过!”
  这可是董卓的原话,此人素来是一位说一不二的雄主。
  结果没想到,董卓这边的信刚刚送出,次日就收到了李儒派人送来的书信,并对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作出了回应。
  简直神鬼之才!
  当时张煌惊骇地差点咬到自己舌头。
  原来,李儒时刻关注着朝廷的风向,当他听说荡寇将军刚愎自用坏了三万军却没有受到应有的责罚后,他便高瞻远瞩地认识到,荡寇将军周慎必定是何进大将军推出来用以控制军方的重要棋子。那么理所当然,待局势出现转机之时,何进大将军必然会通过自己的势力向作为主帅的张温施压,叫周慎摘得这场平叛战役的最大功劳。
  如此一来,董卓势必会跟荡寇将军周慎势同水火。依着李儒对董卓的了解,到时候董卓绝对咽不下这口恶气,不惜一切代价也会将周慎拉下来。
  这种同归于尽似的手段,是李儒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他提前拟好了计策,派人送到了董卓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皇甫嵩那位本该是董卓最大劲敌的名将,李儒在信中只字未提,很显然,李儒过半也早已料到皇甫嵩将会被何进大将军所雪藏,就不需劳他费神了。
  收到李儒书信的次日,蔫坏损的董卓便有意地放出了风声,大意就是如今韩遂兵败受挫、狼狈逃回金城,本就是斩夺功勋的大好机会,周慎又有孙坚辅佐,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头猪也断然没有输的可能。
  看似是酸溜溜的牢骚,但是董卓在这股谣言中竭力地抬高孙坚、贬低孙坚,不难猜测荡寇将军在得悉这股谣言后将会什么态度。
  嫉恨董卓那是跑不了的,董卓也不在乎被他嫉恨,除此之外,本来与这件事没什么交集的孙坚,十有八九也会被周慎记恨。
  是的,离间!
  李儒教董卓的第一计,就是离间荡寇将军周慎与副将孙坚的关系。不需要二人反目成仇,只要周慎对孙坚时心中有疙瘩,下意识地不想听从孙坚的善意建议,这就足够了。
  至于其他的,李儒很严肃的在信中指出了一个被董卓所忽略的事实:真以为韩遂就没有还手余力了么?
  李儒在信中指出,先前韩遂败给皇甫嵩那是必然的,其实就算换个人也能赢,只是不如皇甫嵩赢得那么漂亮而已。
  为什么?
  因为韩遂那十万羌兵的后勤太吃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2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