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豪杰(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255

  见此,戏志才稍稍有些放心,手指前方说道,“小舍内并无客房,不过元直曾经在这里的小屋,家师并未分派给他人,虽然略小,但也足以你等居住。在下且先行带你们到元直的小屋……你等歇息一番,以便明后日观摩我书院内的盛事。”
  “盛事?”张煌想起荀爽适才也提过此事,不解问道。
  只见戏志才轻笑说道,“无他,不过是一场文人相轻的好戏罢了。……荆州襄阳书院,对阵我颍川书院!”
  [荆州襄阳书院……等会!这岂不是说……]
  张煌闻言面色微变,胸膛不禁为之起伏。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回可真是来着了!”
  在戏志才不解的困惑目光下,张煌激动地攥紧了拳头。
第八十八章
荆襄龙凤
  就在戏志才领着张煌等人来到了徐福曾经居住的小屋后不久,荀彧便拽着怏怏不乐的徐福过来了。
  看得出来,似乎在经过了荀彧的开导劝说后,徐福的心情稍稍好了些,不过眼眶微微有些泛红,似乎哭过一般。对此,张煌与黑羽鸦们很识趣地假装没瞧见。
  “这里……好多的书啊。”李通目瞪口呆地打量着屋内,加起来认字不过百来个的他,在那密密麻麻摆放着书籍的书橱前,隐约有些要窒息的错觉。
  可不是么,说起来徐福曾经居住的小屋,其实比他在长社的家要宽敞地多,不过屋内的摆设却也十分简单。多的是书橱,几乎摆满了屋内所有的墙壁。不过书橱内所摆放的书籍却是不多,基本上都是手工抄录的手抄本。
  “这些是我曾在书院里学习时所抄录的书籍。”见张煌面露纳闷之色,徐福轻声解释道。
  “难道书院不发放些书籍下来?”张煌纳闷地问道。
  徐福闻言苦笑一声,旁边戏志才摇摇头感慨道,“首领可不知书本的珍贵,想我寒门弟子若想获得一本先贤的书籍,那是何等的艰难。……书院内的书籍基本上都存放在孔庙旁边的藏书阁,若有学生需要,则按需要前往借阅……咱们当初都是一连借上好几本,然后花几天功夫将那些书全部抄下来,然后再细细研读。”
  “手抄?为何不用印刷的方式呢?那样不是更快捷么?”张煌疑惑问道。
  此言一出,荀彧、戏志才、徐福无不转头惊愕地望向张煌,这让张煌心中一凛,待细细想了片刻后这才暗暗苦笑起来。因为他这时才想起,活字印刷出现于宋朝,距离这个时代何止数百年。
  “印刷?”戏志才似有深意地打量着张煌,问道,“却不知小张兄所说的印刷所指何物?”
  张煌哪里敢说活字印刷,只好含糊地将雕版印刷的技术简单解释了一遍。毕竟活字印刷那可是四大发明之一,不难猜想它的提早出世将会给东汉的文学界带来极其强烈的冲击性,为了防止有人追问他从何得知,以此暴露了他的身世,张煌情愿暂且将这门跨时代的技术烂在心底。
  “原来是雕版拓印之术!”听闻张煌的解释,戏志才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雕版印刷已经问世了?]
  对此并不了解的张煌心里有些吃惊,试探着问道,“志才兄听说过?”
  戏志才闻言哈哈笑道,“小张兄这可是太小瞧在下了。如此影响重大的事,在下如何没听说过?……早在熹平年间,便有墨儒研究出雕版拓印的技术……唉,子张之儒还是落后一截啊。”
  [又是墨儒?]
  张煌闻言心底一愣,继而又听到戏志才的感慨,心中更为纳闷,疑惑问道:“墨儒……不也是儒家分支么?听志才的口气,似乎对子张之儒未能领先墨儒而感到惋惜?”
  戏志才还未来得及说话,屋内荀彧正色问道,“张兄从何得知墨儒乃我儒家分支?”
  见荀彧表情严肃,言辞毫不客气,张煌顿时就愣住了,诧异说道,“难道不是?”
  可能是想起张煌并非儒家子弟,荀彧绷紧的面色稍稍放缓了一些,摇头说道,“我儒家正统仅八支,具体前边已向张兄解释过。至于那墨儒……是隶属于我儒家不假,但却又不算我儒学……”
  [你猜我听懂了么?]
  张煌眨巴地眼睛望着戏志才、荀彧、徐福三人,满脸疑惑不解的表情。
  见此,戏志才朝着荀彧摆了摆手,说道,“文若,我来解释吧。”说着,他转头望向张煌,正色说道,“墨儒,乃墨家败落后向我儒家靠拢,并在此之后被我儒家吸收的学术,虽仿佛我儒家学术,然其中本质,却还是墨家。因此,算不上我儒学正统。还有兵儒、法儒等等,这些由外学吸取合并过来的学术,我儒家学子是这样称呼的,儒家杂学。只不过,世人大多都将两者混为一谈罢了。”
  张煌想了半天,总算是明白了戏志才的意思。戏志才的话是说,墨儒其实可以理解为儒家吸收合并了墨家的学论与门徒而新设的一种学派,与像子张之儒等儒学正统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只不过是挂着儒家的名义做着墨家的事罢了。
  不过从荀彧的反应中张煌也不难看出,儒家正统的学子对儒家杂学,即墨儒、兵儒、法儒等外学吸收合并过来的学术与学子,有着十分强烈的排外情绪,拒绝承认那些为儒学,只是勉强归于儒家杂学的范畴内。
  [文人相轻啊……]
  张煌借戏志才适才所说的一句话在心底暗暗感慨道,同时,为儒家竟然已形成如此庞大的规模而感到震惊。
  [这么说,剑儒也属于儒家杂学?]
  张煌不由地想起了天剑恢恢与地剑输耳那两个对待他的态度截然不同的大汉剑儒。
  “因为是墨儒提出的技术,所以儒学正统不屑用?”张煌试探着问道。
  荀彧闻言皱了皱眉,正要解释,却见戏志才摆摆手笑着说道,“小张兄这话就太小瞧我儒学子弟的气度了。不错,我儒家正统学子与杂学弟子确实有较劲,但也不至于傻到弃明珠不拾。……之所以不用雕版拓印这门技术,只是因为这门技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弊端。”
  “弊端?”
  “唔!……首先,雕版雕刻不易,一笔雕错,整块雕版皆废。以至于有时候,一整日的辛苦,顷刻间白费。其次,雕版在反复用过几回后,表面容易磨损,致使印出来的书页字迹模糊,难以辨识……”戏志才一阵见血地列数雕版印刷术的弊端,只听得张煌震惊之余,哑口无言。
  “总之,不堪大用!”荀彧摇摇头总结性地发言道。
  张煌闻言犹豫一下,忽而咬咬牙试探性地说道,“那……如果是活字印刷呢?想来应该会比墨儒的雕版拓印术更巧妙吧?”
  他这算是豁出去了,毕竟在他看来,既然雕版印刷术早已出现,那么再出现活字印刷术倒也不算太过突兀,至于他为何要提出这项影响重大的技术,想来多半是为博取颍川书院内众学子的好感吧。
  然而在解释完活字印刷之后,张煌这才感觉有点不对劲,因为他发现戏志才脸上的笑容有些让人捉摸不透。
  “小张兄果然晓得活字拓印术……”戏志才眯着眼睛打量着张煌,笑眯眯地说道,“在下本就觉得小张兄并非寻常武夫,果然如此!”
  他口中的武夫,虽然解释起来与孙坚、张煌等人自称的武人大致意思相同,但是从文士口中说出来,却带有几分轻视。
  “何以见得?”张煌微微一愣问道。
  戏志才笑而不语,在沉默了片刻后,忽然摇头说道,“不管小张兄是如何得知活字拓印术的,这份好意,我儒家学子也心领了。不过很遗憾,墨儒已经研究出活字拓印术,只不过秘而未发罢了。”
  [什么?墨儒连活字印刷术都研究出来了?那不是得等到宋代才会问世么?]
  张煌闻言难掩心中的震惊,愕然问道,“既然已研究出活字印刷,为何不用?”
  戏志才轻笑一声,反而表情怪异地问张煌道,“小张兄以为该用那活字拓印术来印制什么呢?”
  “当然是书……”说了半截,张煌的声音戛然而止,他这才意识到,汉朝可不是文学盛行的宋代,想来这个时代的天子,依旧还沿用着‘愚民’的教化方式,根本不会愿意治下的百姓懂得太多的东西。
  戏志才似乎也注意到了张煌的表情,赞许地点头,说道,“小张兄想必也想到了吧?若是圣贤经典广印分发天下,虽有利于教化,却亦有种种弊害。首先,皇权难以统御百姓……具体在下不好细说,小张兄仔细琢磨便知;其次,我儒家学子地位受到挑战,唔,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儒家学子中出身于世家的那一群学子的地位受到挑战,各地方书院的地位亦岌岌可危……”
  “咳咳!”荀彧表情古怪地故作咳嗽。
  张煌望了一眼荀彧,心下顿时明白过来。想想也知,颍川书院之所以聚集那么多的学子前来求学,难道真的全部是因为荀爽的名声么?从适才戏志才与徐福的话就不难猜到,学子们之所以聚拢此地,极大原因是因为只有书院才藏有丰富的书籍,可供他们观阅。若是活字印刷术问世,并且印了大量的书籍出来,使得无数生活窘迫的寒门子弟也能够轻易得到拓本,他们还会跋山涉水来书院学习么?若是这些人不来,那书院的存在又还有什么意义?
  毫不夸张地说,若是活字印刷术真的问世,首先受到剧烈冲击的应该是像颍川书院这种儒学正统书院,连带着,像荀氏这种开设了书院的世家的势力,亦会大受损失。想想也是,如今像郭嘉、戏志才这等世间妖孽之才,头顶上可是顶着‘颍川书院学子’、‘荀氏门徒’这种种记号的,而一旦书籍贱到人手一本,那么,颍川书院岂不是会损失许许多多像郭嘉、戏志才这样的寒门子弟?要知道一个强大的世家,可不是只凭本族子弟就能兴旺起来,更多的需要门徒、门客等外姓人员。
  而其次受到影响的,那才是皇权的统治力度。
  想到这里,张煌总算是明白墨儒为何没有发布活字印刷术了,因为他一旦发布,儒家这个在当今文学界独树一帜的庞然大物,恐怕第一个就要拿墨儒开刀。而墨儒作为儒家的外派杂学、附庸学派,又岂敢去损害儒家这颗他们所依附的大树的利益?
  [儒家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啊……]
  尽管可以理解儒家的做法,但张煌还是暗暗叹了口气,略有些疲倦地问道,“即便不广印书籍,那么稍微印一些发给书院里的学子又何妨?”
  因为不再是关乎整个儒家利益的事,或者说荀彧生怕戏志才口无遮拦地又爆料出什么来,他抢先解释道,“这是家叔的意思。一来,学子抄书,本来就是我孔儒传统,先贤传统岂可作废?其二,学子在抄书时,远比口诵书本要仔细许多,像奉孝、志才、元直,有过目不忘本事的他们,只要抄过一遍,甚至可以背诵全文。至于其三嘛……只有经过自己双手辛劳的东西,才会更好地去保管,不是么?”
  荀彧这番话说得张煌心悦臣服,回想后世那些学生们毕业时对待课本的做法,再比较历史中像‘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寒门子弟苦心研究学问的事迹,张煌不得不承认荀彧的说法确实有道理。
  “好了,天色不早了,诸位且在此歇息吧。……待用饭时间,彧到时会过来叫诸位。”
  丢下一句话,荀彧拉着戏志才走了,可能是戏志才那一通毫不顾及儒学颜面的解释,让荀彧生生地感到后怕吧。
  他们这一走,张煌这才注意到徐福已有好些工夫没有插嘴说话,转头一瞧,却见他正漫不经心地抚摸着摆在屋内中央的桌子,神色复杂地思索着什么。
  “看得出来经常有人打扫。”张煌笑着说道。
  徐福闻言一惊,下意识地转过头来,见张煌满脸的捉狭笑容,他面上微微一红,继而长长叹了口气。
  “你其实很尊敬荀慈明,对吧,大福?”
  “荀师待我等如亲子……可正因为如此,我实在无法接受荀师明哲保身的做法……”
  张煌很能理解徐福的意思,天底下有哪家儿子从未幻想过父亲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呢?若是当初荀爽决定入朝为官,去做那一朝污秽当中的一席素白,恐怕徐福会更加引以为傲,甚至于,跟随侍候左右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很可惜,荀爽在分析利害后,还是决定不入朝为官,任凭朝堂昏暗,在野伺机而动。或许这种对‘父亲’的失望,才是徐福决定离开颍川书院的真正原因吧。
  “首领,倘若我没猜错的话,志才兄方才也向你提过,让你来劝说我继续留在此地吧?”徐福沉声问道。
  张煌自然不会瞒骗自己的兄弟,点头说道,“不错!……我的回答是,一切由你自己来决定。”
  “我不会留下的!”徐福摇了摇头,捏紧拳头坚定地说道,“我要闯出更大的名望,做出更多的建树……叫那个老匹夫,有朝一日即便在这颍川书院一偶之地,亦能听到我徐元直的赫赫威名!……连我这样的人都能闯出成绩来,那个老匹夫……”
  徐福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张煌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若‘不学无术’的学生都能做到名扬天下,饱读诗书的老师又岂会在朝中碌碌无为?是这样么?……原来大福并不纯粹是因为斗气才离开书院的啊。]
  张煌哂笑着摇了摇头。他感动于荀爽与徐福之间那‘怪异’的师徒之情,但是一点都不向往,因为这种羁绊实在是太累了。
  老的是,小的也是,两个不擅长透露自己内心想法的家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2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