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球王(校对)第8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0/1211

  当他们看到,强横不可一世的拜仁,被曼联开场六分钟连入两球时,满脸都是震惊,同时还有发自内心的钦佩。
  尽管是对手,但弗格森的能力值得任何人敬佩。
  本赛季曼城总共有四次对阵曼联,无一例外,全都落败。
  联赛就不用说了,在老特拉福德球场,曼城就是开场两分钟丢球,之后没丢一个追一个,追一个再丢一个,弗格森的球队总能够找到曼城防守的漏洞,并加以致命打击。
  最终,曼城三比四客场告负。
  虽说输了,但这一场也踢出了曼城的性格。
  前不久,双方再踢了一场,结果是曼联在九十分钟比赛的补时阶段,由替补上场的斯科尔斯攻入绝杀球,一比零客场击败曼城,完成了赛季四杀。
  因为在联赛杯半决赛,曼联也是两回合双杀曼城,杀入联赛杯决赛,并最终夺冠。
  瓜迪奥拉是感受得最清楚也是最深刻的。
  曼联的足球充满了激情,弗格森的球队踢得非常有侵略性。
  更重要的是,弗格森的排兵布阵总是出人意表,他总能够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办法。
  “苏东送了我一本书,孙子兵法。”瓜迪奥拉深深叹了口气,“里面有句话,以正合,以奇胜,苏东跟我说,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要区分正和奇,而是提醒排兵布阵者,稳重和奇兵要并重,一味的求稳不行,一味的出奇制胜也不行。”
  说到这里时,瓜迪奥拉连连摇头,“弗格森在这方面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正面对抗要能稳重,扛住对方的正面冲击后,再想办法出奇制胜。
  弗格森开场就出奇,很明显就是料准了海因克斯向来稳重。
  有些道理说起来是很简单,但真正运用好,甚至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这就很难了。
  弗格森是欧洲足坛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主教练。
  “曼联的这个开局确实是神鬼莫测,弗格森的手段也确实令人佩服,但拜仁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这支球队的实力明显要略胜曼联一点,如果能够尽快稳住阵脚,还是有机会的。”贝吉里斯坦分析道。
  以正合,以奇胜。
  意思就很明显了,正面对抗挡不住,奇兵效果再好,都只是暂时的。
  瓜迪奥拉很认同这个观点,“势头太好了,不知道弗格森会不会想要继续保持进攻压力?节奏踢得这么快,他们的体能又能够坚持多久?如果能够直接冲乱拜仁的节奏和阵势,甚至多争取进球,那肯定是最好的,可如果不行,等到他们要放慢节奏的时候……”
  没有哪一支球队能够保持九十分钟内不间断地高压战术,哪怕是英超球队,哪怕是曼联,都不可能做得到,都是要打打停停。
  弗格森的奇兵奏效了,接下来就看他这招奇兵能发挥出多少效果,以及奇兵效果过去之后,曼联如何在正面对抗中挡住拜仁,巩固这份战果。
  “在教练层面上的较量,弗格森赢了!但在球员层面,拜仁还有苏东这张王牌没出招呢!”丢了两球后,瓜迪奥拉一点都不为拜仁着急。
  当然,他根本不关心拜仁是输是赢,他现在最关心的,同时也是他最好奇的,就是想要知道,苏东在这种逆境之下,到底能够发挥出多少威胁?
  以前,他没少这么干,可那都是以前,现在呢?
  他还能不能够带领拜仁走出困局?
  …………
  …………
  球场上,拜仁在连丢两球后,出现了些许的紊乱,但苏东和队长拉姆、卢西奥等人很快就出面,稳住了球队的阵脚,海因克斯也在场边调整球队战术。
  拜仁暂时稳住了局势,但曼联的抢攻还在继续。
  弗格森的球队尝到了开局抢攻的甜头,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能在开局就把拜仁揍得如此狼狈,放眼欧洲足坛,过去这几年,哪一支球队能做到?
  所以,他们就想要进一步扩大战果,最好能够一场定胜负。
  这让曼联的控球率不断刷出新高,甚至超过了百分之六十五。
第722章
红魔往事
  有人说,从温格入主兵工厂的那一刻开始,英超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欧陆化改革。
  弗格森是最早响应这一趋势的,并尝到了甜头,斯塔姆等球员的到来为曼联拿下九九年欧冠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他在新世纪开始时,从拉齐奥以天价引进贝隆。
  这是一场志在革命的豪赌。
  作为当时的世界顶级中场,贝隆以传球组织能力著称,也是弗格森寄以厚望的角色,他希望贝隆的到来能够给曼联注入更多欧陆元素,让曼联这支脱缰野马受到控制,在技战术层面上实现升华。
  九九年拿下三冠王,但不管是对阵尤文图斯,还是对阵拜仁慕尼黑,都让弗格森清楚地看到了曼联对欧洲豪门球队时的明显差距,他想要竭力去弥补这份差距。
  贝隆刚到曼联时,一度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实力,但很快就陷入了低迷。
  他适应不了曼联,而曼联也适应不了他。
  再加上当时曼联是以九二班为班底打造的阵容,天然就对空降而来的天价巨星贝隆生出敌意和抗拒,他肯定会动到旧班底的奶酪蛋糕。
  尽管弗格森一直维护着贝隆,但到最后,还是不得不选择放弃。
  而这时候,阿森纳凭借着法国帮和欧陆元素,在英超所向披靡,甚至以不败赛季夺冠。
  俄罗斯富豪入主的切尔西也在经历了拉涅利时代后,迎来了穆里尼奥时代,葡萄牙狂人不仅带来了最先进的欧洲技战术理念,同时也带来了最先进的训练理念。
  在阿森纳和切尔西的强大压力之下,弗格森继续苦苦挣扎,摸索着曼联的出路,九二班也在这种摸索当中逐渐分崩离析,以基恩离开球队为标志。
  贝隆是外来和尚,念不了英超的经,于是弗格森就选择了卡里克这个本土和尚。
  卡里克是一名很另类的英格兰本土球员,或者应该说,他是英格兰球员里为数不多的,踢法很欧陆化的球员,他的分球和调度在英格兰中场里是相当罕见的,也是曼联所迫切需要的,于是他被弗格森钦点为新一代曼联阵容的中场组织核心。
  但卡里克也有非常明显的英格兰中场的问题,首先是向前传球能力很差,也就是说,他基本传不了多少威胁球,这一点跟贝隆比起来,差距更是娴熟。
  于是,弗格森选择了老将吉格斯和斯科尔斯来辅助卡里克,由卡里克负责分配球权和调度,吉格斯和斯科尔斯负责向前传威胁球。
  其次,卡里克的防守薄弱,于是弗格森就安排了弗莱彻,甚至改造安德森来配合卡里克。
  原本弗格森最寄以厚望的是前拜仁的中场哈格里夫斯,可没想到,这名英格兰中场刚到曼联踢了半个赛季好球后,就重伤缺阵,从此就不复当年之勇。
  最后就是卡里克自身技术特点上的不足,他的摆脱能力在英格兰中场里算是佼佼者,但在欧洲大陆,他的这份能力还是严重不足,这一点到了欧冠,尤其是淘汰赛上,会暴露得非常明显,所以卡里克的位置只能是拖后,避开对方的中场绞杀。
  这一套打法帮助弗格森拿到了第二座欧冠,可核心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隐患一直都在。
  曼联依旧还像是脱缰了的野马,无法娴熟地控制节奏。
  节奏是一门玄学,是争夺时间和空间的艺术。
  曼联在英吉利海峡的这头,它却在海峡的那头。
  ……
  当弗格森采取四三三阵型,拿下斯科尔斯,安排卡里克、弗莱彻和吉布森首发时,曼联就已经注定了他们要开场抢攻,而且是不顾一切地去抢攻。
  两个进球就是对曼联这份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最好的回报。
  可与此同时,曼联的节奏也像是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尤其是当场边的海因克斯意识到这一点,当他开始要求莫德里奇往前压,像对阵AC米兰时逼抢皮尔洛那样,去逼抢卡里克时,曼联的节奏就乱了。
  卡里克和费迪南德是曼联队内最具欧陆化的两名球员,一个中场一个中卫,可费迪南德受到了苏东的遏制,难以伸出援手,一旦卡里克受到对手的逼抢,尤其是一个莫德里奇不够,海因克斯干脆让里贝里也让中间靠,加大对卡里克的逼抢力度。
  这顿时让卡里克招架不住了。
  他本身的拿球能力就不强,受到拜仁这样严密逼抢后,他就开始左支右绌。
  偏偏,斯科尔斯和吉格斯不在,费迪南德跑不开,他周围的接应点突然都没了。
  弗莱彻也好,吉布森也好,他们都不是很好的出球接应点,更不用说要他们拿球了。
  于是,渐渐的,曼联的节奏慢不下来了。
  节奏这种东西说奇妙它很奇妙,说不奇妙,它又很简单。
  有多简单?
  你想慢?
  可以,只要在对方逼抢压迫下,你能够拿住球,能控制球,那你就能慢。
  否则的话,对方稍微一逼抢,你就直接开大脚,怎么慢?
  曼联现在根本拿不住球,等到拜仁反应过来,施加逼抢压迫时,曼联只能继续保持着快节奏,可这对于曼联来说,真就是一把双刃剑。
  拜仁在前面二十多分钟时间里,甚至连一脚射门都没有,全部精力都投入逼抢和压迫。
  曼联的控球率越来越高,甚至高达百分之六十五。
  可只有场边的弗格森自己心里头清楚,这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0/12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