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大道宝瓶(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351


第九十一章
灵山阴影
别说是道门诸仙,就是灵山众人也都诧异的望着这个说话的罗汉,还真未见过如此头铁之人,这可是原始法旨,即便是如来见了,也要礼让三分,一个小小的罗汉竟然敢口出狂言。
白鹤童子轻轻瞥了这不知天高地厚的罗汉一眼,手中法旨轻轻抖动,一片光芒顿时照射在了罗汉身上,只见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渐渐变小,岁月似乎在他的身上开始倒流,不一会便化作了一个小婴儿,发出了清脆的啼哭。
众人惊讶的望着这一幕,这罗汉不仅仅只是返老还童,而是真正时光倒流,如今的罗汉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孩子,曾经后天塑造的性格已经完全消失,从某种意义来讲,曾经罗汉已经死亡,如今存在的只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幼童罢了。
众人望着这可怕的一幕,心中五味杂成,罗汉修行多年才有这果位,然而原始天尊只是一道法旨便让一切化为乌有,将一位灵山罗汉变成了幼童,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和记忆。
这种手段远比杀了他,更加令人恐惧,因为超出了自身的想象,这种境界上的差距更令人感到绝望。
于是所有人开始冷静了下来,云中子趁机收了神通,云雾散去,日月重现,灵山盛景也免遭屠戮。
燃灯几人暗暗松了口气,若是佛门与道门开战,那便又是一场席卷三界的浩劫,很有可能几位圣人都会亲自下场,如今有了原始敕令,平息了争斗,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不过他们也从这件事情上面察觉到了不对,云中子口中那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和尚便十分诡异,而灵山上响起的钟声更是莫名其妙,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一切,目的就是要挑起佛道两家的争端。
几人隐隐有了猜测却没有点破,而这次危机也让他们发现了佛门的不足之处。
毕竟佛门出现时间较短,由于短时间内的急速扩张,使得如今的灵山良莠不齐,以至于出现了像之前那位罗汉一般,不知道天高地厚之人,他们已经下定决心借此机会好好整顿佛门内部。
道门诸仙回转山门,玉鼎真人依旧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这佛门也太过分,竟然什么话也不说就向揭过此事。”
“这件事来的诡异,不像是佛门的手笔,反倒像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企图挑起佛道两门的争斗。”广成子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他虽然为人刚猛精进,但却是一等一的聪明人,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
“无论如何,这事也绕不开佛门,背后之人明显对佛门渗透已深,不然无法做出这样的布置来,谁知道他们一言不发。”
“哈哈,佛门如今也是暗流汹涌,他们自然不敢多说什么,这些年佛门为了增强实力,吸收了不少新人,这些人根基浅薄,心性不定,已经闹出了不少笑话了。”广成子却是大笑道。
玉鼎真人顿时来了兴趣,他这人向来隐居深山,很少交际,朋友也就云中子等寥寥几人,向来时消息闭塞。
“广成师兄还请黑师弟解惑!”
广成子微微一笑道:“佛门毕竟根基浅薄,当初那两位圣人虽然法力通天,却不擅长经营,无法以学说理念统一思想,以至于西方教中派系林立。”
“及至释迦牟尼出世,这才以佛门纲领统一西方教,也因此更名为佛教,但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使得如今的佛门也是有几个派系。”
“一是如来的嫡系,比如四大菩萨,阿难迦叶同时他们也是如今灵山真正的主事之人。二则是以燃灯为首的古佛一派,他们大多为上古时期加入西方教之人,都各有谋算,在佛门成立之后,抱团取暖,然而早已无法真正主导佛门的发展,第三派则是以弥勒为首的未来佛一系,他们中的人大多比较激进,自认为自己代表了未来佛门的方向。”
“这一派的人也是如今佛门人数最多的人,但由于扩张太过迅速,以至于良莠不齐,如今佛门很多麻烦也是因此而起。”
广成子将佛门中的派系一一道来,听得玉鼎真人恍然大悟。
难怪自己和云中子到灵山之时,燃灯并不出面,反倒是阿难迦叶两人出面接待。等到事情闹大,燃灯这才出面企图化解危机,而后来诸佛同至,却大多都是弥勒一系。
“如此乱糟糟,也难怪让人有可乘之机,当真是哑口无言。”玉鼎真人幸灾乐祸的说道。
“玉鼎师弟,此事到此为止,既然老师出面,自然会还你们一个公道,莫要再生事端,否则被人利用酿成大祸就不好收拾了。”广成子沉声说道。
“师兄放心,其中要紧关系,师弟省得。”
而就在众人全部散去时,一道黑影蓦然出现在了灵山脚下,仿佛是灵山的阴影。
“原始为何能够降下法旨,三清不是忙于超脱无暇脱身吗,而且出手如此之快,让我无法继续扩大冲突,真是浪费了这次绝好的机会。”黑影暗暗叹气道。
他抬起头,注视着蔚为壮观的灵山良久,这才发出了一声低沉的笑声,缓缓地消失在灵山脚下。
而灵山散去的众人之中却是有人愤愤不平道:“我佛门亦有圣人,怎会坐视原始天尊这般欺侮我佛门。”
“噤声!圣人之威又岂是我等能够想象的,说不得你一出口便已落在他们耳中。”
“我们佛门的圣人先天不足,本身便落后道门三清,如今正是超脱的关键时期,都在暗自为超脱做准备,估计根本无法抽出手来。”
“再说这次罗汉出手十分诡异,纵使他胆大包天,他也不应该敢去挑衅圣人之威,此事蹊跷,怕是遭了算计。
那人一听,顿时打了个寒噤,他环顾四周,总感觉有人在暗中窥视,于是说道:“别说了,你这一说我总感觉周围有一道黑影徘徊,我已经决定此次回去便闭关修炼,不再掺和这种事!”
第九十二章
真相
猴子一行人离了车迟国继续前进,他们不知道因为三仙的死亡,佛道两门差点开启了一场大战。
但是他们却发现车迟国的百姓对他们并不友好,每一个从他们身边路过的百姓都用一种仇恨的目光望着他们。
诡异的氛围让师徒四人摸不着头脑,反倒是那些僧众兴高采烈。
“猴哥,我怎么感觉情况不对啊,这些百姓对我们怎么是这样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八戒低头在猴子耳边轻轻说道。
猴子亦是皱眉,虽说他不在意周围众人的眼光,但是这种发自心底的仇恨,让他很不舒服。
因此他没有回答八戒的疑问,反倒冷着脸继续向西,全然不顾周围人的眼光,但是心中的怒火却是熊熊燃烧,一股压抑的气息在四人之间萦绕。
等出了车迟国城门,走到了那无人之处,猴子突然举起金箍棒奋力的向大地砸去,似要将心中的郁闷发泄一空。
金箍棒砸在大地,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一个巨坑出现在了四人眼前。
其余三人诧异地望着发怒的猴子,默然无语,这时突然一位发须皆白的老者自地底出现,头顶员外帽,手持桃木杖,正是这车迟国的土地。
老者一出场便大喊道:“大圣息怒!不知道叫小神出来,有何吩咐?”
猴子走到土地面前,目光冰冷的盯着他说道:“我且问你,这车迟国百姓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一个个对我们十分仇视。”
土地闻言,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半晌不语。
猴子却是急了,拿起金箍棒威胁道:“还不快说,否则俺老孙的铁棒可不长眼睛。”
土地眼睛看了看猴子手中的金箍棒,脸色瞬间变白,这东西的威力他也曾耳闻,擦着就伤,挨着就亡,他这样的身板如何扛得住这样一棒。
“大圣有所不知,这车迟国乃是有名的干旱之地,以前可是十年九旱,因此这里的人生活的水深火热,不少年轻人也斗逃亡了,使得这里更加凄凉。”
“后来从终南山来了三位大仙,擅长求雨之术,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施展法术,使得天降甘霖,顿时改变可此地的生存环境。”
“这几年因为有这三位大仙的缘故,车迟国百姓总算过上了好日子,而且这三位大仙虽然喜欢享受,却从不巧取豪夺,也不争权夺利,一心弘扬道法。”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信谁并不重要,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富足的生活就行,因此三位大仙很受这里人的爱戴。”
“大圣与三位大仙斗法,让他们死于非命,使得车迟国百姓没了庇护,很快就要面临干旱,如何给你们好脸色。”
土地这话一出,师徒四人的脸色皆变,他们与三仙斗法,一直认为他们是霍乱天下的妖怪,却不曾想这些人才是护佑这片土地安居乐业的保护神。
“可,这和那些僧人说的完全不一样啊!”唐僧不由疑惑道,此时的他脸色发白,心中已经有了不详的猜测。
“圣僧有所不知,这车迟国的僧侣向来不事生产,全凭信徒的供奉生活,然而三仙的到来,使得此地百姓大多改信了道教,他们没了供奉自然生活艰难,再者人们生活的愈加艰辛自然愈加虔诚。”
土地的话让唐僧一时间感觉到难以接受,他无法相信佛门中竟然还有这样的人。
他难以置信的说道:“难不成这些僧人所说皆是假的不成?”
“被迫害是真,三仙提议却是假。只因他们求不来雨,又不事生产,只知向信徒索取供奉,因此早就被国主和官员们不喜,三仙提议要修道观,他们自然便想到了这些无所事事的和尚,这才有了圣僧所见景象。”
“好一群满嘴谎言的和尚,真是有辱佛门清誉,让我们枉做恶人。”猴子在一旁怒道。
唐僧却是低声宣了一声佛号,语气凝重的说道:“如今再说这话已经于事无补,然而这车迟国因此天灾连连,百姓民不聊生便是我的罪过了。”
说着他便停下脚步,转头又要向车迟国走去。
慌的八戒一把将他拉住,急切的问道:“师傅,你这是去哪,西行之路在这边。”
唐僧却是一脸坚定的说道:“不去了,害了一国百姓,如何有脸面前往灵山拜见佛祖,我立志求取真经,只为普渡众生,如今有万千生灵因我陷入危机,我又岂能坐视不管,所以为师决定返回车迟国,直到有办法解决此事,再重新出发。”
八戒诧异地望着一脸坚定的唐僧,第一次对这个和尚刮目相看,相比于那些高高在上漠视人间生死的神仙佛陀,唐僧的这颗慈悲之心便显得尤为可贵。
但是他也知道,唐僧身负重任,漫天的神佛是不会允许他回头的。
“师傅且慢,你一介肉体凡胎,即使回了车迟国又能改变什么,只不过日后多一个受苦受难之人罢了,还不如继续西行,等取得真经,救苦救难。”猴子在一旁阻止道。
“我去与众生受苦,总比袖手旁观,坐视众生苦难的要好。”唐僧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肠,此事皆因他而起,他内心已经是打定主意,不解决此事绝不西行。
“师傅先别着急,听俺老孙把话说完。”
“你是肉体凡胎,可老孙我不是,你们先行一步,等俺老孙几日,势必让这车迟国恢复风调雨顺,反正我脚程快,等事情一了我便追上你们。”猴子将自己的计划一一道来,听得唐僧眼中一亮。
对于自己这个大徒弟的本事他是很清楚,再加上猴子一直表现出的交友广阔,因此十分相信猴子的承诺。
于是他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悟空所言有理,此事皆因我们而起,自然要我们来收拾,你有这份担当和慈悲之心,不枉我们师徒一场。”
劝回了想要返回的唐僧,猴子又将八戒和沙和尚叫至身边道:“我在此地逗留几日,你们要好生保护师傅,我很快就来追上你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3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