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大道宝瓶(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351


刚一落地,两人连忙舒展根系,吸收水汽,弥补因为移动根基造成的损伤,这时天空突然飘来一朵乌云,很快便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雨点落在的地上,渗进泥土,被根系所吸收,顿时一个强大的生机涌进了两人的身体之中,这是三光神水,对于植物生长有着神奇的作用,两人惨白的脸蛋飞速的变得红润了起来,有些虚幻的身形也变得凝实了起来。
“多谢大老爷!”女童跪在地上,向陆羽道谢。
“你们好生修行,补足根基。”陆羽嘱咐了一句,毕竟如今的两个小女童还未化形,只不过是虚有其表,这样的仙童若是拿出去未免让人笑话,不过陆羽并不着急,两个小家伙的基础不错,又有三光神水相助,很快就能摸到那层门槛。
之后只要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渡过雷劫便能彻底化成人形,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仙童,而且这样的仙童远比那些用点化之法来的仙童更有灵气,也不会断绝长生之路。
两个女童恭恭敬敬叩头致谢,之后身影渐渐变淡,不一会便彻底消失不见,他们的神魂早已借助躯体的联系回到了本体之中。
随着神魂归位,两棵大树顿时奋力的开始吸收起周围的灵气,此时小雨已经渐渐停歇,但是落下来的三光神水却足够两人修炼,她们连忙进入了修炼状态,这样的好机会一点也不想浪费。
陆羽看到两个小女童,不骄不躁努力修行,暗暗点点头,随后便将自己的意识撤出了宝瓶。
第一百七十五章
变化
陆羽意识回归身体,面对已经变得有些空荡荡的大地,他笑了笑。
宝瓶悬空,放出耀眼的蓝色光辉,似有一片汪洋降临此地,整个木仙庵便变得虚幻了起来,似乎披上了一层薄薄的水幕。
此时已经是深夜,一轮银月高悬天际,洒下银辉,落在水幕之上,水幕轻轻摇晃,渐渐融合在了天地之间。
陆羽的身影也随着渐渐变淡,最终消失不见,没过一会,那平地上忽然生出了七棵参天大树,依次排开十分有气势。
很快便有人影从大树中走了出来,第一个出现的便是十八公,只见他拱手笑道:“诸位道友,此时不出,更待何时?”
“十八公说的有理。”声音响起,只见其余几棵大树中亦是走出了人影来,正是之前死在烈火之下的孤直公,凌空子和拂云叟。
紧接着又有一道女声响起,声音清脆:“诸位道友好生自在啊!”正是杏仙。
四个老者指着杏仙说道:“好仙子,只可惜少了什么。”
杏仙微微一笑,轻轻一指,只见虚空之中走出两个青衣女童来,落在杏仙身旁,恭敬的站立。
“哈哈,这才像样!”十八公抚掌而笑。
几人缓缓向写着木仙庵的悬崖走去,进到洞天之中,看了看已经一片狼藉的洞府,相视一笑,只见几人运用法力,移土栽树,补路修屋,很快就让这洞府恢复原样,四人坐在了之前的凉亭之中,依旧谈天说地,讲道论玄,一切似乎并没有发生过一般。
说着说着,十八公突然轻抚着胡须说道:“话说传说中的唐僧好像也快要来了。”
“唐僧是谁?”凌空子饶有兴趣的问道。
“他乃是东土大唐派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圣僧,传闻他是十世修行的善人,只要吃他一口肉便能长生不老。”十八公笑着说道。
紧接着他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奇怪,我是从哪知道的。”
不过很快他的脸上一愣,竟然将这个疑问给忘掉了,而周围的几个人也似乎没有听到似的依旧在自说自话,情形顿时显得十分的诡异。
“我等长生久视,何必趟这浑水!”孤直公冷淡的说道,一看就是对这件事不太上心的样子。
“我听闻东土大唐乃是上邦大国,乃是三界之中文道大昌之地,那位圣僧也是人中龙凤,有心结识一番,顺便看看大国风范。”十八公品了一口茶轻轻的说道。
“哦!那倒不错,我等久居深山,也的确未曾遇见这等风流人物,若是不见一见,难免留下遗憾。”拂云叟也是被提起了兴趣来。
杏仙更是在一旁搭话道:“你们这么一说,我对这位圣僧也是颇感兴趣,到时候还望不吝一见。”
几人顿时笑了起来:“自然少不了你。”
说到这里,几人突然定在了半空中,脸上的表情也都保持不变,时间好像被凝固了一般,就在这时,一个宝瓶的虚影在他们头顶出现,有虚幻的海洋,更有漫天的星辰和银月,闪耀着光芒。
光芒一闪而逝,宝瓶的虚影也渐渐消失,仿佛木偶一般的几人突然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这才轮到杏仙纳闷:“总感觉刚刚似乎发生了什么。”
其余几人则笑道:“仙子多虑了吧,我等一直在此,未曾有什么变故啊。”
杏仙皱了皱眉头,低声自语道:“莫不是我多心了?”摇了摇头,决定不管这件事了,很快几人又开始谈天说地。
木仙庵依旧是曾经的木仙庵,里面住的人也和以前一模一样,但是生活的方式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为诡异的却是这些人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变化,在他们的记忆中,自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无尽的岁月。
与此同时,被这几人惦念的东土圣僧此时的日子并不好过,执意进小雷音寺拜佛的他被妖魔所困,如今正捆在洞府深处,旁边是同样被捆起来的八戒和沙和尚。
“唉!我自东土出发,不知多少岁月,逢山遇怪,见水有妖,一路坎坷,不知何时才能到达西天。”唐僧默默的叹息了一句道。
一旁的八戒却是笑道:“师傅,佛门常说见心明性,若能照见自身,灵山就在脚下,若是不能,就是到了灵山亦是枉然。”
唐僧很诧异的望了八戒一眼,这话若从自己大徒弟嘴里说出来,他一点也不吃惊,如今却是从一向只知道偷奸耍滑的八戒嘴中说出,让他十分的惊讶。
“八戒最近佛法进步很大啊!”唐僧感慨了说了一句。
八戒默然无语,心中却是暗道:“有规则在手,时时参悟,若是不能有所得,也就白瞎了这天地间的至宝。”
这段时日,八戒手持规则,时时与沙和尚参悟,感悟颇多,法力和心境飞速提升,刚刚听得唐僧有感,一时间忘了藏拙,脱口而出。
“也不知道悟空怎样,何时才能来救我们!”唐僧低声的叹息道。
“师傅,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猴哥神通广大,交游广阔,自然能够救我们出去,您只要安心的在这里打坐念经,就当是日常修行便是。”八戒笑着安慰道。
心中却是暗想,若唐僧有个三长两短,那才是天地下最大的笑话,有诸圣在背后保驾护航,谁敢杀他,也就唐僧昧了真灵,以至于前尘尽忘,否则哪会是这般模样,他可是曾经听说过金蝉子的作风,那可是佛门之中的混世魔王,端是十分的难缠。
唐僧听闻八戒安慰,心中稍稍感觉到了一丝安全,也不再多想,紧闭双眼,心中默念着乌巢禅师传授他的心经。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为了救出唐僧,外面已经打翻了天,猴子不知道搬来了多少救兵,只可惜那妖怪使了个布袋的法宝,将这一干天庭的战将星君一股脑全部抓了起来,此时正得意洋洋的班师回府。
而在远处的高空中,弥勒和宝月光佛静静的看着脚下发生的一切。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八戒开路
“佛祖,让黄眉儿这般大闹是否不妥?”宝月光佛皱了皱眉望着下方乱糟糟的场面问道。
弥勒低垂双目,满面笑容,看起来十分的和善,他手持佛珠,笑着说道:“无妨,既然想分润功德,早就做好了丢面皮的准备。”
“也是我佛门即将面临大变,我常年潜修,未曾在三界扬名,不这样如何显出我的手段来,经此一事那些对我佛门心怀不轨之人便要仔细思量,我也有足够的时间整顿佛门,面对危机。”弥勒缓缓说道。
而在下方,无论是什么仙神下凡都敌不过那黄眉儿,一个布袋便将这些前来助战的神仙一一捉拿,只有猴子机灵,又深谙游斗之法,逃出了大难。
他向来自持武力,未曾想遇到了黄眉妖王这般人物,虽然法力不高,斗战之法也是稀松平常,唯有那手中的布袋实在难缠。
让他颇有几分束手无策之感,上次有这样的感觉还是面对有着金刚镯的青牛精,越想越气,心中的郁闷无处发泄,真想不管不顾好好的大闹一场。
“那猴子急了!”宝月光佛笑着说道。
“也罢,到我出面的时候了,否则把这猴子惹恼了,不顾一切的出手的话,就有些不好收场了。”弥勒笑着说道。
这才缓缓落下云头和猴子见了面,收了黄眉童子回转灵山。
“我说这东来佛祖也不地道,他要扬威找那些妖王便可,非要阻拦我等西行,把那诸天神灵收拾一通。”老猪笑着说道。
“这你就说错了,妖王哪有这些神仙来的立竿见影。”猴子也是调侃道。
师徒几人说说笑笑,一路向前,不到几日的功夫便来到了荆棘岭,看到了遍布境界的丛林。
八戒折断了一根荆棘,拿在手里轻轻掂量了一下道:“好家伙,荆棘也能长得这么粗,这是长了多少年啊!”
猴子一跃而起,在半空中眺望许久这才说道:“我这一眼望去竟然看不到边,大概有千里之遥了。”
就在此时沙和尚注意到不远处似乎有什么东西,向前走去,拨开藤蔓,现出一块已经斑驳的石碣,上面有着三个大字:荆棘岭。随后又看到后面新加的那两句话: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
猴子却是望着这一句话微微皱眉道:“这字怎么看起来这么眼熟。”
唐僧环顾四周,只见荆棘遍地,草木繁盛,有无数蛇虫隐藏其中,不禁紧皱眉头说道:“此地荆棘遍地,实在难渡,徒弟们可有什么好办法。”
八戒哈哈大笑道:“这有何难,师傅尽管放心便是,有俺老猪在此,定要你轻轻松松便过了此处。”
唐僧诧异的望了一眼主动请缨的八戒,他发现这段时间,八戒的心情似乎十分好,做起事来也远比以前积极多了,只是不知道这变化从何而起。
“你有何法门,和我说说。”唐僧脸上挂起了笑容,无论如何这变化总是好的。
八戒一笑,摇身一变,化作了三十丈高下的身躯,九齿钉耙轻轻一晃,亦是三十丈长短,使出那曾经在高老庄种地时的庄稼把式,顿时便搂开了荆棘,现出了道路。
“师傅,你看老猪手段如何?”八戒笑着问道。
“此行你当属头功。”唐僧也是夸赞道,惹得八戒哈哈大笑,手中的钉耙不断飞舞,周围的荆棘便被破坏殆尽,留出来通行的道路来。
及至天黑,师徒几人便来到了一处空地之上,八戒此时也收起了神通,准备好好休息一番,明日好继续前行。
“徒弟啊,今日你是辛苦了!”唐僧感叹的说了一句,总有种吾家孩子长大了的感觉。
八戒斜躺在地上,袒胸露乳,用衣衫扇着圆圆的大肚子,笑着说道:“这算什么,想当初俺老猪在高老庄那可是种地的一把好手,这点活不过是小意思罢了。”
就在师徒几人谈论之际,忽见一阵阴风,庙门后,转出一个老者,头戴角巾,身穿淡服,手持拐杖,足踏芒鞋,后跟着一个青脸獠牙、红须赤身鬼使,头顶着一盘面饼,跪下道:“大圣,小神乃荆棘岭土地,知大圣到此,无以接待,特备蒸饼一盘奉上。此地八百里,更无人家,聊吃些儿充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3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