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大道宝瓶(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351


说完这话,顿时化作一阵阴风,呼啸而过,老韩只感觉身上一个寒意暗生,下意识便裹起被子来,这才惊醒,发现是黄粱一梦。
他望着桌边还在燃烧的蜡烛,轻轻叹了口气,自语道:“原来真是一场梦啊。”语气说不出的怅惘。
这时他的目光投射道桌上,只见一块发亮的铜锁静静的躺在桌子上,在烛火之下放出了光芒。
他认识这个东西,是自己老友的贴身之物,据他所说是已故的父母替他打造的长命锁,他一直随身携带,不敢遗失,更是时不时拿出来擦拭。
老韩激动的站起身来,向外面的人问道:“刚刚可有人进我的大帐?”
“未曾有人。”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老韩顿时坐了下来,望着桌子上的铜锁怔怔出神,过了好一会,热泪才从眼眶留下,他轻轻捧起铜锁,喃喃自语道:“你真的来过了,老友啊。”
声音幽幽回荡在大帐之中,同时眼神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迫切想要见一见老友口中的太子,但是这时候才尴尬的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这位太子的藏身之所。
毕竟自从他们攻陷京都,太子便失去了踪影,无数的世家想要将他掌控在手中,却都未曾发现这位太子的踪迹,反倒是发现了不少的冒牌货,以至于天下之人耻笑,自己又如何去找他呢。
彻夜未眠,老韩盯着深深的黑眼圈开始巡视营地,自从大部队杀入中原,成功吸引了世家大族的注意力,他们这支军队便不再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但粮草的问题迫切的摆上了桌头,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食已经越来越少,而这里又是丛林密布,人烟稀少,哪里有粮食供应大军。
为今之计,只能动员部队在深山中打猎,用以充作大军粮草,才能勉强度日。挨个看望,发现大家的精气神还是不错,毕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还没有被现实腐蚀,依旧有着理想和信念。
就在这时耳边却传来一个禀报声,是外面的探子回报:“大人,外面来了一个道士求见大人,说是特意为大人解忧。”
老韩和自己的老友向来不信鬼神之事,因此对于这些上门投靠的道士之流向来不屑一顾,往往都让人随意打发了,但是经历过昨夜之事,老韩却是改变了主意,准备见一见这个毛遂自荐的道士,看他如何替自己解惑。
不一会在探子的带领下,乌先生走入帐中,看到老韩不禁一愣,不曾想竟然是位熟人,虽然当初之事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大黑驴一行人上,但是那个威严的中年人和旁边的老韩却引起了他极大的关注,只可惜自那天他便脱离了陈涛,否则势必要调查个清楚。
老韩看见来人也是一愣,乌先生的手段他也是见过的,的确不是那些坑蒙拐骗的道士,于是态度变得和煦起来,笑着说道:“未曾想竟然是故人来此。”
乌先生亦是笑着回道:“乌某也未曾想到能够在此见到你这位传说中的乌先生,看来当日我离开之后,便是你们打开了城门,毁灭了陈家。”
“怎么,乌先生是想替旧主报仇不成?”
乌先生摇了摇头说道:“我与陈涛不过是萍水相逢,受了他的资助替他解决些问题,倒也没有太深的交情,当日我亦是全力出手,甚至差点因此丧命,也算是还了他的恩情,自然没有义务替他报仇。”
“那先生到此所为何事?”老韩脸上挂着饶有兴趣的神情,他心中隐隐有了一种猜测。
“自然是替你们这支军队找个好出路。”
“笑话,我们人多势众,又有兵戈在身,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何必要乌先生替我们费尽心思的找个出路。”
乌先生却是摇了摇头道:“你骗的了别人却骗不了我,乌某虽是方外之人,但混迹人间许久,自然知晓你们早已是走投无路,如今世家大族视你们为洪水猛兽,恨不得食肉饮血,只不过是有一批人肆虐中原,以至于暂时放过你们罢了。”
“一但你们走出这深山老林,无数的世家军队就会一拥而上,彻底将你们杀死,而就我猜测你们的粮草恐怕不多了吧。”
乌先生的一席话让老韩顿时变了脸色,他目光灼灼的盯着乌先生,冷冷的问道:“你究竟想做什么?”
乌先生脸上却挂起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轻声说道:“不是和你说了吗,为你们指一条通天大道。”
“为什么?”老韩十分冷静的问道,他才不相信眼前此人会这般好心。
“当然是为了乌某自己了,那位贵人如今正在难中,若能雪中送炭对于我而言自然是好处颇多。”
“不过我倒听说你们这些方位之人,向来视金钱如粪土,竟然也会为这人间的富贵如此奔走。”
“我为的可不是富贵。”乌先生脸上挂着笑意说道。
“哦!愿闻其详。”
“人间富贵虽然对我们意义不大,但是气运却是十分的重要,只不过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敢于掺和到王朝更替中的。”乌先生也不隐瞒,将修行界里面的一些事情一一说了出来了。
老韩诧异的望了乌先生一眼,笑了笑说道:“没想到你竟然会这么直白的告诉我。”
“毕竟日后恐怕还是要共事,留个好印象还是值得的。”
“那你倒是说一说我们的出路在那里?”
乌先生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这才说道:“大楚亡国,但是太子陆询却没有身死,反倒逃了出去,如今正在面见陆家老祖,仙人之身,有他相助自然是复国有望,如今我们若是投靠过去自然是雪中送炭。”
老韩闻言眼神一亮,这便与老友所说的对上了,可是他却不露声色的说道:“大楚太子,乌先生莫要说笑,我等与他有杀父灭国之仇他又怎么可能接纳我们这些人,不出手杀了我们就已经很好了。”
“若是常人自然会这般,但是太子殿下既然立志复国,自然要异于常人,我敢断定他一定会宽恕你们。”乌先生却是信心满满,其实他与陆询未曾谋面,自然也不清楚他的为人,但是他却相信陆羽的实力,茶圣之名可是非同小可,这般的大能做到的事情往往难以想象。
但是老韩却没有直接答应他,只是让人带他下去休息,这却让原本信心满满的乌先生有些纳闷,不过第二天看到开拔的大军之后,他还是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有了这样一支战斗力不俗的军队,陆询复国的班底就够了。
至于老韩忧心的粮草问题,乌先生却是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那位茶圣一定有手段改变,毕竟这位可是圣贤之身,法力无穷神通广大。
这便是两人来到落霞山的缘由,如今望着这高耸的山峰,他们却发现自己在不经意间迷失了道路,不由得面面相窥。
第三百零四章
君臣
抬眼望去,只见高大的树木长得十分的茂密,整座山峰被无尽的绿植包裹,耳边不时传来野兽的嘶吼声。
“你不是修行中人吗,就不能使个法术找找路?”老韩提议道。
“我又不是仙人,再者说我也没听说有什么找路的法术。”乌先生没好气的说道。
与此同时,洞天之中,刘青云却是已经感应到众人的到来,他喊过一旁认真学习的陆询说道:“山门处来了两位客人,你去迎接一下。”
陆询有些疑惑,这迎来送往一直都是两位童子的活计,不曾想今日却让自己去做,也不知道有何深意。
不过此时的他已经拜了刘青云为师,自然不敢违背师傅的命令,只能带着满心的疑惑向着洞府外面走去。
毕竟在落霞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又时不时会被大黑驴和小白象这两个家伙带着,如今的陆询自然对这个地方十分的熟悉,山中的猛兽早就被两个没品的家伙欺负够了,看见陆询便和耗子看见猫似的,早就跑的没影了。
也正因为如此,陆询很容易便来到了山脚下,看见了衣衫褴褛的军队,毕竟人数不少。
当他看见这支军队的一瞬间,他便认出了他们的来历,正是攻破京都的起义军,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来到了落霞山。
而当陆询看见义军的那一刻,他的身影同样进入了老韩和乌先生的眼中,只是一眼他们便看出了对方应该就是自己要找的人,这是一种直觉,陆询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他们便从心底里有着亲切和臣服的感觉。
“这便是龙气的作用吗,我只是看了一眼便被吸引,着实有些可怕啊。”乌先生内心暗自赞叹。
至于老韩看见陆询之后,眼神便十分的复杂,对面这个人决定这自己这一行人的出路,最为关键的是自己与他有着亡国灭家之仇。
“你们便是师傅口中的客人?”陆询开口轻轻问道,语气不卑不吭,也没有任何轻视意味,仿佛是遇见了多年未见的好友,十分的熟络。
对于起义军他心中其实并没有多么的憎恨,因为他知道没有他们也会有别人,大楚灭国的根源不在他们,因此当他看见这支军队的一瞬间,想到的并不是国仇家恨反而是这是一支十分精锐的部队,若是能够收入麾下便会开一个极好的头。
也许这便是一个人天赋,甚至都不用人教导,便能无师自通,或许陆询便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在下寒暄生,乌行道见过太子殿下。”两人齐声说道。
周围的人顿时睁大了眼睛,他们都是起义军出生,自然知道自己这些人和这位亡国太子之间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搞不清楚自家的首领为何要来找他。
“大楚已经亡国,我有什么资格称太子,再者而言天下大乱,百姓名不聊生,都是我陆家之罪,又有何颜面自称太子。”陆询的姿态放的很低,言语间其实已经将亡国的原因背在了自家的身上。
虽然众人也知道他这话只不过是客套话,但是心中还是生出了一丝暖意,因此身体都放松了下来。
老韩闻言却是暗自点头,只这一番话他便感觉这位太子殿下,果然有两把刷子,对于此行的目标有了一丝信心。
“天下霍乱的根源在于世家大族的尾大不掉,土地兼并,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敢问殿下该如何应对。”老韩沉声问道,他要确定自己所托非人。
陆询自然知道这应该就是考验了,只要度过考验,那么这支看起来有些狼狈的精锐就能收入囊中,成为自己中兴大楚的根基。
“开科取士,抑制兼并,一体纳粮,世家自然渐渐势弱。”陆询的话语轻轻传来。
老韩却是一愣,他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并不认为立马就能得到答案,但只要确定陆询不会包庇或者过多依靠世家便足矣,否则自己辛苦一生最后还是给世家做嫁衣就太让人痛苦了。
未曾想陆询竟然直接给出了自己的方针,虽然言语很短,但饱读诗书的老韩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片新的天地,他感觉自己一直苦寻不到的答案似乎就要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双眼放光,他快步走到陆询身前,急忙问道:“可否详细说明。”
陆询自然很乐意解释自己的意思,毕竟这些都是他从诸多圣贤典籍中逐渐学来的东西,也是迫切希望得到认可,只可惜周围之人要么是修行之士,对于这些不感兴趣,要么就是眼界见识不够,看不出自己所说的奥秘。
如今看到老韩的样子,自然知道眼前这人是能够懂自己意思,并且与自己有着同样理想的人,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于是在微风的吹拂下,陆询轻轻的将自己的所得一一道出,只听得眼前的老韩如痴如醉,他顿时便感觉自己这么多年都是白活了,原本自己认为无解的难题,似乎找到了答案,而且十分具有可操作性。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发现自己和陆询十分的投机,两人在某些理念中十分的契合,似乎本就应该站在一起。
不知道为何,望着侃侃而谈的陆询,老韩的脑海里却是不禁闪过自己老友的身影,他也是这般的信心满满,想要改变这个令人绝望的世界。
不一样的是陆询更为年轻,也更加有见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政治纲领,老韩这样的人很清楚,有了这个东西,才算是有了真正的希望,否则便只是重复着过去的兴亡罢了。
“可惜他死了,否则你和他一定有很多的共同语言。”老韩听完陆询的说话之后,情不自禁的感慨道。
陆询很清楚,老韩说的应该便是曾经起义军的首领,对于这个人他其实感官很复杂,既有害死自己父母的仇恨,也有发自心底的欣赏和认可。
“不知殿下对于他有何评价?”老韩纠结了一会,终究还是问出了这样的话来。
陆询沉思一会这才说道:“他是首犯,攻破京都,害死我的父王母后,此仇比天高比海深,我虽十分认可他的理念,却不可能为他张目,就让他沉浸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是非功过由后人说吧。”
老韩闻言微微的送了口气,其实他也清楚,自己等人毕竟只是下属,摇身一变便是另外一支队伍,但是老友毕竟是名动天下的反贼,陆询无论如何都不会替他翻案,不过陆询言语中并没有追究老友的意思也让他感觉到了意思慰藉。
毕竟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便是最大的仁慈,不至于牵连老友的后裔亲族,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3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