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大道宝瓶(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351


陆询站起身来,收拾了一下自己沮丧的心情,他有预感,今生今世恐怕再也见不到老祖的面了。
“我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让老祖看看。”陆询喃喃自语道,心中有豪情万丈,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吩咐一声,大军开拔,浩浩荡荡的军队直扑中原,这支渴望胜利很长时间的军队终于要迎来自己在外的第一场战争,很多士卒都红着双眼,准备用战功替自己争取安身立命的土地,毕竟之前大战中很多人因为立下大功家里多了一块土地,成为了周围人羡慕的对象。
而中原王涛的军队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毕竟那突如其来的可怕火焰早已隔断了两方的通道,熊熊烈焰即便是靠近都炙热难耐,更别说大军来袭,因此城中戒备早已松弛,很多守军都开始聚众赌博玩闹。
“老李,赶紧过来玩两把!”一个敞着衣衫的年轻汉子高声呼喊道。
在不远处有一位年纪较长的士兵,正站在那里警惕的望着外面,听闻汉子的喊声转过头道:“吴统领,这样不好吧,万一敌人摸过来了可就罪过大了。”
“老李你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如今那里可是天险,你是没去看看,那大火真是可怕,连石头都给融化掉了,就这种情况楚军能过得来,除非他们飞过来,不对飞也飞不过来,那温度飞鸟都给他烤熟了,赶紧来就缺你一个了。”年轻汉子兴奋的喊道。
老李将信将疑的走了过去,他知道吴统领亲自到前方查探过,既然他这么有信心,自然应该是有所依仗,一想到这里他也就放下心来。
殊不知就在几人交谈之际,一队人马已经悄无声息的靠近了城池,陈雄眺望着城中的情况,发现城墙之上竟然看不到几个守军,心中大喜,转头对自己的副官说道:“我就说对方肯定麻痹大意,你看看这城防如同纸糊的一般,看来今夜我又要立一件大功了。”
副官亦是满脸笑意说道:“我估计其他几位将军又要红眼睛了,可是没办法谁让他们跑得慢。”
大楚中的很多人都知道,有着可怕火焰的阻挡,对方一定会放松警惕,谁打头阵谁就有可能立下大功,因此谁都想争夺先锋官的位置,但是陈雄率领的可是全军速度最快的骑兵,如今打的便是信息差,讲究的便是兵贵神速,因此这样的好机会便自然而然的落到陈雄手中。
“让兄弟们做好准备,待会天色一黑我们就摸上城头,记住先把城门给我占住了,今天咱们就让他们看看为什么我们是王牌。”陈雄给自己的士卒鼓劲说道。
士卒们一个个兴奋的望着远处高耸的城墙,在他们心目中,这个城墙已经飘扬起大楚的旗帜。
当夜晚降临,陈雄看了身后一脸激动的士卒,轻轻挥了挥手,于是这支隐藏在暗中的队伍开始动了起来,事情进展的很顺利,顺利的都超出了陈雄的预计,此时此刻爬上城头的楚军对于敌军而言无疑是神兵天降,根本没有记过什么激烈的战斗,便接管了城池。
打开城门,陈雄带着自己的骑兵呼啸而过,城中的守将接到消息时便已大势已去,他也是个识时务的,很快便选择投降,让陈雄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这座城池,为大楚进攻中原拿下了桥头堡。
等到陆询进城,城中早已准备好了迎接事宜,以至于让大楚的很多人感觉自己仿佛是回到了自己的地盘,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深夜,王涛从睡梦中醒来,心里一阵烦躁,无论怎么办都无法安然入眠,这才披上衣衫在院中散步。
此时正值深夜,一轮银月高悬空中,洒下银辉,照亮了寂静的院子,奴仆们早已陷入了沉眠。王涛制止了自己亲随的保护,一个人静静的走在自己的宅院之中,这是曾经属于刘家的大宅。
自从住了进来,他还从未像如今这般仔仔细细的走上一遭,一时间感慨万千,自从联军失败,他的情绪便一直不高,失败的阴影如同一座大山一直压在他的心里。
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悲观,在见识了大楚军队的战斗力,以及站在他们身后仙人的实力,说实话,王涛感觉到了绝望,这是一个根本无法战胜的对手。
这段时间他每每从梦中惊醒,都仿佛能够看到大楚士卒的大刀砍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一代枭雄竟然因此坐立不安,他都以为是有冤魂作祟,求道自家先祖面前,却被告知无冤魂作祟,只是忧思过度引起的,这才安下心来。
不知不觉,王涛便散步到了紫阳道人的静室之外,对于这位先祖,他是又敬又怕,敬他长辈神通广大,怕他那一双眼睛似乎总能够看穿人心,将心底里最阴暗的方面觉察,因此很多时候他都有些避着这位先祖。
今天却是鬼使神差的走到了这里,于是便探头看了一看,发现紫阳道人并未休息,反倒站在院子里望着天空怔怔出神。
“老祖宗,您还未休息啊?”王涛恭敬的问道。
“大楚动兵了,估计已经占领了盘城。”
紫阳道人轻轻一句话,却如同雷霆在王涛耳边响起,他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不可能,那里有可怕的火焰阻挡,楚军如何过得来。”
“我也不知,但我夜观天象,看紫微星动,破军星大放其华,估摸着应该是盘城失守,你得早做准备才行。”紫阳道人轻声说道。
“老祖,那火焰人能过来吗?”
“那火焰本是一位极其可怕的旱魃引起,以我的实力不是她的对手,但是那毕竟是茶圣,法力通天,若是他亲自出手或许真能降服旱魃,熄灭火焰。”紫阳道人亦是猜测,他虽然修行不差但是比起陆羽和女魃这样的存在而言差的太远。
因此根本无法衡量两者的实力,自然无法肯定结局。
但是这些话对于王涛而言已是足够,毕竟紫阳道人乃是神仙人物,所说之话自然不会是空穴来风,一时间他能感觉到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而这一次他没有获胜的信心。
连夜派出探马去往盘城打探消息,另一方面却在心中做好打算若是盘城已失该如何是好,手下将领被王涛的行为摸不着头脑,却因为王涛的威严不敢多问。
不过很快从盘城传来的消息便让大家震惊了,这座城池已经落到了大楚手中,城中守军全部投降,大楚的大军已经完全进入。
“可恶的刘老三,主公这样的叛徒就应该砍了他的头去喂狗。”消息一出,一时间群情激奋,纷纷出言声讨盘城守将。
王涛却是摆了摆手,阻止了众人的咒骂,一脸严肃的环视了一圈这才说道:“惩治叛徒日后再说,如今要考虑的是盘城丢了,我们该怎样阻挡楚军的攻击。”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在场那么多将领此时却是鸦雀无声,一个个如同木偶一般,一动不动,根本说不出半点好办法。
其实也怪不了他们,毕竟上次联军失败的阴影还如同厚重的乌云一般笼罩在他们头顶,和这样的军队作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这一次的楚军更加强大。
第三百六十章
登基
“难道这么多儿郎竟然连一战的勇气也没有了吗?”王涛厉声问道,他睁大了自己的双眼,环视一圈,那双硕大的虎目中有着猩红之色,这一刻他终于感觉到了绝望,他知道人心已经散了。
等到诸将退去,王涛仿佛力气被抽干了一般,瘫坐在自己的凳子上面,望着下方已经空荡荡的大厅,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这一刻,心中的万丈豪情渐渐退去,只剩下深深的无力感,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吴先生,你看如此军心可堪一战否?”王涛轻声说道,声音在空荡荡的大厅中回荡。
“唉!未战便已胆寒,此战无战胜之理。”吴先生亦是叹息道,虽然他知道王涛如今想听到的是鼓舞的声音,但他无法违背良心说那样的假话。
“是啊,未战先怯,如何能胜,未曾想我苦心经营多年的基业就要这样拱手送人。”王涛心有不甘的说道。
吴先生亦是沉默不语,他又何尝不是心有不甘,可是天下大势如此,楚军的战斗力他一清二楚,若无必死之心,断无战胜之理。
“形式不由人,徒叹奈何。”王涛喃喃自语道。
他瘫坐在凳子上,抬头望着房顶,似乎在神游天外,过了好半晌这才说道:“看来是时候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了。”
吴先生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他熟知自己这位主公的脾气,在遇到这样的局面之时很有可能会选择玉石俱焚,未曾想他如今竟然变了注意,言语间似有服软之意。
“主公可是想通了?”
“想不通又如何,形势如此,若是一味不知变通,只会是毁灭的结局,我王家如今就剩我一根独苗,我又怎么忍心让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王涛轻叹一声说道。
其实这其中也有紫阳道人的功劳,因为他的言语其实王涛对于自己失败的结局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再者知晓了地府龙庭的奥秘,他也有了别样的心思,即便不能君临天下,成为龙庭中的重要一份子也是可以的,足够庇护王家众多亡魂。
另一方面,陆询大军势如破竹,一路上攻城拔寨竟然连一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遇到,顺利到大家以为王涛还在酝酿什么阴谋,殊不知此时的楚军已经是今非昔比,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和之前残酷的大战。
如今的大楚能够称的上真正的精锐,老兵带着新兵形成了完善的培养制度,短短时间里便早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反观王涛一方,经历上次大战,他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那是他这么多年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家底。
现如今军队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而刘家虽亡,影响犹在,使得王涛的征兵之路也显得有些艰难,这一增一减差距立马就表现出来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大楚便迅速的占领了中原地带,王涛开城投降,愿意接受陆询的整编。
让准备看好戏的天下诸侯惊掉了下巴,他们原本以为会是一场火星撞地球的大战谁料竟然虎头蛇尾,还没等他们搬好桌凳,准备好瓜子,战争便结束了。
这时的他们才惊恐的发现,拿下中原的陆询已经有了席卷天下,并吞八方的气势,他们想改变现状,但却无能为力,陆询大势已成。
之后的时间里,陆询稳扎稳打保持着自己压迫的节奏,一个一个的收拾了地方上的诸侯,终于在三年之后,还于旧都。
当大楚的旗帜再一次在京都的上空飘扬时,城中的百姓都感觉如同做梦一般,似乎之前那将近十年的动乱只是梦幻一场,如今梦醒了依旧还是大楚。
陆询骑着骏马,自中道而入,映入眼帘的是早已残破不堪的京都景象,曾经辉煌的京都几经转手,被战火摧残早已没有了曾经的繁华景象。
到处充满着残破,陆询努力的想要回忆起曾经繁华的景象,但是他自幼养在深宫,出宫之后便在外面,很少见识京都的繁华,因此到了此时此刻竟然想不起来。
一些年纪较长的老人激动的跪在地上,望着熟悉的旗帜和军服,眼泪纵横,他们出生的时候,大楚还在太平时节,因此对于大楚朝廷有着极强的认同感,做了大半辈子的大楚子民,动乱之中,他们的君王一变再变,仅仅这三年时间便有将近五位诸侯来到过这个城市登基,建立国号。
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大楚的旗帜一直在心头飘荡,他们多么希望有一天醒来,自己重新成为了大楚的子民,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陆询走过人群,看到这群激动的颤颤巍巍的老人,他们一个个头花洁白,满脸的皱纹,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
连忙走了上去将为首的老者扶住,嘴里关切的说道:“老人家身体还好吧。”
老人睁着浑浊的眼睛望着陆询,脸上现出激动的神色,他颤颤巍巍说道:“是太子殿下,和当初模样无二,就是成熟了很多。”
陆询诧异的望了一眼老者,心中疑惑是不是有人暗地里安排的,自己的身份根本不需要别人来证明。
“小民当初有幸见过太子和皇后娘娘布施,因此记得您的相貌,您可算回来了。”老人唏嘘的说道。
陆询这才想起自己的确和母后布施,那是因为当年北方好几座城池遭遇水灾,不少难民涌进京都,当时身为太子的他和母亲难得出了一次宫,为难民施粥,那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底层人民的生活,那种苦难让他记忆犹新。
“您老人家是当初那些难民中的人?”陆询好奇的问道。
“正是,小老儿当初要不是殿下的那碗热粥,恐怕早已命丧黄泉了,这些年一直祈祷殿下洪福齐天,没想到今生今世竟然还能看见您还于旧都,想必娘娘泉下有知也会为您感到骄傲。”老人激动的满面红光一双枯瘦的手死死的抓着陆询的胳膊。
陆询的胳膊被老人握的有些发疼,但他却没有选择抽出来,这便是民心,有了这样的百姓,他的位置才能做的安稳。
同时心中也是一阵愧疚,这些百姓是如此的质朴,只要当权者对他们好一点,他们便恨不得将自己的心剖开,但他们又岂会知道,这场动乱的源头就是陆家。
“老人家您放心,我回来了,大楚也回来了,太平的日子也会回来的。”陆询轻声说道,即是对老人的承诺,又是对自己的鞭策。
告别了热情的百姓,陆询带着大部队继续向前,不一会便看见了曾经的宫殿,虽然几经战火,以往金碧辉煌的皇宫变得有些残破,不过好在京都的名号在那里,无数的枭雄都选择将这里定为国都,因此大部分的宫殿得以保全。
“久违了啊!”陆询抬头望了一眼高高的宫墙,轻声叹息的说道。
他对这个地方感情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这是他的家,他的童年都在这里度过,但是他却一点也不喜欢这里,曾几何时那厚厚的宫墙如同一座巍峨的大山总是压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中,让他感觉到窒息和压抑。
但当他离开了这座自以为的囚笼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记忆全部都在这里,自己和这座皇宫早已密不可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3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