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大道宝瓶(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351


“还不好好去练枪,你不是豪言以后要自己创出一门赫赫有名的枪法来吗。”刘青云笑着对童渊说道。
“是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百鸟朝凤。”童渊仰着小脑袋,一脸坚定的说道。
“不仅这样,我还要和师傅和祖师一样,成为仙人。”
“那你可要努力了。”
师徒两个人的对话,被林间的清风吹散,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但是却深深的刻在了刘青云的心中,以至于多年之后回想起来,心中亦是一片温暖。
陆羽腾云驾雾,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洞府中,一切还和自己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就是少了那个一脸笑意,迎接自己回归的少年。
“只希望他不会伤心难过。”陆羽微微叹息道。
走进洞府便看见了向他招手的悟道茶树,陆羽微微一笑,盘坐在茶树之下,细数起自己此次洞庭之行的收获。
最大的收获便是当日,伏羲以八卦演化雷霆精义,让他可以一窥雷霆大道,他本身便有呼风唤雨的神通,如今只要掌握雷霆,便能使自己的神通更上一层楼,呼风唤雨加电闪雷鸣,绝对是大范围杀伤的不二人选。
其次便是在大椿王口中得到了诸多秘闻,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尤其是那位神秘的道祖,终于掀开了他神秘的一角,突然变得鲜活起来。
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疑惑,比如伏羲收走雷印说是为了还雷泽人情,不知道会以何种方式进行,而道祖疑似穿越者更是让他感觉到心神震动。
他有预感,自己这次的静修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希望醒来时还可以看看三国大世。
第七十二章
鬼神之道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过,陆羽在静修中睁开了双眼,眼眸中有雷霆放出,离体三米方才渐渐消散。
他缓缓的吐出一口气,抬起头,看见已经枝繁叶茂的悟道茶树,正热情的摆动着它的枝丫,欢迎陆羽的苏醒。
“也不知道这次修行了多久。”陆羽微微叹息道,他有些小瞧雷霆之道的奥妙,一旦心神进入修行状态,感悟蜂拥而至,时间便变得毫无意义,在他的感觉中仿佛一瞬,但他的内心很清楚,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
缓缓的站起身来,舒展了身体,一步步走出洞府外,发现已经是深秋时节,层林尽染,大自然展现了惊人的美丽,红黄绿相映衬下的丛林有种别样的美丽。
秋风吹动着他的衣衫,却未曾让他感觉到冷意,自从修成仙人之身,从此之后便寒暑不侵,这等寒冷根本引起不了他身体的警觉。
陆羽抬起头,视线落向了东北方向,他的目光穿过了万里大地,看到了那片神秘的地方,那是人族的发源地,亦是人族大昌的地方,大禹设立了九鼎结界,用来保护人族的繁衍生息。
双眸之中有微弱的雷霆闪烁,他看到那遥远的九州之地,三条气运之龙正鼎足而立,但是已经略显疲态,而在气运之龙的外面,九州封印已经开始减弱。
“过了这么久?”陆羽微微有些诧异,他实在没想到自己这一次闭关修行会经历这么长的时间,头一次感觉到所谓修行无岁月的说法。
心念微动,脚下腾起祥云,向九州之地飞去。
刚入九州便看见天空中有星辰微动,北斗七星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星光从而而降,源源不断的向九州之地的某处落下。
“这是有人以阵法,向天借命。”陆羽自语道。
他的脑海里顿时闪过三国的一件大事,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心中顿时来了兴趣,落下云头,使了个障眼法,缓缓走进大帐之中,看见了这位青史留名的名士。
羽扇纶巾,白面长须,坐在大帐之中却自有一番气度。不过此时的他已经快要到生命的尽头,气息开始衰弱,没有了曾经的风流倜傥,唯有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还像往常一般。
这位蜀汉丞相已经有些精力不济,在处理了部分政务后,不由的眯了眯眼睛,就在这时他忽然看见自己前方似乎站着一位年轻书生,正一脸好奇的打量着自己。
————
不由的发出声来:“是谁?”,然而当他睁开眼睛却发现眼前空无一人,自己刚刚似乎在和空气说话。
不过他的言语将外面的人惊动,一位亲兵已经跑进大帐之中,急忙问道:“丞相有何吩咐。”
诸葛亮摆了摆手让亲兵退下,口中则喃喃自语道:“果然是大限将至,以至于看见鬼神之流。”
他自幼精通奇门八卦之术,对这些鬼神之事,知之甚深,知道鬼神之流最喜欢靠近阳寿将近之人,因为人在死之前会将体内所有的力量全部转化,用来加强魂魄的力量,为的是保护魂魄不受外界损伤,人们常说的回光返照之现象就是因此而来。
而对于鬼神之流而言,这股溢散出来的气息,对于他们而言同样是大补之物,因此他们会追随那些将死之人,等待他们的死亡,窃取一部分力量。
“大业未成,心有不甘啊!”诸葛亮微微叹息道,越到这个时候,他越是感伤,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回想着曾经的过往,脑海里不断的闪过当初主公三顾茅庐的情形。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刘备便是诸葛亮的知己,不以他年轻便看轻于他,给了他一展抱负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的心中早已打定主意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一次他也是决定最后一搏,向天借命,若是功成,他便能再延寿一纪,到时候也有辗转腾挪的余地。
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只要他大帐里面的明灯不熄便是功成,但他的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果不其然,司马懿夜间袭营,魏延慌张之下闯入帐中,令那一盏明灯熄灭。
诸葛亮彻底死心,他拦住了已经有些愤怒的众人,安慰他们道:“生死有命,我本是逆天而行,有此难也是正常。”
就在这一晚,诸葛亮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之后,缓缓的闭上了双眼,走完了自己绚丽而又璀璨的一生。
魂魄渐渐从身体中走出,诸葛亮好奇的打量着周围恸哭的众人,他知道自己这是已经死了,转过头便看见一位青衫先生正站在大帐之中,带着一种奇怪的情绪看着这一幕,他方才知道自己前面的确没有看错。
“不知是何方鬼神,在此等我。”
“鬼神?”陆羽听到这个词语,微微一笑道。
“依靠窃取人死之时的一口精气而苟延残喘之辈,也能称之为鬼神。”陆羽的言语中充满不屑,在他的知识中,这样的家伙连鬼仙道的大门都没进入,民间百姓恐惧它们,便以鬼神称之,其实说白了就是孤魂野鬼。
当然,若是有鬼魂能够得到足够多人的供奉,自然能够化生神职,从此真正踏入神仙道,但这种神仙潜力耗尽,再想向上修行难比登天。
诸葛亮诧异的打量了一眼陆羽,没想到眼前的这人,口气如此之大,将寻常所言的鬼神说的不值一提。
“那么先生认为什么样的存在才能被称之为鬼神。”
“鬼神,亦是长生之辈,若不能长生久视,又岂有脸面称自己为鬼神。鬼神之辈应是顺应天天人之道,以香火铸就金身,与人道依存,长生久视。”陆羽款款道来。
“看来倒是亮孤陋寡闻了,却不知这鬼神之道亦是云泥之别。”诸葛亮一脸受教的表情,向陆羽拱手行礼说道。
“鬼神之道,说起来容易,实则千难万难,只有聪明正直者,得万民敬仰之辈才有机会踏入此门。”
“若说此地芸芸众生,能够修得鬼神之道的恐怕只有你一人而已。”
第七十三章
刘青云激发五气
陆羽的话让诸葛亮眼前一亮,他听出了陆羽的言外之意,只要自己愿意,便能修成鬼神之道,不至于堕入轮回。
这时他看见陆羽对着自己的额头轻轻一点,瞬间有无数的信息涌进脑海之中,仔细梳理发现是香火金身的锻造法门,亦有着香火之力的用法和忌讳。
不由的下拜道:“谢先生传法!”
“得了此法,你便能修成鬼神之身,香火之道贵在一个愿字,百姓许愿,神灵兑现,之后百姓还愿,这样产生的香火之力才是最纯洁的力量,不会污染自身,若是普通的香火之力,只会污染魂体,长此以往就会使人性情大变,劫难临头,切记!切记!”
陆羽的一番话让诸葛亮恍然大悟,他时常听闻百姓传说,不少鬼神在经历了漫长岁月之后便好似变了人似的,曾经坚守的东西都会放弃,往往会性情大变,原来如此。
“先生,请问这法门我可以教给别人吗?”
“此法门本是诸多孤魂野鬼揣摩而出,我结合了古代神灵的信仰法门以及鬼仙道和神仙道的部分手段,去其糟粕,才算真正成型,你若愿意可以替我传道。”陆羽想了想说道。
鬼神之法和鬼仙道,天仙道不同,彻底放弃了对魂魄的修行,只依赖香火而存,可以算的上是所谓的信仰之神,虽名为鬼神,实则完全依赖于人道,若是人道大昌,自然鬼神强大,若是人道衰落,则鬼神亦有陨落危险。
这个法门其实存来已久,只不过以前是很多孤魂野鬼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出现的一种延寿手段,因此不成体系,更没有所谓的传承,陆羽行遍四方,见识了不少山间鬼神修行此道,在这次闭关中,无意中和上古神灵的祭祀之道相结合,这才有了这一法门的出现。
但是对于他这个修行了天仙道的人而言,这个法门毫无用处,也是机缘巧合之下,传给了诸葛亮,对陆羽而言,这是一件好事,让他殚心竭虑的去大兴鬼神之道,他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先生大德,晚辈替天下众生谢过先生。”诸葛亮盈盈下拜道,他虽不是修行中人,但却绝顶聪明,在学习这法门的一瞬间他便意识到了这种法门的好处。
修行门槛太低,几乎对修行者的资质没什么要求,唯一就是要有人信奉。而且极其依赖人道,对于黎明百姓而言亦是好事,因为鬼神的生死及力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人们对他产生的愿力,这使得鬼神会比那些高高在上的诸神更加关心黎明百姓的死活。
陆羽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意当中创立的法门,有多么可怕的潜力,日后整个人族鬼神遍地,很多村子里都有所谓的家神护佑,是当时的一大奇景。
只不过此时这法门初立,还未传遍天下,陆羽自然没有感觉到他的厉害之处,对于他而言,这只是一次小小的实验得到的结果。
—————
此时的陆羽早已腾云驾雾离开了五丈原,三国已经走到了尾声,天下一统在即,然而整个九州的人族气运却已经大不如前,金蝉子在汲取了这么多年后,终于要引发质变。
很快一个黑暗的时代就要降临在这片大地上,那会是一个暗无天日的时代,汉族会迎来自己最大的挑战。
即使知道这件事的必然性,陆羽心中依然有些压抑,或许在那些已经活过了无数岁月的大能眼中,这便是所谓的天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他们冷眼旁观,静待着时代的带来,早已忽略了大地上哀嚎的生灵和流淌在大地上的鲜血。
带着这样一股压抑的心情,陆羽来到了刘青云的面前,打量着自己这位多年不见的弟子。
这才发现,自己弟子已经从一个少年模样,变成了一个中年人,虽然还是那般挺拔,脸上依旧挂着熟悉的笑容,但陆羽还是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
“青云,你这又是何必呢。”陆羽的言语中带着唏嘘。
“先生,我倒觉得这样挺好的,将一切过往的美好藏于心间,免得以后自己变成一个只知修行的石头,千百年后从记忆中将它翻出来,亦能心有悸动,才是仙人的乐事吧。”刘青云微笑着说道。
自从童渊天门筑基失败,走完自己的一生,刘青云便成了这样一幅中年人的形象,对于天仙道之人而言,他们的形象往往便是他们的心境,心境年轻自然便是年轻人的模样,心境若是中年人的心态,自然便是中年形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3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