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校对)第10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4/1895

  但很显然,韩国是绝对不肯将晋阳交给魏国的,毕竟晋阳若给了魏国,几乎等同于将大半个太原郡都割让给了魏国,更要命的是,纵使是在剩下的寥寥城池中,韩国亦处于绝对劣势。
  说得难听点,将晋阳割让给魏国,这对于韩国而言,跟林胡入侵太原郡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此时,严誉低声说道:“若姬润公子仍未满意,釐侯曾言道,可以将‘皋狼’亦割让于贵国。”
  “……”赵弘润看了一眼严誉,又看了一眼地图,默然不语。
  “好个釐侯韩武,他这是给本王一个下马威啊!”
  眯了眯眼睛,赵弘润心中隐隐有些发怒。
  为何?
  因为“皋狼”就在“离石城”的正北方,倘若魏国不索取“皋狼”,那么,韩国仍然还得在这里驻军,与“离石城”的魏军相拒,牵制魏军;但倘若魏国索取了“皋狼”,那么,西河的南部,将全部变成魏国的领土,换而言之,他日胡人进犯的时候,将会是魏国的领土受到损失。
  这相当于将胡人的一部分威胁,转嫁到了魏国身上。
  更糟糕的是,这样一来,驻守于西河的魏军将成为保护韩国太原郡的军队。
  那么问题就来了,皋狼城,取或不取?
  “……”
  赵弘润皱眉思忖着。
  而在旁,严誉、审蜚则一脸有恃无恐地看着这位魏公子润。
  毕竟釐侯韩武在给他俩的书信中说得很清楚,无论魏国是否索要“皋狼”,对于韩国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于反而有利。
  “原来如此。釐侯韩武这是想祸水东引,将胡人的威胁转嫁一部分到我大魏身上……呵,挺高明啊,不愧是韩王简的儿子。”
  在心中暗暗称赞了一句,赵弘润抬起头来,笑呵呵地说道:“前几日,贵国士大夫赵卓赵大人曾劝本王,‘魏韩之恶,兄弟阋墙;戎狄之恶,家外恶邻。’本王深以为然。今日贵国因非战之过而败于我军之手,本王亦甚感庆幸,岂可乘人之危,趁机侵夺贵国的领土?……这样吧,‘中阳’、‘平周’、‘离石’、‘蔺’、‘皋狼’,这五座城池,本王一座都不要,本王要这里!”
  说着,他伸手指向地图上的河西(即西凉)。
  严誉、审蜚二人面面相觑,不知赵弘润是何用意。在旁,荡阴侯韩阳也是一头雾水,忍不住开口提醒道:“姬润公子,西河并非我大韩国土,而是羌、胡的占地啊。”
  听闻此言,赵弘润笑眯眯地说道:“正是因为并非贵国国土,本王才会选择这里呀。”说着,他似笑非笑地说道:“请贵国派兵攻克此地,交予我大魏……如此一来,贵国确保国土完整,而我大魏亦得了好处,岂不两全其美?”
  荡阴侯韩阳愣了愣,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地图,随即再次将目光投降赵弘润,眼眸中露出几许敬畏之色。
  而严誉、审蜚二人,此刻更是早已傻眼。
  “高明!”
  在旁,韩王然静静地看着经过,此刻于心中大为惊叹眼前这位魏公子的睿智。
  不可否认,釐侯韩武的确挺高明,以退为进,企图借割让“中阳”、“平周”、“离石”、“蔺”、“皋狼”,将来自胡人的威胁转嫁到魏国身上。
  但是,眼前这位魏公子润,明显更为厉害。
  想到这里,韩王然对自己重夺王权一事,更添信心。
第1035章
和议(一)
  当日初次和议之后,严誉留在邯郸,而审蜚则在请示过赵弘润后,带着两名护卫拍马赶回武安,将今日议和会议上赵弘润提出的要求传达给釐侯韩武。
  大概是戌时前后,审蜚火急火燎地回到了武安,在拜见过釐侯韩武后,便将今日会议上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后者,直听得釐侯韩武眉头深皱。
  正如赵弘润所猜测的那样,釐侯韩武此番授意严誉与审蜚将“中阳”、“平周”、“离石”、“蔺”、“皋狼”作为战败赔礼割让给魏国,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将胡人的威胁转嫁到魏国头上。
  正所谓两权相害取其轻,虽然割让五座城池这固然让釐侯韩武感到痛心,但若是能就此将“胡祸”转嫁一部分到魏国身上,这在釐侯韩武看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在那五座城池中,“蔺县”位靠西河,历来是受到“胡祸之灾”最严重的县城,因此,县内的民众十有八九都逃到了“离石城”,以至于“蔺县”除了数百留驻韩兵外,几乎没有多少居民,可能连百户都不到。
  因此,这座县城釐侯韩武是毫不心疼的。
  再说“中阳”、“平周”,这两座县城被夹在胡人与魏人当中,虽说河东郡的魏人这些年来倒是未曾进犯,但架不住胡祸之害带来的威胁,因为这个原因,韩王室历来也无心发展这两座城池,仅用这两座来钳制魏国的“北屈城”,今日就算割让给魏国,影响也不是很大。
  如此就只剩下“离石”与“皋狼”这两座城。
  皋狼就不用多说了,那是典型的军镇县城,它可以视为是离石城的陪城,为后者起到一个驻军保护的作用。
  因此,“中阳”、“平周”、“离石”、“蔺”、“皋狼”这五座城池后,唯有“离石”的割让釐侯韩武感到痛心,毕竟离石城在收容在周边县城的民众后,县内居户超过一千户,称得上是西河一带屈指可数的几座大城。
  但相比较“将胡祸转嫁给魏国”后带来的好处,釐侯韩武认为这点损失根本不算什么。
  不得不说,釐侯韩武虽然在对待弟弟韩王然这件事上表现地极为优柔寡断,但却不失是一位颇有远见的权臣,这可能是因为韩王起曾悉心栽培的原因,使得釐侯韩武在大局观上,毫不逊色康公韩虎这等老臣。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此番决定将那五座城池割让给魏国的主意,纵使是与他不对付的康公韩虎,亦不得不承认是一桩高明之举。
  可没想到,那位魏公子润一眼就看穿了釐侯韩武设下的陷阱,并且反将一军,居然提出索要“河西”的要求。
  “魏公子润……索要河西?”釐侯韩武皱着眉头询问审蜚。
  “是。”审蜚低了低头,一脸苦笑地说道:“魏公子润言道,‘既是两国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岂可侵夺贵国国土,这岂非是与议和之举背道而驰?’”
  “……”釐侯韩武竟无言以对。
  此时,康公韩虎那边也收到了其堂侄荡阴侯韩阳派人送给前者的书信,陷入了沉思。
  当晚,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二人秘密会见,商议了一番,他们认为,严誉、审蜚那两位士大夫,明前镇不住那位魏公子润,甚至于游说的才能还不如韩晁与赵卓。
  因此,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决定亲自去邯郸会见魏公子润,毕竟那位魏公子润提出的要求,对于韩国而言影响着实太大。
  次日,赵弘润在宴请韩王然的时候,便得知了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联袂前来的消息。
  不过对此,赵弘润与韩王然皆不感到意外,毕竟严誉、审蜚那两位士大夫明显只是一个传声筒,真正能拍板此事的,还得是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总算是同为三权臣的庄公韩庚,都不如前两位有权势。
  当时,赵弘润哈哈一笑,便接受了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二人提出的恳求:他俩希望在邯郸城外约见。
  于是乎,赵弘润将会见的地点选择在高墙外大约三里处的一条河流河畔,并提议:为了双方安全考虑,只允许携带不超过二十人的护卫。
  对此,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欣然接受。
  八月初六,赵弘润与大将军韶虎带着众宗卫以及韩王然与荡阴侯韩阳、韩使严誉三人,提早一步在约定地点扎下帐篷,静等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的来到。
  在等候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到来的时候,韩王然心中怦怦直跳。
  此刻他心底忽然泛起一个非常诱人的念头:高墙魏军据此仅三里地,倘若魏公子润下令擒拿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他岂非可以立刻重夺王权?
  正因为这样,他有些不受控制地用炙热的目光看向赵弘润。
  但是在暗自深吸了几口气后,韩王然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因有三。
  其一,韩王然心中清楚,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别看都是将领出身,但事实上都是极为小心谨慎的人,此番会见魏公子润,必定会有所防范。
  其二,纵使在这里擒拿了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他也不可能真正执掌韩国,反而会为此背上一个“私通外人陷害本国要臣”的污名。
  其三,魏公子润是否愿意为他背负“背信弃义”的污名呢?毕竟此番釐侯韩武与康公前来,魏公子润可是承认的,倘若其倘若他设下埋伏擒拿二人,岂不是将名誉都糟蹋了。
  想到这种种,韩王然眼眸中的炙热逐渐褪去。
  然而,他的神态,皆落在赵弘润的眼里。
  其实赵弘润也想过这一点:是否有可能趁此机会擒下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二人,扶持韩王然夺回王权。
  但是仔细想想,他觉得此事对他弊大于利。
  暂且不说他为此得背负“背信弃义”的污名,再者,他并不认为这么快就助韩王然夺回王权,这对于魏国而言是一件好事。
  道理很简单,因为魏国还未做好介入韩国内事的准备。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韩王然这么快就摆正心态,赵弘润还是感觉有些意外的。
  不知过了多久,宗卫吕牧撩帐走入,抱拳对赵弘润说道:“公子,韩国的釐侯与康公到了。”
  见此,赵弘润与韩王然站起身来,遂出帐迎接。
  正如韩王然所猜测的那样,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对于这次和议非常谨慎,竟带来了约两三千名步兵。
  不过,这两三千名韩国步兵被安置在距离会议帐篷大概两三里外的位置,仅有三百余兵士跟随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来到了会议帐篷。
  在荡阴侯韩阳的介绍下,赵弘润终于见到了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这两位韩国权臣的庐山真面目。
  在些许寒暄过后,赵弘润笑着说道:“不如你我皆退散兵士,入帐内详谈,可好?”
  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点头称善。
  于是,跟随釐侯韩武与康公韩虎而来的三百余护卫徐徐后退,退到那约两三千韩国步兵的位置;而原本就守卫在帐篷四周的五百名商水军魏卒,亦同时向高墙方向后撤。
  此时留守在会议帐篷外的,韩方与魏方皆只有十名卫兵,只见这些士卒彼此瞪大眼睛瞅着对方,右手不敢离开剑鞘,与其说是剑拔弩张,倒不如说是彼此都十分紧张,生怕对方骤然发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4/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