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校对)第1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5/1895

  相比较秦王囘方才在大殿内时的深沉,此时,这位秦王陛下显得更为亲和,抬手说道:“贤侄与尊使不必拘礼,请坐。”
  “贤侄?”
  赵冉、卫鞅、杜宥等人眼眸中闪过几丝诧然。
  就连赵弘润本人也是满心惊讶,毕竟据他所知,前几日秦王囘还恨不得亲手斩下他的头颅哩。
  待在席位中坐下之后,杜宥率先为赵弘润方才在大殿内的言语无礼向秦王囘道歉,借此试探秦王囘的态度。
  没想到秦王囘却很干脆地说道:“寡人不想听那些,寡人要听的,是秦魏结盟后,贵国能给予我大秦的实际帮助。”
  “这……这也太直接了吧?”
  杜宥摸了摸胡须,心中着实有些哭笑不得。
  记得上一次他说说秦王囘时,双方还是你虚我虚的一套外交用词,可这次倒好,这位秦王陛下连客套都懒得讲了。
  不过这件事,倒也让杜宥对促成魏秦结盟一事更有信心。
  想了想,他拱手说道:“秦王陛下,两国结盟之后,我大魏亦会向齐、鲁、卫三国传达此事,我大魏与齐鲁卫三国素有盟约……”
  此番话的意义,在于魏国会帮助秦国在中原占名分,使天下人逐步认可秦国也属于中原国家。
  别以为这是一件小事,事实上,这件事对秦国的意义非常大,因为只有被认可是中原国家之一,秦国才有可能招收到天下那些在本国仕途不顺的人才;否则,仅凭秦国在天下人心目中那“蛮夷”的印象,那些有才之士怎么可能会投奔秦国?
  “唔。”秦王囘满意地点点头。
  虽然这样一来,秦国很有可能不会被韩国以及楚国认可,但倘若有魏国、卫国、鲁国、齐国、东越承认,秦国也能勉强跻身于中原国家。
  “……除此之外,我大魏亦会向贵国派遣工匠,帮助贵国改进耕种收成,设法将荒地变成沃土。另外,还会将中原的文化传到贵国……”
  杜宥列举了一桩桩能够协助秦国的例子,虽然零散,但不可否认正是秦国最需要的。
  别看秦国频繁对外扩张,但事实上,秦国的基础国力很薄弱,全靠军功爵制支撑着国家的发展。
  然而,这种发展却是畸形的。
  打个比方说,同样是吃败仗,韩国、楚国、魏国能很快恢复元气,因为这些中原国家的底子厚,用一年的收成就能迅速再拉起一支军队。
  但秦国就办不到。
  上回秦国在赵弘润手中战死了二十万秦军,国内几近崩溃,花了三年时间,东凑齐凑才凑齐武信侯公孙起的那十几万人马。
  是秦国缺少兵源么?
  怎么可能!
  想想前几日的丰镐之战,渭阳君嬴华在短短十日内,就凑出了将近十万的黥面军,秦国怎么可能缺少兵源?
  根本在于,秦国缺少粮食,毕竟军队出征是要吃粮的。
  倘若秦军不断得胜,那么,自然就能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对外扩张,但倘若吃了败仗,秦国虽然有能力重新召集一支军队,却无法凑出相应的军粮。
  这也正是渭阳君嬴华能在短时间内召集十万黥面军,可秦少君与武信侯公孙起,却只能携带二十万左右的军队出征的原因。
  而相比较秦国,魏国在这五年内,从八万可征军队(驻军六营),一下子扩张到四十余万,先后创建商水军、鄢陵军、召陵军、魏武军、北一军、镇反军、北三军,还有河东五军,包括这次同时与秦、韩、楚等五方势力作战,虽说是被逼无奈,但这五方势力也并没有在短时内击败魏国,这是为何?
  因为魏国有粮,有粮,魏军就有底气与这五方势力开战——至于是否能战胜,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而对于底子薄弱的秦国来说,促进本国的农业发展,能很好地减弱军功爵制带来的负面效果。
  说白了,就是当对外征战的秦军吃了败仗,无法掠夺足够的财富与食物时,秦国也有粮食养活国民,并且对前线军队持续提供军粮,也即是战争的容错率提高了,不至于因为一两场战事的战败而导致国家崩溃。
  “善!”在听了杜宥的话后,左庶长卫鞅欣喜地点点头。
  军功爵制是他提出来的,他当然明白这种制度的弊端,但是没办法,秦国的底子薄弱。
  说得难听点,就是由于生产力低下,导致秦国自己种粮食没有去别人那里抢食物来的快,来得多,于是,秦国就不断对外扩张,掠夺其他势力的财富与粮食。
  可问题是,在对外扩张的同时,秦人掳掠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并且本国内出生的人口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秦国需要更多的食物,于是秦国只能加快对外扩张的速度。
  然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毕竟谁能保证秦军能不断打胜仗呢?
  因此,加强本国的农业,这才是最根本的办法,可尴尬的是,秦国拥有大片空置的土地,但粮食耕种的收成却十分低下,尤其是旱涝虫害方面,往往一场灾难就能让很大一片土地颗粒无收。
  倘若此番能得到魏国的经验,相信秦国的农业必定能有巨大提高。
  而相比较卫鞅,大庶长赵冉则更加在意魏国军用方面的技术,他对杜宥问道:“贵使,不知冶造技术方面,贵国能否传授我大秦一二?”
  “这个……”杜宥犹豫了,倒不是担心什么,问题是他没有这方面的权限。
  作为礼部尚书,他可以做主将魏国的文化与民用技术传授于秦人,但军用技术,他就没有这个权利了,更何况,他对他魏国的军用技术,其实了解的也并不多。
  想到这里,杜宥看了一眼身旁的赵弘润,毕竟赵弘润执掌着大梁的冶造总署,而冶造总署,如今早已成为魏国的军用、民用技术的标准,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出自冶造总署。
  杜宥转头请示赵弘润的动作,秦王囘、赵冉、卫鞅三人看得清清楚楚,心下不禁有些纳闷。
  而赵弘润瞧见杜宥的动作,愕然之余也有些无语,心说:这位杜尚书不会是让我背黑锅吧?
  可能是猜到了赵弘润的心思,杜宥压低声音解释道:“殿下,杜某来时,陛下吩咐我协助殿下与秦商谈结盟一事,期间考量定夺,由殿下拿捏。”
  赵弘润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低头思忖着。
  忽然,他反问道:“不知贵国能给予什么?”
  听闻此言,大庶长赵冉看了一眼秦王囘,见秦王囘点头示意,遂对赵弘润说道:“我大秦可出兵相助贵国,同进同退!……二十万、三十万,只要没有粮草掣肘,援魏的兵力不成问题!”
  “……”
  赵弘润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秦王囘,他也没想到秦国居然这么干脆。
  想了想,他对赵冉说道:“这样吧,贵国不妨派遣一些工匠到我大魏,半工半学,至于能学多少,就看他们自己,如何?”
  秦王囘与赵冉对视一眼,暗暗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双赢的提议:魏国得到了秦国工匠的支援,能够打造更多的武器、装备与战争兵器,以应对这场战争;而秦国的工匠们,也通过这次赴魏得到了宝贵的冶造经验,这远比魏国随便丢几张图纸、文稿给秦国,更有诚意。
  在这种情况下,纵使心中清楚魏国不会将顶尖的技术泄露给秦国,秦王囘与赵冉也很满意了,毕竟他们秦国的工匠,在冶铁方面完全就是毫无经验。
  “大致就先这样,接下来,来谈谈促成秦魏结盟最重要的……联姻之事吧。”
  看着赵弘润,秦王囘正色说道。
  平心而论,秦魏结盟是注定的大趋势,是否联姻其实关系不大。
  但不能否认,联姻,能使秦魏两国的关系变得更牢靠。
第1224章
岁末的魏国(一)
  “喝!”
  “喝!”
  “喝!”
  在魏国王都大梁城北的浚水营外,六万北一军士卒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出操,只见这些士卒赤着上身,手持着粗如手臂、两端绑着单薄羊皮的木棍,毫无保留地朝着对练的同泽身上招呼。
  尽管此时的天气已冷到使河水冻结的程度,可是这些赤着上身的士卒,却在对练中满身热汗,就连皮肤都略微有些发红。
  忽然,其中一名士卒挥舞着木棍奋力一击,抡在与他对练的同伴下颌,当即,那名同伴噗通一声仰天摔倒在地上,大口喘着气说道:“六哥,我实在……实在……不行了。”
  此时,那名被叫做六哥的士卒亦拄着木棍大口喘气着,忽然,他好似瞥见了什么,赶紧低声说道:“小四,快起来,‘那些家伙’过来了……”
  那名叫做小四的士卒喘着一动不动。
  就在这时,只听到一阵沙沙的脚踩积雪声,随即,一名负责操练的将官几步走到倒在地上的小四面前,用靴子不轻不重地踹了踹小四的手臂,冷冷说道:“起来!”
  小四恨恨地看着那名将官,一动不动。
  见此,那名将官骂道:“废物!就这种程度,他日你就算上了战场也是白白丧命,你老娘辛辛苦苦将你生下来、抚养长大,指望你保家卫国,我真为她感到不值!……养你还不如养头猪,猪好歹还能宰来吃,狗好歹还能看家,就你这种废物,活在世上有什么用?”说罢,他见小四虽满脸愤怒,却仍瘫在地上,遂继续骂道:“一看你就个孬种,你老子跟你老娘生下你这么个玩意,看来也不是……”
  “不许你羞辱我娘!”小四愤怒地吼道,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朝着那名将官挥出了拳头。
  只可惜,那名将官机敏地侧身避开,顺手一击重拳打在小四的腹部,随即,甩腿将小四踹出两丈远。
  “啧!果然是个废物!”那名将官不屑地说道。
  小四气地满脸通红,挣扎着站起身来,一把夺走六哥手中的木棍,朝着那名将官抡了过来,然而,那名将官看准时机,单臂卸掉了木棍上的劲道,随即抽身上前,随即用右手手背反手一击,击在小四的侧脸,打得后者跄踉倒退。
  还没等他站稳,就见那名将官踏上前几步,用臂膀重重撞击在小四胸口,再次将后者击飞两丈多远。
  “这就是宗卫……么?”
  在旁,那名被小四称作六哥的士卒看得瞠目结舌,因为这名将官展现出来的实力,比他们原本的伯长还要厉害,不愧是从宗府调来训练他们的宗卫出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5/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