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校对)第1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6/1895

  只有赵弘礼身边的宗卫们,才知道这位才能平平的殿下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这些年来背负了多少的压力。
  而此时,赵弘礼又在旁问道:“你说,施贵妃……她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在雍王面前,她又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呢?”
  宗卫长冯述苦笑连连。
  毕竟,因为王皇后与施贵妃的恩恩怨怨,施贵妃以往在赵弘礼以及冯述等宗卫们面前,那绝对是一个蛮横、凶恶的女人,以至于曾经冯述都忍不住在私底下抱怨:王皇后为何对那个女人如此容忍,以至于那施贵妃这般蛮横不讲理。
  可是如今,曾经那些施贵妃的坏话,宗卫长冯述却说不出口了,因为这位施贵妃,其实正是他们家殿下的生母。
  “应该……也是一位温柔的母亲吧,我是说,曾经在雍王面前……”冯述感慨地说道。
  “是嘛……”
  赵弘礼喃喃自语着,脑海中不由回想起了雍王弘誉——当日,当施贵妃倒在他怀中,一边咳血一边哭求“对不住、我的儿”时,他曾看到了雍王弘誉的表情。
  当时雍王弘誉的面色,就跟行尸走肉一般灰败。
  想到这里,赵弘礼都感到又可悲、又可笑:明明亡故的是他的母亲,但受打击最大的,却是雍王弘誉。
  不得不说,赵弘礼猜得丝毫不错,尽管身故的施贵妃,其实是他赵弘礼的生母,但事实上受打击最大的,却是雍王弘誉。
  此时在肃王府的书房内,雍王弘誉仍抱着一坛酒瘫坐在墙角,脑海中尽是施贵妃在临终前倒在长皇子赵弘礼怀中的模样,一边咳血一边轻声唤着“我的儿”……
  曾几何时,那可是母亲仅对他一人的爱称啊!
  “砰——!”
  空坛,被雍王弘誉砸碎在书桌的边角,四溅的瓦片夹杂着些许酒水,将书桌弄得一塌糊涂。
  只见此时的雍王,再无平日里的优雅,蓬头散发,衣袍上到处都是酒渍。
  “混账!混账!混账!”
  他愤怒地叫骂着,将书房内可以砸的东西都砸了个稀巴烂,终于引来了时刻守在书房外的宗卫们。
  宗卫长周悦推门走入书房,瞧见雍王弘誉坐在角落,心中一阵酸楚。
  “殿下?”他试探着唤道。
  雍王弘誉闻言抬起头来,平日里温文尔雅的脸庞上隐隐有些扭曲,一双充血的双目中充斥着无尽的憎恨与怒意。
  “赵弘璟的首级呢?!啊?!”
  宗卫们面面相觑,宗卫长周悦低声说道:“回禀殿下,襄王早已逃到阳翟去了……”
  “那就给我追到阳翟去,砍下那个畜生的首级!”雍王弘誉近乎咆哮道。
  宗卫们闻言苦笑连连。
  这个时候杀人?而且要杀的还是同为皇子的兄弟?这叫人如何看待?
  犹豫了半晌,周悦低声说道:“殿下,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襄王得到了外封阳翟的诏令,并且,他也遵照诏令前往了阳翟。按照历来的规矩,殿下不可以再对他动手了……”
  可能是想到那份诏令还是由他亲手签署的,雍王弘誉的面色更加难看,一脚踹翻了面前的书桌。
  “规矩规矩规矩……拿酒来!拿酒来!”
  周悦还想再说什么,忽然感觉有人拍了拍他的后背,他转头一瞧,这才发现是幕僚张启功。
  “如今大局已定,就让殿下发泄一下吧……”
  “可……”
  “没有什么可是。”
  张启功摇了摇头,随即正色说道:“请相信我,也请相信殿下,殿下会振作起来的。”
  “……但愿如此。”
  宗卫们暗自叹了口气。
第1367章
改变(一)
  时至十月上旬,距离“施贵妃出殡”又过了整整十一日。
  在这十几日的日子里,朝中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继襄王弘璟外封阳翟之后,长皇子赵弘礼亦离开了大梁,这使得在大梁城内,雍王弘誉的声势再次提升,已经到了无法撼动的地步。
  当然,虽说就总体来说无法撼动,但雍王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不安的情绪,原因就在于雍王弘誉至今仍躲在雍王府里没有露面,既没有出席施贵妃的丧殡之事,也未曾到垂拱殿处理政务,这让雍王党内部很大一批人人心惶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更让他们感到不安的是,待等他们前往雍王府希望探探口风时,却被雍王弘誉的宗卫们挡在府外,看着那块挂在府门前的“谢绝宾客”的木块,雍王党那些贵族、世家成员们,怎么瞧都感觉有些不安。
  而另外一方面,由于长皇子赵弘礼在离开大梁之前,将这些年来经营的势力与人脉都交给了桓王赵弘宣,这使得桓王赵弘宣近阶段的势力大增。
  比如说,长皇子赵弘礼的妻族“济阳李氏”。
  不得不说,在得到了长皇子赵弘礼的遗留后,桓王赵弘宣一跃成为继庆王弘信之后,无论在军方还是在庙堂都拥有不俗势力的皇子。
  甚至于在骆瑸的协助下,桓王赵弘宣还接受了一部分吏部的力量,在吏部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只可惜,曾经坚定站在长皇子赵弘礼这边的吏部左侍郎阚密,在如今局面下保持了观望态度,而右侍郎郑图,这个出身郑城王氏联姻家族的男人,也暂时不作表态,几次谢绝了骆瑸的笼络。
  这也难怪,毕竟郑图的妻室是郑城王氏的女儿,虽然当初郑城王氏鼎力支持长皇子赵弘礼,可如今,突然爆出“雍王弘誉才是王皇后亲生儿子”的惊闻,也难保郑、王两家会有所迟疑。
  在长皇子赵弘礼离开大梁的如今,转投桓王赵弘宣不是不可以,但说到底,转投桓王赵弘宣顶多只是自保,倘若能搭上雍王弘誉这根高枝,那才是能够飞黄腾达的捷径。
  可能正是考虑到这一点,长皇子赵弘礼在离开大梁前才会特地叮嘱赵弘宣,直白地表示郑城王氏已不可信任——至少已不能像曾经那样信任。
  十月初九,在桓王府的书房内,桓王赵弘宣与骆瑸、周昪再次提起此事。
  当然,聊的话题当然不是什么“郑城王氏是否会转投雍王弘誉”这种话题,他们商议的,是长皇子赵弘礼在上党的那些家底,主要还是米粮与酿酒这两大类。
  而这些家底,长皇子赵弘礼在离开大梁前,也一并留给了赵弘宣,供他养活北一军。
  而问题就在于,曾经赵弘礼这些家底,都是郑城王氏的人在负责打理,可如今发生了那样的事,以防万一,赵弘宣必须将这些东西从郑城王氏的手中接管过来。
  为此,赵弘宣与骆瑸、周昪二人在经过商议后,挑出了两位人选。
  一位便是“黄邑沈氏”目前的家主“沈绪”,此人乃是沈淑妃的兄长,赵弘润、赵弘宣兄弟俩的舅舅,自然是完全值得信任的人;而另外一位,则是长皇子赵弘礼的妻族、“济阳李氏”的嫡长子“李霖”,也是注定不太可能投奔雍王弘誉的人。
  记得在赵弘礼离开大梁之前,就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济阳李氏,两日后,李霖便代表济阳李氏,拜访了桓王府。
  而眼下,沈绪与李霖二人皆已前往上党郡,一方面是整合上党郡的原东宫势力,将这些因为长皇子赵弘礼离开大梁而无所适从的贵族、世家,重新纳入到桓王党的圈子里;而另外一方面,则是逐渐从郑城王氏的手中,拿回本该属于赵弘礼、但后者却已转赠给赵弘宣的家业。
  在商量完针对郑城王氏的态度后,赵弘宣与骆瑸、周昪二人,又清点了一下赵弘宣目前所拥有的财产。
  赵弘宣自然是没有什么积蓄的,毕竟他养活一个北一军都不够,哪里来什么积蓄。
  但是长皇子赵弘礼有,据骆瑸所说,赵弘礼原本就筹备一笔大概十万金的钱款,准备日后购置博浪沙河港的店铺。
  看得出来,那时的赵弘礼,还是有东山再起的希望的,只是没想到发生了那样的事,这位长皇兄心灰意冷,索性就将所有的一些都遗留给了赵弘宣。
  包括那座长皇子府。
  “若是出售那座府邸,应该可以凑个二三十万金左右……”骆瑸在旁用略带感慨的语气说道:“终究,那也是王府,想来大梁的世族门阀,对此应该会很感兴趣才是。”
  听闻此言,赵弘宣眼中闪过几丝犹豫之色。
  虽然赵弘礼在离开大梁前将那座府邸也送给了赵弘宣,并且看他样子日后也不太可能返回大梁,但赵弘宣还是不想卖掉那座府邸。
  但正如骆瑸、周昪所言,与其留着那座多余的府邸,每年还要花费资金去修缮、打理,还不如卖给城内的世族,哪怕是卖给宗府,将卖得的钱投入博浪沙河港的店铺,终究那里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思忖了许久后,赵弘宣点了点头,说道:“骆瑸,这件事就由你来全权负责吧。”
  “我?”
  骆瑸微微一愣,不由地与周昪对视一眼,二人皆感觉有些意外。
  不过一转念间,骆瑸与周昪便明白了自家殿下的意思。
  在告辞了自家殿下离开书房后,在经过府内走廊转角的时候,周昪感慨地说道:“这样的话,可能得多花许多的钱呐……”
  骆瑸闻言点了点头。
  关于博浪沙河港那些店铺,骆瑸原以为自家殿下会亲自出面,毕竟博浪沙河港那些店铺的租售,虽然对外宣称是户部负责,但实际上负责此事的,却是他们家殿下的兄长、肃王赵弘润——只不过这笔庞大的收入,肃王府只得两成,其余八成归户部罢了。
  因此,最实惠的办法无非就是桓王赵弘宣自己出面,亲自与其兄长交涉,凭借着兄弟俩的亲份,难道那位肃王殿下还会赚自己弟弟的钱不成?
  搞不好,赵弘宣只需说两句好听的话,那位肃王殿下会直接送几个上好的店面给弟弟也说不定。
  可偏偏,赵弘宣却让骆瑸出面。
  想到这里,骆瑸感慨地说道:“这说明,殿下真正长大了,已懂得自己肩负责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6/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