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校对)第1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2/1895

  这也难怪,要说服赵昭这等翩翩君子,只要找对办法,别说是管重,哪怕换一个人,也是很容易就能用“大是大非”来说服对方的。
  此后,赵昭与管重又聊起了有关于北亳军的事。
  管重毫不客气地说道:“我观这宋云,乃‘大忠之恶’!”
  所谓“大忠之恶”,即是指宋云虽然是义薄云天的豪杰,对宋国以及宋地的同胞也是忠诚不二,但他的行为,却反而会使宋地民众遭到前所未有的劫难,这比一般的奸恶之徒危害更大。
  对此,赵昭深以为然。
  他点点头,欣喜地询问管重道:“管重大人也觉得我大齐不当介入此事?”
  听闻此言,管重稍微迟疑了片刻,有些尴尬地说道:“左相大人,管某以为,我大齐不可公然支持北亳军,但私下嘛……”
  看着赵昭有些失望的目光,管重也感觉有些愧疚。
  其实两者都明白,国与国之间的角力,不存在那么多的仁义可言,就那北亳军这件事来说,尽可能地利用北亳军,让他给魏国制造麻烦,尽量拖延魏国持续变得富强的脚步,这才是对于齐国来说最有利的事。
  甚至于,由于魏国已变得越来越强大,当初为了联手抗衡楚国而设的“齐鲁魏三国联盟”,也逐渐变得没有什么意义——魏国都可以单挑楚国了,还要齐鲁两国这个盟友做什么?
  也正是这个原因,高傒才会在昨日的会议中表示,可以适当地向楚国释放善意,缓和近二十年来的齐楚之恶。
  好在魏国与齐国并不接壤,且目前还未对齐国造成什么实际的威胁,否则,像高傒等齐国的上卿,搞不好会提议与楚国结盟钳制魏国也说不定。
  毕竟,“保持各国的平衡”,这才是中原各国数百年来一直在做的事:不让一个国家太过于弱小,导致被强国吞并;也不让一个国家过于强大,有机会吞并弱国,在诸强鼎立的局面中,伺机而动,寻找成就霸业的机会。
  “来时,高傒大人曾托在下向左相大人转达,倘若左相大人不介意的话,这件事,不如就交给他吧。”
  在最后,管重这般对赵昭说道。
  赵昭闻言长长叹了口气。
  数日后,上卿高傒出面辟谣,义正言辞地指出,北亳军没有资格与他齐国言及宋地归属的问题,且齐国也不会垂涎于盟国的国土——至于其中的“盟国”指的是魏国还是宋国,高傒却没有提及。
  没过多久,北亳军就以某位宋王室后裔的名义,宣布复辟宋国,号召宋民与魏军抗争。
  值得一提的是,楚国似乎也抱着与齐国相同的打算,公开承认了这个所谓的宋国,并呼吁魏国退还侵占宋国的领土。
  待等一个月后,正在“林中”观摩魏军与林胡开战的太子赵润,收到了来自宋地的紧急消息。
  只不过,他丝毫没有放在心上,随意瞄了两眼,那份密信就被他团成一团,随手丢掉了。
  “传令诸军,叫诸位将军抓紧时间,剿平林胡!”
  他这般对传令兵吩咐道。
第0028章
林中战役(一)
  “是我军——胜利了——!!”
  一名将领高举“魏”字旗帜,忘乎所以地朝着四周大喊。
  “喔喔——!”
  在这片战场上,多达二十多万的魏卒,振臂高呼,庆贺着这场历时半个月的拉锯战,终于以魏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只见此时战场上,遍地都是游牧民族打扮的林胡的尸体,鲜血染红这附近整片草原,以至于在夕阳的映衬下,无论天空还是大地,皆赤红一片,美艳之余,亦叫人心惊。
  而此时在战场南侧大概五里地外,有一座木质的高台,魏国的东宫太子赵弘润站在高台上,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旷世之战。
  “贵国的兵卒,无愧‘天下无双’的赞誉。”
  在赵弘润的身旁,原韩将、北原十豪廉颇,在亲眼目睹这场战争后,由衷地赞叹道。
  听闻此言,赵弘润眨眨眼睛说道:“仅仅只是兵卒么?”
  廉颇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道:“是廉某失言了,还有贵国诸位统兵的将军!”
  不得不说,虽然此番打了胜仗的是魏军,但廉颇同样十分高兴,因为他曾经常年驻守太原,期间所面对的最强劲的对手,便是这些居住在河套地区的林胡。
  正因为如此,今日得见林胡在魏军手中吃了一场大败,廉颇心中亦很是振奋。
  不过话说回来,他心中仍难免有些遗憾,他原本想过助魏军一臂之力,借此偿还他欠身边这位魏公子润的人情,没想到,林胡与魏军的第一场交锋,魏军居然胜得如此干脆,根本无需他出面帮衬,便干脆利索地取得了胜利。
  这让他着实有些无奈:这样下去,我欠下的人情,几时才能还上?
  “难道到最后,果真要投奔魏国来偿还这个人情债么?”
  廉颇转头看了一眼身边那位笑眯眯的魏公子润,心中暗暗嘀咕。
  想到这里,他表情古怪地说道:“虽林胡一时战败,但依某之间,林胡尚有更多的兵力,公子不可轻敌。”
  “多谢廉颇将军提醒。”赵弘润笑着说道:“不过我相信,无论林胡何等强盛,我大魏的兵将,终究能战胜他们!”说罢,他话风一转,邀请道:“廉颇将军,你我下去喝酒庆贺这场伟大的胜利吧?”
  “……”
  嗜酒如命的廉颇一听到“喝酒”两字,不知为何不由地气势一滞。
  这也难怪,毕竟自从“五方伐魏”时期他以白身在河东、三川做客至今,他已经欠下了魏国数不清的酒资,无需“再这样下去”,光是现在欠下的这些,就足以抵偿他为魏国效力几十年。
  也正因为这样,廉颇一方面有感于这位魏国公子待他的优厚,另一方面心中亦难免稍稍有些心慌。
  毕竟他也知道,“征讨林胡”,这是魏国与韩国“军事竞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待魏国彻底解决了占据河套地区的林胡后,那么,这个国家的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就是韩国。
  而这就意味着,此时他若投奔魏国为将,借此偿还他欠下的人情,就极有可能他日在战场上与韩国的兵卒沙场相见。
  说实话,正因为不想这样,廉颇这才一直拖着,只是一直拖到如今,纵使面前这位魏国的公子始终未曾提及,反而是他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不过一想到那产自上党、喝下去仿佛烧心一般的烈酒,廉颇就感觉口中唾沫分泌地厉害。
  于是乎在挣扎了一番后,他抱着“反正已经还不清了”的心态,欣然地接受了赵弘润的邀请。
  在步下高台的时候,赵弘润忍不住又扫了一眼战场的西侧,待看到哪里竖起了一片片“秦”字旗帜后,他咂了咂嘴,神情有点怏怏地步下了高台。
  “传令诸军将领,大军原地修整两日,犒赏兵卒!”
  在步下高台后,赵弘润对面前拱手抱拳的传令兵吩咐道。
  在旁偷听到这份将谕,附近的兵将们纷纷兴奋起来,虽然他们是负责保护这位太子殿下,并无缘征战于战场,可对于酒水,他们也一样需求是不是?
  在一阵“太子殿下”的欢呼声中,赵弘润带着廉颇来到了大帐,并吩咐军中将领准备酒菜。
  因为这场战争,魏国有好几路军队出现在战场上,因此,过不了片刻,像河西守司马安、河东守魏忌等等魏国将领,相信都会亲自来到赵弘润所在的位置,与这位太子殿下一同庆贺。
  这件事,赵弘润交给了原韩国的降将冯颋。
  冯颋,本也是韩国的上党守,北原十豪之一,但在“山阳战役”后,他转投了当时率领秦魏联军支援北疆战场的赵弘润,成为了魏国的将领。
  随后,在魏国朝廷决定重建河东郡后,冯颋便被派到河东守魏忌麾下,成为了后者的下属。
  平心而论,让冯颋带兵打仗,其实这位原北原十豪之一也就那么回事,悍勇不如姜鄙、蔡擒虎,统兵不如司马安、魏忌,但不能否认,此人是个多面手,无论朝廷将他安排在文职或者武职,他总能胜任,这更因为这样,冯颋逐渐受到河东守魏忌的器重,并倚为左膀右臂。
  而此番东宫太子赵润亲临战场激励兵将,冯颋亦受河东守魏忌的托付,负责率军保护这位东宫太子。
  在大帐中与廉颇喝了几杯烈酒,赵弘润便将与廉颇拼酒的任务交给了褚亨,自己则溜了出来。
  说实话,赵弘润的酒量还是相当不错的,纵使是上党酒,也能做到喝半斤不醉,但话说回来,他也就是这种酒量罢了,在魏国的上党酒面前,还没有谁敢夸口说百杯不醉。
  哪怕是自诩海量的廉颇,半坛下来,也其实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赵弘润其实不喜欢那种喝醉的感受,尤其是在这场战争尚未平定的时候,就像廉颇方才提醒时那样,这场交锋于“林中”与“河上(上郡)”的所谓旷世之战,其实就是一场让双方热热身的先锋战罢了——不能说林胡没有动真格的,只不过,对方还没有动用全部的兵力。
  不过赵弘润并不担心。
  正如他战前预测的那样,在魏军的武罡车面前,林胡骑兵的机动能力与弓矢骚扰能力大打折扣,不夸张地说,魏卒加上武罡车这个组合,纵观整个天下,几乎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正面击破。
  魏军唯一需要提防的,就是林胡骑兵利用其机动力的优势,用战略上打击魏军,比如说,截断魏军的粮道等等。
  对此,魏军早已做好了相关应对,每攻克一地,就驻派军队,兴修军营、筑造堡垒,防止林胡骑兵的迂回偷袭。
  且诸派的将领,还是龙季、闻续、南门迟等军中的骁将。
  说实话,在仿佛推土机一般的魏军面前,就连赵弘润,也看不到在他对面的林胡,还能有什么赢面。
  相比之下,前两日收到了有关于宋地的消息,倒是更让赵弘润感到糟心。
  是的,也仅仅只是糟心而已。
  就当赵弘润阴沉地脸,在自己下榻的小帐中沉思有关于宋地的问题时,忽然帐幕一撩,有人走了进来。
  赵弘润瞥了一眼来人,阴沉的表情上,又泛起几许无可奈何。
  原来,来人正是秦国那位女扮男装的储君,同时也是赵弘润暂时还不能对外公布真相的侧室,秦少君嬴璎。
  “干嘛这幅表情?”秦少君有些不悦地看着赵弘润那阴沉的面孔,随即吩咐帐内的现宗卫长吕牧道:“吕牧,帮我倒杯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2/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