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校对)第17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8/1895

  倘若张开地仗着他此前乃是韩国的前丞相,固执地拒绝张启功的邀请,自认为后者碍于名声不敢加害于他,但是元邑侯韩普此刻明显是在暗示张开地:你错了。
  犹豫了良久,张开地喟叹道:“请容张某考虑一下。”
  元邑侯韩普当然明白,既张开地说出“考虑一下”的话来,就意味着他其实已经妥协了,只不过碍于面子,不好立刻答应而已。
  既然如此,他当然不会过于逼迫。
  事后,元邑侯韩普返回张启功所居住的城内驿馆,向后者回禀了邀请张开地出任丞相之位的结果:“张开地已被韩某说动,不过碍于面子,不肯立刻上任,怕是张都尉还需等待几日。”
  “这倒无妨。”
  张启功大度地摆摆手。
  他也明白,似张开地这等贤臣,被迫出任傀儡朝政的丞相,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倘若换做是他,绝对不肯接受这等羞辱。
  反正他父母早已过世,既无兄弟姐妹、又未婚娶生子,孑然一身,自是无需在意——但张开地不同,他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张氏一门,张开地唯有妥协。
  当然,倘若张开地仅仅只是出于“妥协”的原因还肯出任相位,这亦不符合张启功的心意,毕竟在张启功看来,他魏国吞并韩国,最起码也得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过渡期,倘若在此期间韩国内部一片混乱,这对于日后将吞并这个国家的魏国来说,也并非是一件好事。
  因此,张启功决定到时候亲自见见张开地,说服后者好好治理韩国内政,最起码别让国内变得一团糟。
  想了想,张启功于当晚邀请张开地、张平父子到驿馆一聚。
  张氏父子当然不敢拒绝,在黄昏时分便乘坐马车来到了张启功居住的驿馆。
  当得知张启功这位韩国的现任丞相,居然是住在驿馆里后,张开地的长子张平心下很是惊讶,忍不住说道:“那位张大人,看来也并非寻常人呐……”
  张开地默然不语。
  此时的他,已然得知张启功在魏国的权势——“天策府右都尉”,看似小小的都尉职衔,实际上却是魏国在“对外诸事”方面排在第四位的实权重臣,论权力,甚至比魏将赵疆这位东路魏军的主帅还要高。
  然而,似这等人物,在打下了他韩国的王都蓟城后,居然只是住在驿馆里,这让张开地对张启功有些敬佩:此人,绝非贪财好利之辈。
  敬佩之余,亦有些警惕,毕竟,但凡并非贪财好利,那么,此人要么是大善,要么是大恶,绝非寻常人物。
  在见到张开地父子后,张启功很是热切,那笑容可掬的模样,让张平一阵嘀咕:乍看,不像是阴狠之辈啊。
  在彼此坐定之后,张开地试探张启功道:“听闻张大人举荐张某为相,在下惭愧……亡国之臣,竟也值得张大人如此记挂。”
  听闻此言,张启功眉头微微一皱,旋即笑着说道:“张相此言差矣。我大魏此番只是应元邑侯之请,意在使贵国顺应大义,推翻韩武暴政,何在亡国之说?”
  张开地心中呵呵冷笑,故意说道:“即使如此,在下举荐雁门守李睦将军为相……”
  屋内的气氛,随着张开地的这句话稍稍凝固。
  李睦何须人,那可是“北原十豪”之首的韩国名将,说句难听点的话,就算韩国此刻实际上已经被魏国控制,张启功也不敢将李睦召回蓟城——天晓得李睦被召回蓟城担任丞相后,会做出什么事来?
  甚至于在张启功看来,似李睦这等名将属于是必须被肃清的那一类人——除非李睦肯归顺他魏国。
  “先饮酒吧。”张启功突兀地岔开了话题。
  此后,张开地与张启功二人默然饮酒,谁也没有再说什么,这让坐在一旁的张平感到异常的压抑。
  在足足过了一炷香工夫后,连饮几杯酒水的张开地带着酒意感慨道:“我大韩传承数百年,至此覆亡……我辈臣子,实在无颜见历代先王。”说罢,他对张启功问道:“张大人,贵国将如何处置我国,恳请如实相告。”
  张启功看了一眼张开地,心知敷衍之词肯定骗不过这位韩国前丞相,虽避重就轻地说道:“这要待张某回国之后,奏请我国君主,请他定夺。”
  “……”张开地端着酒盏沉思了片刻,又问道:“贵国的军队,会一直驻守在蓟城么?”
  张启功回答道:“韶虎将军的魏武军会分出一部分兵力驻守蓟城,除此之外,则出兵驻守沮阳、渔阳,防止草原异族趁火打劫……至于我大魏其他军队,短期内或会就此撤离。”
  他的话,让张启功颇感意外。
  魏武军驻守蓟城,这并不出乎他意料,毕竟魏国打败了他韩国,那是肯定要留下一支军队控制王都蓟城的,让张开地意外的是,魏军居然准备分兵去驻守沮阳、渔阳,防止草原异族趁虚而入,掠杀两郡的韩国子民——不得不说,这是相当仁义的决定。
  在又沉默了片刻后,张开地又问道:“张某听说,数月前诸国联军已挥军攻打贵国,却不知赵疆大人是准备回援本土,还是……”
  听闻此言,张启功笑眯眯地反问道:“张相有何高见?可否不吝赐教?”
  “赐教不敢。”张开地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张某以为,赵疆大人不妨挥军顺势攻打齐国,迫使齐国召回出征的军队,以此分裂诸国联军……”
  听了这话,张启功笑眯眯地点头说道:“张相高见。”
  此后,张开地与张启功二人又聊了一阵,主要是针对韩国此前的弊政。
  这是他张启功个人的观点:他认为,韩国在对待国内贵族势力方面,态度过于疲软,就好似十几二十几年的魏国似的,国内有许多矿山、湖泽、土地,皆被贵族势力把持,使得朝廷处处受制。
  鉴于这一点,张启功要求张开地在随后出任韩国丞相后,逐步收回贵族势力的特权——毕竟在张启功看来,这些都是属于他魏国的,岂能在容忍韩国的贵族继续侵占?
  说实话,此前张开地根本就没有与张启功谈聊的心思,但张启功提出的这个要求,却正好激起他的兴趣,要知道,无论是申不骇还是张开地,都极力希望打压国内各大贵族,但奈何时机并不允许。
  他试探地询问张启功道:“张大人的意思是……”
  张启功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张开地:“张相觉得,我大魏的政令优劣如何?”
  张开地愣了愣,在沉思了片刻后,赞誉道:“前所未有的仁政。”
  这倒不是恭维,张开地作为韩国的丞相,确实是觉得魏国的政令非常可取。
  其中最令他感到惊诧的,莫过于魏国政令中提出了“承包”这个概念,将国内的一个个工程承包给国内贵族势力建设,既让朝廷不花一个铜钱就完成了许多国内建设,又让国内贵族势力分到了利益,名副其实的双赢举措。
  而在撇开这一层后,魏国亦致力于加强民生,适当打压贵族与世族,使国内各阶层的矛盾看,控制在一个可调控的范围内,这在张开地看来,确实是非常厉害。
  而此时,张启功笑眯眯地说道:“张相满意就好……事实上,今日张某拜见了韩王陛下,韩王陛下已决定推行我大魏的政令。”
  “……”
  张开地有些惊愕地看向张启功。
  说实话,他韩国此前的政令,确实有诸多弊端,不如魏国的政令完善,就比如在对待国内贵族的态度这方面,他韩国就不像魏国有底气。
  倘若有魏国支持他蓟城完善政令改革,事实上对于国家而言,倒也是一件好事,问题就在于,这个国家日后到底是“韩”,还是“魏”呢?
  要知道,政令,乃是一个国家的本质,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因素,倘若他韩国直接沿用了魏国的政令,这跟被魏国吞并又能有多大区别?——充其量只是保留了一个“韩”的国号,以及一个毫无权力可言的傀儡君主罢了。
  想到这里,张开地便有些犹豫。
  见此,张启功意味深长地说道:“张相,此乃利于万名之举……国者,无民不立,无王不兴。我国君主亦尝言,先有民、才有国。足食、足兵、民信,即兴邦之三法……张相心中顾虑,张某多少亦能猜到,但张某以为,若大势不可违,何不顺应天时,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呢?……君主无论昏贤,只有一位,然而国民,却有万万千千,不是么?”
  “……”
  张开地神色复杂地看着张启功。
  他听得出来,张启功这是在暗示他:韩国将来是否会被魏国吞并,这不是你能去干涉的。与其瞻前顾后,何不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比如改善国内子民。
  张开地被说得哑口无言。
  确实,此时他韩国,还有什么跟魏国谈条件的资格呢?暂且不说国力强弱的问题,关键是韩国再没有似韩然这等君主,也没有似韩武这等有骨气的韩使王族子弟。
  在沉默了半晌后,张开地面带苦涩,勉强笑道:“张某一直以为张大人乃法家门徒,不曾想,对于儒学亦如此精通……”
  听到这话,张启功的面色稍稍有些不自然。
  没错,他刚才用来劝说张开地的言论,皆出自儒家言论。
  “闲时偶尔翻翻。”张启功竭力表现出对儒家学术的不屑一顾。
  不过必须承认,方才张启功用来劝说张开地的儒家言论,确实让张开地有所意动——或者就像张启功所暗示的那样,既然明知大势不可违,何不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使自己能不枉此生,无愧于国家以及同胞呢?
  忽然,张开地好似想到了什么,表情古怪地看着张启功,意味深长地说道:“张某原以为,张大人会善待那些此前投靠了贵国的望族……”
  他想到了那些陆陆续续向魏军投诚的国内贵族。
  虽然听出了小小的讽刺,但张启功却不以为然,微笑说道:“是故才请张相出任相位呀。”
  “……”
  张开地眼角忍不住抽搐了两下。
  他再一次证实,眼前这个魏人,实乃狠辣之辈。
  晚上回到自己府邸,张平询问张开地道:“父亲当真要出任相位?”
  “别无办法。”张开地摇了摇头,叹息说道:“张启功此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若为父执意拒绝,想必他会设法使我妥协……索性最终都要妥协,何必使关系闹僵?”
  张平闻言点了点头。
  确实,除非他张氏一门准备殉国,否则,迟早是要向魏国低头的。
  想到这里,他遗憾地说道:“可惜那张启功未听信父亲,将李睦将军召回蓟城为相……”
  “你当他傻啊?”
  张开地苦笑摇头,当时他说这话,只是为了试探一下魏国是否有吞并他韩国的心思而已,岂是真的建议李睦出任相位?
  这种事魏人肯定不会同意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8/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