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校对)第8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9/1895

  之后,赵弘润与马游又了一阵,随即便告辞返回了大梁。
  而在二人谈论这支兵种的时候,玉珑公主与宗卫们则尝试着穿着那些厚甲。
  遗憾的是,玉珑公主最终也没能如愿,因为那套铠甲实在是太厚重了,一套厚甲比她整个人还要重得多,穿戴之后根本没法移动,纵使是宗卫们,在穿上那样的重甲后,也显得颇为吃力。
  唯独宗卫褚亨,穿着重甲还在那虎虎生风地挥拳,仿佛没受到什么影响,惊呆了一大片游马骑兵。
  回去的途中,赵弘润仔细叮嘱玉珑公主与宗卫们莫要泄露游马军的情况,毕竟这支重骑兵,他可是准备坑韩国两次的——他花费巨大让冶造局打造了数千套这种铁甲,少坑韩国一次他都觉得亏。
  待等赵弘润一行人回到肃王府,赵弘润惊讶地发现,他那位三叔公赵来峪,居然已经来到了府上。
  “三叔公,你来得有点快啊……”
  赵弘润与赵来峪打着招呼,同时吩咐府上准备菜肴,为这位三叔公接风洗尘。
  “不算快了。”赵来峪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据老夫所知,你小叔公(赵来拓)也已经到宗府了……”
  “小叔公?”赵弘润愣了愣,脑海中浮现起那位当初印象还不错的小叔公,表情古怪地说道:“二伯……莫不是底气不足?”
  “哼。”赵来峪哂笑了一声,淡淡说道:“别说元俨,纵使是老夫底气亦不足,终究……那是陇西魏氏,是我赵氏的本家,弘润啊,眼下可要一致对外啊。”
  看得出来,三叔公对某位不但在外面横、在自家窝里也横的小辈并不是很放心。
  “知道知道。”赵弘润随口应道。
  七月初,陇西魏氏带领着终于穿过了成皋关,这帮人蜂拥涌入了“荥阳”、“密县”、“巫沙”、“衍县”、“安城”等诸县,接管了诸县的城防。
  甚至于,连成皋关都接管了。
  得知这件事,朝廷官员纷纷皱眉: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虽说陇西魏氏派来使者解释了这件事,说是暂时居住,可魏国赵氏以及朝廷,依旧感觉心中不快:我大魏收留你们是看在同宗的份上,可看你们的架势,仿佛要反客为主,这算什么?
  只是因为陇西魏氏是魏国赵氏的本家?
  一时间,魏国国内的气氛亦变得紧张起来。
第0827章
奉旨任性
  七月初,因为陇西魏氏的关系,魏国朝廷可谓是争议纷纷。
  陇西魏氏在没有魏国朝廷认可的情况下,就接管了“荥阳”、“密县”、“巫沙”、“衍县”、“安城”诸县,甚至连“成皋关”都代为接管了,这让朝廷官员很不高兴。
  那些县城先姑且不论,成皋关那可是魏国的西边屏障。
  好吧,成皋关曾经的建造初衷,是为了防备三川的羯族人,可随着赵弘润平定了三川郡,魏国与三川之民的关系急剧增强,成皋关的战略地位的确不再像从前那样重要,可问题是,那终归是魏国的军事要塞,陇西魏氏作为来自远方的客人,也不能趁着成皋军大将军朱亥身在北疆、成皋关兵力不足,就接管了成皋关啊。
  七月五日,魏天子召兵部、礼部、上将军府以及宗府这四个朝廷府署,于垂拱殿商讨这件事。
  其实说白了,出席这次商讨会议的,也就只是五人而已:
  兵部尚书李鬻、礼部尚书杜宥、上将军府府正晁立栋、宗府宗正赵元俨,还有一位则是由赵元俨请回大梁的原宗府宗老,赵弘润的小叔公赵来拓。
  另有三位中书大臣旁听,即中书令蔺玉阳、中书左丞虞子启、中书右丞冯玉。
  会议一开始,兵部尚书李鬻、礼部尚书杜宥还有上将军府府正晁立栋三人的态度就很明确,认为陇西魏氏此举“于礼不合”,表示朝廷应当“发出不满的声音”,而宗府一方的赵元俨与赵来拓,则沉默着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可能是近三年来魏国在对外战争上屡战屡胜、多次取得大捷的关系,尽管兵部尚书李鬻仍对某位肃王抱有深深的芥蒂,但不可否认,这位老大人这回的底气足了许多,俨然也摆出了一副“我大魏从不畏惧战争”的架势,让礼部尚书杜宥盯着他暗笑。
  不过好笑归好笑,不可否认这才是兵部尚书应该说的话,只可惜,如今的兵部地位很尴尬,职权与上将军府产生了重叠,想来李鬻也是想在魏天子面前表现一下,免得兵部沦为上将军府的附庸。
  “好了好了……今日朕召诸位前来,可不是为了‘教训陇西魏氏’的。”
  可能是见话题逐渐朝着不好的方向转变,魏天子及时地开口制止,将话题又兜了回来:“朕只是想问问诸位爱卿,我大魏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那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听闻此言,垂拱殿内顿时寂静下来,因为这个问题真的很麻烦。
  总结下来无非三点:
  第一,是否要去迎请目前暂时居住在安城的陇西魏氏的那位魏王,确切地说是陇西魏国的国君、君父。
  第二,谁去迎接?朝廷?宗府?还是魏天子本人?
  第三,以什么样的规格去迎接?
  至于在此之后的种种问题,魏天子眼下连提的心思都没有——就比如说,如今陇西魏氏到了魏国,魏国就出现了两位君王,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正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吃,魏天子恐怕也是想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地解决这件事,因此,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与陇西魏氏取得默契,不要一开始就弄得宾主失和。
  如此一来,李鬻与晁立栋就识趣地闭嘴了,毕竟一旦魏天子决定以友好的态度面对陇西魏氏,那么这件事暂时就与兵部还有上将军府无关了。
  “杜爱卿,你先说。”魏天子开始点名了。
  礼部尚书杜宥思忖了一下,拱手正色说道:“臣以为,当以‘国君’的规格,由我礼部牵头去迎接……至于礼官,臣推荐宗正大人作为主礼官,肃王殿下作为副礼使。”
  不得不说,杜宥的考量还是颇有见地的,很有自知之明,毕竟面对着陇西魏氏这位身份尊贵的客人,就算是他这位礼部尚书作为主礼官,也显得身份不足,因此,他推荐了如今担任着宗府宗正的赵元俨作为主礼官,中规中矩。
  不过,关于副礼使的推荐,杜宥举荐的人却很有意思,不是旁人,居然是肃王赵弘润。
  如今大梁,谁不知道这位肃王殿下是个暴躁的小伙子,那句“我大魏从不畏惧战争”的名言,就是这位殿下率先提出来的。
  让这位暴躁的肃王殿下去迎接陇西魏氏,相信那场面肯定很有意思。
  这不,在听到这番话后,宗府宗正赵元俨的面色就有些变了。
  然而话说回来,杜宥的这番话,也足以体现出他对陇西魏氏的态度——若是友亲,我魏国待以上宾之礼;若是恶亲,那就打!
  不得不说,杜宥这位礼部尚书,虽是文官,但血性不减当年,比兵部尚书李鬻还要刚硬。
  “杜爱卿推荐的副使,挺有意思……”
  魏天子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杜宥,眼珠一转,转头对宗正赵元俨说道:“二王兄以下如何?”
  赵元俨看了一眼礼部尚书杜宥,拱手拜道:“臣推荐元俼担任副使……元俼曾出访过陇西,相信与当地的魏氏有过接触,多少能混个脸熟,至于弘润……此子脾气太躁,恐怕会横生枝节。”
  话音刚落,礼部尚书杜宥便摇头说道:“宗正大人此言,恕杜某不敢苟同……肃王殿下虽性子躁,看似不好相与,但那只是嫉恶如仇,而从未有过仗势欺人,若肃王殿下果真与陇西魏氏发生争执,那必然是殿下看不惯对方所为。”
  “怕的就是这个……”
  赵元俨与赵来拓二人暗自苦笑了一番。
  在旁,蔺玉阳与虞子启静静观瞧,没有开口。
  他们知道,杜宥与赵元俨的话,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二者的话,体现了礼部与宗府看待这件事的立场与态度。
  礼部显然是站在魏国角度上看待这件事的,推荐某位肃王殿下担任副使,搞不好是杜宥有意想请这位肃王殿下在面对陇西魏时,抓住有利的机会闹一闹,挫挫对方的气势,使对方明白一个道理:这里是魏国,是赵氏的魏国,而不是陇西魏氏的魏国!
  而宗府呢,则是站在宗族情谊的立场上,尽可能地不想与陇西魏氏这个本家发生冲突。
  “蔺爱卿,你怎么看?”魏天子冷不防问道。
  蔺玉阳愣了愣,左瞧瞧礼部尚书杜宥,右瞧瞧宗府宗正赵元俨,待偷偷再看魏天子,又看到这位陛下的笑容玩味地很,心下苦笑连连:这个棘手的问题,陛下如何要丢给我呢?
  定神想了想,蔺玉阳中规中矩地回答道:“杜尚书与俨王爷各执一词,臣以为都有道理……不如,就请俼王爷与肃王殿下都为副使。”
  “都为副使……这有区别?”
  赵元俨闻言皱眉瞧了一眼蔺玉阳,虽然他知道这位中书令是站在中立立场上的,可问题是,他根本不希望那个暴躁的侄子作为副使。
  但他不好再说什么,毕竟蔺玉阳明明站在中立,他还去反对,这就有点说不过去。
  “那就按照蔺爱卿所言吧。”
  魏天子笑眯眯地说了句,让礼部尚书杜宥会心一笑,同时也让蔺玉阳暗自又苦笑了一回。
  他知道,他被面前这位陛下给坑了。
  半个时辰后,朝廷便传开了消息:以宗府宗正赵元俨为主使官,怡王赵元俼与肃王赵弘润为副使,赴安城迎接陇西魏氏,将陇西魏氏的国君迎到大梁,再由魏天子亲自带领朝中官员,出城十里,以迎送国君的规格去迎接。
  这样的安排,彼此都不伤颜面,可谓是颇为稳妥。
  可这个消息传到肃王府,就让某位肃王殿下不太高兴了。
  他单独与三叔公赵来峪在书房商议,期间不满地说道:“老头子这是要我去当恶人啊……”
  三叔公赵来峪笑而不语。
  老而奸猾的这位三叔公,又岂会看不出魏天子与礼部尚书杜宥的心思?
  事实上,他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堂孙,无非也就是看这个堂孙谁也不怵,若是当场翻脸都敢在垂拱殿拍桌子,这气魄,数遍整个魏国还真是没有谁了。
  “如此不是正合你心意吗?”
  可能是见赵弘润牢骚不断,赵来峪笑着宽慰道:“老夫当初就说过,而你心中也清楚,这陇西魏氏到了咱大魏啊,肯定会闹出什么事来,这时候啊,就得有个人,代表我赵氏,对那些本家发出不满的声音。你年纪小,但位高权重,足够身份,足够资格,只要不是做得太过火,终究还是能兜回来的……年轻人嘛,任性也好,脾气躁也罢,终归是难免的,你说是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9/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