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550

大明的铁矿储量倒是比铜矿要丰富的多,问题是这铁炮没法加工啊。
张斌还是摇头道:“铁炮不是铸不出来,主要在于加工太难,我们现在还找不到能轻易切削钢铁的刀具,机床根本就无法加工铁制品,新型佛郎机炮构造又比较精密,如果不上机床加工,根本就做不出来啊!”
俞成龙闻言,尴尬的点了点头,不吭气了。
王徵见场面又冷清了下来,终于鼓起勇气,拱手道:“大人,其实粗铜并非没得买,只是比较麻烦而已,传闻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盛产铜矿,西班牙也曾以东瀛和东番为跳板,转运过一些粗铜到马尼拉贩卖,只是这会儿东瀛拒绝与西班牙通商,东番又被我们收复了,所以,他们没了中途补给之地,这转运铜矿之事也就停下来了。如果我们能跟西班牙协商一下,以开放东番部分港口为条件,让他们从美洲那边转运大量粗铜过来,卖给我们,这粗铜匮乏的问题就解决了。”
张斌闻言,眼前一亮,对啊,南美盛产铜矿可是出了名的,后世有六成以上的铜矿都是产自南美,而这会儿西班牙的殖民地正是南美那一块,如果能让他们大量转运粗铜过来,造威远战列舰这点需求量压根就不是个事。
他竟然连这点都忘了,好在王徵和孙元化都精通外语,跟洋人的交流也比较多,不然,他还真把这点给忽略了。
至于西班牙会不会同意,这点,他压根就不担心,现在的南洋可是大明的天下,他们要敢不同意直接把马尼拉也给他打掉,让他们滚蛋,看他们同不同意。
如果再不行,直接组织舰队冲到南美去,跟他们抢!
这会儿西班牙早就不行了,去他们殖民地抢点铜矿并不难,只是比较费时间而已。
想到这里,他不由连连点头赞许道:“这个办法很不错,过几天我就去马尼拉,跟他们协商一下,相信他们会同意的。”
这话说的,霸气无比,众人闻言,无不欢欣鼓舞,粗铜的问题貌似是解决了,但是,王徵紧接着却又皱眉道:“大人,这远水解不了近火啊,传闻美洲离我们大明足有万里之遥,就算他们同意卖粗铜给我们,也需要很长时间啊,以他们帆船那速度,传讯过去,再运送粗铜过来,最少需要一年,这段时间,我们干什么呢,继续生产威远战列舰,等粗铜买到了再进行装备吗?”
这的确是个问题,要等西班牙运送粗铜过来,一年时间都算少的了,这粗铜过来了,也不会自己变成火炮,还得铸造加工,这样一来,又差不多需要一年时间,难道,这两年就光做些空壳子,等着吗?
这样肯定不行,自己这边实力停滞不前,荷兰那边的实力可一直在突飞猛进,如果他们发了狠,在这两年组织大规模进攻,那不是危险了,不但南洋有可能守不住,东番,东南沿海都有可能守不住!
如果全部制造镇远巡洋舰的话,火炮数量倒是够了,因为五艘威远战列舰就是五百多门火炮,而一艘镇远巡洋舰才几门火炮,用这些铜生产火炮,装备几十艘镇远巡洋舰都不是问题,但镇远巡洋舰主要是用来转运步卒的,战斗力并不怎么样啊,造这么多,有意义吗?
俞成龙见他一副纠结的样子,拱手小心的提议道:“大人,要不我们以车轮舸为蓝本,做一批轻型战舰吧。一支舰队,如果全是威远战列舰那样的炮舰,又或全是镇远巡洋舰那样的巨舰其实战斗力并不是很强。因为巨舰无法防御小型纵火船,而且巨舰的机动性能也很差,作战的时候,如果不辅以小型战舰,其实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像前几次荷兰人进攻东番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我们就算没有炮舰,纯以纵火船不要命的围上去,他们也得趴下。”
张斌有点不解的问道:“我们不是有三百余艘车轮舸了吗?造再多,也没人开啊!”
在他的计划里,以后水师的确是以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为主,镇远巡洋舰他准备造一百艘,威远战列舰他准备造两百艘,这样一来,所有水师将士操的全是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何等的威风,何等的煞气。
至于车轮舸,他认为三百余艘已经足够了,因为他没有这么多水师将士去操控更多的战船和战舰,一艘镇远巡洋舰就需要五十人操控,一百艘就是五千人,一艘威远战列舰连带水手和炮手足足需要配备三百余人,两百艘就是六万余人,光是这三百艘战舰,现在所有水师将士都去操控还略显不足,三百多艘车轮舸还得招新人去操控呢。
俞成龙却是解释道:“车轮舸并非专门的战舰,甚至连战船都不是,它纯粹就是跑的快,转向灵活而已,投入海战也是炮灰一样的存在。每次大战,车轮舸上的将士都是损失最惨重的,属下觉得,如果能在车轮舸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做出专门给水师将士使用的小型战舰,这样既能增强水师的战斗力,又能减少将士的伤亡,大人,您觉着有必要吗?”
开玩笑,当然有必要,水师将士精贵着呢,培养起来可不容易,能减少伤亡自然最好。
第351章 轻型铁甲战舰
张斌对于海战的认知其实就跟当初俞大猷说的那样,海上作战,无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众击寡,以大铳打小铳。
他每次的战略都是想办法创造局部优势,使自己的船比别人的多,使自己的火炮比别人多,最后以众击寡,干翻敌人。
至于海战具体需要什么样的战舰,他还真不是很清楚,他就不明白,为什么以前大明水师有那么多种型号的战船。
现在听俞成龙这么一说,这车轮舸貌似真的要改进一下了,每次突袭用的是车轮舸,纵火用的也是车轮舸,接舷用的还是车轮舸,甚至以后敌人如果有纵火船,阻挡纵火船的也只能靠车轮舸,这么多功能集于一体,竟然还是原来的简单结构,的确很不合适。
而且,每次大战,车轮舸上的水师将士的确是死伤最惨重的,能想办法减少伤亡,自然要想想办法。
想到这里,他直接点头道:“嗯,车轮舸的确需要改进一下了,你认为怎么改好呢?”
俞成龙想做的是铁甲战舰,当然,他这所谓的铁甲战舰只是给战舰披几块铁板,就跟武将身上穿的盔甲一样,而不是像后世那样,整个舰体都是铁的。
这个想法其实也是受到了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的启示,因为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轮桨上方装有铁板,水线以下基本上不会被炮弹伤到,所以,这两种战舰被击沉的概率很低,至少几次大战下来,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还没有被击沉的记录。
这会儿的炮弹并没有什么爆炸效果,穿透性能也很差,基本上就是靠砸,如果能在船体外面披上几块铁板,那车轮舸上的水师将士就安全多了,只要他们躲到铁板后面,就算船被击沉了,人也不会有事。
他抬手比划道:“属下是想给车轮舸的船舱外面加几块铁板,然后再加装一门五百斤的佛郎机炮,这样一来,地方炮弹飞过来的时候,将士们完全可以躲在铁板后面保命,而且,一般战船和战舰的侧舷也经不住五百斤佛郎机炮的轰击,船上的将士完全可以用佛朗机炮将敌船的水线附近轰烂,只要水线附近多出几个窟窿,敌船必定会沉没。”
这个想法好是好,问题车轮舸的载重量有限啊,几块铁板,少说也有千余斤吧,再加上一门五百斤的佛郎机炮,这重量就上差不多两千斤了,车轮舸本身的载重量也就七八千斤的样子,一套小型锅炉加上配套的水和煤就有上千斤了,再加个两千斤还开的动吗?
张斌不由疑惑道:“铁板和佛郎机炮最少也有两千余斤吧,这么一加,车轮舸还能动吗?”
俞成龙闻言解释道:“车轮舸如果做战舰用就不用搭载那么多人了,配上三个操船的和一队十二个士卒就行了,总共才十五个人,比原来少了二十多个人,一个人少说也有一百多斤吧,二十多个人就是两千多斤,两厢一抵,对车轮舸的速度一点影响都没有。”
张斌闻言,不由恍然,他把人的重量给忽略了,对于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这样的巨舰来说,多二十个人和少二十几个人自然没多大区别,但是对于原本只能承载三十多个人的车轮舸来说,少二十多个人那就很明显了,二十多个人加上装备少说也有三千多斤,这一减掉之后,加装铁板和佛郎机炮就没有一点问题了。
他不由点头赞许道:“嗯,很好,就在车轮舸的基础上做一批轻型战舰出来,名字就叫轻型铁甲战舰吧!”
说罢,他立马让人取来笔墨纸砚,画了个车轮舸的底座,然后便根据俞成龙等人的意见,在上面添加起船体构件来。
画着画着,他脸上突然露出古怪之色,这东西怎么越画越像后世的快艇呢。
按俞成龙的意思,铁板其实并不需要太多,就在前面加两块铁板,用木架撑成一个屋檐形状,中间加个炮门,把火炮伸出来,然后再在船舱顶部加快大铁板就行了,因为炮弹基本上都是从前面和上面来的,其他地方加了其实没多大意义,还不如把前面和上面的铁板加厚一点。
按他这意思,那前面的构造就跟个快艇差不多了,只是多出一个炮门而已。
张斌一时兴起,直接抽出一张白纸,画了个后世最接近这个模样的快艇造型出来,众人见状,无不啧啧称奇,这东西虽然有点奇形怪状,看上去就是那么的舒服,最后,外面的造型就定为这个样子了,只是后面又在船舱的顶上加了一圈木制护栏,这样一来,如果有人要上去放火箭或者扔轰天雷什么的就不会掉下来了,同时还能稍微阻挡一下炮弹,使炮弹的破坏力更低。
外面的结构定下来,接着就是里面了,由于不用搭载那么多人,舱室里面就显得空旷多了,众人一合计,干脆将舱室一分为二,前面是士卒作战区域,后面是锅炉房和操控船只的区域,中间以一条走道隔开,走道两边装上木门,直接将整个舱室做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锅炉房和操控船只的区域就按原来的结构稍微改动一下就行了,至于前面战兵作战区域的结构,按张斌的意思,中间直接固定一个大桌子,两边则各固定一条长椅,十二个人坐在两边也相当的宽松,桌子底下则是各种木柜,里面可以摆放油罐,摆放轰天雷,摆放火箭,摆放弹药等等,总之作战要用到的东西全部都能摆放在里面。
众人热烈的讨论了将近一个时辰,一艘带有浓郁现代风格的轻型铁甲舰整体结构就这么定下来了,当然,其他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现代风格,只有张斌心里清楚。
接下来就是试制样品了,样品做其实不难,因为最麻烦的底座压根就不用做,直接开一艘现成的车轮舸过来,把上面的东西拆个精光就行了。
上面的东西也不是很麻烦,锅炉什么的直接就可以用现成的,只要稍微改一下蒸汽管路就行了,整个船舱的支架,包括里面的桌椅和各种柜子都是木制的,招几个木匠过来,几天就弄好了。
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表面那层铁甲,这会儿可没有现成的铁板或者钢板卖,要在外面挂曾铁甲,铁板还得自己加工!
要论结实,自然是锻造出来的铁板最结实,但是,这会儿没有锻造设备,如果纯人工去锻打,三块足有几平米的铁板能把人血都敲喷出来,一块铁板,两个铁匠敲几天都不一定敲的出来。
按王徵他们的意思,最好还是铸造,因为这种轻型铁甲舰并不是做一艘两艘,而是做几百艘,一块块敲的话,恐怕把造船厂所有铁匠都组织起来,敲几年还敲不出这么多铁板来。
铸造就简单多了,只要将木模开好,再用细沙一造型,然后将铁水往上倒就行了,倒一下一块,倒一下一块,一天最少能铸出来上百块,几百艘轻型铁甲舰的铁板也就是半个来月的事情。
张斌原本是想设计一批锻造设备甚至是轧铁板的机床出来,专门来生产铁板的,但是,一想现在的技术水平,他就放弃了。
锻造设备起码也得有几十吨的压力,这会儿又没有气泵又没有油泵,压力只能靠机器自身的重量来产生,几十吨重的东西,这会儿想都不用想,就算做出来,也提不起来,还锻造个屁啊。
至于轧板机,做出来倒是有点可能,但是那些轧铁板用的大辊子最少也是几吨重一个,这种大型设备,一时半会是做不出来的。
最后,他只能无奈的选择了铸造。
这铸造倒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好造型,你想要什么外形都可以,只要把木模做出来,铸出来的铁板就是那个形状,什么流线型,锥形,纺锤形,椭圆形,只要你想的到,就能铸出来。
但是,有个关键的问题,铸造出来的铁板太脆了,一炮弹砸上去,虽然砸不穿,但铁板绝对会开裂,连续砸几炮,铁板就就碎成几块了。
这个问题的确让人头疼,张斌专门组织了几次测试,不管是一寸、两寸还是三寸厚的铁板,一炮下去,绝对开裂,除非做个半尺厚,但是,那样一来,一块铁板就有几千斤重,车轮舸根本就承载不了!
最后,还是孙元化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模仿鱼鳞甲的结构,将铁板做成巴掌大的小块,下面垫上厚木板,也就是将无数表面带圆弧的小铁板钉在厚木板上,这样一来,一颗炮弹最多砸裂一块小铁板,只要不是连续几炮砸在一块小铁板上就没事,而且这些小铁板更换起来也很方便,一块才几斤重,一个人拿个锤子轻轻松松就能更换。
样品做出来,张斌直接进行了一项疯狂的测试,那就是直接用威远战列舰去轰!
这天午时许,清空万里,高雄城西子港湾外的海面上波光粼粼,看上去让人迷醉无比,一艘轻型铁甲战舰和一艘普通车轮舸并排从西子港湾驶出来,停在距离西子港湾大约十里外的海面上,船头正对着西子港湾的北入海口。
紧接着,轻型战列舰上跑出来几个人,直接跳上了旁边的车轮舸,随后那艘车轮舸便往回驶去,只留下那艘轻型战列舰孤零零的停在海面上。
不一会儿,西子港湾里面又驶出一艘镇远巡洋舰和数艘威远战列舰,张斌站在镇远巡洋舰船舱顶端的甲板上,用望远镜注视着远处的轻型铁甲舰,原本这轻型铁甲舰是按快艇的模样设计的,但是,外面的铁甲换成瓷砖一样的小方块之后,看上去就有点怪异了,这不像是一艘快艇,倒像是一只钢铁怪兽,至少从正面看上去是这样的。
这种结构其实相当的不错,张斌甚至在想,这次试验成功以后就在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的关键部位也加上这种铁甲,这样一来,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也会成为无法击沉的怪物级存在!
他细细的观察了一会儿,随即便下令道:“开始吧。”
俞成龙闻言,直接一抬手,他们身后不远处的瞭望台上的旗手立刻打出旗语,一艘威远战列舰随即越众而出,缓缓驶向不远处的轻型铁甲舰。
很快,那艘威远战列舰便来到轻型铁甲舰前方五里左右的位置,这时那艘威远战列舰船头突然一转,划出一个漂亮的弧度,紧接着便是一阵巨大的火炮轰鸣声。
“轰轰轰”,五十余发炮弹直接向不远出的轻型铁甲舰罩去,轻型铁甲舰周围顿时溅起无数的冲天水柱。
张斌用望远镜紧张的注视着水柱中间若隐若现的轻型铁甲舰,很快,水柱落散,轻型铁甲舰已然漂浮在海面上,好像压根就没有被炮弹砸中一般!
他知道,轻型铁甲舰肯定中弹了,而且不止一发,五十发炮弹罩过去,最少有五发会砸在轻型铁甲舰上!
但是,由于距离太远,巴掌大小的铁甲看上去模模糊糊的,他根本就看不出来铁甲到底有没有受损。
他想了想,干脆招来了一艘车轮舸,然后飞快的从悬梯上爬下去,直奔前方不远处的轻型铁甲舰。
很快,他乘坐车轮舸便来到轻型铁甲舰的旁边,测试的结果清晰的呈现在他眼前。
轻型铁甲舰的确中弹了,总共中了六发炮弹,六处中弹的地方铁甲中间的圆弧都被砸的凹了下去,不出意料,六块铁甲全部裂开了,不过,还好,六块铁甲都没有碎的脱离下面的厚木板,同样的位置,再挨一炮应该还不会被砸穿。
但是,他发现,这六处貌似不止铁甲凹下去了,整体好像都有点往下凹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让车轮舸靠上去,直接和轻型铁甲舰挨在一起,然后飞身而起,直接跳到轻型铁甲舰上,再走进船舱一看,他顿时就明白了,原来,下面的木板还是不够厚,用胳膊粗的木方钉成的木板都被砸断了!
这个问题倒没什么,木方的重量对于整个战舰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他回去之后,直接让人把轻型铁甲舰的样品拉回去,将铁甲下面厚木板的材料直接换成大腿粗的木方。
第二天一早,他又迫不及待的展开了测试,这次威远战列舰一轮齐射之后轻型铁甲舰只是表面几块铁甲被砸裂了,其他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是说,试验成功了!
这个小小的改进,对于大明水师来说,简直不亚于轮船的发明,因为海战说白了就是要想办法把对方的战舰击沉,但是,批上铁甲之后,想要击沉大明水师的战舰最少需要五倍以上的炮弹,而且还要运气好,如果没有两发以上的炮弹击中同一个地方,那根本就没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