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50

他这话一落音,整个山谷再次炸锅了,每户免费发放一百斤种子,那得多少斤,那得多少钱啊!
这次,张斌没有再解释了,他已经带着一众乡绅离开了。
而这些里正和乡民则被东门山的村民分散领到家里,这会儿整个东门山村都飘荡着红薯饭的香味,每家每户都煮了一大锅红薯饭。
光有饭,没有菜自然不行,光吃红薯,不吃土豆自然也不行。
张斌已经让赵彦煮了好几锅土豆炖鸡块,当然,每个锅里,鸡只有一只,八角和桂皮等香料只放了一点,土豆却放了一大锅。
东门山的村民家里,每家都免费发了一脸盆土豆炖鸡块。
那金黄色的土豆汁倒在红薯饭上面,别提多香了。
那些一年到头喝稀饭佃农和平农,吃的是连舌头都快吞进去了,就连那些天天吃米饭的里正也吃的赞叹不已,这土豆和红薯简直太好吃了!
第43章 海盗要来了
天启四年,六月十五日,平阳县令张斌组织平阳所以里正和农户代表在东门山集结,推广土豆和红薯种植,自此,在平阳,乃至整个大明掀起一股种植土豆和红薯的热潮。
在后面断断续续十几年的天灾和兵灾中,土豆和红薯因栽种方便,产量惊人,不知道救了大明多少百姓的性命。
可以说,这一天,是张斌拯救大明的开始。
东门山这次推广行动,意义之重大,足以载入史册!
而这天,在遥远的东瀛也发生一件大事。
东瀛肥前国平户甲螺颜思齐因不满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密谋起事造反,他与与杨天生、陈衷纪、郑芝龙等二十八人在这一天拜盟为兄弟,准备一举推翻德川幕府。
这两件事情,本来没有什么联系,颜思齐和张斌原本也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颜思齐的另一个身份却使得他和张斌隐隐联系到一起。
颜思齐不但是肥前国平户甲螺,还是大明东南沿海最大的海商之一,而这一时期的海商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海盗!
也就是说,颜思齐是东南沿海最大的海盗之一,而杨天生、陈衷纪、郑芝龙同样有着亦商亦盗的身份。
他们这群人,可以说是东南沿海海盗的管理者,他们在东南沿海的时候,还可以凭借手中的实力,警告其他海盗,让他们讲点规矩,而他们这一走,东南沿海的海盗再无约束,一股暗流暗暗在涌动。
这天卯时,平阳县南端,鳌江口渔港,摆摊的渔民们正悠哉悠哉的收拾东西,远处的海面上再次出现一片黑点,渔民们又一次仓惶逃窜。
这次依然不是海盗,还是大金所的战船。
不过,这次来的战船有点多,大大小小足有二十多艘。
这是大金所千户张成德派人给他的宝贝儿子张斌送土豆和红薯种子来了,当然,九十万斤种子不可能一次送过来,前面已经陆陆续续运过几趟,这次已经是最后一批了。
船队靠近,岸边的渔民再次跑个精光,这次,渔港里真的是一个人都没了,张斌没有来,也没有派人来迎接,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这天会有种子送过来。
带队的仍然是张斌的二哥张冠,他并没有去管逃跑的渔民,他们用战船干私活是违反军纪的,看到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
这次送过来的种子足有十多万斤,大小船只转运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将所有种子卸下船,那数量,足足有两百多车。
种子卸完了,船队开始返航,这次,张冠并没有随船回去,而是指挥着五百余名精壮屯卫,推着土豆和红薯种子,赶往平阳县城。
这一路自然会遇到很多平民百姓,不过,他们都知道这是来送土豆和红薯种子的,所以他们看到车队之后,并没有好奇,也没有围观,更没有上前阻扰,反而都主动让到一边,用灼热的目光,目送车队经过。
这可是他们今后解决温饱的希望啊!
张斌得知自己的二哥亲自送种子过来自然是激动到不行,他连忙丢下手中的兵书,直奔大堂前的甬道。
此时车队已经进入县衙,而这会儿县衙甬道两侧也已经大变样模样,九十万斤土豆和红薯种子,县衙的库房根本就摆放不下,张斌只得令人在宽敞的甬道两旁搭满了凉棚,用来存放种子。
两百多辆平板车推进来,整个甬道已经被挤的水泄不通,张斌走到大堂台阶上看了半天却没有发现他二哥的踪迹,这就有点奇怪了,他二哥张冠人呢?
正当他百思不解的时候,一个推车的屯卫挤上来告诉他,他二哥张冠带着人去县衙右侧的迎宾馆。
他这个奇怪啊,二哥这么神秘兮兮的干嘛呢?
他带着张差等衙役挤进迎宾馆一看,院子里早已摆放了十余辆平板车,他二哥张冠正指挥人把车上的布幔掀掉呢。
张斌打眼往车上一看,卧槽,卧槽,卧槽,大刀、长枪、弓箭、鸟铳、盔甲、盾牌,这是干嘛?这十余辆马车上面竟然全是武器!
他当然不会认为自己的二哥张冠是带人来占领他县衙的,问题他带这么多武器来干嘛!
他忍不住上前拍着张冠的肩膀问道:“二哥,你带这么多武器来干嘛?”
张冠被他拍的一哆嗦,转过头来一看是张斌,他立马严肃的道:“收到可靠消息,海盗将在近几天对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沿海展开劫掠。父亲大人命我率兵前来助你守卫平阳。”
张斌闻言,吓了一跳,海盗要来劫掠!
他慌忙问道:“不大可能吧,这几年海盗都很少上岸劫掠啊?”
张冠闻言,叹息道:“唉,以前是颜思齐、郑芝龙等大海商压着,这些海盗才讲点规矩,现在他们都去东瀛了,东南的海盗自然会蠢蠢欲动。”
颜思齐、郑芝龙张斌自然知道,这会儿郑芝龙还不是很出名,过两年,这家伙可是名震东南的扛把子了,他不解的问道:“他们跑去东瀛干嘛?”
张冠尴尬的道:“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好像是德川幕府打压大明海商,他们不服,准备在那边起事造反呢。”
卧槽,这帮家伙还真够猛的,不过,这大海盗都造反去了,剩下一帮小海盗敢这么猖狂吗?
他有点难以置信的问道:“沿海不是有很多卫所吗,不是还有水师吗,这些小海盗不怕来了回不去啊?”
张冠摇头叹息道:“唉,五弟,你不知道,这会儿福建巡抚南居益南大人正指挥福建水师主力与荷兰人在澎湖大战呢,从今年二月份就开始打了,不过荷兰人在岛上建了很多炮台和堡垒,南大人久攻不下,已经下令福建所有卫所调大福船前去支援,下个月初就要发动总攻了。海盗与荷兰人有密切的关系,他们指挥海盗到处劫掠,就是为了分散我们的兵力,已获取喘息的机会。如果颜思齐和郑芝龙他们在,肯定不会同意帮外人打大明的,问题现在他们不在啊。”
还有这回事,张斌还真不是很清楚,不过,他知道,大明水师还是很牛的,虽然装备越来越差,但是,不管是永乐朝对南洋诸国,还是万历朝对东瀛,甚至是天启和崇祯朝对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欧陆列强,有明一朝,大明水师都未曾一败!
他也知道大明水师曾多次击败荷兰殖民船队,南居益率福建水师绝对会赢,这点压根就不用担心,问题,福建水师在澎湖与荷兰人开战跟浙江有什么关系呢?
他不解的问道:“平阳旁边不就是金乡卫吗,海盗敢来?”
张冠不屑的道:“浙江这边的卫所,屯卫逃亡严重,操练荒废,军纪松弛,屯卫都快成佃农了,早就废了,海盗不去打他们就不错了。”
张斌闻言,心中一暗,他二哥说的的确是实情,大明的屯卫,这会儿有战斗力的还真没多少了,这个问题相当的严重,不过,现在的他,也没办法解决,只能等以后掌权再说了。
他最后心存侥幸的道:“就算沿海卫所都快废了,一帮小海盗怕也干不过吧,他们真敢来?”
张冠肯定的点头道:“他们的确干不过,但是,干不过也会来,荷兰人都快完蛋了,不疯狂指使他们乱搞才怪。再说,海盗如果分散上岸,抢完就跑,我们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说到这里,张斌不再心存侥幸,看样子,海盗,真的要来了!
第44章 十八芝
这一年,平阳难得风调雨顺,农田也没有遭受什么病虫害,眼看着早稻正在丰收,海盗要来了。
这一年,张斌费尽心力,总结出土豆和红薯的最佳种植方法,正要大力推广,海盗要来了。
平阳百姓,历经磨难,贫穷困苦这么多年,眼看着有了点希望,海盗要来了。
真他吗会挑时候啊!
张斌气得咬牙切齿,他吗能不能让人过几天安生日子啊?
当然,这会儿并不是生气的时候,海盗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不想办法应付,平阳百姓就要遭殃了。
他压住心中的怒火,仔细想了想,随即问道:“二哥,海盗大概什么时候来你知道吗?”
张冠闻言,皱眉道:“这个,还真说不准,这会儿海盗都在往东番北边集结呢。”
东番是明朝时候的叫法,其实就是宝岛台湾,这个张斌十分清楚,东番北部离平阳也就几百里海路,顺风的话,一日即可抵达,看样子形势已经比较危急了。
他想了想,继续问道:“接下来怎么打,父亲大人有没有交待?”
还能怎么打,守城呗,张冠毫不犹豫的道:“父亲大人说,你去帮五姑娘守住平阳城,好好保护他,五姑娘要掉了一根汗毛,看我怎么收拾你。”
张斌闻言,错点晕倒,这什么话啊,好像自己真的是娇滴滴的大姑娘似的。
平阳城他倒不怎么担心,有县衙几十个捕快、衙役、狱卒,再加上二哥张冠手里这一大帮精壮屯卫,就算是来上几千海盗也休想攻破,他主要担心的还是城外的百姓。
要保住城外百姓,死守县城肯定是不行的,把所有百姓都撤入县城也不现实,整个平阳可有十多万人口,而县城还不到一万人的规模,根本就挤不下那么多人。
看样子必须想办法把来犯的海盗给打跑,不然城外的百姓就要遭罪了。
他思量了一下,突然问道:“二哥,你兵法学的怎么样?”
张冠闻言,老脸一红,他是五兄弟里面最不爱读书的,大字都不认得几个,学什么兵法,好你个五姑娘,这不揭人短嘛。
他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要说打架,咱大金所年轻一辈里面,除了大哥,你二哥还没服过谁,要说兵法,不会!”
张斌闻言一愣,好吧,看样子,指挥作战是不用指望自己这位二哥了。
好在他这几个月都在为将来进入兵部,从而谋取福建巡抚之位做准备,兵法倒是学了不少,正好实践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