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550

梁廷栋闻言,吓了一大跳,第二天一早,他便上书申辩,将自己和安国栋的关系解释了一番,又将他提拔的那几个将领的功勋全部列举出来,证明他并不是因为收受了贿赂才提拔这几个将领的,至于他指使吏部职方司主事安国栋收受贿赂买官卖官那更是无稽之谈。
这原本就是无稽之谈,郑以伟看到他申辩的奏折只是一笑置之,崇祯看到了他的奏折也只是一笑置之,随意批复了一下就发回内阁了。
但是,温体仁却突然发动了,他直接拿着水佳允的弹劾奏折和梁廷栋的申辩奏折跑到御书房来求见崇祯来了。
崇祯以为是什么要紧的事呢,连忙将他招进来,结果,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温体仁竟然把这两天两个最荒唐的奏折郑重的呈了上来,请他仔细看一下。
崇祯仔细看了一遍,不由失笑道:“长卿,怎么了,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水佳允很无聊啊,这事就算了,御史风闻言事无罪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再说这种小事也无伤大雅,就当没发生过就行了。”
温体仁却是装出气愤的样子,痛心疾首道:“皇上,您有所不知啊,这事并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
崇祯闻言,不由好奇道:“噢,怎么了,这事还有什么隐情吗?”
温体仁继续痛心疾首道:“皇上,请恕微臣失礼了,您不知道啊,您被人给耍了!”
竟然有人敢耍朕,崇祯立马把脸一板,愠怒道:“怎么回事,你好好给朕说说。”
温体仁心中暗笑,表面上却还是装出气愤的样子,继续痛心疾首道:“皇上,您想想,御史水佳允的奏折您的意思是留中,内阁也没有发下去,而是直接存进文案库了,梁廷栋怎么知道的?他又上什么申辩奏折?而且还上的这么快!”
崇祯闻言,果然开始思考了,对啊,梁廷栋怎么知道有人在弹劾他,还知道弹劾的内容,而且这么快就上了申辩奏折,这不正常啊,他冷着脸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梁廷栋怎么知道有人在弹劾他,而且对弹劾的内容都这么清楚!”
嘿嘿,终于上当了,温体仁在心中阴阴一笑,表面上却是装作为难道:“皇上,有些话微臣不知道当不当讲,讲了得罪人,不讲又怕皇上继续被人耍下去,微臣着实为难啊。”
什吗?有人耍朕你还不说,什么意思!
崇祯厉声道:“说!”
温体仁装模作样的犹豫了一阵,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咬牙道:“皇上,您被郑以伟给耍了,他表面上不党不群,其实暗地里一直在培植党羽,这个梁廷栋就是他暗地里培养起来的党羽之一,当初梁廷栋乡试他就是主考官,梁廷栋一直遵他为座师,两人秘密来往很多年了,梁廷栋留京任职的时候就曾执弟子礼去拜访过他,后面他却隐藏了这层关系,表面上装的跟梁廷栋不熟的样子,为的就是欺瞒皇上,暗地里培植党羽啊!”
崇祯闻言,大怒道:“还有这种事?”
温体仁“沉痛”的点头道:“这事朝堂官员都有所耳闻,只是皇上您不知道而已,就像这次水佳允弹劾梁廷栋原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奏折微臣也看过了,只是因为昨天微臣身体不适,头痛欲裂,无法提笔,才请郑以伟代为票拟,没想到,今天一大早梁廷栋的自辨奏折就上来了!水佳允弹劾梁廷栋的奏折就微臣和郑以伟还有皇上您看到过,微臣昨天头疼,回去就睡了,怎么可能去告知梁廷栋,皇上您也不会为了这点小事专门派人去告知梁廷栋吧?”
崇祯凝重的点头道:“朕的确没派人去告知梁廷栋。”
温体仁顺势污蔑道:“那事实就很清楚了,是郑以伟偷偷告知了梁廷栋,所谓关心则乱,他这是怕自己的得力干将出事啊!都察院的御史弹劾谁,在没有定论之前本应该严格保密的,要是他们弹劾谁都被弹劾的人知道了,岂不到处结仇,这样一来,还有谁敢风闻言事啊,郑以伟这是明知故犯啊,他为了包庇自己的党羽,竟然蔑视朝廷的法度,微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才斗胆向皇上揭发此事,就是怕皇上被这种奸妄继续耍弄下去啊!”
崇祯冷冷的点了点头,咬牙道:“嗯,朕知道了,你做的很好,下去吧。”
温体仁闻言,恭敬的行了个礼,然后缓缓的退了出去,他转身的时候,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奸笑!
崇祯当然看不到温体仁的奸笑,这会儿他只感觉自己的肺都快要被气炸了,先是吴宗达,现在又是郑以伟,这些自己看重的大臣竟然一个个瞒着自己结党营私,真当朕好糊弄吗!
他直接把奏折往桌上一拍,怒喝道:“传郑以伟!”
郑以伟这几天写票拟简直写的头晕脑胀,压根就不知道崇祯这会儿召见他是什么事,没想到,他一进御书房,才匆匆的行了礼,崇祯便冷冷的问道:“梁廷栋你认识吗?”
认识啊,郑以伟也没想太多,老老实实的回道:“回皇上,微臣认识。”
崇祯又冷冷的问道:“他乡试的时候你是不是主考官,他是不是一直对你执弟子之礼?”
郑以伟闻言,心里不由咯噔一下,这个时候,他才听出来,皇上这口气不对劲啊!
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事没什么好隐瞒的啊!
他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回道:“回皇上,是的,微臣主持乡试的时候梁廷栋正好考中了举人,所以,他一直对微臣执弟子之礼。”
崇祯气得把奏折往他跟前一甩,怒喝道:“你真当朕这么好糊弄吗,你以为暗自结党朕就不知道了吗?”
郑以伟捡起身前的奏折一看,额头上顿时冒出了冷汗,他瞬间就明白了,这是温体仁设下的奸计!
第398章 权欲熏天
郑以伟这几天的确忙晕了头,一点都没在意水佳允弹劾梁廷栋这种小事,所以,不知不觉他就中了温体仁的奸计。
他看到眼前的两份奏折,再回想起刚过来的路上遇到温体仁的时候,温体仁那得意的奸笑,他瞬间就明白了,整件事情都是温体仁安排的。
水佳允弹劾梁廷栋原本就是无稽之谈,他们的目标不是梁廷栋,而是他郑以伟!
梁廷栋肯定是温体仁派人通知的,他上书自辨纯粹就是多此一举!
温体仁之所以派人通知梁廷栋,纯粹就是为了炮制他郑以伟漠视法纪,结党营私的“罪证”!
这件事情还说的清吗?
郑以伟稍微想了一下就发现,整件事都是温体仁精心策划的,他根本就说不清了!
这件事的关键就在于向梁廷栋告密的人,他相信,这个人如果找出来,那更加不得了。
温体仁肯定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这个告密的人有可能是他的党羽,如果找出来,肯定会拼命往自己身上栽赃,那时候他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这个告密的人还有可能是自己和梁廷栋的熟人,温体仁完全可以通过隐晦的办法让其得知水佳允弹劾梁廷栋的事,并夸大其词,吓得他赶紧去通知梁廷栋。
如果是后者,那这事就更可怕了,温体仁这是要使连环计,一举将跟自己有关系的朝臣全部收拾干净!
趁着看奏折的时间,郑以伟考虑了很多,他发现,在崇祯这种生性多疑的皇帝面前,他根本就没办法将这件事解释清楚了,如果自己竭力辩解,还有可能会牵连更多正直的官员。
算了,不如归去,就此认栽,自己将所有事情扛下来,引咎辞职,其他人应该还不会被牵连。
至于温体仁,让老天去收拾吧!
他痛苦的闭上眼睛,趴伏在地上,违心道:“皇上请息怒,微臣并非有意漠视法纪,兵部右侍郎梁廷栋的才干和功绩有目共睹,而御史水佳允乃王永光一党干将袁弘勋的同乡,两人过从甚秘。昔日袁弘勋收受参将胡宗明贿赂被梁廷栋弹劾,被下狱关了几年,水佳允也差点被牵连,袁弘勋为自救加入阉党,梁廷栋也与这两人结下了不解之仇。现袁弘勋已然伏诛,水佳允跳出来弹劾梁廷栋,就是为了报昔日之仇,微臣害怕梁廷栋这样一个能臣被阉党余孽陷害,所以才派人通知梁廷栋,叫他小心提防。微臣为此破坏法纪,实属不该,还请皇上责罚。”
崇祯闻言一愣,原来还有这由头,他又有点犹豫了,为了这么一点小事,责罚一个内阁大学士,有必要吗?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必须搞清楚,他冷冷的问道:“你的意思,你没有结党营私?”
郑以伟坦然道:“皇上明察,所谓结党营私者,一为权,二为利,微臣虽蒙皇上恩宠,贵为内阁大学士,自问还未曾为自己谋取过任何私利,皇上可以派人去查,微臣家里只剩这一个月的口粮,微臣的亲人也只有几亩薄田赖以糊口,其余俸禄钱粮,微臣全部捐出去赈济灾民了。皇上如若不信,现在就可以派人去抄了微臣的家,如若能抄出一两余银,微臣甘受千刀万剐之刑!”
这话就有点严重了,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去抄一个阁臣的家,甚至将人凌迟处死,崇祯倒还没有癫狂到这种程度。
郑以伟的清廉那也是出了名的,这个崇祯都有所耳闻,他的家人甚至连好点的衣服都没一件,穿的全是粗布麻衣,如果这都要去抄人家的家,那就荒唐了。
崇祯只能悻悻的挥手道:“行了,回去好好反省一下吧。”
郑以伟已经不用反省了,因为他都反省好了,回去之后,他立马写了封辞呈交上来!
这下,崇祯有点犹豫了,毕竟郑以伟结党营私之事还没有定论,如果就为了泄露弹劾奏折这种小事撸掉一个阁臣,那也太过儿戏了。
他终于做出了挽留,下旨宽慰了郑以伟几句,但是,郑以伟却一心请辞,他连上三份奏折之后,崇祯终于不耐烦了,真当朕离了你就不行吗!
于是,崇祯不再挽留,又一个内阁大学士引咎辞职。
郑以伟原本就积劳成疾,身体差的很,被温体仁这么一通陷害,他更是气的几欲喷血,回去没两天,他就病倒了,而且病了没两天,他就死了!
崇祯闻讯,唯有长叹一声,朝堂上的正直之士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吴宗达被温体仁弄走了,郑以伟被温体仁弄死了,这朝堂怕是要成为温体仁的天下了。
那是自然,温体仁陷害吴宗达和郑以伟不就是为了掌控朝堂吗,现在两人都被他弄下去了,谁还敢与之争锋!
内阁一下少了两个大学士,不增补是不行了,郑以伟去世的第二天,早朝,奏对结束,崇祯便宣布,让所有朝臣廷推内阁大学士。
这个时候,所有温体仁一系的朝臣,包括浙党、齐党和其他阉党余孽都露出兴奋的表情,因为他们都知道,阉党重掌朝纲的时候到了,从此朝堂又将成为阉党的天下!
其他朝臣,有的满面怒容,有的面露忧色,有的满脸绝望,更有的已经萌生退意,他们知道,温体仁已经无人能治了,大明的朝堂又将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张斌淡淡的看着这一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吴宗达和郑以伟的事情他自然相当清楚,温体仁要收拾他们的时候,他便收到了曹化淳的警报,如果这两个人跟他关系好的话,他或许会想尽办法去挽救一下,但是,这两个人跟他并不熟,而且他对两人的作法也不是和赞同,一个只知道争锋相对,一个只知道事后救人,这样做根本就救不了大明,也斗不翻温体仁,他们纯粹就是在做无用功,所以,张斌对挽救他们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无人能阻止温体仁掌控朝堂,所以,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甚至徐光启暗暗投来询问的目光时他都没一点反应。
他狂任他狂,温体仁那点本事张斌相当清楚,他收拾不了农民军,也干不过建奴,除了会争权夺利,他会个屁,崇祯要这么信任他,任其胡作非为下去,终究会尝到苦果,到时候看崇祯不依靠自己还能依靠谁!
欲要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张斌倒要看看,这温体仁到底有多疯狂!
崇祯宣布廷推开始之后,并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说话,整个皇极殿前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中,温体仁如同君王般的在朝臣中扫视了一圈,见所有人都不敢跳出来跟他争锋,这才得意的朝吏部尚书王应熊使了个眼色。
王应熊毫不犹豫的走出班列,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皇上,按例,礼部尚书实为阁臣候补,谢升谢大人老成持重、忠臣勤勉、才能出众、功勋卓著,实乃递补阁臣的良选,所以,微臣提议,增补礼部尚书谢升为内阁大学士。”
这话倒是实情,一般当上礼部尚书,离阁臣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阁臣出缺,不出意外的话,都是由礼部尚书增补。
谢升这个人暂时来说还真没什么太大的劣迹,而且这几年他都小心翼翼,勤勤恳恳,崇祯对他还是比较认可的,所以,对王应熊的推举,崇祯并没有说什么了,只是抬眼扫向了一众朝臣。
这时候,齐党官员纷纷出列,趴在御道中间高声道:“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不一会儿,御道中就跪倒数十人,这些大多都是齐党又或是与齐党有关的其他阉党余孽,温体仁好不容易让出一个内阁大学士的位置,他们自然要竭力附和。
崇祯可不知道这些,他只当是谢升在朝臣中威望甚巨,这么一个人来当内阁大学士倒也不错,他缓缓的点头道:“嗯,既然大家都极力推举,那就擢礼部尚书谢升为东阁大学士,入阁参赞机务。”
“皇上英明!”他的话音刚落,御道中便响起一片颂扬之声,崇祯不由满脸得色,仿佛觉得自己真的很英明一般。
这礼部尚书入阁了,接下来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就轮到礼部左侍郎张至发了。
张至发也是齐党元老,在朝臣中是有一定基础的,要他真想上位,推举他的人肯定能拉出一大把,但是,浙党都让出一个阁臣的职位了,投桃报李,接下来怎么滴也得推举一个浙党中坚入阁,不然,温体仁非翻脸不可!
所以,谢升顺利入阁之后,一众齐党官员并没有推举张至发,张至发反而自己跑出班列,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皇上,微臣推举礼部尚书王应熊王大人,王大人主持京察大计,整顿吏治,功勋卓著,劳苦功高,如能入阁为辅,必能使大明吏治更加清明,为大明中兴打下牢固的根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