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550

他这是实在没法子辨别真伪了,只能摆明说了,如果是细作,肯定会想方设法留在城里,长江边上肯定也不会有戚家军正在渡江,因为江对面是太平府,反贼这会儿才打到庐州府,是不可能派上万人跑去庐州府的。
这传令兵也早就看出来人家在怀疑他了,看看就看看呗,他倒是无所谓,于是他点头道:“好,请大人速速派人随我前往江边查看,时候也不早了,要不快点,等下我们营盘还没扎下来就该天黑了。”
这会儿和州知州总算有点信了,他想了想,点了个州府衙门的衙役,又令人小心打开南门,放他骑马出去,让他随这传令兵去江边看看,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戚家军”。
这个时候,戚家军已经在渡江了,有南直隶东盛堂分号事先雇好的数十艘各类商船渔船,他们渡江的速度非常快,一次三四千人,一次三四千人,一刻钟一趟,不用半个时辰,便能渡江完毕。
那传令兵正是第一批渡江的,等他带着和州知州府的衙役来到江边的时候,第二批戚家军都已经渡过长江,在江边的空地上整队了,那阵势,长枪林立,狼筅成林,一个个都背挎火枪,腰悬利刃,装备精良的吓死个人!
是戚家军,绝对是戚家军,那衙役匆匆朝戚元功等将领拱手一礼,便调转马头,往回飞奔而去。
和州知州听闻真是戚家军来了,那叫一个激动啊,就差没跑去江边迎接了,一开始他不信,真不是他多疑,也不是他谨慎过了头,实在是因为现在的大明朝堂太奇葩了,从反贼攻占郧阳开始,到拿下荥阳,再到肆虐中都凤阳,前前后后差不多有将近三个月时间,朝廷大军就算是爬着走,应该也爬到了,但是,直到反贼拿下英山、霍山、六安,乃至庐州府城他都没看到任何朝廷大军,这会儿反贼进逼一个小小的和州,朝廷大军竟然来援了,一时半会他还真不敢相信。
这还不算什么呢,戚家军刚进驻和州不到三天,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五省总督张斌张大人竟然亲率五万大军赶了过来,这反应,这速度,他可是知道,这位张大人上任还不到半个月,要按以前那些官员的拖沓劲,这会儿这位张大人可能还没赶到凤阳府呢!
张斌的速度的确快的惊人,他赶到和州后并未多做停留,只是休整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他便率六万大军直扑庐州府。
这会儿盘踞在庐州府附近的的确是革左五营,老革左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这五个农民军首领关系向来很好,他们这会儿因为势力急速扩张,自信心也有点膨胀了,不愿意跟在高迎祥后面当小弟,正好,李自成也想尽量分散官兵的注意力,好一举拿下关中称霸天下,所以,他便将计就计,劝说高迎祥帮革左五营把英山、霍山、六安,庐州府城、麻城、商城等大别山周围的州府县城全部打了下来,给他们做生息之地,让他们留在这里“好好发展”。
马守应和贺一龙等人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他们都知道,这是“闯王”让他们分散官兵的注意力呢,他们却乐得留在此地,反正到哪儿都要面对官兵的围剿,这大别山可比其他地方可好多了,整个山区方圆数百里,隐藏十万大军完全不成问题,而且,周围州府遭灾并不是很严重,相比西北不知道富裕了多少倍,“筹集”十万大军的粮草根本就不成问题。
他们都以为,可以依托大别山区跟官兵周旋,官兵来了,就退入山区暂避,官兵走了,就下山劫掠,官兵如果老呆着不走也没关系,官兵驻守南直隶,他们就劫掠河南和湖广;官兵驻守河南,他们就劫掠南直隶和湖广;官兵驻守湖广,他们就劫掠河南和南直隶。
总之,官兵不可能把整个大别山区都围起来,因为那样就算百万大军都不够,他们完全可以凭借大别山躲开官兵的围剿,逍遥自在!
张斌会让他们如愿吗?
这个当然是不可能的,想躲进大别山区逃避围剿,他们总要躲的进去才行,这会儿张斌已经摸清楚了,革左五营的主力都在六安、庐州、巢县一线,而大别山的四个入口,英山、霍山、商城、麻城他们根本就没留多少人驻守。
他们可能想着,朝廷大军无论从北边过来还是从东边过来,他们都可以且战且退,慢慢退入大别山区,张斌当然不会如他们的愿,他刚出和州便兵分三路,一路由李定国和刘文秀率一万山西边兵过庐江、舒城,疾奔大别山以北,突袭霍山和商城;一路由艾能奇和冯双礼率一万山西边兵过无为州、桐城,疾奔大别山以南,突袭英山和麻城;而他则率戚家军、天雄军和两万山西屯卫慢悠悠的往巢县方向行去。
这会儿巢湖以南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中,而李定国、刘文秀等人又是轻装前进,张斌还把所有的马车和大半的战马都配备给了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奔行速度甚至超过了两百里每天,因为他们大半都骑在马上或者坐在马车上,只有一小部分跟着马车跑,跑累了直接和马车上的步卒一换,坐马车上休息就行了,一个时辰行进四五十里根本就不是问题。
马守应和贺一龙等人也很重视情报的收集,但是,这会儿他们主要的注意力都在庐州府附近,至于其他地方,他们还没来得及将斥候散布开来,巢湖以南他们更是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只知道朝廷大军已经从和州方向往巢县逼近,对于南面的两路大军,他们根本一无所知。
负责进攻巢县的是左金王贺锦和乱世王蔺养成,他们的目标其实不是拿下巢县进逼和州,而是吸引官兵的注意力,同时将巢县周边劫掠一番。
说白了,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捞一把跑路,因为巢县离大别山有点远,他们不可能老待在这里,既然高迎祥请他们做出进逼金陵的态势吸引一下官兵的注意力,他们干脆趁官兵来之前,将巢县周边洗劫一空,然后,施施然回庐州与老革左马守应他们汇合,慢慢退回大别山区。
所以,他们压根就没有进攻巢县,只是将巢县团团围住,然后轮流去巢县周边劫掠,你一天来我一天,抢的不亦乐乎。
张斌率军从和州出发的时候,他们已经劫掠的差不多了,所以,朝廷大军还没到巢县,他们便开始往庐州府城方向撤退了,他们自以为技高一筹,却不知张斌比他们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张斌所率的四万大军刚施施然赶到巢县,那边李定国和刘文秀已经撇下步卒,率骑兵狂奔至霍山,城内的农民军甚至没来得及关城门,李定国便率两千余骑直接从东门冲了进去。
城内的农民军真是没想到啊,因为这里是大后方啊,他们才刚收到官兵进逼巢县的消息呢,谁知道官兵便突然出现在城外,而且,李定国还阴的很,他压根就没让人打任何旗帜,就这么轻骑狂奔,如旋风般的直奔霍山城东门,城内的农民军甚至都以为这是马守应和贺一龙他们手下的主力骑兵,所以压根就没想着关城门,甚至箭矢都没准备放!
等李定国率军来到近前,城内的农民军才发现,这些人是官兵,不过,这会儿已经来不及了,李定国之勇猛,那真是吓死个人,他根本就不管城里有多少守军,也不管城墙上已经开始下起箭雨,就那么挥舞着长枪直接冲入城中。
这城中的守军虽说有四五千人,但都是些刚参加农民军不久的新兵,他们甚至连兵器都还没配齐,那里会是明军精骑的对手,李定国进城之后,便飞身下马,率领上千精锐从城门后面的阶梯飞快的往城墙上冲去。
这会儿守城的老管队已经组织人马将台阶上面堵的严严实实,如果是一般人,冲上去非被乱枪捅成马蜂窝不可,但李定国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勇猛那是出了名的,他的外号说出来也吓死个人。
开始的时候,世人还只是称他“小尉迟”,也就是说,他刚开始领兵打仗的时候,世人就将他比喻为大唐开国猛将,鄂国公,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
但是,到了后面,人们发现,“小尉迟”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勇猛了,所以,后面世人便送了他一个更威猛的外号,“万人敌”!
以一敌万,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是,光是东面城墙上数百农民军新兵还是挡不住他的,只见一阵枪影闪过,那城墙上的农民军步卒便如下饺子般的掉下来,很快,李定国便率军冲上了城墙,搞得后面的刘文秀哇哇大叫道:“定国哥,你别全杀光了啊,好歹给我留几个啊!”
城墙上的守军闻言,直接趴地上降了,开玩笑呢,堵台阶那么一大堆人都不够他一个人杀的,他们这些人冲上去找死啊!
第420章 一日之内连下两城
李定国突袭得手,一战拿下霍山。
霍山城里的贼寇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揍得趴地上投降了,这个时候,他脸上隐隐露出兴奋之色,看着趴地上的贼寇,他突然大喝道:“快点,把衣服脱了!”
“啊!”,这大冷天的,竟然让人脱衣服,这是城墙上好不,风很大,冷的很。
一众贼寇虽然不知道这位生得俊秀异常的小将军为什么让他们脱衣服,但这位小将军的勇猛已经把他们吓的肝胆欲裂了,谁也不敢反抗,都乖乖的脱起衣服来。
刘文秀也不知道李定国想干嘛,他忍不住问道:“定国哥,为什么让他们脱衣服啊?”
李定国微笑道:“文秀,你没发现吗,他们压根就没想到我们会这么快冲过来。”
刘文秀依旧满脸不解道:“我知道啊,但是,这跟脱衣服有什么关系?”
李定国摇了摇头,微笑着解释道:“我们还要去进攻商城啊,如果能穿着他们的衣服,打马狂奔过去,商城的贼寇是不是更意想不到啊?”
刘文秀闻言,不由心悦诚服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定国哥,你真聪明。”
李定国得意的道:“到时候,恐怕我上了城墙他们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嘿嘿嘿嘿。”
刘文秀正想跟这他“奸笑”几声呢,他眼中突然看到一个恶心巴拉的家伙脱的就剩条裤衩了,而且还准备继续脱!
他连忙大喝道:“喂喂喂,你干嘛,脱了外套就行了,你全脱光干嘛,不怕冷啊?”
一众贼寇这才明白,官兵只是要他们的外套,他们连忙将剩余的衣服穿上,然后将外套丢到前面,堆了一大堆。
李定国大致往下扫了一眼,眼前的贼寇还不到一千,外套数量还远远不够,他想了想,干脆到刘文秀道:“文秀,你赶紧去其他几面城墙,让所有俘虏把外套脱了,然后把外套全部拿到这边来。”
刘文秀闻言,屁颠屁颠的去了,李定国却没有下令让手下精骑换衣服,反而站在城门搂前,直直的看着远处的官道。
不一会儿,官道上便出现一溜密密麻麻的黑点,正是他们落在后面的步卒。
他连忙一溜烟跑下城门楼,跑到城门口等着,待步卒过来了,他立马安排各千总把总,接收了整个霍山城的城防,将精骑换下来,又命精骑把贼寇的外套披在外面,然后夺过刘文秀手中的外套,往身上一披,叮嘱道:“文秀,你带五千步卒在此驻守,切记,如果不是张大人、卢大人、戚大人,或者相熟的兄弟过来,绝对不能开城门。”
刘文秀有些不舍道:“定国哥,你带我去打商城啊,这里留给几个千总驻守就行了。”
李定国严肃的道:“不行,千总之间互不统属,容易推诿扯皮,你必须留在这里,一个小小的商城有什么好打的,以后,我带你去打大城池。”
刘文秀闻言,只得点头道:“那好吧,定国哥,你赶紧出发吧,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他所说的来不及了并不是说什么时间紧迫,不立马打下商城就不行,而是天色不早了,这会儿都快申时了,而商城还远在一百多里外,打马狂奔过去起码得一个时辰,如果不快点,人家把城门给关了那可就麻烦了,这会儿一般的城池到了晚上都会关城门,更何况附近正打仗呢。
李定国闻言,点了点头,随即便翻身上面,挥手带着两千余骑往西边狂奔而去,他们身后,还有将近三千步卒,赶着马车跟随而去,他们带的马车本来就多,留下五千步卒守霍山以后,马车数量足够栽着剩余的步卒一路狂奔了。
商城并不属于庐州府,甚至都不属于南直隶,过了霍山县境就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地界了,商城是河南汝宁府治下的一座小县城,因为扼守着大别山的一个入口,也被农民军给拿下了。
李定国一路马不停蹄,率军狂奔了个把时辰,终于在酉时左右赶到了商城,因为他们披着革左五营特制的青灰色“制服”,商城的守军果然一点反应都没有,直到他率军冲进城中,才有个小管队带着手下十多个人跑上来问道:“你们是哪位大王座下,过来有什么事吗?”
李定国翻身下马,急吼吼的道:“我是左金王座下夜不收,你们老管队呢,快点带我去见他,我有紧急军情通报。”
这会儿农民军中能骑马的那都是大爷,夜不收更是各大首领的亲信,那小管队闻言,连忙点头哈腰道:“我们老管队正在那边城墙上呢,是什么紧急军情啊?”
李定国“焦急”道:“都说是紧急军情了,还啰嗦什么,快点带我过去啊。”
那小管队闻言,连忙点头哈腰的在前面引路,带着李定国一行往城墙上走去。
城中的贼寇浑然没发现这些骑兵是官兵,唯有城墙上的老管队感觉有点不对劲,因为这些人的装备太精良了,太齐整了,难道是左金王他们在庐州城找到了官兵的兵器库吗?
这商城的城墙原本就不高,这些人在下面说的话他自然也听到了,李定国一走上了,他便迎上去热情的道:“不知左金王有何吩咐?”
李定国闻言,傲然道:“你就是这里的老管队吗?”
别看这老管队听上去土里土气的,好像个基层的小队长一样,其实不然,一个老管队下面一般都有数十个管队,而一个管队下面还有数十个小管队,每个小管队下面都有十多二十号人,也就是说,比较大点的老管队手下甚至能有上万人,他们已经是农民军中的高级军官了,这家伙竟然这态度,左金王坐下的夜不收了不起啊,那老管队立马板着脸冷哼道:“是啊,怎么啦?”
李定国同样冷哼一声,然后抬起手,就是一枪!
那老管队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便捂着飙血的脖子倒下去了,四周的贼寇顿时目瞪口呆,那引路的小管队吓得结结巴巴的道:“你,你,你干什么,这可是我们老管队!”
“哼”,李定国再次冷哼一声,抬起手又是一枪,这小管队也捂着脖子倒下去了。
这下城墙上炸锅了,什么意思,这人怎么这么狂,一跑上来就把他们老管队和小管队全杀了,“锵锵锵”一阵拔刀声响起,城墙上的贼寇和李定国带来的精锐几乎在同一时间拔出佩刀,另一个小管队走上来举刀怒吼道:“你什么意思?”
李定国抬手又是一枪,闪电般的把那管队捅地上,这才把枪往地上一顿,大喝道:“我乃五省总督麾下游击将军,尔等还不速速放下武器投降。”
卧槽,搞了半天这家伙原来是官兵,投降,怎么可能投降!
不远处一个管队跑上来,拔刀怒吼道:“杀了这帮狗官兵,为老管队报仇。”
李定国再次冷哼一声挥枪冲了上去,“嗖嗖嗖”一阵枪影扫过,冲上来的数十名贼寇很快便被他捅翻在地,他举起长枪,对着前面那些犹犹豫豫的贼寇厉声道:“放下武器投降,不然,死!”
这家伙也太猛了,这才多长点功夫啊,他就杀了数十人!
“哐啷”一声,不知道是谁把手中的刀扔到了地上,紧接着城墙上便响起一阵密集的武器落地声,“叮铃哐啷”,东面城墙上的贼寇应声而降。
李定国又带着手下一路从东杀到南,再从南杀到北,不到半个时辰时间,整个商城的贼寇全部吓的投降了。
一天之内,连下两城,李定国初出茅庐,便取得了惊人的战绩,自此,“小尉迟”之名不胫而走,传遍整个大明。
当然,这是后话,这会儿贼寇还不知道“小尉迟”之名,马应守和贺一龙等人这会儿正在庐州知府衙门商议要不要撤退呢。
李定国已经闪电般的拿下了霍山和商城他们还不知道,但五省总督张斌正率四万官兵从巢县方向压过来在座的却无人不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