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550

秦良玉不屑的撇嘴道:“你少在这里诬赖好人啊,我只是来巴县办点事,什么围攻知府衙门,我要真围攻知府衙门,你还有命在吗?懒得跟你这种无耻之徒说了,你要告就去告吧,到时候看皇上信你还是信我!”
说罢,她直接一挥手,带着剩余的白杆兵扬长而去。
陈尧言绝望的看着打马而去的白杆兵,脸色阴晴不定的想了一阵,突然又跟发了疯一样的往回跑去,他要赶紧写封信,令人快马加鞭送到成都府,将这里的事告诉巡抚王维章,请他来定夺。
他这信还没写好,李光春却已经命人快马加鞭将一封早已写好的信送往重庆府北边的忠州驿,让驿站八百里加急发往京城。
他信中大致意思就是自己奉命前来调查倪天和一案,却不曾想遭到重庆知府陈尧言的无礼阻扰,这个陈尧言甚至还暗地里派人来刺杀他,还好,石柱土司秦良玉来巴县办事,正好把他救了,他这会儿正想办法调查继续倪天和一案呢。
他这是典型的颠倒黑白,恶人先告状,这信表面上是写给左都御史黄承昊看的,实际上却是用来忽悠崇祯的,崇祯看了信之后会做何感想暂且不论,还是回到重庆府。
李光春带着一众人犯出了巴县之后并没有做任何停留,而是打马疾驰,带着一众人犯直接往石柱宣抚司方向奔去,没过多久,秦良玉便带着剩余的白杆兵追上来,一行人就这么马不停蹄,直奔石柱宣抚司,当天晚上,他们便赶到了石柱县城,这里已经是秦良玉的地盘,李光春总算是放下心来。
第二天一早,他便开始一一询问所有“人犯”,将他们家产被夺的经过仔细记录下来,又针对陈尧言定下的案件卷宗,将他们被诬陷的经过好好加工了一番,一并记录下来,同时,他又派人去巴县城外的破庙将倪斯蕙接到石柱,让他们一家人团聚。
李光春这边是忙的不亦乐乎,陈尧言却只能坐在那里干等,因为这事他根本就做不了主,他只能等巡抚王维章过来商议对策。
重庆府离成都府虽然只有五百余里,他却足足等了六天,倒不是他派去送信的人耽搁了,他派去送信的人还是挺拼命的,一路换马不换人,当天晚上就赶到了成都,奈何王维章走不动啊。
王维章这几年在四川可谓享尽了荣华富贵,以致身体严重发福,体重都超过两百斤了,这么头大肥猪,平时坐马车“赶”个几里路他都会感觉到累,要让他快马加鞭赶到重庆来自然是不可能的。
王维章坐的是最豪华舒适的马车,体积比一般马车大的多,这速度自然要比一般马车慢,而且一天最多赶个百余里路他便会“累”的浑身酸痛,所以,从成都府到重庆府他足足“赶”了五天!
这个时候,李光春已经将陈尧言所办的十余件冤案调查的一清二楚,这些被陈尧言关大牢里的“人犯”基本都是巴县的乡绅,由于他们不愿意屈服于王应熙的淫威,向王家“上贡”,王应熙便联合王维章和陈尧言捏造各种罪名将他们打入大牢,并将他们的家产抄没,瓜分一空。
这王应熙还真是横行乡里,无法无天啊,王维章和陈尧言更是助纣为虐,无耻之尤!
李光春收集好所有证供便带着倪斯蕙一家人往京城赶去,而这时候,王维章才刚刚赶到巴县。
王维章赶到巴县之后,了解了一下具体情况,也感觉这事情相当的严重,于是乎,他立马写了封信,将巴县发生的一切照实写下来,让驿站八百里加急发往京城,送给吏部尚书王应熊,又联合陈尧言写了封奏折,状告李光春和秦良玉在巴县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围攻知府衙门,私纵人犯。
为了增加李光春和秦良玉的罪状,他们甚至偷偷将知府衙门大牢里面几个等候处斩的杀人狂徒给放了,放任他们出去胡作非为,好把这事栽李光春和秦良玉身上!
又过了五天,王维章和陈尧言的私信和奏折抵达京城,一场好戏上演了。
王应熊收到私信,着实吓了一大跳,他弟弟在巴县横行霸道,疯狂敛财的事情他自然清楚。
王应熙的蛮横随的就是他,或者说,随的是他们的父亲,他们王家那是出了名的蛮横,他们两兄弟遗传了这毛病,那是一个比一个横,只是王应熊在官场上还知道稍微收敛一点,王应熙在地方上,又有他这个身为宰辅的哥哥撑腰,哪里还知道收敛,对于这点,王应熊不但从不劝阻,还引以为荣,他认为,这是老王家的优良传统!
王应熙疯狂敛财的事他更清楚,因为这事就是他指使的,而且他还专门挑选了王维章和陈尧言这两个私党去协助自己的弟弟敛财,要不然,王应熙一个小小的秀才怎么去夺人家产,又怎么搂的到那么多钱!
这种事,他原本以为是传不到京城的,因为四川山高皇帝远,又有他两个亲信王维章和陈尧言罩着,谁吃饱了撑的,管这个闲事啊。
没想到,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光春竟然悄声无息的赶到巴县,而且一出手查的就是这些事情,这下真的麻烦大了。
这个李光春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黄承昊的亲信,他自然清楚,黄承昊前段时间就在查他贪腐的事情呢,这下可如何是好啊,自己纵容亲族在地方上横行霸道,疯狂敛财,这事如果传到皇上耳朵里,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他正坐那里惊慌失措,苦思对策之时,外面却突然传来温体仁的咳嗽声,紧接着温体仁略带阴柔的声音便传了进来:“春石,有空吗?”
这春石其实不是王应熊的字,而是他的号,他的字有点不文雅,叫非熊,所以一般跟他相熟的都叫他的号,而不叫他的字。
王应熊听闻温体仁来了,蹭的一下就从椅子上蹦起来,疾步走到门口,飞快的打开书房的门,对着站在门外的温体仁拱手作揖道:“哎呀,首辅大人,怎敢劳烦您亲自驾临,有什么事让人来叫属下一声啊!”
温体仁摇了摇头,举起一份奏折微笑道:“这坐久了就想出来走走,正好看到这份奏折跟你有点关系,便拿来跟你商议一下。”
王应熊闻言,连忙点头哈腰道:“首辅大人,请进,请进。”
他对温体仁那是真的尊敬,因为他的一切都是温体仁给的,要不是温体仁,这会儿他能当上个侍郎就算不错了,哪能像现在这样,又是内阁大学士,又是吏部尚书,权倾朝野。
温体仁依旧是一副悠闲的样子,慢慢走进他书房,随后又在他的谦让下做到主位上,这才举起奏折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啊,你先看看。”
王应熊连忙双手拿过奏折,仔细看起来。
他看完不由嘘了一口气,原来王维章和陈尧言已经想出对策了,这两个家伙,竟然没有在信里说这事,害的自己白担心了这么久。
其实这个也不能怪王维章,因为信和奏折都是他写的,在他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在信里面提奏折的事情,因为他知道奏折是先要到内阁写票拟再呈给皇上批红的。
这个时候,王应熊哪里还有时间来怪罪王维章,他拿着奏折激动道:“这个李光春也太不像话了,都察院什么时候有权力调动地方军队了,他还指使人围攻知府衙门,私纵人犯,真是无法无天啊!”
温体仁撇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到底怎么回事,好好跟我说说。”
王应熊闻言,尴尬道:“这个,首辅大人,属下那个弟弟有点被惯坏了,做事没个轻重,可能有几个人犯是他让王维章和陈尧言抓起来的。不过,都察院逮住这事不放,估计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还请首辅大人看在属下忠心耿耿的份上,原谅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弟。”
他这意思就是告诉温体仁,这事是他弟弟错在先,李光春这是针对他,甚至是针对温体仁这个当朝首辅去的。
温体仁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这才摇头叹息道:“你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的时候,不能做的太过火了知道吗?”
王应熊闻言,不由在腹诽道:“你不也利用职权夺过人家产。”
当然,他也就腹诽一下而已,他可不敢这么跟温体仁说话,表面上,他还是装出后悔不跌的样子,连连拱手道:“首辅大人教训的是,属下今后一定注意。”
温体仁见王应熊已有悔改之意,这才微微点了点头,淡淡的道:“这事光是左佥都御史李光春无法无天还不够,还必须往大里说,比如,土司秦良玉持功自傲,妄图干预朝政,此风不能涨。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黄承昊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妄图染指吏部,甚至进入内阁,故意捏造证供陷害于你,如果皇上问起,你知道该怎么说吧?”
王应熊闻言,不由钦佩道:“还是首辅大人想的周全,属下受教了。”
温体仁点了点头,伸手道:“奏折给我,这事你不方便出面,还是我去跟皇上说吧。”
王应熊连忙双手捧着奏折,恭敬的递给温体仁,连连感激道:“多谢首辅大人,多谢首辅大人。”
温体仁拿过奏折,起身叮嘱道:“好了,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不能大意。”
说罢,他便负手往外走去,王应熊连忙跟在后面点头哈腰道:“属下明白,恭送首辅大人。”
温体仁微微点了点头,看似悠闲的走了,但是,一离开王应熊的视线,他脸色便变得阴沉无比,这个王应熊,吃相也太难看了,这种事情如果让崇祯知道了真相那还得了!
他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原来那种底气了,因为他手下的亲信全部莫名其妙的被人给收拾光了,他几乎成了没有爪牙的老虎,看似凶悍,其实却是外强中干,像这种事情,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截杀李光春,将他掌控的所有罪状全部销毁,反正这会儿西北贼寇还没被剿灭,李光春在西北出点意外也是很正常的。
可惜,他已经没有能力让李光春出意外了,希望这家伙不要掌控太多的罪证,不然,王应熊这个臂助,他怕是要自己亲手砍断了!
第438章 明争暗斗
这段时间,崇祯感觉非常好,各级官员都在勤勉任仕,朝廷各项支出也在大幅度缩减,甚至,国库偶尔还能出现一些“盈余”,西北的贼寇差不多被剿灭了,辽东的建奴也被朝廷大军吓的“望风而逃”,朝堂上下可谓一片欣欣向荣,大明终于显露出“中兴之姿”!
他认为,这是在自己的英明领导下,开创出来的大好局面,殊不知,这只是一种假象而已,这完全是因为温体仁暗中培植的亲信莫名其妙的被人清洗,心生警惕,特意警告手下党羽,暂时收敛,装勤政廉洁给崇祯看,以博取崇祯的欢心,渡过这场危机。
温体仁的党羽可不是真改邪归正,准备从此廉洁奉公,好好做人了,他们只是暂时隐忍而已,温体仁目的也不是什么狗屁“中兴大明”,他只想只手遮天,为所欲为!
所以,这段时间他的感觉与崇祯恰恰相反,他感觉非常不好,隐藏在暗中跟他作对的势力他一直找不出来,都察院还在“别人”的掌控之中,他心情能好才怪。
他甚至隐隐有一种危机感,感觉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王朝”就要崩塌了。
这次王应熊的事就证明,暗中那股势力十分可怕,他们甚至可以调动秦良玉的白杆兵帮李光春“围攻”重庆知府衙门,这样的对手,简直令人绝望。
当然,他并不是那种轻易服输的人,他甚至想借此机会博一把,争取把都察院左都御史黄承昊拉下马,随后“围剿”户部尚书曹珖,再把暗中那股势力连根拔起,一网打尽,从而一统朝堂,只手遮天!
温体仁和张斌一个在明一个在暗,相继出手,大明朝堂之上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这天,晴空万里,艳阳高挂,照的人身上暖洋洋的,温体仁却感觉心中一片阴霾,他从王应熊书房出来之后并没有回自己的书房,而是拿着那份奏折,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向乾清宫,他要借机向黄承昊发动攻势了,对手又会怎么接招,或者说怎么反击呢?
崇祯这会儿还不知道一场风暴即将降临呢,他依然在御书房勤勉的批阅这奏折,做着中兴之主的美梦。
突然,外面曹化淳朗声道:“皇上,内阁首辅温大人求见。”
这人一旦心情好,遇到什么都会往好的方面想,这个温体仁好像还真不错啊,从不结党营私,一心一意为自己着想,崇祯放下手中的奏折,已罕有的语气温声道:“请他进来。”
很快,温体仁便捧着份奏折恭敬的走进来,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便饶有兴致的问道:“长卿,怎么了,又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吗?”
这口气,心情很好啊,看样子自己来的正是时候。
温体仁立马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叹息道:“唉,皇上,微臣惭愧,这次怕又要惹您不高兴了。”
崇祯闻言,依旧微笑道:“看样子朕是猜错了咯,这世上的事哪能尽如人意,说吧,什么事?”
温体仁又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双手捧着奏折递向崇祯,嘴里还添油加醋道:“这都察院越来越不像话了,有的人也开始持功自傲,越来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崇祯闻言,郑重的接过奏折,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阴沉无比,他把奏折往桌上一摊,恼怒道:“这个李光春,太不像话了,有这么办事的吗!”
温体仁假假意思帮李光春开脱道:“皇上,您有所不知,这事另有隐情,李光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崇祯闻言,不由好奇道:“隐情?什么隐情?”
温体仁见崇祯已经被自己勾起了好奇心,立马忽悠道:“微臣听闻都察院左都御史黄承昊有意拿下吏部尚书之位,培养自己的势力,前段时间他还在到处找什么王应熊贪腐的证据呢,这次他又派人去王应熊老家大动干戈,还令人到处造谣说什么王维章和陈尧言是王应熊的亲信,微臣愚见,这黄承昊估计是捏造不出王应熊贪腐的证据,所以想从他的亲人下手,污蔑王应熊纵容家人,为祸乡里!”
这话说的,简直就是颠倒黑白,不过,崇祯的疑心却被勾起来了,他闻言,不由冷冷的道:“噢,真的吗?”
温体仁却是装作含含糊糊道:“这些微臣也只是听说而已,黄承昊收集王应熊所谓的贪腐罪证一事朝堂之上几乎人尽皆知,微臣想不知道都难啊!”
崇祯闻言,不由冷哼道:“哼,有点权力就膨胀了,他想结党营私,为所欲为是吗?”
温体仁当然了解崇祯的脾性,他并没有在崇祯跟前逮着黄承昊不放,反而继续忽悠道:“黄承昊有没有膨胀这个微臣还真不好乱说,不过,这秦良玉显然有点膨胀了,她仗着自己建了点功勋就无法无天,帮助李光春围攻重庆知府衙门,她可能是想借机讨好黄承昊,不过,这手段着实有点过于张狂了,这明显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啊。”
崇祯闻言,再次冷哼道:“这个秦良玉,当初朕还以为她是个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呢,没想到,她竟然敢如此胡作非为,看样子,这土司是该好好治理一下了。”
跑题了,知道不?治理什么土司啊,关我屁事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