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550

这个时候,潼关到榆林镇一线,秦岭一线也已全部被李自成封锁,关中已经成为一座孤岛,西安也成了一座孤城,张斌根本就不知道李自成已经率大军围困西安,郑崇俭和贺人龙也不知道援军即将抵达,他们唯有据城死守,拼死抵抗,因为他们相当清楚,李自成一旦攻破西安,他们就死定了。
正是这个时候,张斌率十万大军穿过库谷道,来到了蓝田县境内。
李自成根本就没有想过官兵会来得这么快,因为杨嗣昌率大军刚开始进攻潼关,张献忠便攻克武昌,杀了楚王,逼的杨嗣昌不得不挥军南下湖广去收拾张献忠。
结果,官兵还没开始攻打襄阳杨嗣昌便病死了,十多万官兵慌忙撤到郧阳,要说那个时候,他还真担心官兵突然脑子抽疯穿过秦岭来关中收拾他。
但是,没过多久,集结在郧阳的十多万官兵便突然间散开了,刘国能去了汉中,李万庆去了长沙府,左良玉率军回了山西,这就是他最后得到的消息。
紧接着,关中便被全面封锁,他也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但是,他知道,左良玉的六万山西军还在太原府没动,秦拱明的三万河南军也在河南府没动,还有秦翼明的三万湖广军和刘国能的三万多手下都待在郧阳至汉中一线没有动。
也就是说,外面能动的就李万庆手下那三万人马了,他干的过张献忠吗,别开玩笑了,张献忠干掉他还差不多。
他认为,官兵压根不可能从秦岭穿过来,因为张献忠攻占襄阳杀了襄王,紧接着又攻陷武昌杀了楚王,而且这货还刨了老朱家的祖坟,这家伙,可把小皇帝得罪狠了,就算朝廷组织大军到湖广也不会放过张献忠转而穿越秦岭来收拾他。
所以,他只是在秦岭六道的出口处安排了一些斥候,根本就没有派大军驻守。
倒是山西方向他有点担心,因为那里挨着北直隶,朝廷稍微从京城附近抽调点官兵,再加上左良玉手里的六万大军,随随便便就能凑个十万大军,那家伙一扑过来他可有点受不了。
所以,他将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西安东北方向,在泾阳和高陵,他都驻扎了五万大军,这些都是防备山西方面官兵来突袭的,如果官兵不来,他们也可以与围攻西安的其他队伍轮换,反正这两地离西安都不到百里,至于南边,他就让手下偏将张世杰率一万人马在蓝田驻守,其他城池都只有几百老弱残兵。
张斌这一路行来,可谓小心翼翼,因为高迎祥就败在了同为秦岭六道的子午谷,他可不想因为一时大意而步了高迎祥的后尘。
虽说他手下兵强马壮,装备精良,远非高迎祥手下那帮农民军精锐可比,但是,他还是不敢大意,每次到了险要地段,他都会派出特战营精锐攀上两边的山巅仔细查探一番,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了,才会率大军通过。
正是因为他这么小心翼翼,总共六百余里的库谷道他竟然走了将近十天,还好,李自成不是孙传庭,这家伙压根就没想过要派人来伏击自己,直到出了库谷道,他还没有遇到一个反贼。
这下就没什么危险了,只要过了最险要的秦岭,李自成想干翻他手下这十万福广军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能有百万农民军,还得是怎么杀都杀不怕,前赴后继,敢于跟自己硬钢的那种。
历史上,李自成巅峰时期手下的确有百万大军,可惜,这个时候,他还没到巅峰时期,而且,就算他有百万大军,也没有那么多不怕死的敢于冒着枪林弹雨来跟自己硬钢。
张斌这会儿总算是松了口气,手下将士在山间小道行进了十余天,早已疲惫不堪了,他提心吊胆将近十天,也有点累了,出了库谷道之后,他干脆令十万大军找了块依山傍水的平地扎下大营,就地修整,同时,他还派出大量斥候四面散开,开始打探关中的情况。
而这个时候,蓝田的守将张世杰早已吓的魂不附体,库谷道里面竟然突然窜出来上十万官兵,这不要他命吗,他手下总共就一万人马,而且大多是新招的步卒,说白了就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怎么可能顶的住上十万官兵!
他连忙派人快马加鞭跑去向闯王求救,还好,蓝田离西安就百余里,很快,他便收到了闯王的回复,让他无论如何,一定要顶住,援军最多一天就能抵达。
张斌率军走出库谷道的时候差不多是下午申时许,等派出斥候,扎下大营,天色都已经擦黑了,他原本是想在这里休整一天,再去西安,却不曾想,当天晚上,斥候就传来消息,数十万反贼正在围攻西安呢!
卧槽,这还得了,蓝田被反贼占领了这点他倒是早就知道了,因为蓝田离库谷道的出口还不到三十里,他还没出库谷道就已经派人去查探过了。
但是,他却没想到,反贼竟然开始围攻西安了。
数十万大军啊,郑崇俭和贺人龙能扛的住不,他倒不怕反贼攻下西安之后自己打不回来,他是担心城里那一万秦军和三万陕西兵,那可是四万人马,李自成攻克西安之后肯定饶不了他们!
他不敢再修整了,第二天一早卯时,他便率大军出发,直扑蓝田。
蓝田城里的张世杰闻讯,连忙率所有手下登上城墙,准备死守,因为西安那边传来消息,闯王手下的大将田见秀已经率十万大军从西安出发了,昨天晚上就已经感到了离蓝田仅有八十余里的灞桥,只要他能坚守到下午,援军就到了。
他认为,要坚守到下午并不是很难,因为攻城都需要造攻城器械,蓝田的城墙虽然只有一丈高,那也不是徒手能爬上来的。
秦岭六道难行,连带点粮草辎重都累死人,官兵绝对不可能带攻城器械,他们只有临时造,造攻城器械有快有慢,但最快也不可能一两个时辰就造好,最少也得半天吧,恐怕他们刚开始攻城,援军就到了,他怎么可能守不住呢?
可惜,他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因为张斌行军的时候都将斥候散布四周,所以,他派到库谷道出口的斥候压根就不敢靠近查探,只是远远看了一阵便跑回来汇报了,他们压根就没注意到福广军的战车,更不知道福广军还有虎蹲炮车。
福广军进攻像蓝田这样的小县城压根就不需要制造攻城器械,因为战车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攻城的需要,在上面加了平顶,整体高度做到了八尺左右,一丈高的城墙,士卒站车顶上一蹦就蹦上去了!
第500章 战术运用
秦岭北麓,灞河东岸,库谷道通往蓝田县城的大道上,十万福广军正飞速向北推进。
他们推进速度简直快的惊人,一般人撒开脚丫子飞奔估计也就这速度,他们跑这么快,就不怕跑断气吗?
这可是行军,不是跑几步或者跑几十步就完了,一般都要跑几十里,这么狂奔下去,不跑死人才怪。
他们当然不怕跑断气,因为十万大军就没一个人在地上跑,他们不是骑在马上,就是坐在马车上,也就是说,这是马在跑,而不是人在跑。
这种速度对人的双腿来说是有点超出负荷了,但是对于马来说却不算什么,充其量也就能算个小跑而已,连狂奔都算不上。
福广军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是普通的步卒,当然,他们也不是骑兵,按现在这状态,他们应该算是车兵。
这车兵并不是什么新兵种,相反它的历史相当悠久,西周时期就是车兵、车阵、车战最鼎盛的时期,那个时候,车兵已经完全取代步卒,连组成军队的基本单位都称之为“乘”,诸侯国的实力也不以军队人数论了,而以“乘”来论,比如,千乘之国,就是中等诸侯国,万乘之国,就是大诸侯国。
车兵对步卒甚至骑兵都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有战车,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是铁包肉,而步卒甚至骑兵都是肉包铁,两厢碰撞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车兵也不是没有缺点的,那就是太依赖地形了,必须是平原,才适合车阵作战,如果是丘陵甚至是山地,那车兵基本就废了,因为人可以爬上山,车要爬上山就有点不现实了,除非有通往山上的路,那个时候又哪里来的通往山上的路,所以,随着战场逐渐从一马平川的中原转向山脉纵横的西部和南部,车兵慢慢就被密集的步兵所取代了。
张斌之所以将福广军装备成车兵自然不是为了玩什么复古,他主要还是为了适应这会儿的战斗,因为农民军特能跑,步足根本追不上,而建奴满蒙骑兵数量众多,步足遇上了也特吃亏,而车兵,正好克制农民军的速度和建奴的骑兵,所以,他才选择发展车兵。
不过,他装备的车兵与西周时期的车兵还有所不同,这战车其实并不是主要作战工具,而是辅助工具,用车阵去冲击农民军的步兵方阵又或者建奴的骑兵方阵,这种战术他还真没考虑过,他之所以发展车兵一是为了提高行军速度,以方便追剿农民军,二是为了阻挡建奴骑兵的冲锋,为火枪和火炮争取更多的发射时间,造成更多的伤害效果。
当然,四轮马车还有搭载粮草辎重,武器弹药,甚至是辅助攻城等用途,总之是好处多多,特别适合这会儿的战场需求。
像这会儿,战车的辅助作用就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知道,李自成已经派来十万援军,而且,昨晚就已经抵达灞桥,虽说库谷道出口离蓝田比灞桥近了一倍还不止,但是,如果他率领的是普通步足,那么他赶到蓝田再制造攻城器械就来不及了,估计攻城器械还没造好,人家援军就来了。
现在却不一样了,有了战车之助,不到一个时辰,他便可以赶到蓝田,而且,所有士卒一点都不累,只需把战车和战马脱开,便可以推着战车攻城了,压根就不需要制造攻城器械!
他甚至还可以选择出人意料的战斗方式,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次,他就选择了一种出人意料的作战方式,那就是分头作战,让李定国他们八个带着手下八万人马去迎击李自成派来的十万援军,而他则带着曹文诏和曹变蛟手下的两万人马进攻蓝田城。
张世杰这会儿就被这战术给弄懵了,他一开始以为官兵会就近进攻南门,所以一直在南门城门楼上等着,却不曾想,官兵是来了,但是,他们压根就没有停留,一辆辆战车就那么绕到蓝田城西边的官道上直接往北奔去,就当他不存在一样!
这时候,他终于看清了福广军的装备,竟然是战车加炮车!
官兵手里拿着什么武器,因为距离有点远他看不真切,但是,战车和炮车他却是看见了,光是这两样,就让他陷入绝望之中。
官兵的虎蹲炮有多厉害,他已经见识过了,倒不是说这虎蹲炮威力有多大,主要人家射程远远超过弓箭啊,人家打得到你,你打不到人家,这仗还怎么打?
这个时候,他甚至连援军都不指望了,因为田见秀所率的十万援军遇到这股官兵肯定会被打的满地找牙,光是过去的虎蹲炮车他就看见好几百辆了,在野外遇到这么多虎蹲炮,不被打崩了才怪。
他虽然在城里,结局并不见得会比田见秀好,因为那战车的高度,目测就比城墙矮一点,很明显,完全可以当攻城车来用,如此多的战车围上来,他都不知道自己用什么来守了。
他以为官兵准备先收拾了援军再来收拾他,却不曾想,过去几千辆战车之后,后面的战车却突然一拐,直奔蓝田城东西门而来!
张世杰此时已经变得脸色苍白,满眼绝望,看着密密麻麻的战车和后面的虎蹲炮车,他忍不住颤声道:“准备,准备……白旗。”
“啊!”,他身后的传令亲卫闻言一愣,不过很快他就回过神来,飞快的向后跑去,很显然,他也认为这城恐怕是没法守了。
张斌并不知道城里的守军已经准备投降了,他跟曹文诏稍微商量了一下,便决定,由曹变蛟率手下一万人马攻城,而他和曹文诏则带着一万大军在旁边压阵。
他们倒不是想躲懒,主要这么小的城池并不需要两万人全力攻击,反正时间有的是,干脆让曹变蛟去练练手得了。
曹变蛟这会儿还年轻,单独指挥作战的机会并不多,有这机会练手,他表现的相当认真。
他在福广那会儿也是陆军讲武堂的常客,各种课程他几乎都去学习过,像这种攻城战,他自然也学习过。
双方人数相当的情况下,你作为攻城方,怎么办呢?
最重要的,当然是要发挥自己的武器优势,压制守城方,压的他们抬不起头来。
他直接命手下一万人马在东门外两里布阵,火炮在前,战车在后,排的整整齐齐,紧接着又命所有炮车和战车将车马脱离,然后又命后阵一百个小队去将所有战马聚拢,统一看管,做好这一切准备,他才命手下所有人马整体前移一里,在城墙外一里排布开来。
紧接着便是架火炮,试射,随后又是四百辆战车上前,一百队火枪手登上车顶,准备火力掩护。
这一切都做得有条不紊,宛如教科书一般,张斌和曹文诏看了,无不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打仗是要勇猛,但是也要讲战术,没有战术一顿猛冲,那不叫勇猛,那叫鲁莽。
一员猛将有时候是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但是,这决定胜负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双方实力相差并不是很悬殊,加上这员猛将的战力,正好可以让战争的天平向他这一方倾斜,如果双方实力相差太悬殊,你就再猛也是假的。
就好比三国时期刘备还在新野的时候,手下空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无敌猛将,但实力与曹操相比太悬殊,最后还是只能败逃。
关羽能冲入万军丛中如入无人之境,没用;
张飞能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没用;
赵云能在十万大军中杀个七进七出,还是没用,实力相差太大,你再勇猛都是假的。
还有,就算实力相近,就算你有无敌猛将,不讲求战术,那也是假的。
历史上明清松锦大战就是很好的例子,洪承畴率十多万明军精锐与皇太极决战松锦,那时候,皇太极手底下其实也才十来万大军,双方实力相差并不大,而且洪承畴手下还有曹变蛟、祖大弼这样的无敌猛将,按理来说,赢的应该是洪承畴。
因为曹变蛟那个时候就曾率八百勇士冲入正黄旗大营,杀的皇太极数千正黄旗亲卫七零八落,什么都统、固山额真、巴图鲁皆不是其对手,最后清军不得不调集其他各旗的弓箭手,拼命的放箭,才将曹变蛟逼退。
如果不用讲战术,光比勇猛,那么曹变蛟直接率十多万明军冲上去,就赢了,因为八旗将领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可惜,最后失败的却是明军,一败涂地,就因为皇太极玩了点战术,而洪承畴屁的战术都没有!
所以说,打仗光凭勇猛是没用的,双方的实力对比很重要,战术运用也很重要。
张斌和曹文诏之所以让曹变蛟主持攻城,也是想看看他的战术运用水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