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550

这一夜,镇江城可谓热闹无比,先是城墙上响起一阵喊杀声,紧接着城中军营方向又响起更大的喊杀声,这喊杀声一直断断续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直到丑时方才慢慢停歇。
喊杀声停歇之后,城中还没有安静下来,夜空中时不时还会传出一阵号令声和整齐的脚步声,貌似南面城门都被人打开了。
而这时候,张斌正和艾能奇、王尚礼和白文选等将领围坐在一个大火堆旁烤火呢,为了减轻重量,快速赶到镇江,他们甚至连帐篷都没带,这会儿他们就只能在野外露营了,好在这会儿天气还不是很冷,生一堆火烤一烤还是挺暖和的。
这天是不冷,就是这夜有点难熬,特别熬到这丑时许,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艾能奇、王尚礼和白文选这些小将的头都已经跟鹌鹑一样,直往下面点了,貌似坐着都睡着了,唯有张斌还精神翼翼的坐在那里,时不时抬头往向北方。
他是兴奋的,今天拿下镇江,明天就能兵围定辽右卫了,辽东六成以上的土地就要被他收复了,他能不兴奋吗。
他抬头不知道往北边望了多少回,北面的大道上终于出现了一队黑影,这片背风的平地上此时到处都是火堆,那一队黑影问了几处才找准方向,直接朝他这边跑过来。
来的是张差和一队特战营精锐,他一跑到火堆旁便兴奋的对张斌拱手道:“大人,镇江城拿下了。”
“好。”,张斌兴奋的从地上蹦起来,随即大喊道:“起来了,起来了,天亮了。”
“啊,啊,啊!”,艾能奇等小将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抬头一看,这天还没亮啊,难道大人是跟他们开玩笑的!
张斌的确是跟他们开玩笑的,镇江城拿下了,他心情大好,忍不住就跟这些小家伙开起玩笑来,他一见这些小家伙迷迷糊糊的样子,不由大笑道:“哈哈哈哈,骗你们的,天还没亮呢,不过镇江城已经拿下了。”
众人听闻镇江城已经拿下了,纷纷兴奋的从地上蹦起来,一个个都变得精神奕奕,好像刚才打瞌睡的不是他们一般。
张斌兴奋的搓了搓脸,随即下令道:“能奇,你带着手下人马还有定国的手下跟我去镇江城,现在就出发,尚礼、文选,你们带着手下人马在这里等着,中午之前,战车战马和粮草辎重肯定会到,你们接到这些物资之后立马送到镇江城去。对了,注意好好休息,中午之前,安排一点人轮流值守就行了,反正镇江附近已经没什么敌人了。”
众将一齐拱手道了声遵命,张斌便带着艾能奇和李定国手下的两万人马出发了,这晚上行军的确麻烦,乌漆嘛黑的,路都看不清,好在镇江城距离渔港并不远,而且火堆上的都是现成的,一人拿一根倒也勉勉强强能看见路。
两万大军折腾了半个时辰终于赶到了镇江城,这时候,天际都已经露出了一丝曙光,张斌迎着曙光,看着城门大开的镇江城,脸上不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大明积弱已久,终于重现曙光了,镇江城已经拿下了,只要再拿下定辽右卫,辽东六成以上的土地便算是收复了,建奴再怎么能蹦跶,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第523章 捷报频传
曙光中,好消息不断传来,一切都在按张斌预想的方向发展。
镇江城西北,扼守通往定辽右卫通道的刘文秀首先传来好消息,他派去定辽右卫的斥候已经回来了,定辽右卫守军也不多,总共还不到两千人,而且,镇江城这边的消息封锁的很成功,至少截止昨天,定辽右卫守军还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这就足够了,就算他们今天发现不对劲也迟了,因为定辽右卫治所凤凰城离镇江城仅一百余里,福广军如果坐战车,骑战马赶过去,三个时辰足亦。
而凤凰城距离辽阳足有六七百里,就算他们发现不对,派快马八百里加急赶去辽阳报信,辽阳城里的重甲步卒最少也需要六七天才能赶到,就算皇太极这会儿已经率骑兵赶回辽阳了,他要再奔赴凤凰城,最少也需要两天,那时候,凤凰城早就被自己拿下了,到时候自己率军据城而守,皇太极率十万骑兵过来都是白搭。
刘文秀那边刚把消息传过来不久,曹变蛟也派人来传讯了,他已经率军拿下旋城,分水岭以东已尽在掌控,建奴派驻在分水岭中的守军等于是废了,粮道被断,就算自己不去攻打,他们在荒山野岭中也撑不了多久,拿下整个分水岭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一条条好消息传来,张斌亢奋的倦意全无,他让李定国和刘文秀安排手下轮流值守,好好休息,自己反而兴奋的一刻都不想休息。
他就这么兴奋的等待着,等待着,午时方至,新兴渔港那边终于传来消息,战车战马和粮草辎重全都到了。
他立刻下令,命李定国、艾能奇率军在镇江城北集结,命刘文秀率军回防镇江城。
王尚礼和白文选率军将战车战马和粮草辎重运送过来的时候,李定国和艾能奇已经将手下人马集结完毕,刘文秀也已经率军进驻镇江城,他果断下令,将大部分粮草辎重留在镇江,随即便带着李定国、艾能奇、王尚礼和白文选率四万大军轻装出发,骑着战马,坐着战车,直奔凤凰城。
一路疾赶,下午酉时许,四万大军便抵达凤凰城外,而这时候,凤凰城守军才刚收到消息不久,城门也才刚刚关闭。
张斌一看时间还早,离天黑还有将近一个时辰,干脆下令,命李定国、艾能奇、王尚礼、白文选分率手下将士将凤凰城团团围住,摆开阵势,即刻攻城!
凤凰城守军也是倒了血霉了,他们哪里能想到,地处大后方的凤凰城会遭受明军的攻击,而且一来就是好几万,简直就如同神兵天降一般。
两千守军能顶住四万大军的围攻吗?
如果攻城的四万大军和守城的两千守军一样,手中都是冷兵器,守军不说能顶几天,顶个把时辰,熬到天黑还是没有问题的,可惜,福广军的装备根本就不是城中守军可以比的,他们不但有火枪,还有火炮。
当福广军将士架起火炮开始轰击城墙的时候,城中守军已经欲哭无泪了,开什么玩笑,几百门火炮,他们总共还不到两千人好不好!
当福广军将士推着战车靠近城墙,用火枪进行火力压制的时候,城中守将已经绝望到想投降了,不过,他没准备白旗,急切之间又上哪里去找白旗呢,他甚至想扒了盔甲,把自己的内衣脱下来当白旗用,可惜,来不及了,福广军将士已经推着战车冲到城墙跟前,嗖嗖嗖,无数黑影跃上城墙,那数量,瞬间就超过了城墙上的守军,得了,这下白旗都不用去找了,直接丢掉武器投降就行了。
整个攻城过程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便结束了,其实,大多数时间,福广军将士都在布阵驾炮,真正从炮轰城墙开始计算的话,他们总共还用了不到一刻钟就将四面城墙拿下了!
这一切,简直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形容,拿下了凤凰城,张斌这次突袭终于结束了,因为接下来的辽阳和沈阳都不是靠突袭能拿下来的。
辽阳和沈阳那可都是大明有数的雄城,而且这两座城池这会儿都被建奴装备了数十门红夷大炮,守城的还都是重甲步卒。
福广军装备的虎蹲炮射程比红夷大炮差了几里远,这会儿的火枪也打不穿重甲,如果他光率十万福广军去攻城,很有可能,一座城池都拿不下来,如果皇太极已经率军回援,那就更不用说了,他贸贸然率福广军去攻城,甚至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接下来就要看崇祯的意思了,如果崇祯能授权他指挥辽东所有大军,那么,二十多万大军一拥而上,还真有可能拿下辽阳和沈阳,一举收复整个辽东。
崇祯会不会将辽东所有大军交给他指挥呢?
这个张斌还真不清楚,因为他现在还是五省总督,除了辽东的兵马,大明其他所有兵马他几乎都可以调动,如果崇祯再将辽东兵马的指挥权交给他,那他等于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了,大明所有的兵马几乎都归他一个人指挥,崇祯会如此信任他吗?
这个还真不好说,第二天一早,张斌便开始写奏折了,他率军出击,收复辽东的事还没向崇祯汇报呢,也不知道崇祯收到消息之后会是什么反应。
张斌这次写的并不是一封奏折,而是四封奏折,因为他这次总共拿下了三座重镇和一座堡垒,一把将这些全部写一封奏折上,崇祯看了,高兴肯定会高兴,但是,也有可能反应过来,自己在有意欺瞒他。
崇祯那性子,很有可能会这么想,哦,你要么就一声不吭,一封奏折上来,你就拿下了三座重镇和一座堡垒,要说是一天拿下了的,谁信?
要说是同时拿下了的,更没人信,这不是明显在瞒着朕吗?
这种好事,你为什么要瞒着朕,难道你有其他企图!
张斌可不想立了这么大的功勋反过头来还引起崇祯的怀疑,所以,他干脆写了四份奏折,一天一份,今天拿下一座堡垒,明天拿下一座城池,这样看起来,虽然说速度有点快,但是,崇祯起疑心的可能性却不是很大。
崇祯收到奏折之后是什么反应能?
说实话,崇祯要是心脏不好,非抽过去不可,张斌这捷报来的也太频繁了,崇祯真的兴奋的差点抽风了。
第一天拿下归服堡,第二天拿下旋城,第三天拿下镇江,第四天拿下凤凰城,这速度,简直就是神速啊,照这样下去,岂不是不用一个月就能收复辽东!
崇祯这个兴奋啊,简直无法用笔墨来形容了,这一刻,他甚至有一种自己已经成为大明中兴之主的错觉。
第524章 入寇宣府
张斌在辽东率军一路突袭,先是拿下归服堡,紧接着又拿下旋城、镇江和凤凰城,对崇祯来说可谓捷报频传,对皇太极来说却是噩耗连连。
这会儿皇太极在干什么呢?
其实,他还什么都没干,倒不是他不想干点什么,而是因为他远在蒙元草原,消息传递不便,所以反应特别迟钝。
张斌拿下归服堡的时候,他还没收到豪格和岳托全军覆没的消息呢,张斌拿下镇江的时候,他才刚收到辽东的急报,他甚至还没想好是率骑兵快速回援,还是带着蒙元步卒一起回转辽东,旋城和镇江被明军拿下,凤凰城被明军突袭的消息便相继传来。
他收到消息,顿时就傻眼了,如果自己率骑兵回援,是能赶在明军攻克辽阳之前回防,但是,他们没信心干过辽东二十多万明军啊,毕竟骑兵就不是用来守城的。
如果带着蒙元诸部的步卒一起回援,他倒是有信心守住辽阳和沈阳,但是,这样一来,时间上又来不及了,按明军那恐怖的推进速度,恐怕四五天就会对辽阳完成合围,到时候,自己率军赶回去很有可能将面对一个被明军拿下的辽阳城。
二十多万明军占据辽阳城,阻断他的归路,他不死也得脱层皮!
怎么办呢?
他冥思苦想起来,现在单靠武力好像已经干不过明军了,必须想其他的办法了。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前两天大明京城内线传来的密报,这次率军突袭辽东的是张斌,而崇祯这会儿对张斌貌似不是很信任,崇祯信任的是张斌的死对头,阉党余孽薛国观。
这个消息对皇太极来说可是相当有用的,因为后金每次有难的时候,阉党都会出手相救,不然,他们早完蛋了。
比如,天启元年的时候,熊廷弼经略辽东,他在沈阳和辽阳招置流民,扩充军队,督促手下打造战车,置办火器,整得努尔哈赤焦头烂额,欲哭无泪,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后金就完蛋了,因为熊廷弼已经将军队扩充到将近二十万,准备开始反攻了。
结果,阉党姚宗文出手相助了,一场小小的蒲河遭遇战被姚宗文大作文章,说什么熊廷弼刚愎自用,招致败绩,而且还隐瞒不报。
其实蒲河那时候就是个小村庄,明军是跟他们在那里干了一仗,但是双方伤亡都不大,总共才伤亡几百人,打完之后总兵贺世贤就率军回沈阳城了。
就是这么一场普通的遭遇战,姚宗文却颠倒黑白,借机联合其他阉党大肆攻击熊廷弼,熊廷弼竟然就这么被大明朝廷给罢免了,紧接着,他们不但渡过危机,还趁熊廷弼不在辽东,各路将领不服辽东巡抚袁应泰的调派,一路从沈阳打到关宁,占领了辽东八成多的土地!
又比如,天启五年的时候,孙承宗督师蓟辽,修筑关宁锦防线,操练辽东军十多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从锦州一直打到三台子河流域,逼得努尔哈赤后退七百余里,后金眼看着又要不行了。
结果,阉党又出手了,魏忠贤先是指使党羽弹劾孙承宗冒领军饷,然后又利用一场小小的耀州攻防战大做文章。
耀州攻防战其实是总兵马世龙误信降将刘伯漒之言,派人去袭取耀州,结果没打下来,损失四百余人,就这么点小事,孙承宗又被撸了,他们不但渡过了危机,还一路直取关宁锦防线,要不是袁崇焕抗拒阉党高第的命令,死守宁远不退,关宁锦防线都被他们拿下了。
以前,每次都是如此,每当大明出现让他们头疼的人物,逼的他们没办法的时候,阉党就会出手相助。
随便整点事,熊廷弼被撸了;随便整点事,孙承宗被撸了;随便整点事,袁崇焕被撸了!
这些令他们头痛的敌人其实都不是被他们收拾的,而是被大明自己收拾的,准确的说,是被大明朝堂的阉党收拾的,
这个时候,危机再现,靠他们自身的实力已经无力回天,皇太极只能靠阉党余孽薛国观了,他相信,只要自己整点小事出来,薛国观绝对会帮收拾张斌,不用他出手,张斌轻则被逼退兵,重则被罢官削籍,甚至跟熊廷弼一样,被明廷砍了,传首九边!
这种事,他们和阉党已经“配合”很多次了,可谓相当的有默契,现在,就差一点小事了,到哪里整点小事出来呢?
皇太极命人取来地图,仔细筹划起来。
直接率骑兵跑去定辽右卫跟张斌干一仗吗?
这个,他还真不敢,张斌这家伙就是他的克星,他就算率十万骑兵过去都没把握捞到一点好处,这个方法很快就被他给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