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550

卢象升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这家伙既不进攻张家口关城也不进攻宣府镇驻地,就是在宣府镇里面疯狂劫掠,而且,还把十万骑兵集结在一起,根本就不分兵,他连各个击破的机会都没有,就他手下这点人马,别说是十万建奴骑兵了,就算是张家口那边的五万步卒他也奈何不了啊。
倒不是说他干不过那五万蒙元步卒,主要他手下人马太少了,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击溃五万蒙元步卒,到时候,皇太极如果回头一口,非把他给咬死不可。
他只能不断向崇祯奏报,恳请崇祯快点派人完成合围,赶紧从辽东调集大军来收拾建奴主力,要真能把皇太极这十万骑兵加五万步卒没掉,建奴就真完蛋了,如此大好的机会,不容错过啊!
崇祯收到奏报,反而犹豫了,十万骑兵再加五万步卒,就算把辽东军全部调过来也不是人家对手啊,怎么办呢?
崇祯这边还在犹豫,皇太极却突然派出使者,前来京城求和来了。
这会儿他已经掳掠了十多万平民百姓,这事已经整的够大了,足以给薛国观借口,收拾张斌了!
崇祯可不知道这是皇太极的诡计,他没亲自接见建奴的使者,皇太极送来的求和信他却是看了。
皇太极这与其说是求和,还不如说是威胁,这家伙已经掳掠了十多万平民百姓,他要求大明释放俘虏的满八旗步卒和汉八旗步卒,还要求明军撤出旋城、镇江和凤凰城,不然,他就把掳掠来的宣府镇百姓全杀了,甚至还会将整个宣府镇杀个鸡犬不留!
当然,他也不光是威胁,还有承诺,他承诺,只要崇祯答应他的条件,他可以将掳掠的老百姓全部放了,他可以马上从宣府镇撤军,他甚至承诺将豪格留在京城做人质,从此与大明和睦相处。
崇祯收到求和信之后,脑子里面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卢象升不断的发奏折,请他调集人马将建奴主力堵在宣府镇,围而歼之。
张斌也发了几封奏折了,请他授权让其指挥辽东所有人马,围攻辽阳,围攻沈阳,趁皇太极不在辽东,一举拿下辽阳和沈阳,收复整个辽东,让皇太极变成无根之木。
皇太极却在这个时候拿十余万老百姓要挟他,向他求和!
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他已经慌了神,压根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只能找人来商议了。
而这会儿大明朝堂之上,能算的上他铁杆亲信的也就薛国观和陈新甲了,他只能找这两人前来商议了。
薛国观的机会终于来了,他会如同皇太极想的那样,不顾国家利益,收拾张斌吗?
第527章 进谗言
一个国家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有众志成城,共抗外辱的,也有不顾国家利益,背后拆台窝里斗的。
众志成城,共抗外辱,基本都能度过难关。
不顾国家利益,背后拆台窝里斗,一个国家,想要不灭亡,很难。
历史上,明朝走向灭亡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其必然走向灭亡,而背后拆台窝里斗,正是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明朝,并不乏能力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熊廷弼、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等等,这些忠臣良将,都有挽救明朝的能力,但是,最后他们都死了,不是死在外敌手里,而是死在自己人手里。
这种可悲可叹的事情在明末的历史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只要有点能力,能挽救大明的,最终结果,必定死在自己人手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呢?
一个两个,一次两次,还可以说是偶然,但是,凡是有能力拯救大明的全被自己人弄死了,那就不是偶然了,而是必然,是有人想让他们死!
最想让他们死的当然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但是,他并不能跑大明朝堂杀人,如果没有人在配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些忠臣良将不可能冤死。
大明朝堂之上配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正是天启朝的阉党和崇祯朝的阉党余孽,当然,他们不会明目张胆的说我要配合努尔哈赤或者皇太极干掉这些忠臣良将,他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配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他们只是为了争权夺利而已,说白了,就是为了争夺大明朝堂的控制权。
这会儿,薛国观就是这个想法,他认为自己必须出手了,如果让张斌协击败建奴,收复辽东,那是多大的功绩,那还不被朝野上下传颂,奉为旷古烁今的贤臣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内阁首辅还有他的份吗!
崇祯这会儿是不想让张斌当内阁首辅,但是,他不能冒这个险啊,谁知道崇祯会不会因为击败建奴、收复辽东而兴奋的过了头,脑子一抽就把内阁首辅的位子给了张斌呢!
所以,他不能冒这个险,他不能让张斌把建奴给击败了,更不能让张斌把整个辽东都给收复了!
那么,怎么污蔑张斌呢?
这个问题,着实让薛国观头疼。
这次皇太极的离间之计并没有成功,张斌很果断的干掉了皇太极派去的使者,并严密封锁了消息,除非皇太极自己说出来,辽东这边是没有任何人会传出风声说他和皇太极有书信来往的。
皇太极要污蔑张斌私通他,也得有那么一点证据,这会儿他一点证据都没拿到,就这么空口白牙污蔑张斌肯定没人信,毕竟大明朝廷的官员并不是白痴,所以,他也没有刻意去宣扬张斌私通他。
没有私通建奴这个万能理由,要收拾张斌难度就大了,这也正是薛国观头疼的原因。
他想来想去,只有从崇祯这边着手了,崇祯害怕张斌功高震主,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点,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御书房中,崇祯是愁的满脸憔悴,眼神涣散,薛国观却是目露精光,窃喜不已。
皇上终于来找自己商量了,他看到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就明白了,这次皇上找他,肯定是商议建奴的问题。
果然,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就烦闷的道:“这些天发生的事情,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张斌在辽东一路高歌猛进,已经收复了辽东六成多的土地,建奴却突然入寇宣府镇,摆明了要来个鱼死网破。现在,张斌想要集中全力拿下辽阳和沈阳,断了建奴的根基,卢象升也想集中全力消灭宣府镇的建奴主力,一劳永逸,皇太极却突然遣使来求和,以宣府镇十余万百姓为要挟,并承诺把其长子豪格留在京城做人质,从此与大明和睦相处。到底是打是和,你们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兵部尚书陈新甲闻言,连忙低头沉思起来,其实,他并没有多少本事,只是站队站的好,傍上了杨嗣昌这颗大树才被飞速提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这个时候,崇祯问计于他,基本上是白问了,他要真能凭本事力挽狂澜就不用去抱杨嗣昌大腿了。
内阁次辅、吏部尚书薛国观那就更不用说了,他对打仗根本就一窍不通,连杨嗣昌都看不上他,他能干什么,崇祯问他,等于问道于盲。
但是,偏偏就是这个对打仗一窍不通的家伙这会儿却拱手建议道:“皇上,微臣建议接受皇太极求和的请求,皇上素来爱民如子,肯定不忍眼睁睁的看着十余万百姓被建奴屠戮,再说,张斌和卢象升也并一定是为了消灭建奴,收复辽东。”
薛国观那也是一个马屁精,他这话说的就很合崇祯的脾性,一句爱民如子拍的崇祯心中舒爽无比,后面一句张斌和卢象升也并一定是为了消灭建奴,收复辽东,更是成功的勾起了崇祯的疑心病。
崇祯闻言,不由追问道:“噢,你说双全和建斗不是为了消灭建奴、收复辽东,那是为了什么?”
薛国观装出一副忠君爱国的样子,痛心疾首道:“皇上,既然您问了,那微臣就斗胆说了。皇上啊,您被他们给骗了,他们之所以这么急切,目标并不是建奴啊。您想想,张斌所谓的集中全力拿下辽阳和沈阳,意思是不是说辽东所有人马都要交给他来指挥,他已经是五省总督了,除了辽东的人马,其他所有人马几乎都归他指挥,再把辽东的军权交给他,大明所有的人马岂不尽归他一人掌控!卢象升目的同样如此,他就是张斌的党羽,如果皇上您听了他的,集中兵力收拾宣府镇的建奴,总要有个人指挥大局吧,他在宣府坐镇这么久,如果真要选出个统帅来,皇上您是不是会选他?这样一来,结果还不是一样,大明所有人马不都被张斌一人掌控了!他们如此急切的掌控兵权,意欲为何!”
崇祯闻言,脸色不由一变,他正是因为不想将天下兵马全部交给张斌掌控,才对张斌提出的集中全力收复辽阳和沈阳之事游移不定,以致皇太极抓住机会入寇宣府。
如果他早下决心,张斌恐怕连辽阳都拿下了,到时候张斌兵围沈阳,皇太极还有心思玩这些幺蛾子吗?
沈阳一旦被拿下,后金八旗所有贵族几乎都要被张斌灭了,皇太极的根基就要毁了,他敢不回去救援吗!
有时候谗言不需要太多,能有那么一两句直击人心坎的话就行,很显然,这话说到崇祯心坎里去了!
第528章 意难平
薛国观忽悠崇祯的本事绝对不下于温体仁,历史上,卢象升和孙传庭就是他联合杨嗣昌忽悠死的,这家伙阴毒阴毒的,压根就没治国之能,却硬靠着陷害忠良爬上了内阁首辅的高位!
现在,他又将矛头对准了张斌,崇祯会怎么想呢,会如他的意吗?
很不幸,崇祯会,他要真正英明,历史上,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等忠臣良将就不会憋屈的被自己人害死。
崇祯就是这么个容易被人忽悠的货,只要人家摸准了他的脾性,随便一忽悠,他就上当。
这会儿他听薛国观这么一说,脸色已经变得难看无比,如果天下兵马皆归一人掌控,而这个人还不是他自己,结果会怎么样?
他不敢想象结果会怎么样,所以,他不能让这种事发生,他冷冷的道:“张斌,真是这么想的吗?”
薛国观一听这话,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崇祯都不叫张斌的字了,而直接称呼其名,证明崇祯已经严重怀疑张斌了,他连忙添油加醋道:“微臣也只是猜想而已,他既然能几天之内拿下旋城、镇江、凤凰城,为什么辽阳和沈阳他又拿不下了呢?微臣以为,他明明拿的下,却停那里不动了,就是为了要辽东的兵权!可惜啊,收复辽东,就差一步,他却为了一己私利,停滞不前,以致建奴拼命入寇宣府,十余万百姓危如累卵,还令皇上因此伤神,难以抉择,这厮,貌忠却实奸,着实可恨啊!”
这家伙,终于把皇太极整出来的事利用上了。
崇祯已经入了他的套,思维也随之被诱导,这话说的,貌似很有道理啊!
崇祯闻言,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随即叹息道:“看样子只有接受建奴的求和了,可惜啊,实在可惜,就差一步了!”
薛国观连忙吹捧道:“皇上英明,为今之计,只能先接受建奴的求和,以后再徐徐图之,至于这个张斌,微臣以为,还是让他赶紧回来比较妥当。”
崇祯闻言,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陈新甲,这意思就是要拍板了,不过,在拍板之前,他还想看看这位兵部尚书有什么补充的没。
陈新甲心中此时已经掀起了滔天大浪,他是旁观者清,薛国观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他自然清楚。
这个薛国观,还真是毒啊,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如此昧着良心污蔑张斌这个大功臣!
他虽然能力不行,但是,他并不是薛国观这种为了争权夺利连大明都可以出卖的奸臣,如果同意了建奴的和谈请求,那不是要将打回来的河山重新还给建奴,还要将好不容易俘虏的建奴给人家还回去,如果再将张斌给撸下来,以后,大明还有希望再击败建奴,再收复河山吗?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拱手道:“微臣以为,建奴这是在漫天要价,我们可以坐地还钱,他们既然来求和,那肯定是怕了,微臣想,只要我们强硬一点,他们应该会做出更大的让步。”
他知道,张斌跟他们是敌对阵营,他不敢当着薛国观的面为张斌说话,因为薛国观这家伙太歹毒了,如果他为张斌说话,薛国观绝对会连他一起弄!
他只能尽量为大明争取一点利益,挽回一点损失了。
崇祯闻言,很是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即拍板道:“那行,就派人去跟建奴和谈吧,你们谁有把握从建奴那里获取更多的好处?”
薛国观闻言,连忙拱手道:“微臣就是个管官员的,对与敌交锋之事一窍不通,这事还是陈大人拿手,微臣就不越俎代庖了。”
阉党就是这样,对付自己人,那是信手拈来,花样百出,阴谋诡计一大堆,一遇到外敌,他们一个个就怂的跟龟孙子一样,连碰都不敢碰一下。
比如温体仁,历史上首辅将近八年,就从未对怎么击败建奴收复辽东提过一点建议。
又比如魏忠贤,他杀起忠臣贤士来,那叫一个心狠手辣啊,剥皮抽筋都算是轻的了,但是,就算他权倾朝野,只手遮天,也从来没把他对付忠臣贤士的狠辣劲用在外敌身上,甚至,为了争权夺利他连抵御外敌的忠臣良将都害,熊廷弼、南居益、孙承宗等等都能御敌于外,却挡不住来自自己身后的刀子,一个个都被他给捅翻了!
薛国观也是如此,要他坑害自己人,那是信手拈来,但是,一遇到外敌,他就怂了,甚至连谈判的事他都不敢接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