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550

一个亲卫拱手道:“大概有好几千吧,小的也没细数。”
皇太极闻言,直接挥手道:“集合一千亲卫,随本汗去蒙八旗大营看看。”
数千人马也是一股不小的战力了,这会儿他正好缺少炮灰,多特罗等部的头人回来的正是时候,不过,这次满八旗骑兵损失太惨重了,自己得去好好慰问一番,以免他们怨念太大,生出异心来。
要说皇太极打仗真没太多出彩之处,他最厉害的还是统御手下,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蒙元诸部还是归附的汉民,他都能治的服服帖帖,这点,他比崇祯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这会儿为了防备明军突袭,城北大营他已经放弃了,此次出征的所有人马已经全部集结到城西大营,而且城西大营也已经过重新编排,他率满八旗步卒居于正中,齐尔哈朗率满八旗骑兵居于北边,多尔衮和阿济格兄弟率蒙八旗步卒和溃败回来的蒙八旗骑兵还有汉八旗步卒居于南边,如若明军前来突袭,人多他就跑,人少他就打,反正有南边的蒙八旗和汉八旗仆从军作为缓冲,他倒不担心被明军打个措手不及。
他率亲卫来到蒙八旗大营以后,假假意思亲切慰问了多特罗等部的头人一番,又赐了他们一些伤药和财宝,又交待多尔衮和阿济格好好照顾伤兵,这才施施然回了中间的满八旗大营。
而多特罗等部的头人也假假意思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貌似很感激皇太极,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大家就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而已,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摆脱后金的控制,他们怎么会犹豫,皇太极一走,他们便开始暗中联络族中手下和其他察哈尔部落的头人,准备叛离后金,率军回察哈尔草原!
张斌一开始是撂下狠话,让他们投入大明的怀抱跟建奴对着干,但是,后面商议的时候却没有强迫他们一起对付皇太极,因为这帮家伙并不可靠,如果逼迫太急,他们可能会表面上答应自己,回去却向皇太极告密,然后和建奴联合起来阴自己。
这点可不得不防,所以,张斌只要求他们率军退回察哈尔草原,并没有硬逼着他们直接跟皇太极开干,俘虏的伤兵他也没全部还给人家,只是挑了万余受伤不重的骑兵让他们带回去一部分,又分批放回去一部分,至于剩下的,还是留在福广军大营,美其名曰帮他们照顾重伤员。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些俘虏就是人质,如果多特罗等部的头人敢玩什么幺蛾子,他很有可能会把留下的俘虏全宰了!
这些察哈尔各部的头人还真不敢玩什么幺蛾子,人质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他们真不看好皇太极能躲过这一遭,所以,皇太极一走,他们便开始积极联络族中手下和其他察哈尔部落的头人,暗中准备着。
这一天建奴在城西的大营貌似也没发生什么其他事,就是陆陆续续有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的溃兵逃回来,直到晚上,能回来的差不多都回来了,第二天一早卯时许,皇太极便下令大军拔营启程,回辽阳,准备抵御明军进攻。
他们这会儿等于就在人家明军眼皮子底下人,他们一动,明军自然就发现了,很快,城南的福广军、戚家军、天雄军和川军白杆兵便集结到一起,慢慢压了过来。
皇太极自然早有准备,明军刚一发动,他便下令让多尔衮率蒙八旗步卒在大营南边结阵,准备抵御明军进攻,为满八旗步卒和满八旗骑兵撤退争取时间。
但是,这次蒙八旗步卒就没那么老实了,多尔衮传达了皇太极的命令之后,他们不但没有跑南边去结阵,反而一窝蜂往西边跑去!
多尔衮一看不对劲,连忙率亲卫冲过去,对着多特罗等部的首领吼道:“你们想干什么,竟然敢违抗大汗的命令,想死吗?”
这时候,多特罗部落的头人也是豁出去了,他竟然梗着脖子道:“我们不想干什么,我们只想会察哈尔草原。”
多尔衮闻言,不由威胁道:“你们敢反叛,小心大汗到时派人屠了你们的部落。”
多特罗部落的头人也不知道是吃错什么药了,竟然冷冷的回道:“你们都自身难保了还想着来屠戮我们的部落,先看你们自己能不能躲过明军的屠戮吧。”
说罢,他一挥手,直接带着察哈尔部的步卒和骑兵一路向西北方向遁去。
这个时候,皇太极也收到手下汇报了,他看了看远处缓缓逼近的明军,又看了看逐渐远离的蒙八旗步卒和骑兵,竟然直接挥手道:“传令,停止收拾辎重,把粮草带上,马上撤退!”
第585章 这次大明要报复
蒙元诸部跑了,皇太极逃了,海州城西门外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没来得及拆走的帐篷和建奴扎营时留下的阑珊立柱。
张斌在望远镜中看着仓皇撤退的满八旗步卒,脸上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海州城之战总算是结束了,皇太极这一退怕是再也没有机会卷土重来了。
这时,李定国在艾能奇和刘文秀等小将的怂恿下,拱手酷酷的道:“大人,要不我们追吧,此去辽阳还有一百多里,追上去,干掉上万建奴应该不成问题。”
张斌微笑着摇头道:“算了,穷寇莫追,皇太极手下这会儿可还有步骑十余万,而我们减去伤兵,能追上去的还不到八万,建奴可不是软柿子,要把他们逼急了,抽调辽阳和沈阳的守军跟我们拼命,我们这点人马还不一定能打赢呢。”
可惜,这会儿名震天下的关宁铁骑已经被洪承畴和史翲等奸人玩残了,要有五万关宁铁骑在手,倒可以追上去杀得皇太极屁股尿流。
“唉。”,张斌没由来的叹息一声,随即朗声道:“传令,福广军驻守城北,戚家军和天雄军驻守城西,川军驻守城南,多派侦骑,加强戒备,防止建奴偷袭。”
传令兵四散,聚集在一起的大军慢慢散开,张斌却是驻马立在原地,望着北方,久久无语。
此刻,应该是收复辽阳,收复沈阳,收复整个辽东的最好时机,可惜啊,他不能马上组织大军北上,去围攻辽阳,因为崇祯只是让他来解海州城之围,并没有让他去攻打辽阳和沈阳。
这么大的事情,他可不敢擅自做主,这会儿建奴虽然刚遭遇大败,蒙元诸部也已叛离,但是,他们仍然有步卒十多万,精骑四万余,自己在火器方面虽然占据绝对优势,但这会儿的火器还没有后世那么大的威力,攻城战中虎蹲炮和燧发枪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特别是在建奴也有火炮的情况下,要攻克辽阳和沈阳,必定是血战连连,不知道多少将士要血洒战场,如果自己擅作主张,挥军北上,到时候光是损兵折将这一理由都够崇祯和薛国观收拾自己的了。
“唉。”,他再次叹息一声,随即挥手带着亲卫打马直奔城中指挥使衙门,是时候写奏折了,前天的大捷他都还没有向崇祯汇报呢,以前他如果在外征战的时候,基本每次战斗之后都会写奏折向崇祯汇报,但这会儿他对崇祯已经心冷了,写奏折也没以前积极了,甚至大胜建奴这种事他都懒得汇报,因为他知道,再大的胜利,对自己来说都没什么好处了,在崇祯眼里,自己早就功高震主了!
这次,他并没有过分表功,对于海州之战,他只是列举了一下战果,此次大战,歼灭建奴满八旗骑兵一万余,俘虏将近一万,歼灭建奴蒙八旗骑兵两万余,俘虏两万余,歼灭建奴汉八旗步卒三万余,俘虏一万余,自己这边伤亡将近三万,其中阵亡将近一万,就这么简单,倒是劝服蒙元诸部叛离建奴的事情他重点提了一下,因为他答应人家封侯进爵的,说话不算数可不是他的习惯。
最后,他提出了挥军北上,收复辽阳,收复沈阳,收复整个辽东的构想,同时提出重组关宁铁骑以抵御建奴的骑兵,因为建奴的步卒还有十多万,他攻城的时候必定要全力以赴,如果建奴骑兵再在一旁伺机偷袭,那可就麻烦了。
崇祯收到奏折,足足呆愣了一炷香时间左右,人生的大起大落来的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前一刻,他还战战兢兢,感觉大明离亡国不远了,如果张斌此去没有顶住建奴的进攻,大明差不多就完了。
这一刻,张斌却告诉他,建奴已经被其击退了,蒙元诸部也被其策反了,海州城已然没事了,张斌还想挥军北上进攻辽阳和沈阳,收复整个辽东呢!
这是真的吗?
崇祯再次拿起奏折仔细看了一遍,千真万确,十多万蒙元大军已经被张斌干掉一小半,其他的都被策反了,六万建奴汉八旗叛徒都快被张斌打的全军覆没了,还有十多万建奴奏折中也提到了,伤亡也颇为惨重,海州城外的二十多万建奴联军还有埋伏在暗处的十多万建奴骑兵都被张斌给击退了,这种事情张斌肯定不敢撒谎。
海州城真的没事了,准确的说,张斌取得了海州大捷,再次打得建奴屁滚尿流!
“唉。”,沉默了半天,崇祯竟然发出一声叹息。
海州城的危机已经过去了,辽东已经没事了,大明也没什么亡国之祸了,他这一放松下来,先考虑的反而不是建奴的问题,而是张斌的问题。
又是张斌,为什么老是张斌?
朕真的只能依靠张斌吗?
为什么不能是其他人呢?
他已经根深蒂固的认为,张斌此人野心太大,不能重用,但是,每次遇到危机,他却只能依靠张斌去解决,所以,就算这次张斌取得了海州大捷,解除了辽东的危机,他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不希望立功的老是张斌!
他再次看了看奏折,这才考虑起建奴的问题来,继续挥军北上,收复辽阳,收复沈阳,收复整个辽东吗?
好!
反正这次都把张斌放出去了,军权也交给他了,就让他一次把建奴给了结了,到时候自己再把他了结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这句话,对当臣子来说是一种魔咒,对于当皇帝的来说却是一句至理名言,强敌都灭了,还留着强人干什么,等着他造反嘛,弄死他才是王道!
第二天的早朝,崇祯终于将辽东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公之于众,建奴挥军进攻海州城,妄图再次侵占整个辽东,很快便内阁次辅张斌率军打的屁滚尿流,这种事,是好事,是鼓舞人心的好事,他当然不怕人知道。
果然,他刚把这消息公布出来,满朝文武都露出惊喜之色,反贼肆虐已经将近半年了,四川、河南、南直隶传回来的一直是坏消息,这辽东却突然传回来一个好消息,而且,大明击败的还是比反贼更厉害的建奴,群臣怎能不欢欣鼓舞。
紧接着,崇祯便宣布将关宁铁骑调回辽东,协助内阁次辅张斌进攻辽阳。
这次,大明要报复,要收复辽阳,收复沈阳,收复整个辽东,将建奴干趴下!
第586章 重组关宁铁骑
崇祯会同意收复辽东之举,这个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一直想收复辽东,甚至在他继位之初,他就有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历史上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的方略时他兴奋异常,对袁崇焕简直有求必应。
可惜,袁崇焕就是吹牛逼的,五年平辽,连他自己都没把握。
不过,张斌却不是吹牛逼的,他是真有把握收复辽东,要他发狠的话,关宁铁骑一到,他便可集结辽东大部兵马,挥军北上,围住辽阳猛攻,就算建奴有火炮,他也有信心拿下辽阳城,只是手下将士伤亡会比较惨重而已。
原本,他就是这么想的,趁建奴新败,挥军北上,一顿猛攻,不给建奴喘息之机,先下辽阳,再下沈阳,一举收复整个辽东。
但是,考虑了几天之后,他的想法却变了,因为他冷静下来细细思索一番之后便发现,他完全没有必要拿人命去填,他现在掌握的铸炮技术完全碾压建奴,建奴就算有红夷大炮又怎么样,他完全可以命人造一批两千斤佛郎机炮,再配上炮车,拉到辽阳城外,先把建奴的红夷大炮轰废了,再挥军攻城,那样的话,攻城的损失就小多了。
手下将士性命,那也是命啊,张斌最后决定,还是缓缓图之,反正现在已然被打的缩回辽阳和沈阳,就凭那点地方,他们不但发展不起来,甚至连维持现有的十多万大军都成问题,拖一拖也没什么,大明现在虽然也没钱,但是他有钱啊,养活几十万大军完全不成问题。
他甚至还拟定了一个三年平辽的方略,第一年收复辽阳,第二年收复沈阳,第三年收复抚顺和铁岭等地,彻底收复整个辽东,刚好,太子还有三年就要成年了,他准备在辽东磨三年,回去便撸了崇祯,扶太子上位!
他隐隐明白了,崇祯之所以这么干脆,恐怕就是想收拾了建奴便收拾自己,至于反贼,有辽东这几十万人马,随便派个人领兵前去都能打的反贼屁滚尿流,崇祯这算盘是打的叮当响,岂不知,张斌算起帐来也不含糊。
这会儿崇祯也没了一年平辽的狂妄,只要能收拾建奴,三年甚至五年对他来说都已经不算什么了,所以,对张斌三年平辽的方略,他没有提出任何异议,甚至还公开表示,要全力支持张斌的平辽方略。
张斌对崇祯是没什么指望了,皇太极对崇祯却抱有很大的期望,因为他明显感觉到自己干不过张斌,唯有使出反间计,让崇祯来收拾这家伙了。
不过,张斌这家伙对这方面貌似防范很严密,自己想使出惯用的通信手段来诱使张斌做出私通他这个建奴的糊涂举动,这家伙却无声无息的把自己派去的信使给宰了,无奈之下,皇太极只能使出无耻招数,一个人自言自语,写了几封信给张斌,而且,压根就没送给张斌,反而通过自己在京城收买的内奸,辗转送给了薛国观,以期望这位内阁次辅能如同他的阉党先辈一般,帮自己把张斌这难缠的家伙给做了!
可惜,这会儿薛国观根本就无暇向张斌出手,或者说他压根就不敢在这个时候对张斌出手,除非皇太极给他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张斌真的私通建奴,那还差不多,这么点片面之词,就让他在这个时候让他出手对付张斌,他还真不敢,因为他自己摊上大事了,或者说,史翲捅出的大篓子要露馅了。
崇祯下旨调关宁铁骑回辽东去协助张斌攻打辽阳和沈阳,这事可不得了,因为关宁铁骑调去四川的时候是三万,这会儿却两万五都不到了,史翲要取得了一点功绩那还好说一点,问题这会儿史翲被反贼阻在巴州,动弹不得,不但没取得丝毫功绩,还把两万河南兵都快折腾光了,要崇祯发现史翲就是个废物,那他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当初他收受了史翲的贿赂,为了将史翲扶上四川巡抚的高位,他可是在崇祯面前使劲夸了史翲一通。
崇祯虽然好忽悠,但也不是个白痴啊,这事如果他不好好应对,自己很有可能就完蛋了,张斌逮到这种机会还不使劲弄他啊!
他这会儿正联合史翲使劲忽悠崇祯呢,大致就是说史翲为了突破反贼的封锁,冲进巴蜀,殚尽竭虑,不断派出关宁铁骑去骚扰反贼,可惜,反贼实在太多了,史翲的努力都没达到效果,关宁铁骑也因此损失了五千余人。
这种狗屁烂借口,稍微清醒点的皇帝都能看出其中的猫腻,开什么玩笑,关宁铁骑可是天下有数的精锐,要在野战中干掉五千关宁铁骑,那得搭进去多少反贼啊,现在什么效果都没有,却搭进去五千多关宁铁骑,怎么可能!
可惜,崇祯就是个昏君,晕晕乎乎的,薛国观和史翲合力一通忽悠,他竟然真信了!
薛国观把这事忽悠过去之后,总算是松了口气,至于张斌听到关宁铁骑告状之后再上奏折来弹劾他和史翲,他倒不是很担心了,因为,崇祯已经听信了他的片面之词,张斌如果为此事上奏,他完全可以倒打一耙,说张斌是在颠倒黑白,无耻污蔑他!
反正崇祯又不会亲自去向关宁铁骑了解情况,他怕个屁啊。
那么,张斌会为此事上奏弹劾他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