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550

平户知州回忆道:“他们一开始都很畏惧,有点不情愿,但是一听说管饭,还管饱,他们就变得极其配合了。”
张斌闻言,不由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又举起望远镜看向正在拆老城墙的平民。
这是他的一个妙招,因为他知道东瀛底层平民过的很艰辛,基本上吃不饱,这么小的地方,耕地又少,人口密度还是大明的五倍左右,他们能吃饱才怪,不但是平民,甚至有些底层武士都吃不饱,能吃饱,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诱惑了。
这时已经差不多是午时了,随着一阵铜锣声响起,正在拆城墙的平民突然四散开来,跑向各自居住的临时窝棚,在那里,明军将士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饭菜。
饭就是最差的南方双季稻米,有些粗糙,有些硬,现在大明赈灾用的差不多都是这种米,因为它产量高,一年可以种两季,自然比一季稻米便宜的多。
菜就是海里捞上来的鱼,没什么调料,就是放点盐清蒸的,但是,这些东瀛百姓却吃的津津有味,甚至大部分人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东瀛不是四周都是海吗,老百姓吃个鱼还觉得幸福,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呢?
其实,这还跟他们的打捞技术有关,因为他们根本就做不出大型打捞船只,甚至连百斤以上的捞网在东瀛都很罕见,而且东瀛平民有渔船的也不多,基本都是那种不到一丈的小船,根本就不能到远海去打鱼,只能在海岸附近捞点小鱼小虾,所以,就算四周环海,很多平民也吃不到鱼。
这个情况,东盛堂早就知道了,所以,他们特意改造了一些福船,并造了一些一网就能网几百甚至是上千斤的巨网出海捞鱼,然后拉回东瀛售卖,光是这一项,都为东盛堂带来了不少利润。
不过,这会儿大明与东瀛开战了,东盛堂暂时不能向东瀛各地倾销海鱼了,这些鱼只能免费给九州的平民吃了。
张斌看着那些平民脸上的笑容,缓缓放下望远镜,微笑道:“好了,可以继续进攻四国了,建斗,做好准备,明天早上辰时,进军四国岛!”
卢象升毫不犹豫的拱手道:“下官遵命。”
其他文臣武将却是满脸懵圈,首辅大人为什么看一看东瀛平民拆城墙就确定后方稳固了呢?
其实很简单,张斌只是要确认一下,饭菜能不能收买这些平民,现在看来,效果很好,这些人被征召来干活,不但没有满脸怨气,反而满脸幸福,足见吃饱饭就能让他们满足了,东瀛幕府或者地方大名残余势力想要煽动他们反抗怕是很难了。
因为跟着幕府大将军又或是地方大名他们根本吃不饱,跟着大明,起码能吃饱。
张斌紧接着又下令道:“文诏,命福广军和关宁铁骑收拾行装,明天早上辰时,我们进军本州岛!”
这是要一举灭掉东瀛啊,因为东瀛总共就四个大岛,而最北面的北海道这会儿并没有多少人口,人口主要集中在九州、四国和本州这三个大岛上,只要拿下这三个大岛,差不多就等于拿下东瀛了。
一众文臣武将均是,满脸兴奋,曹文诏则是毫不犹豫的拱手道:“末将遵命。”
张斌想了想,又对一旁的张差道:“命人通知东瀛使者,让他去帅帐候着。”
他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既然决定继续进攻了,为什么还要接见东瀛使者呢?
人家派使者过来肯定是求和的,你这都让人第二天继续进攻了,还跟人家谈什么?
他这是想继续麻痹东瀛幕府呢!
这两国和谈,一般一次肯定是谈不成的,双方一开始会列出各自的条件,再组织人磋商一番才会最后拟定签署协议,而且,这次东瀛幕府大将军本人又没过来,这和谈肯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东瀛肯定是想通过和谈,让他停止进攻甚至撤军,他准备玩的却是表面上同意和谈,实际上却继续突袭!
和谈,那是不可能和谈的,就算东瀛投降,就算他们肯做大明的属国,他也不会停止进攻!
东瀛使者其实早就来了,但是,大明这边却一直跟他说,首辅大人军务繁忙,没空接见他,他都等了好几天了。
他以为这大明帝国的首辅大人是把他耗在这里,故意不接见他呢,但是,这天他刚吃完午饭,就接到通知,大明帝国的首辅大人回来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第694章 狗急了也会跳墙的
东瀛使者捧着国书,在两队明军士卒的包夹下,满脸凝重的来到了明军的帅帐。
这时候张斌还没到,帅帐中就几个侍卫木桩子一样站在四周,也不跟他说话,他只能站在帅帐中间干等着了。
还好,不到一刻钟时间,外面就传来一阵行礼的声音,紧接着,一个面冠如玉,看不出具体年龄的大明官员便大笑着走进来,朝他拱手道:“抱歉,抱歉,军务繁忙,让贵使久等了。”
他身边的陈浩正要翻译,那使者却是立刻捧着国书,鞠躬行礼道:“日出国治部省大辅石川一郎参见大明帝国首辅大人。”
哎呀,这汉语说的蛮标准的吗!
这东瀛人会说汉语倒也不奇怪,因为东瀛也有很多儒学爱好者,甚至很多东瀛的高层官员都以会写汉字为荣。
张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快步走到帅位盘坐下来,他身后孙传庭、孔贞运、曹文诏等文臣武将也纷纷在两侧的条桌后面,算是作陪,只留下左首的位置没人去坐。
石川一郎见大明官员都坐定了,这才捧着国书郑重的行礼道:“这是我们天皇陛下和征夷大将军拟定的国书,请大人过目。”
张斌朝侍立一旁的陈浩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将国书取过来,随即便打开国书认真看起来。
这国书上也是工工整整的汉字,倒省了他让人翻译的尴尬。
他认真将国书看完,这才郑重的道:“贵国的要求请恕我们大明不能答应,我们大明是礼仪之邦,是想与贵国和睦相处,但是,你们东瀛却不想,万历朝你们接连两次进攻我大明属国,当时我们大明也请你们撤军,你们主动撤军了吗?你们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以朝鲜为跳板,入侵我们大明,我大明的天威是这么好触犯的吗?我郑重的告诉你,这次,我们大明也不会主动撤军。”
石川一郎闻言,并没有大惊失色,一份国书就让大明撤军,这个他没想过,德川家光也没想过,这国书只是引子,和谈的引子。
他再次站起身来,鞠躬赔礼道:“抱歉,文禄庆长之役的确是我们日出国先出兵的,但是,那是前任摄政关白丰臣氏的决断,与我们天皇陛下和征夷大将军并没有关系,我们天皇陛下和征夷大将军都想和大明和睦相处。这点,这几十年来我们没有再出兵朝鲜就是明证,还请首辅大人看在我们这么有诚意的份上,罢兵息战。”
张斌挥挥手示意他坐下来,随即假装为难道:“你们进攻我们大明属国的时候没有主动撤军,现在,你让我们大明主动撤军,这不可能吧,你们的诚意不能就是一份国书,几句话吧?”
这就是要好处咯,只要有得谈就好,就怕没得谈,石川一郎咬牙道:“我们可以适当做出赔偿。”
张斌闻言,貌似露出了一点笑容,他郑重的问道:“贵国可以做出什么赔偿?”
这个,由于时间仓促,他来的时候幕府大将军根本就没跟他讨论过赔偿的问题啊,德川家光只是让他赶紧过来让大明停战,至于赔偿,可以停战后再谈。
他干脆直接道:“这个还要看贵国想要什么样的赔偿,我们天皇陛下和大将军的意思,只要贵国愿意退兵,一切好商量。”
好商量啊,那我就按惯例给你来个狮子大开口吧。
张斌假装犹豫了一下,随即坦言道:“我们大明皇帝陛下的意思,如果贵国能向我们大明称臣纳贡,我们可以考虑撤军。”
石川一郎虽然早有心里准备,还是免不了大吃一惊,称臣纳贡,这价码也开得太高了吧,让人怎么还价!
他相当清楚,这称臣纳贡可不是低个头,喊大明皇帝万岁万万岁,然后上点礼就完事了,如果称臣纳贡,天皇和大将军都得听大明的,甚至继位什么的都要经过大明的允许,天皇陛下都要经过大明的册封!
他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还价,因为大明不要他们赔钱,也不要他们赔地,而是把整个东瀛赔出去!
最后,他只能颓然道:“这个,我无法回复首辅大人,这么大的事情只能由我们天皇陛下和征夷大将军来决断。”
张斌假装理解道:“嗯,这个本官清楚,那贵使就请快点回去请示你们天皇陛下和征夷大将军吧。”
这一轮和谈就算是结束了,石川一郎满脸凝重的告辞而去,孙传庭、孔贞运、曹文诏等文臣武将满脸不解的看着张斌,这国公爷到底什么意思啊,刚说出兵又答应和人家和谈!
还是孔贞运忍不住了,他直接拱手道:“国公爷,您既已决意出兵,为什么又要答应和东瀛和谈呢?”
张斌装作满脸严肃的道:“我什么时候答应停战了,没有啊,东瀛既然不答应我们的条件,那就继续打啊,不对吗?”
卧槽,你这不摆明了耍人家吗!
孔贞运有些难以接受道:“国公爷,我们大明乃是礼仪之邦,您这样有点不妥吧?”
迂腐,跟敌人讲道理,你以为打仗是读书啊。
张斌摇头苦笑道:“开仲,万历朝的时候我们也想跟东瀛讲道理来着,他们跟我们讲道理了吗?既然他们不讲道理,我们为什么要讲道理?”
孔贞运顿时哑口无言。
这一次,东瀛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真被张斌给气死了,他派出去的使者才刚回来,他还没想好怎么跟大明还价呢,紧接着噩耗便传来了。
大明竟然兵分两路,分别突袭四国和本州!
真当东瀛好欺负是吧,狗急了也会跳墙的!
其实,他并不是毫无准备,他刚收到大明的檄文便已经下令各藩国集结军队,准备抵抗大明入侵了,只是明军推进速度简直太吓人了,让他措手不及。
这东瀛的军制和大明可不一样,大明要集结军队直接向各地都司卫所下令就行了,屯卫虽然严重缺额,集结起来还是很快的。
东瀛要征调军队还得先通知藩国大名,让他们去召集各自的手下,中间本来就多了一道手续,而且他们也没有屯卫体系,集结成军的速度慢的很,藩国的军队十天半个月能集结起来就不错了,再跑到九州岛,最少得一个月,但是,张斌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把九州岛拿下了,他能有什么办法。
他只能让各藩国军队往本州中部集结,准备出击,同时派出使者去向大明求和,这会儿各藩国的军队才堪堪集结到一起呢。
他这会儿总算是整明白了,大明就没想过要撤军,要让他们撤军,唯有把他们打回去!
打就打,在本州这片土地上,我会怕你二三十万明军吗!
第695章 东瀛最后的希望
东瀛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虽然做好了狗急跳墙的准备,但明军的推进速度还是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他才刚率本部人马从江户城出发,前线又传来噩耗,本州岛的长门国和四国岛的伊予国已经被明军占领了!
明军这是什么速度,不到两天就占领两个藩国,照这速度整个东瀛岂不是不到两个月就要被明军占领了!
德川家光真被张斌这招麻痹战术给整惨了,他如果一开始就率军往九州岛方向赶,这会儿估计都把明军阻挡在九州岛与本州岛之间了,但是,张斌却表现出犹犹豫豫,要打不打的样子,甚至还答应跟他和谈,一个劲的麻痹他,搞的他就像得了小儿麻痹症一样,嘴都气歪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