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550

他相信卫国公的能耐,他相信大明总有纵横四海的那一天,大明水师连海上霸主荷兰人的舰队都能击败,还有什么好怕的,卫国公迟早要带领大家冲出去,只是大明内有反贼,外有建奴和蒙元的威胁,卫国公一时之间抽不出身而已。
这两年,好消息不断传来,反贼被剿灭了,建奴被击败了,辽东收复了,甚至东瀛都被大明打趴下了,他知道,卫国公就快把目光投向海外了,大明水师就要来了!
果然,前几天他便收到消息,太师卫国公张斌将率福建水师舰队出访欧陆,他真的激动的不行了,几近夜不能寐。
这天,大明水师舰队预计要午时左右才会抵达巴达维亚,但是,他却从清晨开始就组织东盛堂的雇员在码头上忙碌,布置,准备隆重迎接大明水师和太师卫国公的到来。
巴达维亚城里这会儿也是大明商户及其家属居多,听说大明内阁首辅,太师卫国公要来,很多人都自发来到了港口附近,港口附近很快便变得如同马尼拉那边的海滩一般,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内阁首辅又或者国公爷,很多人这辈子都没见过,更何况是身兼内阁首辅、太师、卫国公三职的超级大官,这么大的官在巴达维亚还真没人见过。
还没到午时,密密麻麻的黑点便出现在远处的海平面上,这些黑点越变越大,越变越大,伴着港口两边老百姓的惊呼声和欢呼神,上千艘战舰铺天盖地般的进入港口,顿时,所有人眼前都被战舰给填满了,镇远巡洋舰、威远战列舰、轻型铁甲舰,满眼全是战舰,巴达维亚的老百姓虽然大多见过这三种战舰,却不曾想,大明水师的战舰会如此之多。
郑芝鹄也算是极有见识的人了,他也听说东番那边的造船厂在不停的生产战舰,福建水师的战舰早已超过千艘,但是,当上千艘战舰同时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仍然被震撼到了,太壮观了,太壮观了!
他呆呆的站在那里,看着眼前铺天盖地的战舰,直到数艘镇远巡洋舰靠上码头,无数明军将士从上面喷涌而出,他才带着几个东盛堂的掌柜上前询问下来的明军将领。
很快,他便找到了旗舰所在的位置,而此时张斌已经在一众武将的簇拥下走下扶梯了,郑芝鹄见状,连忙疾步上前,就待俯身下跪,张斌却一把扶住他,亲切的道:“好了,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如此客气,芝豹呢,这家伙跑哪里去了。”
如果按郑芝龙兄弟和张斌的关系来算,郑芝鹄和张斌的确算得上是表兄弟,不过,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郑芝鹄见跪不下去,只能尴尬的拱手道:“多谢国公爷,回国公爷的话,这会儿芝豹正带着船队在苏门大岛外围巡视岗哨呢,他都去了十多天了,不知道国公爷会过来,还望国公爷海涵。”
张斌闻言,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欣慰的点头道:“嗯,不错,这小子还蛮勤快的嘛。”
这时候,施维拉和科奎拉也带着几个亲随小船了,张斌给郑芝鹄介绍了一番,随即便领着众人往巴达维亚总督府方向走去。
他来这里可不是光露个脸而已,他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安排呢。
当天下午巴达维亚总督府的会议室,又召开了一个特殊的会议,这次与会的也没有大明朝廷的官员和大明军方的将领,而是各大商帮的代表。
张斌进来之后,一众商帮代表自然是肃然起立,一阵恭维,他直接抬起双手,示意大家坐下来,随即便拿起会议桌上的白蜡杆,转身指着墙上的大地图介绍道:“大家应该都清楚,现在我们大明商户主要经商区域除了大明境内就是东瀛和南洋,而像西边的莫卧儿、大食、波斯、阿米昔儿和欧陆我们大明商户都很少涉足。”
在场各大商帮的代表无不面带遗憾的点了点头,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莫卧儿、大食、波斯、阿米昔儿和欧陆那边的钱很好赚,很多货在那些地方利润都丰厚的惊人,但是,他们都不敢去,因为太危险了,一不小心就会连人带船陪个血本无归。
他们只能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甚或是荷兰人做做生意,将货物以微薄的利润卖给这些人,任凭这些人去赚取惊人的利润。
这次,这些大商帮之所以积极相应卫国公张斌的号召,派出大量商户代表而且还带来大量货物样品,就是听说卫国公要带领大家去开拓西洋市场了,那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果然,张斌紧接着便指着地图道:“我们大明的商户之所以不敢踏足这些地方,出海远航太危险这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你们想过没,要出海远航就要组织一定规模的船队,这船队规模一上来,人就多了,数百人甚至是数千人都有可能,那么这数百人甚至数千人的饮水从哪里来,这海水可不能喝。粮食又从哪里来,这西洋沿岸可不是到处都有粮食捡。如果你们商船上塞满淡水和粮食,你们又能带多少货物,你们冒险跑一趟又能获取多少利润呢?”
这个问题大多数商户还真没仔细考虑过,因为他们大多在大明境内做生意,就算去东瀛,来南洋,沿途基本都是大明控制的区域,他们想在哪里获取淡水和粮食的补给都行,所以,他们大多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这一去西洋可就是成千上万里,以现在流行的大福船那速度,动不动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这期间大家吃什么,喝什么,带够淡水和粮食吗,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就算什么货物都不带也不可能带上所有船员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淡水和粮食。
众人脸上都慢慢露出担忧之色,看样子,这远洋生意不好做啊,不但要有足够的商船和货物,最关键的,还要有足够的补给之地啊,不然,整个船队的就算渴不死也得饿死!
第732章 诱人的果实
张斌召集各大商帮的代表在巴达维亚开会自然不是为了夸大远洋生意的难度,让他们望而却步,而是让他们明白,做远洋生意没那么容易,如果没有朝廷的大力支持,他们基本上做不成。
紧接着,他又指着地图介绍道:“这次,本公远赴欧陆就是为了和葡萄牙签署同盟条约,以后,葡萄牙的殖民地,包括锡兰、莫卧儿、阿米昔儿等,大家都可以去自由经商,获取补给自然也没有任何问题。”
众人闻言,无不面露兴奋之色,这下好了,大明与葡萄牙结盟之后大家就可以在很多地方获得补给了,而且还可以在他们的殖民地自由经商,这远洋生意有得做了。
张斌紧接着又泼冷水道:“不过,这事也没这么简单,还有很多问题必须解决,你们谁知道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闻言,均是一愣,还有问题?还有什么问题?
在他们印象中,只要张斌出马,基本没有任何问题,现在这位国公爷怎么又说有问题了呢?
众人愣了一阵,东盛堂南洋大掌柜郑芝鹄这才猛着胆子道:“国公爷,小人听相熟的葡萄牙商户说锡兰前几年被荷兰人给抢去了,现在荷兰人跟我们大明势如水火,小人以为,要经过锡兰抵达莫卧儿甚至是那什么阿米昔儿很难。”
张斌点头道:“对,现在锡兰是在荷兰人手里。”
众人闻言,眉头又是一皱,这锡兰正卡在去莫卧儿的必经之路上,那里被荷兰人给占领了,他们怎么过去!
他们可都知道,荷兰人跟大明那简直势同水火啊,当初在东番和这巴达维亚,大明可是跟荷兰人打了几仗狠的,人家荷兰人被打得损失惨重,他们能让大明的商船从他们眼皮子底下过去吗?
张斌看了看众人的表情,又继续道:“不过,这个大家可以放心,本公这次率大明水师舰队过去肯定会帮葡萄牙夺回锡兰。”
这话一出,大家都迷糊了,这国公爷到底什么意思呢?
一会儿说锡兰是在荷兰人手里,一会儿又说大明会帮葡萄牙夺回锡兰,这不有点无聊吗?
这国公爷是无聊的人吗?
当然不是,大家都知道,国公爷说这些肯定是有目的的,只是大家都猜不出来,国公爷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张斌看众人都露出思索的表情,这才转过身来,把白蜡杆往桌上一放,然后双手撑着桌面,严肃的道:“本公之所以事先说这些,是想让大家明白,你们要去西洋做生意并没有这么简单,朝廷必须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帮你们扫清障碍。比如盘踞在锡兰的荷兰人,还有马六甲和锡兰之间荷兰人培养出来的海盗,朝廷都要派出水师去清剿。又比如,这次和葡萄牙结盟是有条件的,朝廷必须派出十万大军去帮助葡萄牙渡过难关。”
这意思又是让大家捐献粮饷吗?
好像每次卫国公召集大家都是先让大家捐粮饷,然后再给大家好处,当然,后面大家获得的好处都会远远超出他们捐献的粮饷,所以,在座的商帮代表没一个犹豫的,纷纷起身拱手道:
“国公爷,我们当然不会让朝廷白出力。”
“国公爷,我们省得,出兵打仗那都是要钱的。”
“国公爷,需要多少粮饷您说,我们出了。”
……
张斌见大家争先恐后的样子,欣慰的点了点头,又抬手示意大家坐下来,这才郑重的道:“这次,本公不需要大家捐献任何粮饷,但是,有一点,你们一定要做到,那就是做多少生意就交多少税,以后,朝廷会在远洋各处设立市舶司,大家都老老实实去上报,缴税,不准虚报瞒报,知道吗?朝廷要养如此庞大的军队耗费及其惊人,如果你们都不缴税,朝廷就没钱招募这么多军队来保证你们的利益,你们知道吗?”
原来只要缴税就行,众人连忙点头道:
“知道,知道。”
“国公爷您放心,我们一定老老实实缴税。”
张斌点了点头,随即又拿起桌上的白蜡杆指着地图介绍道:“其实,光有葡萄牙殖民地不给还不够,从大明又或是这里远赴欧陆何止万里,按镇远巡洋舰的速度,每隔两千里左右都必须有一个补给点,大福船就更不用说了,一千里之内就得有个补给点,不然船队就会因为携带的淡水和粮食太多而无法运送足够的货物,所以,本公这次去欧陆还想跟西班牙商讨结盟的问题,争取让他们也向我们大明所有商户开放所有殖民地。同时,我们大明还将根据需要开拓一些殖民地,争取将补给点全补齐,让大明的船队能在所有海域畅行无阻!”
众人闻言,无不面露激动之色,张斌描述的商业版图简直太大了,几乎涵盖了他们所有听闻过的地方。
这么多的海域,这么多的国家,那是多大的市场啊,他们不知道西洋各国具体是什么样子,但是,从地图上他们都能大致看出来,如果大明的船队能在所有海域畅行无阻,那他可以做生意的地方必将扩大最少四五倍,那将是多么巨大的利益啊!
没想到,张斌紧接着又泼冷水道:“不过,有一点大家要注意,那就是路程的问题,如果来回路程超过一年,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去做了,因为风险太大,时间太长,一般人根本就承受不起。本公不反对大家赚钱,但是,要钱不要命的事,本公还是奉劝大家不要去做。”
他这话一出,众人顿时又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因为大家都能大概估算出来,以大福船的速度,再加上路上补给又或者装卸货物消耗的时间,半年他们最多抵达阿米昔儿,至于什么阿美利加甚至是欧陆,以大福船的速度,一年很难打个来回啊!
张斌这次真把这些大商帮的代表给整蒙了,一会儿给大家描绘一个巨大的市场,一会儿又提出远洋生意的难度来警告大家,一会儿给大家描绘出一张巨大的商业版图,一会儿又提醒大家注意路程问题,这等于把个诱人的果实放他们嘴巴又拿开,放他们嘴边又拿开,搞得人哈喇子流了一地,却什么都没吃着,这心里着实有点难受啊!
那么张斌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他为什么要来回调人胃口呢?
第733章 租借镇远巡洋舰
这个时代其实还是帆船的天下,历史上直到十八世纪末瓦特才发明出具有实用意义的蒸汽机,而蒸汽轮船更是十九世纪初才出现,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完全成熟。
不过,张斌的穿越让蒸汽机面世的进程大大提前了,蒸汽轮船也成为他争霸海上的杀手锏,这个时代,按帆船的平均航速,远行万里,一路都不停歇,最少都需要两个月时间,如果算上中间补给和装卸货物的时间,三四个月都算快的了。
而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如果一路不停歇,远行万里只需要十天左右,就算中间要补给和装卸货物,最多也只需要半个月!
这个时候并没有欧亚运河,也就是说,从大明到欧陆必须绕道好望角,整个航程达到了恐怖的五万多里,帆船如果是按平均航速航行,就算是一路不停歇,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也需要十个月时间,就算是熟悉洋流,一路顺风顺水,一年打个来回那也是极限了,所以,在座的大商帮代表都皱起了眉头。
国公爷都说了,来回航程超过一年的不建议他们去做,风险太大了,但是这一年打个来回的区域又有多大呢,还不到国公爷描绘出来的区域一半大啊,剩下的一大半生意难道就不去做了吗?
张斌当然不是这个意思,紧接着他又介绍道:“镇远巡洋舰相信大家都看到过,如果全速行驶,航行万里只需要十天左右,而去趟欧陆来回只需要五个月左右,而且由于镇远巡洋舰上装备的火炮不多,所以,能携带巨量的货物。现在,镇远巡洋舰标配是五十名水兵和五百将士加上三个月左右的淡水和粮食,如果改造成货船,将五百将士与其三个月左右消耗的淡水和粮食刨去,大概能装载货物三十到五十万斤。”
众人闻言,无不激动的直抖,国公爷这意思难道是要出售镇远巡洋舰,这家伙,就算是一百万两一艘也要买啊,随便去欧陆打几个来回这钱就赚回来了!
而且,镇远巡洋舰上的火力他们也听说过,五六门千斤佛郎机呢,对于大明水师来说这点火炮的确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商户来说,这火炮已经够威猛了,这么大的船,这么猛的火炮,只要几艘相约一起出发,什么海盗敢惹!
龙游商帮的代表忍不住站起来拱手道:“国公爷,您的意思是准备出售镇远巡洋舰吗?”
张斌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来,随即摇头道:“本公的意思不是出售镇远巡洋舰,而是租借,镇远巡洋舰,连带上面的水手可以租借给你们使用。”
租借,那成本更低吧,很多商帮的代表都忍不住拱手道:“国公爷,多少钱一个年,我们租,我们租。”
这些人,直接就是一年,连一个月都不消说,真是财大气粗啊。
不过,他们也不光是财大气粗,他们更看重的是镇远巡洋舰的运载能力和火力,开玩笑,租一艘能顶上十余艘大福船,而且比大福船安全的多,还不用他们操心船怎么驾驶,火炮怎么操作,这种好事,上哪儿找去啊!
张斌之所以会提出租借镇远巡洋舰给这些商帮使用,也是受了荷兰和英国等列强的启发,他们成立的东印度公司事实上就是带有国家性质的殖民机构,而且他们的商业活动都是受各自海军和陆军保护的。
这个时代,个人想组织船队从事远洋生意根本是不大可能的,谁能组织起能击退海盗的船队,谁又能组织起跟列强海军对抗的船队,如果朝廷不出面支持,除非像历史上的郑芝龙那样,本身就是海盗出身,还歼灭和吞并了其他海盗,这样才能组织起强大的船队。
而且,就算是郑芝龙,历史上也没见他把生意做得遍布全球,他也只是在东南海域和南洋海域独霸一方而已。
所以,指望这些商帮自己组织起远洋船队去做大生意是不现实的,没有朝廷的支持,他们很难组织起这么大的船队。
张斌之所以提出这么个办法其实还有点私心在里面,因为福建水师和福广军的军费是由东盛堂来承担的,这会儿福建水师和福广军总共才十六万人马,军费已经达到了将近两千万两一年,东盛堂大半利润都搭进去了,而大明进入殖民争霸的行列之后,福建水师和福广军肯定还要扩编,这军费又从哪里来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