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550

又比如明神宗万历皇帝,因国本之争与朝堂官员走到了对立面,他一犯浑,直接来了个不理朝政,大明经过隆庆开海和张居正改革好不容易走上中兴的大好局面瞬间毁于一旦,紧接着便是后金崛起,农民起义,大明直接亡国!
一个王朝走向灭亡的原因很多,比如土地兼并,比如天灾不断,比如贪腐横行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但是,这些原因造成亡国几乎都有个前提,那就是当时的皇帝昏庸或是无能,比如汉末的灵桓二帝,比如隋朝的炀帝,比如唐末的懿宗与僖宗等等。
张斌最怕的就是这一点,以大明现有的规制,如果接连出现几个昏君,铁定亡国!
那么,怎么尽量避免发生这样的事呢?
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皇帝适当放权,尽量让朝臣能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这样的话,就算出了昏君,影响也不是很大。
这个看似合理的想法,在这个时代却是最不合理的,因为朱明皇室太在乎手中的权力了,好像稍微放一点权,这大明就不属于他们了一样!
永兴帝朱慈烺是什么想法,张斌还没试探过,如果他的想法跟万历和崇祯一样,那就麻烦了,这俩都把权力看的比命还重要,一旦皇权受到“挑战”,瞬间就会翻脸的主,当然,如果他跟英宗和天启一样更麻烦,把皇权交给太监,那纯粹是取死之道。
张斌皱眉沉思了一路,直到进了御书房他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劝服永兴帝,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徒弟心中到底把权力看得有多重。
他这个时候都有点后悔了,自己怎么早没想到在这方面试探试探呢,这一次就想让人改变想法,貌似很难啊,或许,说到一定的程度,皇上不高兴了,就先放放吧,就当这次是试探算了。
永兴帝朱慈烺可不知道自己的师傅是来劝他放权的,他对张斌还是一如既往的亲切,又是起身相迎,又是赐坐一侧,跟以前并无二致,甚至,因为小太子出生,他还显得相当的兴奋,张斌一坐下来,他就激动的道:“师傅,你去看圳儿了吧,这小家伙,真可爱,一看就是当太子的料。”
这都什么话啊,可爱跟当太子有什么关系,看样子皇上着实有点欢喜的过头了,张斌只能微笑着道:“嗯嗯,圳儿着实可爱的紧。”
朱慈烺满足的点了点头,这才问道:“师傅,此次欧陆之行结果如何,葡萄牙和西班牙有没有接受大明的结盟条件。”
张斌微笑着拱手道:“托皇上洪福,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和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都已经在合约上签字了,我们大明的商贩已经能自由在他们的殖民地行商了,这次微臣回来的时候还特意为几大商帮划分了一下经商区域,他们也开始调配货物准备出海拓展生意了。”
朱慈烺闻言,不由饶有兴致的道:“噢,真的吗,具体是那几大商帮啊,他们经商区域又是哪些地方。”
说罢,他竟然起身亲自翻出来一张最新的世界地图,摊在书桌上,示意张斌指给他看看。
张斌对着地图,耐心的给朱慈烺介绍起来,从东胡、莫卧儿到欧陆、美洲,他都细细介绍了一遍,这些地方是哪国的殖民地,当地大致又是什么情况,他都一一做了介绍。
朱慈烺听完,不由大喜道:“这么多殖民地,这么大的区域,大明一年的税赋怕得增加上千万两吧?”
张斌微笑着摇头道:“不,一旦他们生意上了正轨,大明一年的税赋最少增加三千万两!”
这么多,那大明的税赋岂不是等于翻了一倍!
朱慈烺不由惊喜道:“有这么多吗,这些地方好像都没大明富饶吧?”
张斌耐心的解释道:“正因为他们落后,大明的商品才能迅速打开市场,因为他们要么做不出来大明这样好的商品,要么做出来比大明差远了,还有,大明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加工优势在各地获取原料然后拉回来加工再卖给他们,这样大明国内的作坊和工场也会因此产量暴增。当然,这些都需要朝廷严格的管控,如果让他们私下做买卖,那这税赋就很难涨上去了。”
严格管控,这个貌似有很大的难度啊,朱慈烺看了看地图上广袤的区域,不由为难道:“师傅,这么大的地方,大明怎么严格管控啊?”
这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的确大的吓人,加起来比两个大明还大,如果再算上欧陆,那就是相当于三个大明那么大的区域了,怎么去管理这些地方经商的大明商户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
不过,对这点,张斌早有准备,他缓缓的拱手道:“皇上,请恕微臣斗胆,把大半的镇远巡洋舰租给各大商帮了。”
朱慈烺闻言一愣,这个,把战舰租给商帮是何道理?
他好奇道:“师傅,为什么要把大半镇远巡洋舰租给各大商帮呢?”
第768章 思虑周祥
张斌把镇远巡洋舰租借个大明各大商帮,帮助他们将货物运送到世界各地,这事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想要大明商户迅速抢占各殖民地市场就只有这个办法,但是,他并不是皇帝,这么做的确有点超越他的职权范围了。
如果是崇祯当权,肯定会发飙,问都不问,擅自把战舰租给商户,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上吗!
当然,这会儿朱慈烺还不会因为这点事跟张斌红脸,他只是有点好奇张斌为什么要这么做。
张斌细细的解释道:“皇上,微臣也是经过多方面考虑才这么做的。首先,远洋航行不同于在大明沿海的短途航行,因为远洋航行动不动就是几千里甚至几万里,那么船队就要携带足够的淡水和粮食,而商户手里最大的商船也就是大福船而已,本来装的货物就不多,根本就没什么空间携带太多的淡水和粮食。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如果他们不带足够的淡水和粮食就没办法远行,如果他们携带了足够的淡水和粮食就带不了多少货物,货物少了就没多少利润,这就使得远洋生意失去了意义,没什么人会费时费力去做这种没利润的生意,也就是说,如果他们让他们用大福船去做远洋生意,做一趟他们就不会做了。而镇远巡洋舰就不一样了,因为里面空间巨大如果不带士卒而带货的话,能携带数十万斤的货物,这样他们利润就大了,就有人愿意去做这个生意了。”
朱慈烺闻言,稍微思索了一下,这才点头道:“师傅说的有道理,得让他们有丰厚的利润他们才会不辞辛劳跑那么远去做生意。”
张斌紧接着又解释道:“还有,皇上您应该知道,天启年的时候,大明东南沿海海盗猖獗的很,各国商船频繁被劫,不管是哪国的商船,如果遇上海盗,那绝对会赔的血本无归。现在大明东南沿海的海盗虽然被剿灭了,但是,其他海域还有不少海盗,再加上各国的舰队甚至是各国的商户船队有时候也会见财起心,如果商户的船队在茫茫大海上遇到他们,很有可能会被他们杀人夺货。大明商户的大福船根本就没一点战斗力,出了大明水师的保护范围就会变成待宰的羔羊,九成九会被抢。所以,微臣才会想着将镇远巡洋舰租借给他们,因为有十艘以上的镇远巡洋舰组成船队不要说是海盗,一般国家的水师舰队都不一定是对手。”
朱慈烺闻言,不由惊奇道:“还有这种事?其他海域也有海盗?各国的舰队还会袭击商船!”
张斌肯定的点头道:“当然,当初郑和郑公公下西洋的时候都被海盗和西洋沿岸几个国家袭击过,郑公公的舰队可有数百艘巨舰,数万将士,人家都敢袭击,更何况是小小的商船呢。”
朱慈烺有些后怕的道:“如果真是这样,那真应该把镇远巡洋舰租借给大明商户使用,不然,下趟西洋就赔的血本无归,谁还敢去西洋做生意啊!”
张斌点了点头,紧接着又道:“还有,这镇远巡洋舰租金可不便宜,一艘租金就是一万两白银一个月,租一年算便宜点也是十万两,一百艘就是一千万两,微臣租出去一大半也就是两百艘,合计就是两千万两,这样一来,福广军和福建水师的军费就差不多全出来了。而且,随着各大生意越做越大,我们还可以生产更多的镇远巡洋舰,这样一来,各大商帮的商户会越来越富有,我们的水师也会越来越强大。”
朱慈烺闻言,忍不住击掌赞叹道:“对啊,此法一举两得,着实是个好办法,师傅,还是你思虑周祥,朕都想不到这些。”
张斌谦虚道:“皇上过誉了,其实好处还不止这些,这样做还有利于商户的管控,因为他们的货物都是通过镇远巡洋舰运送的,而驾驶战舰和操作上面火炮的都是水师将士,这样一来,他们肯定不敢虚报瞒报货物数量,皇上只需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各处殖民地建立市舶司,做好登记,按货物数量收税就行了。”
朱慈烺有些不解道:“他们还会允许我们把市舶司建到他们的殖民地上去吗?”
张斌自信的点头道:“当然,他们不但不会反对,还会欢迎呢,因为我们在哪里建立了市舶司就表示我们大明帝国的商户会经常去那里做生意,而商户都是租用的镇远巡洋舰,战斗力那也是相当可观的,这等于变相给他们殖民地加了层保护,他们怎么会不乐意呢?”
原来还有这好处,有人免费给他们提供保护,想来他们也不会反对的,朱慈烺点头道:“好,那就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各个殖民地都建立市舶司,以保证朝廷税赋增长。对了,师傅,现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情况怎么样,听说西班牙正跟好多欧陆列强打仗是吧?”
张斌点头道:“是啊,西班牙和五六个欧陆强国在激战,眼看着就要撑不住了,微臣只能把原本驻扎在葡萄牙的五万福广军调到西班牙去协助他们防守了。”
“啊!”,朱慈烺闻言大惊道:“西班牙都快撑不住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跟他们结盟呢?”
张斌意味深长的道:“皇上,正是因为他们撑不住了我们才要跟他们结盟啊。”
这又是为了什么,朱慈烺想了一阵没想明白,只能好奇的看向张斌,等着他的解释。
张斌见状,不失时机的教导道:“皇上,这蛮夷都是虎狼心性,一旦他们强大起来就会到处侵略,像殖民地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他们如果强大到一定的程度,甚至会把主意打到大明头上来!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不让他们超越大明。那么怎么不让他们超越大明呢,自然是想办法让他们打仗,打的不可开交,打的天昏地暗!”
朱慈烺闻言,细细体会了一番,随即缓缓的点头道:“对,让他们打得天昏地暗,师傅你的意思就是帮西班牙顶住,让他们继续打下去对吗?”
张斌欣慰的点头道:“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继续打下去,我们如果站在即将胜利的反哈布斯堡联盟那边,那欧陆的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反哈布斯堡联盟列强就有了发展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强大起来,对我们大明可没有什么好处。”
第769章 几亿两的生意
张斌对付欧陆列强的办法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么简单的招数朱慈烺自然能想理会,张斌一提示他就明白了。
不过,这招数说起来简单,但是要让人家按你的想法斗起来却没那么容易,还好欧陆列强本来就在围殴西班牙,不然大明想当这个渔翁就难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不由庆幸道:“这真是天助我大明啊,让他们打,我们借此机会帮助各大商帮把生意做大,同时建造战舰,发展水师,这样我们大明水师就能无敌于天下了。”
张斌点了点头,颇为得意道:“皇上,让他们打得天昏地暗好处可不止这么一点。”
朱慈烺闻言,不由好奇道:“哦,还有什么好处?”
张斌微笑道:“西班牙和葡萄牙毕竟也曾称雄海上,他们可不会心甘情愿永远寄于大明篱下,看大明的脸色行事,他们也想复兴,也想重新崛起。”
这算好事吗?
朱慈烺不解道:“师傅,你不是说蛮夷都是虎狼心性吗,让他们重新崛起对大明有好处吗?”
张斌紧跟着解释道:“让他们强大到实力超过大明自然没什么好处,但是,让他们实力足以缠住其他欧陆列强对大明却是有益无害的,而且,他们这会儿根本就造不出先进的火枪和火炮,更造不出威远战列舰和镇远巡洋舰这样的利器,他们唯有跟我们大明买,这样,我们又有大笔进账来发展军工,强化步卒了。”
朱慈烺闻言,不由惊讶道:“卖武器给他们?”
张斌缓缓的点头道:“对,卖武器给他们,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么多殖民地,收益多着呢,我们现在等于在帮他们守殖民地,自然要赚点好处费。”
这又能赚多少,两个国家撑死也就能卖给他们二三十万军队的武器装备吧,朱慈烺对武器装备的造价还是比较了解的,装备二三十万军队的火枪和火炮造价撑死也就几百万两,这点钱有必要去赚吗?
他不解道:“师傅,这点钱我们没必要去赚吧,撑死也就几百万两,卖那么多武器出去还要防他们反噬呢。”
张斌一听就明白了,朱慈烺这是在按普通货物的价格算利润呢,他摇头道:“皇上,武器装备的价格可不能按普通东西算,最少也要十倍以上的利润我们才卖。”
最少十倍的利润!
开什么玩笑,这武器装备的材料又不是看不出来,十倍以上的利润,人家会出这个价吗?
朱慈烺目瞪口呆道:“十倍以上的利润他们会买?”
张斌得意的道:“当然,他们又造不出来,想复兴,想翻身就得跟我们大明买,微臣已经跟若昂四世和腓力四世谈好价格了,而且若昂四世已经买了我们一万把新型燧发枪和五万个子铳,这钱正好用来建造火枪厂和铸炮厂。”
这都谈好价格了,朱慈烺惊奇道:“师傅,你出的什么价?”
张斌如实汇报道:“新型燧发枪五十两一把,燧发枪子铳十两一个;五十斤佛郎机炮,五百两银子一门,子铳一百两银子一个,其他的火炮,按重量类推;轻型铁甲舰五万两银子一艘,镇远巡洋舰五十万两银子一艘,威远战列舰一百万两银子一艘,这还是卖给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只能算是半价,其他欧陆列强想跟我们买,还得翻倍。”
“啊!”,朱慈烺也不是没见过银子,但这价格着实把他吓了一跳,这简直是拿铜在当银子卖啊,就这还是半价!
他难以置信道:“这价格他们都买?”
张斌得意的点头道:“他们当然会买,再贵他们都会买,因为他们不买就没有复兴的希望,只能看大明的脸色行事。微臣这还是根据他们的收益定的价,其实,就算贵一倍他们也会买,不过,那样一来他们就会比较肉疼了,如果让他们感觉肉疼,肯定会影响到我们的盟友关系,所以,微臣才给他们开了个半价。”
这话的确没错,就好比当初大明干不过建奴的时候,葡萄牙商人来卖红夷大炮,那价格也是贵的离谱,大明还不是买了,一个国家连敌人的入侵都快抵挡不住的时候还会在乎那点钱吗,只要能翻盘,再贵也要买!
朱慈烺细细想了想,这才点头道:“师傅,你说的很对,作为一国之君,没人会愿意看别国的脸色行事,更不想败给自己的敌人,这个价格的确不过分。对了,他们大概想买多少,我们一年的大概收益又有多少呢?”
张斌微笑道:“他们自然是想买的越多越好,不过,葡萄牙限于本国人口数总共也就能召集五万人马,按海军陆军各半装备,接下来五年时间里葡萄牙大概每年要给我们五百万两用于购买武器装备。至于西班牙,如果我们敞开了卖,估计每年让他们出几千万两他们都愿意,而且,买几亿两的装备他们都不会嫌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