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411

  随着他一声令下,“哗啦”一声,数十名锦衣卫便跑到工部衙门二进大院,把工部文牍库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一路自然没人敢拦他们,锦衣卫啊,谁敢上去拦,人家可是管杀不管埋的主。
  工部尚书林庭昂闻讯赶来的时候,陆炳都已经带着几个小旗在文牍库里面翻找开了。
  他这会儿吓的小心肝都快蹦喉咙里来了,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上去问道:“陆大人,这是怎么了?”
  没想到,陆炳却是笑眯眯的道:“没事,没事,下官就是奉皇上旨意来找点东西,很快就走,很快就走。”
  找东西?
  找什么东西?
  你这架势也太吓人了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来工部拿人呢!
第四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栽了
  陆炳这个人,很有一种笑里藏刀的感觉,他对每个人好像都很和善,但真要动起手来,他却一点都不会心慈手软。
  他这脾性,朝堂官员也有所了解了,这会儿他虽然笑眯眯的,工部尚书林庭昂还是吓得不行了。
  这家伙,传闻皇上命他把人拖出去打板子的时候他也是笑眯眯的,甚至打的人都快断气了,他还是笑眯眯的,谁知道他这个笑是真没事还是准备要人命呢!
  不过,既然是皇上的旨意,林庭昂也不敢多问,他只能满脸惶恐的站那里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
  还好,陆炳很快就找到了当初修建京郊祭坛的卷宗,他也没说什么,拿着卷宗就走了。
  林庭昂见他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门口,这才招过管理文牍库的小吏,让其查查,陆炳到底带走了些什么。
  很快,那小吏便来报,是修建京郊祭坛时的卷宗。
  这?
  工部每年负责的项目多的很,京郊祭坛只是其中之一而已,而且,这个项目他从头至尾都没有插手,一直都是夏言带着他老乡,也就是当时的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刘伯跃在搞。
  他瞬间就明白了,这是阳明一脉和夏言一党在掐架呢。
  这两帮人为什么掐架他自然也明白,就是为了南京户部尚书之位呗。
  还好,还好,这事,真不关他事,他对南京户部尚书之位那是一点想法都没有,而且,他也快到点了,朝堂上的争斗跟他也没多大关系了。
  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既然这事跟他没什么关系,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他直接命那小吏将文牍库好好整理一下,随即便双手往后一绕,慢悠悠的走了。
  他是放心了,刘伯跃却是吓坏了,这家伙,皇上竟然派锦衣卫来取京郊祭坛的卷宗,肯定是阳明一脉查到了什么啊!
  他当然清楚自己在其中贪了多少,如果这事让皇上查出来,他可就完了。
  怎么办?
  这事他还不敢去找夏言商量,因为夏言就是个棒槌,这家伙拼命往上爬就不是为了捞钱,当初他捞钱的时候也没跟夏言说过,乡党里面,他跟的是严嵩!
  这事来的也太突然了,以致他都乱了方寸,情急之下,他竟然写了封密信,令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南都金陵,向严嵩求救!
  京城到金陵可有两千余里,就算八百里加急也需要三天时间,一来一回就是六天,他这么搞,还来得及吗?
  当然来不及了!
  陆炳从工部出来之后,又带着人闯进了不远处的兵部衙门,兵部尚书毛伯温也被他吓了一跳,这家伙,皇上真的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大张旗鼓的出动锦衣卫到处搜查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
  陆炳也不解释,他在兵部文牍库搜索了不到一刻钟,又拿着一堆卷宗走了。
  紧接着,他又带人闯进了户部衙门,还是二话不说,围着文牍库就是一顿搜,搜完就走人。
  随后他又带着人跑了趟都察院衙门,同样也是二话不说,围着文牍库就是一顿搜!
  这前前后后总共才花了不到一个时辰时间,他便抱着一堆卷宗回皇宫了。
  紧接着,他又派出两队缇骑,分别“拿住”京城两个石材店的掌柜“逼问”了一番,随即他便拿着一堆卷宗和供词往御书房走去。
  说实话,嘉靖都被陆炳这速度吓了一跳,他是真没想到,自己这奶兄弟办事效率竟然这么高,两件“陈年旧案”这家伙竟然不到两个时辰就查清楚了!
  他拿到卷宗和供词的时候还有点发蒙呢,不过,听了陆炳的禀报,他瞬间就怒了。
  陆炳禀报的内容相当简单,这两件案子,一件是真的,一件事假的。
  兵部右侍郎张时彻纯粹就是被人污蔑的,因为他当初镇压土司叛乱的时候向朝廷申调了三千人马,历时将近三个月,总共就花了不到两万两银子。
  这些兵部、户部和都察院的卷宗记载的都相当清楚,他就是申调了三千人马,户部也只调拨了三千人马三个月的粮饷,甚至后面平定土司叛乱之后,那些首功的赏钱都还没发下去呢。
  嘉靖知道,这些都做不了假,因为调动千人以上的军队有严格的规定,朝廷会派出监军、功曹和领兵将领,这些人都不是由巡抚任命的,他们事后也必须将整个过程做详细的汇报,以供查验。
  这些人上报的内容跟张时彻上报的并没有什么出入,而且总共才不到两万两银子,要养三千人马打三个月仗已经够紧张的了,张时彻还贪个屁啊!
  工部左侍郎刘伯跃这边就不一样了,当初总共才修建了两个京郊祭坛,他却花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而且所有民夫和匠户走的都是劳役,也就是说,这些民夫和匠户都是免费来服劳役的,朝廷甚至连饭都不用管。
  而这材料费用就有点夸张了,光是汉白玉和大理石采购费用就花了十多万两,而京城两个石料店的大掌柜报的价格连刘伯跃上报的一半都不到,也就是说,刘伯跃起码在这两项采购中捞了几万两银子!
  嘉靖怒了,真的怒了。
  他的确不知道这汉白玉和大理石的采购价格,所以,他当初根本就没看出其中的猫腻。
  但是,他并不是白痴,陆炳随便找两个石料店的大掌柜问出来的汉白玉和大理石的报价肯定是真的,按道理,他们的报价应该比工部采购价要高,因为工部负责的是朝廷工程,没有直接征收就不错了,谁敢卖的比市面价格还贵。
  但是,刘伯跃写在卷宗里的价格却比市面价高了一倍都不止!
  好你个刘伯跃,你竟然敢欺瞒朕,你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贪腐,把这种人调去当南京户部尚书,那还得了。
  夏言,你干的好事!
  想到这里,嘉靖咬牙切齿道:“传夏言。”
  锦衣卫四处乱搜的事夏言自然是知道了,但是,他却没想到这是杨聪给他设的套,他这会儿还在回味早朝的时候那精彩的场景呢。
  毛伯温,你竟然敢不给我面子,聂豹、张时彻,你们竟然敢跟我争南京户部尚书的位子,这下,你们爽了吧?
  他略带得意的来到御书房,看到嘉靖那满脸怒火的表情,还以为嘉靖是在因为兵部的事生气呢。
  没想到,一番见礼之后,嘉靖直接把几张卷宗和两份供词甩到他面前,冷冷的道:“这就是你举荐的人?”
  夏言慌忙拿起卷宗和供词一看,这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也不是白痴,这卷宗上的价格和供词里的价格一对比他就明白了,刘伯跃在修建京郊祭坛的时候贪了好几万两!
  我搓嫩娘个憋勒,严嵩,你给我推荐的什么人啊,你想害死我啊!
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
  夏言栽了,在南京户部尚书的争夺中,他莫名其妙的输给了阳明一脉。
  他是真没想到,严嵩给他推荐的人会是个大贪官,当初修建京郊祭坛的时候他还以为这刘伯跃是个不错的人才呢,做起事来又快又好。
  现在想来,那都是银子的效果,根本不是刘伯跃能力有多强,开玩笑呢,十来万两就能修好的两个祭坛,刘伯跃花了二十多万两,再建不好,那就是个白痴了。
  这次他真是把人丢到姥姥家去了,刘伯跃被打入大牢不说,他也因此事受了牵连,被皇上狠狠训了一顿,要不是皇上知道他是个两袖清风的“大清官”,这次他估计也要跟着完蛋了。
  人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前一刻,他还在为摆了毛伯温、聂豹和张时彻一道而得意呢,下一刻,他便被阳明一脉和自己人坑的差点把自己都陪进去了。
  有时候误信了奸人,能不被坑死就不错了,夏言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刘伯跃还算是小问题,还没把主意打到他的头上,刘伯跃后面的严嵩就不一样了,那家伙,真能把他命都要了。
  严嵩也没想到,刘伯跃就这么栽了,他才刚收到刘伯跃的求救信,还没想好怎么去救这货呢,这货便被直接打入大牢,紧接着,皇上便擢兵部右侍郎张时彻为南京户部尚书,他连翻盘的机会都没了。
  这一次,嘉靖是真的怒了,他之所以迅速擢升张时彻出任南京户部尚书,匆忙结束了夏言一党和阳明一脉的暗斗,就是为了警告夏言,不要太得意忘形了。
  南京户部尚书这么重要的职位都敢胡乱举荐个贪官污吏上来,这已经有点恃宠而骄的味道了,这苗头可不好,必须跟他掐灭了。
  张时彻就这样顺利上位了,南京户部负责的盐引份额自然也落到了阳明一脉手里,不过,阳明一脉还真没什么贪官污吏,他们争夺这尚书之位也不是为了捞钱,而是为了把盐价将下来,惠及普通老百姓。
  当然,这盐价不是说降就能降下来的,其中涉及到的环节太多,涉及到的利益集团更多,要真想把盐价降下来,不但南京户部要掌控在手里,边关将领,各地巡抚,甚至是巡盐御史等相关人员都得换成清正廉洁的,不然,这盐价要将下来很难。
  阳明一脉的意思,这盐引份额他们可以一点都不要,但是,魏国公、定国公、京山侯、武定侯,包括杨聪和陆炳这边,一定要把分配盐引时索要的好处费降下去至少一半,这样,盐价差不多就能降下去一成了。
  对此,杨聪倒没什么意见,反正他只要一成的份额,而且这一成的份额直接就是给他老爹的,中间根本不会产生一点好处费。
  陆炳这边也好说,就让他把分到一成的份额也交给自己的父亲去做,到时候直接给他分这一成的红利就行了,这红利肯定比好处费要多,陆炳自然也是欣然答应了。
  至于魏国公、定国公、京山侯和武定侯那边,杨聪提议,直接让他们每家占了两成,而这好处费就按原来的一半收,这样一来,他们收益上并没有什么损失,而盐价就能降下去一成了。
  他这刚跟人把盐引的份额分配好,自己父母那边的消息也传过来了,原来,这会儿他父母正在山西边镇那边筹集粮草辎重,准备去兑换盐引呢,他们兑换到盐引就会来京城。
  他父母的意思,这婚礼就在京城举行算了,毕竟陆家和皇上都在京城,他们肯定想陆灵儿和杨聪在京城成亲,至于杨家和张家,跟皇上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肯定要先就皇上的想法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