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411

  当然,就算知道,他也不会摆谱。
  他并不是那种一朝得志便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他性格还是比较随和的,跟夏言那种傲气逼人截然相反。
  刘淑相可没想到杨聪会跑大门口来迎他,他一下轿,看到杨聪微笑着站在门口候着,连忙疾步上前拱手道:“哎呀,杨大人,太客气了,有劳远迎,有劳远迎。”
  杨聪微笑着拱手道:“刘大人大驾光临,下官怎敢怠慢,里面请,里面请。”
  说罢,他便客客气气的领着刘淑相往里走去。
  刘淑相一看杨府的规模,心里忍不住赞叹,这府邸,真够气派的啊,比六部尚书甚至内阁大学士的府邸都要气派。
  当然,他也知道,这是皇上赏赐给杨聪的,皇上对陆家的恩宠,那是有目共睹的,看样子皇上对着陆家女婿也不差啊。
  他不由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没有坐着等死,有这位状元郎帮忙,估计自己应该能安然渡过这个难关。
  杨聪可不知道这位府尹大人在想些什么,他将人领进前院大堂之后,又命人上了最好的香茗,这才微笑着问道:“刘大人,听闻您遇到了一点麻烦,不知到底所谓何事啊?”
  他这其实是在考校刘淑相呢,刘淑相遇到了什么麻烦,他早已经命人打听清楚了,他之所以这么问,就是要看看这刘淑相诚不诚实,如果刘淑相为了让自己出手故意隐瞒一些东西,把事情说的好像很简单一样,那他就要考虑考虑自己该不该出手了。
  刘淑相并不是什么奸佞小人,他特意来找杨聪帮忙自然不会藏着掖着,甚至挖坑让杨聪往里跳。
  他直言不讳道:“杨大人,不满你说,这次我遇到的麻烦着实不小,宫里的陈洪陈公公和内阁大学士夏言夏大人都对我有很大的意见,我估计他们这会儿正想着怎么把我弹劾下去呢。”
  司礼监秉笔太监陈洪,杨聪当然知道,这家伙是嘉靖宠信的太监之一,夏言那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自己不暗中使坏,这家伙都当上内阁首辅了。
  看样子这刘淑相还是比较实诚的,自己打听到的也是这两个,杨聪微微点了点头,淡淡的道:“杨大人,您是怎么得罪陈公公的呢,难道就是为了这皇庄的事?”
  刘淑相无奈的叹息道:“是啊,就是为了这事,我当初也知道宫里的太监惹不得,只是没想到这陈忠竟然有这么大的背景,不但有司礼监秉笔陈洪陈公公撑腰,后面还站着夏言夏大人。”
  杨聪装作不解道:“杨大人,您既然知道宫里的太监惹不得,为什么还要将地判给徐氏兄弟呢?”
  他这是在继续考校刘淑相呢,谁知道刘淑相把地判给徐氏兄弟是因为收了人家的礼不得已为之,还是因为跟陈忠又或者陈洪不对付,故意为之。
  刘淑相闻言,不由正色道:“为官者,有所为,有所不为,身为一方父母官,自然要为治下百姓做主,助纣为虐之事,我真做不来。”
  这话说的,好像蛮正直的样子,真的假的?
  杨聪假意说和道:“刘大人,下官跟陈公公还有点交情,要不下官从中说和一下,您再把地判给陈忠,这事就这么算了,您看如何?”
  他这还是在考校刘淑相呢,刘淑相如果说好,他兴许真会找人去说和,帮人家把这事了了,不过,这种人他也不会往自己这边拉,如果刘淑相真的这么窝囊,拉自己这边也没用,以后反而容易出问题。
  刘淑相闻言,不由神色一黯,他要肯低头,哪用得着来求杨聪啊,自己就能把事给摆平了,问题这事他不想低头也不能低头啊。
  他只能摇头叹息道:“杨大人,我还是那句话,为官者,有所为,有所不为,助纣为虐的事情我不会做的,哪怕因此罢官削籍我都认了。其实,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这年头,当官难,想要做个为民做主的好官更难,我也知道有些人是不能得罪的,有时候当官还是糊涂一点好,但是,助纣为虐之事,我真做不来。”
  哎呀,这家伙,看样子还真是个好官啊,有原则,有底线,很好。
  杨聪最后试探道:“刘大人,你真不怕丢官。”
  刘淑相无奈的叹息道:“没办法,如若违背了本心,就算能熬过这次又怎么样,今后遇到类似的事又当如何是好呢,如果一直违背自己的本心,那这官当的又有什么意思呢。杨大人,如果你觉得为难,那就算了,我也累了,不若就此回家养老。”
  这话说的,看样子不是假的了,杨聪微笑着摇头道:“刘大人,下官也就是想以和为贵,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然大人不愿违背本心,下官只有硬着头皮去试试那陈公公和夏大人的手段了。”
  刘淑相闻言,不由惊喜道:“杨大人,你真愿意帮这个忙?”
  刚才,他真有点绝望了,杨聪表现的就跟个官场老油子一样,不想得罪人,他还以为自己找错人了呢。
  没想到,杨聪却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他着实激动的不行了。
  杨聪淡淡的道:“夏大人我们也不是得罪一两次了,再多得罪一次又何妨,至于那个陈洪,他以为这是正德朝吗!”
  这话说的,好有气势啊,跟刚才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
  刘淑相目瞪口呆的看着杨聪,过了半晌,他才郑重的拱手道:“杨大人,若此次能帮我渡过难关,今后但有差遣,只管开口,不过,我有个原则,颠倒黑白,助纣为虐之事,我不做。”
  杨聪闻言,大笑道:“刘大人尽管放心,我们也不做那颠倒黑白,助纣为虐之事,至于夏大人和陈公公,有什么手段,我们都帮你接着。”
第九十二章
自相矛盾
  夏言为什么要帮陈洪收拾刘淑相呢,他当初不是得了嘉靖的旨意去清理皇庄吗,而且,他当时还雷厉风行,把宫里太监侵占的民田差不多都归还给老百姓了,这会儿他又帮着宫里的太监去侵占民田,这不自相矛盾吗?
  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嘉靖当初让他去清理皇庄其实是为了收拾那些正德朝留下来的大太监,这些人是正德的亲信并不是嘉靖的亲信,嘉靖自然要清理一番,不然整个皇宫都被正德朝提拔起来的大太监管着,嘉靖怎么能放心。
  嘉靖让夏言负责裁撤皇宫侍卫和京营宿卫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些人都是正德皇帝留下的骄兵悍将,他也不放心,不把人裁撤了,他觉着皇宫都不安全。
  说白了,一开始的时候,夏言就是嘉靖手里的一把刀,专门用来收拾正德朝旧势力的。
  夏言也明白嘉靖想让他干什么,所以他收拾起那些太监和骄兵悍将来一点都不手软,不管是谁,甚至是建昌侯张延龄他都毫不犹豫的一刀剁下去。
  这些人职权可不小,如果没有嘉靖在后面撑腰,他一个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敢这么操蛋,早被人收拾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正因为是嘉靖的意思,所以,不管是公侯勋贵还是宫里的大太监都栽在了他这个小小的给事中手里。
  不过,嘉靖当时可没想着要让他入阁甚至取代张璁成为内阁首辅,一开始嘉靖纯粹就是把夏言当把刀而已,所以,他收拾了那么多的权贵也只是晋升了一小级,成为都给事中。
  至于后面他爬上礼部尚书的高位,甚至成为内阁大学士,那都是因为他表现出了足够的能力,获得了嘉靖的认可。
  嘉靖就是这样,你要给他一条心,帮他收拾人,又表现出足够的能力,他就会使劲提拔你,不管你是九品芝麻官也好,七品给事中也罢,甚至像张璁那样的观政进士他都能几年之内提拔为内阁首辅。
  夏言正是摸透了这一点,才辉煌腾达的。
  他之所以帮陈洪,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那么,他跟陈洪又是什么关系呢?
  很简单,陈洪是他的搭档。
  嘉靖毕竟是皇帝,不可能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也不可能对朝堂上发生的任何事都了若指掌,他常年身处皇宫,根本就看不到外面发生的事情,如果没人跟他说,他也不知道夏言有多么的厉害。
  这年头太监就是皇帝的耳目,很多事情皇帝都是通过身边的亲信太监去了解的,甚至奏折都控制在太监手里,因为通政司都是把奏折先传到司礼监,司礼监登记整理好了才会送往内阁又或者往皇帝那里送,有时候皇帝忙了又或者累了,连批红都是太监写的。
  说句不好听的,有时候司礼监秉笔太监就是皇帝,甚至,有时候太监比皇帝都牛!
  举个很明显的例子,天启朝的时候大太监魏忠贤挪用皇宫内库银两给自己修陵墓,正好那时候天启他爹明光宗的陵墓也在修,魏忠贤是什么好的都往自己陵墓里整,银子也是先紧自己陵墓用,结果,他的陵墓花了三百多万两,天启五年的时候就修好了,明光宗的陵墓拖拖拉拉才给了一百多万两,直到天启六年地面工程还没完工。
  要说修陵墓这种事,天启自然是紧他爹的先来,魏忠贤跟他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好比他爹明光宗还重要不是,但魏忠贤偏偏就这么干了,天启却一点反应都没有,为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天启压根就不知道啊。
  当时负责修建明光宗陵墓的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万燝为这事专门上了个奏折,骂魏忠贤无法无天,欺君罔上,结果,天启没看到奏折,万燝反被魏忠贤以天启的名义活活杖死了!
  这件事足以证明,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权有多恐怖,说句不好听的,只要他们厉害一点,皇帝就是他们手里的傀儡。
  这也是明朝中后期的一个弊端,因为太监权力太大了,很多时候太监的权力甚至超过了内阁,所以明朝也是权宦奸宦出的最多的一个朝代,比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等。
  这个时候内阁大学士一般都不敢得罪司礼监秉笔太监,内阁大学士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合作掌控朝堂大权也是明朝中后期的一个普遍现象,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张居正,他就是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合作才掌控了朝堂大权。
  当然,这会儿冯保和吕方什么的还只是宫里的小太监,而宫中权力最大的太监就是黄锦和陈洪,夏言正是想和陈洪合作掌控朝堂大权。
  现在顺天府尹刘淑相得罪了陈洪,夏言自然要帮陈洪收拾他。
  这个跟什么清正廉洁其实没什么关系,夏言帮陈洪也不是因为陈洪给他塞了钱,说白了,夏言就是为了掌控朝堂大权,至于刘淑相是贪官还是好官这都不是重点。
  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很多时候都是不分是非对错的,只分你是敌人还是自己人,这点张璁和夏言清楚,杨聪也清楚。
  杨廷和是好官吗,如果从大方向上说,他是,他可是四朝元老,正德驾崩,没有人继承皇位,就是他在撑着整个朝堂,也是他将嘉靖迎进宫里继位的,但是,张璁就要收拾他,不为别的,就为了权力。
  张璁是好官吗,如果从大方向上说,他也是,正德朝弊政丛生,正是他大刀阔斧,革除弊政,嘉靖初期才出现中兴的苗头,但是,夏言就要收拾他,不为别的,也是为了权力。
  夏言是好官吗,如果从大方向上说,他也是,嘉靖初期的中兴,他也出了不少力,但是,杨聪同样要收拾他。
  为什么?
  很简单,学的呗!
  夏言认为,他如果能掌控朝堂大权,大明肯定会变的更好,而杨聪也认为自己如果能掌控朝堂大权,大明肯定会变的更好,两个人都这么想,起冲突那是迟早的事情,所以,杨聪一听闻夏言要收拾刘淑相便来了兴趣。
  不过,他并不像夏言那样,为了掌控朝堂大权,什么人都敢用。
  他考校了一番之后,发现刘淑相的确是个好官才决定帮人家,如果刘淑相是个贪官,他可不会管人家死活,反正来日方长,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第九十三章
魔怔
  夏言这个人为官应该还算是比较刚正的,办事也算勤勉,而且还有那么一点真本事,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嘉靖对他还是比较欣赏的。
  但是,他这人有个坏毛病,那就是喜欢摆谱,官越大就越喜欢摆谱,而且权力欲还大的很,他对内阁首辅之位的渴求简直都有点魔怔了。
  原本对于宫里太监侵占老百姓土地一事,他是应该站在老百姓这边的,因为太监侵占了老百姓的土地并不会给朝廷带来一丝一毫的收入,皇庄原来的地就不少,这些太监都贪了九成多的收益,他们自己侵占的地当然更不可能给朝廷上缴什么利润,相反这样做还会激起民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