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411

  杨聪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鞑子骑兵,不由呆愣当场。
  这!
  这就胜利了吗?
  他真有点不敢相信,两万步卒对阵四万鞑子骑兵,还没正式开打呢,人家就跑了。
  这也太不真实了吧?
  他正在那里发呆呢,旁边的朱希忠突然兴奋的嚎叫道:“大人,要不要追击?”
  晕死,开什么玩笑,两万步卒去追人家四万骑兵,寻死吗?
  首先不说追不追的上,就算追上去,你又能耐人家何,人家不回头宰了你就算不错了。
  他缓缓的摇头道:“算了,鞑子骑兵损失并不是很大,我们追上去也占不到便宜。”
  这时候,一旁的赵时春也忍不住兴奋的问道:“大人,要不命投石机再来一波吧?”
  杨聪看了看密密麻麻的鞑子骑兵,无奈的摇头叹息道:“还是算了吧,我们巨型轰天雷准备的本就不多,现在连五百颗都凑不齐了,要鞑子骑兵回去之后重整旗鼓再次发动攻击,我们就没法抵挡了。”
  这个时候,鞑子骑兵已经开始边退便捞同伴的尸体了,有的还在收集失去骑士的战马,很明显,他们什么都不准备留给明军。
  杨聪见状,不由皱起了眉头。
  尼玛,这好不容易打了场胜仗,战利品却捞不到,这叫什么事啊?
  他正在那里懊恼呢,一旁的唐顺之突然开口道:“大人,要不命汤克宽指挥车阵整体冲上去吧,鞑子初败,必不敢久留,就算他们敢回头,面对整齐的车阵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对啊,可以直接用火龙战车去怼人家啊!
  杨聪连忙下令道:“命火龙战车,保持阵型,全体冲锋!”
  一阵令旗挥舞,紧接着,下面便响起明军兴奋的嚎叫声:“冲啊!”
  只见几里长的车阵就如同一堵墙般飞快的向前推去,那速度,百余步距离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
  这个时候,鞑子骑兵终于怕了,明军的战车可带着尖刺,如果撞上来,还不得把他们扎的满身是窟窿啊!
  这边明军车阵刚刚开始推进,那边鞑子骑兵便如同受惊的兔子般疯狂的向后退去,地上的尸首他们是顾不上了,不过受惊的战马差不多都被他们给牵走了,只留下一些被铁针扎伤,疯狂乱窜的战马,他们是想拉也拉不走了。
  车阵追出去一里左右,杨聪不得不下令鸣金收兵,因为人的体力是有限的,推着战车跑个几里恐怕会腿肚子抽筋,反正以现有的速度战车是不可能追上鞑子骑兵的,还不如停下来打扫战场,巩固战果。
  随着鞑子骑兵逐渐远去,战场上开始响起零星的欢呼声,慢慢的,所有明军将士都跟着欢呼起来,整个战场顿时成为欢乐的海洋。
  胜利了,竟然胜利了,两万步卒对四万鞑子骑兵,竟然赢了,而且无一伤亡!
  开战之前,任谁都想不到是这种结果,别说是两万步卒,就是二十万步卒对阵鞑子骑兵也不可能不付出一点伤亡而取得胜利,要知道当初英宗正统朝的时候,也先手下也才几万骑兵,而明军这边却是二十多万禁卫军精锐,结果,鞑子骑兵几乎没有任何伤亡,二十多万禁卫军精锐却将近全军覆灭。
  那一战虽然是因为王振在瞎指挥从而使得明军莫名其妙的大败,但是,鞑子骑兵的战力却在那一战开始被无限放大了,好像人家都能以一敌五甚至以一敌十一般。
  谁会想到,这一次,在宣府镇,一万边军精锐加上一万精壮屯卫,再加上一千神机营将士能毫发无损的战胜四万鞑子骑兵!
第三十四章
战果辉煌
  膳房堡外,明军正在尽情欢呼,而北边十余里外的长城缺口处的吉囊却是如丧考妣,明军是毫发无损,他手下的骑兵却是伤亡惨重,自从他继承王位以来,还从未曾经历如此惨败呢。
  这一战,输的太惨了,直到这会儿他还不明白明军怎么会突然之间造出如此多的轰天雷。
  轰天雷他也曾听说过,当初蒙元灭宋的时候宋军就曾使用过轰天雷,但是,史料记载中的轰天雷并没有这么大的威力,宋军也只是在守城的时候使用过轰天雷,野战中从未使用过。
  这他吗到底怎么回事啊?
  他想了一阵,还是想不明白,而这会儿大部分将士都已经越过山岭抵达长城北面了,他只能落寞的摇头叹息一声,打马往山下奔去。
  这时候杨聪也在思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轰天雷的威力他也看到了,巨型轰天雷爆炸的时候轰翻的鞑子骑兵其实并不多,最多也就两千人左右,鞑子这次可是足足冲过来四万人马,损失两千人马对他们来说影响应该不是很大,按道理来说,鞑子骑兵应该不至于溃败才对。
  这一次鞑子骑兵的表现也太菜了,简直就跟战场上的新丁一般,没一点套路,没一点韧性,一触即溃。
  吉囊手下的骑兵是战场新丁吗?
  明显不是,他们可是在边塞纵横十余年了,一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按理来说,他们不应该表现的如此不堪啊。
  很多时候,一场战役的胜利并不是战斗的终点,先胜后败的事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只要敌人没有遭受毁灭性打击,这战斗就不会结束。
  他相当清楚,胜利只是暂时的,吉囊手下还有四万多骑兵呢,如果吉囊重整旗鼓,再次率军冲上来,他还能再次将其击败吗?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这次胜利的原因,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继续获得胜利。
  那么,这次到底是怎么赢的呢?
  他无意识的看向前方的山谷,心中突然有了一丝明悟。
  这次他之所以能获胜,地形应该是主要原因,因为这山谷太窄了,鞑子骑兵根本就散不开,什么迂回包抄,偷袭后路等等骑兵擅长的战术吉囊都施展不出来,人家就只能挥军从正面硬攻。
  而且,由于山谷太窄,鞑子骑兵数量又多,他们只能排出密集阵型,这才使得巨型轰天雷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是鞑子骑兵分散开来,甚至四面围攻,那就麻烦了,巨型轰天雷根本就轰不到什么人!
  原因找到了,他这心里就踏实了,下次如果鞑子骑兵再来,他也有信心将其击败,因为他还可以更好的利用地形。
  比如,在地上挖些陷阱,然后垫上薄木板,这样一来,人可以在上面走,一点事都没有,骑兵一冲过来,那可就精彩了,不知道多少人要掉坑里。
  又比如,在地上铺上铁蒺藜,反正只要他们这边不冲锋就踩不到,鞑子骑兵一踩上去,绝对会撂翻一大片。
  再比如,在车阵前适当的位置布上绊马索,鞑子骑兵一旦被绊倒很有可能直接就撞火龙战车的尖刺上了,那家伙,简直不要太爽啊!
  他越想越兴奋,想着想着,他忍不住和唐顺之等人商议起来。
  这些人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等,一听杨聪的意思,他们便明白了,甚至,他们还能举一反三,提出更加完善的方案。
  比如说铺铁蒺藜,其实,就算地上铺了铁蒺藜他们也能冲锋,因为他们有战车啊,只要在战车底部装上吸铁石便行了,当然,这样一来铁蒺藜就不能铺的太广,最多铺个几丈长的区域,因为地上铁蒺藜太多,吸铁石也吸不过来。
  他们正在那里热烈的讨论呢,前面侦骑忽然来报,鞑子骑兵已经跨过长城缺口,往张北方向而去了。
  杨聪闻报,不由松了一口气,吉囊既然已经率军翻过山岭,跨过长城缺口,就不大可能再回头了,至少今天是不大可能回头了,因为翻山越岭是最耗力气的,不管人力还是马力都消耗的厉害。
  吉囊如果想反扑就不会翻过山岭,因为翻过去再翻回来基本就人困马乏了,他还反扑个屁啊。
  这时候汤克宽和戚景通还在那里等候命令呢,因为害怕敌人反扑,杨聪甚至不敢让他们把车阵和投石机阵散了去打扫战场,这会儿鞑子骑兵既然已经跨过长城缺口了,自然是不用担心了。
  杨聪当即便下令道:“命戚景通率一万屯卫去打扫战场,统计战果,命汤克宽极其手下将士收车回营休息。”
  这一场战役到此才算是真正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统计战果了,不到一个时辰时间,戚景通便将战果汇报上来了。
  这一战的战果是相当辉煌的,光是鞑子的首级就斩获了上千颗,另外还俘获了受伤的战马数百匹,可以说,自英宗正统朝以来,明军还从未在与鞑子的战斗中获得如此大胜,这个战果如果报上去,肯定会震惊朝野。
  不过,杨聪并没有急着汇报战果,因为他还不能确定吉囊会不会率军反扑,如果吉囊跑回去休息一天,明天又率军冲过来了,再想轻轻松松将其击败恐怕就没这么容易了。
  毕竟这次的轰天雷有点出乎吉囊的预料,正是出其不意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如果吉囊早有准备,能不能将其击败都不好说。
  杨聪可不敢疏忽大意,让吉囊给翻了盘,当天下午他便命汤克宽和戚景通率军在膳房堡外布置开了。
  这会儿造铁蒺藜肯定是来不及了,不过挖坑和设置绊马索倒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具和材料。
  他直接命戚景通率一万精壮屯卫在膳房堡前的山谷挖了数十个大坑,然后铺上薄木板,撒上碎土,同时,他还命汤克宽率一万边军精锐在车阵前方位置设置了数排绊马索,每排都是几里宽,直接延伸到了山谷两头,如果吉囊再率军往车阵跟前猛冲,非摔得人仰马翻不可。
  可惜,他的设置都白费了,第二天上午,侦骑便陆续来报,张家口和新开口外的鞑子骑兵已经拔营撤退了,驻扎在张北的鞑子骑兵主力也已经拔营退向察哈尔草原了,很明显,吉囊是不准备再发动进攻了,至少近段时间他不会再来了。
  吉囊其实也不想走,但是,他却不得不退走,因为他手下受伤的人太多了,五万大军出去阵亡的两千余人,其他几乎大半都受了伤。
  这家伙,生锈的铁针扎伤了可没那么容易好,如果不好好休养,一旦发炎溃烂那可是要死人的,如果他执意反扑,很多人肯定会因为出汗太多而发炎,那时候可就麻烦了。
  所以,他只能无奈的退走了。
第三十五章
买官
  正当杨聪在宣府镇和吉囊激战的时候,京城却在悄然进行着一场权力更迭,内阁首辅李时因重病无法理政,已然向嘉靖请辞,内阁的权力正式落到了夏言的手中。
  夏言当上内阁首辅之后更加不可一世了,他正想施展抱负,干出一番大事呢,严嵩却已经暗地里网罗党羽,准备跟他开干了。
  而此时,咸宁侯仇鸾也正想办法找人在嘉靖跟前说好话,好凭借所谓的战功升官发财呢。
  这会儿朝中当权的是夏言一党,要托人找关系游说嘉靖自然是找夏言一党帮忙最好,不过,夏言是出了名的两袖清风,好面子,要请动他貌似很难,所以,咸宁侯仇鸾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找严嵩帮忙了。
  好巧不巧,咸宁侯仇鸾的儿子仇雄和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正好都在国子监就学,于是乎,仇鸾便将这个贿赂严嵩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仇雄。
  仇雄那是典型的二世祖,他在国子监就学纯粹就是为了混个好出身,以后好当官,要知道这会儿爵位虽然是世袭的,官位却不是世袭的,很多公侯勋贵子弟都在家玩泥巴呢,甚至有些公侯勋贵子弟就算是袭承了爵位也捞不到一官半职,只能在家坐吃山空。
  仇鸾为了培养这个混账儿子也是想尽了办法,一开始,他是想让仇雄去习武来着,毕竟他家是将门之后,只要习武有成当个总兵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总兵任上捞点功绩,晋升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那也是很简单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