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411


第三十七章
真的假的
  嘉靖的确曾经想过要擢升咸宁侯仇鸾为三边总制,让其统帅陕西三镇边军对付鞑子。
  但是,仇鸾的表现却让他有点举棋不定,因为仇鸾出任甘州镇总兵已经很多年了,从未有过什么亮眼的战绩,这一次却突然击败了十余万鞑子骑兵,作假的嫌疑太大了。
  这年头边军杀良冒功的恶习盛行,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嘉靖也有点怀疑仇鸾是在杀良冒功,如果真是这样,把这种人提拔为三边总制那就不是挽回颓势了,而是让西北局势更加无法收拾。
  这三边总制不是个小官,可以说相当于武职版的三边总督,只是不能管民政而已,这三边本来就是军镇,哪来的民政,所以这三边总制其实就是三边总督,只是由武职出任这个封疆大吏而已。
  这么个重要的职位,嘉靖觉得还是应该慎重一点,再等等,看看。
  他也没想到,严嵩会突然提到这个问题,如果别人跟他说这个,他估计都懒得搭理,但是严嵩就不一样了,在他心里严嵩已经是自己人了,而且严嵩青词写的相当好,在他看来,这就是能力啊。
  这么一个有能力的自己人提出的建议,他当然要好好考虑一下。
  他认真思索了一阵,随即问道:“惟中,你觉得仇鸾率甘州镇边军击败十余万鞑子骑兵这事是真的吗?”
  这种事可不敢随便打包票,万一以后仇鸾出事了,嘉靖很可能会因此而责怪自己。
  所谓伴君如伴虎,万事还是小心为上。
  严嵩的奸猾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并没有拍着胸脯打包票,说仇鸾率甘州镇边军击败十余万鞑子骑兵这事是真的,他只是旁敲侧击道:“微臣并没有亲眼见证,所以不敢胡乱下定论,不过,吉囊率十余万大军直奔甘州镇这事是毫无疑问的,延绥镇和宁夏镇都发出了示警公文,而甘州镇离鞑子聚集的河套草原足有上千里,想必那吉囊是有所图的,不然他不可能率十余万大军奔袭千里。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吉囊一无所获,回河套休整了一番便直奔宣府镇而来,这些都是做不了假的。”
  整段话只字未提仇鸾,但是,意思却很明显,那就是仇鸾率甘州镇边军击败十余万鞑子骑兵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嘉靖闻言,不由沉思起来,严嵩说的这些的确是事实,吉囊率十余万鞑子骑兵千里奔袭肯定是想进攻甘州镇,结果人家却一无所获,铩羽而归,这些都毋庸置疑。
  那么,吉囊为什么会退兵呢,貌似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甘州镇防守太严密了,他进攻了一下,吃了点亏,发现捞不到便宜,所以只能无奈退兵。
  任他再聪明也意想不到,仇鸾这家伙胆子肥的,竟然连吉囊都敢贿赂!
  嘉靖被严嵩这一忽悠,顿时觉着,仇鸾率甘州镇边军击败十余万鞑子骑兵这事应该假不了了。
  他想了想,随即点头道:“这北疆之事我们的确该想想办法了,既然仇鸾有这本事率一镇兵马击退十余万鞑子骑兵,三镇兵马全交给他指挥想必定不会让朕失望。那就擢仇鸾总理三边兵马,去对付鞑子吧。”
  严嵩闻言,连忙拱手作揖道:“皇上英明。”
  这就是严嵩的厉害之处,嘉靖明明是被其给忽悠了,却感觉不出有什么不妥,他还以为是自己分析出来的结果呢。
  咸宁侯仇鸾被提拔为三边总制,这事着实在朝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仇鸾这家伙就是个官场混子,领兵打仗根本不行,这次什么击败鞑子十余万骑兵估计有很大的猫腻。
  但是,这会儿嘉靖都发话了,大家也不敢再说什么了,这位皇上可是固执的很,他决定的事情,要谁敢唱反调绝对会吃不了兜着走。
  仇鸾造成的轰动还未平息,一个更劲爆的消息便接踵而至,宣府巡按杨聪率军大败鞑子骑兵,斩获首级千余颗,并俘获战马数百匹!
  真的假的?
  宣府镇离京城就三百余里,派快马前去查探,一天时间就够了,杨聪要敢撒谎,那可是欺君之罪。
  而且,鞑子骑兵进攻宣府的事早就在京城闹的沸沸扬扬了,大家也都知道,鞑子早几天之前便已经开始制造攻城器械,准备进攻张家口和新北口了,这几天发生大战的可能性很高。
  但是,要说杨聪这个新科状元竟然能率一镇兵马大败鞑子骑兵,真没几个人相信。
  这事连嘉靖都不敢确定真假,他虽然知道杨聪不大可能撒谎,但是,凭借一镇兵力便能大败五万鞑子骑兵并斩获首级千余颗,这也太不真实了,要知道像仇鸾这样的老将也只是凭借堡垒和城墙之助击退鞑子骑兵的进攻,并斩获首级几十颗,你一个新科状元,上任不到半年便能大败鞑子骑兵,着实有点让人难以相信啊。
  嘉靖真有点不敢相信这事是真的,再加上夏言和严嵩也趁机进谗言,诬蔑杨聪想杀良冒功博前程,他心里就更怀疑了。
  最后,他还是派兵部尚书毛伯温亲自带队,赶往宣府镇,表面上是让毛伯温前去嘉奖宣府镇的立功将士,实际上却是去查看战果真假的。
  这毛伯温是出了名的公正严明,嘉靖对其还是相当信任的,嘉靖也知道杨聪有阳明一脉的背景,跟陆松和张岳又有姻亲,而且跟夏言一党矛盾甚深,所以,他没有派锦衣卫和都察院的人去查验,也没有命内阁派人去查验,而是亲自选定了没有加入任何派系的毛伯温带队。
  不过,有一点他也没想到,这毛伯温虽然没有加入任何派系,但是跟兵部左侍郎聂豹的私交还是不错的,因为聂豹的关系,他对杨聪这个新科状元还是比较欣赏的,所以,在出发之前,他便命人快马加鞭通知杨聪,大致意思就是说将他奉皇命赶到宣府镇慰问和嘉奖立功将士,让杨聪好好准备一番。
  杨聪收到毛伯温的通知也明白了,有人在嘉靖面前嚼舌根子呢。
  这年头就是这样,你打仗再厉害都没用,你获得再大的功绩也没用,朝里那些狗日的大臣为了争权夺利,能把黑的说成白的,也能把白的说成黑的。
  这种事在嘉靖朝太常见了,明明是杀良冒功的混蛋,往往能获得嘉奖甚至加官进爵,明明是杀敌立功的大功臣,往往却被谗言陷害,撤职查办甚至含冤而死。
  这就是嘉靖朝官场的现状,令人无奈而又愤懑的现状。
第三十八章
找茬
  兵部尚书毛伯温即将代表朝廷前来慰问和嘉奖,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宣府镇将士无不欢欣鼓舞。
  朝廷专门派兵部尚书慰问和嘉奖边军将士的事可不常见,要知道去年宣府镇还被鞑子骑兵肆虐了一番,宣府镇将士更是被打得不敢出城,朝廷没惩罚他们就算不错了,没想到才过了一年,他们便迎来朝廷的嘉奖。
  这事着实让人欢欣鼓舞,整个宣府镇顿时如同年节般张灯结彩,不管是边军将士还是将士家属都高兴的不行了。
  不过,杨聪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因为毛伯温的传讯让他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毛伯温的为人他相当清楚,清正廉洁,人家肯定不是让自己准备什么贿赂的金银,那么还有什么好准备的呢?
  很明显,毛伯温是让他准备好确凿的证据,证明他的确大败鞑子骑兵,有人想搞他呢。
  这些狗日的,一天到晚就知道争权夺利,要不是这些自私自利的家伙胡搞瞎搞,大明何至于此!
  杨聪真的烦透了这些家伙,不过,这会儿他却拿这些人没办法,他虽然假假是个封疆大吏,实际职位也只是个从五品的侍读学士,离权力中枢还远着呢,凭借他营造出来的关系,小打小闹,惩戒一下个别人还可以,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那还早着呢。
  他只能按毛伯温说的,好好准备一番,将自己的战绩全摆出来,好堵住那些混蛋的嘴。
  好在他在朝中的背景还算深厚,要不然,他真有可能被人阴掉。
  至于战绩什么的,倒好证明,反正鞑子的尸首都还在,战场也没怎么清理,他干脆命人将鞑子尸首全摆在战场上,洒些石灰防止腐化,同时命人将陷阱、绊马索什么的都撤了,把战场复原,准备迎接朝廷的查验。
  他这边忙的差不多了,朝廷慰劳的队伍也快到宣化府城了,按道理他是应该亲自到宣化府城去迎接的,但这会儿他相当的不爽,所以,他根本就没去宣化府城迎接,而是在膳房堡等着。
  第二天,云冒率手下京营将士护送着慰劳的队伍过来了。
  这前来慰劳的可不止毛伯温一个朝廷大员,兵部左侍郎聂豹也跟着来了,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刑部右侍郎董威。
  这时候杨聪倒没在摆谱了,听闻朝廷慰劳的队伍快到了,他直接带领一众文臣武将在膳房堡的南门列队相迎,毛伯温刚到,他便上前拱手赔礼道:“大人,下官军务繁忙,未曾远迎,还望大人海涵。”
  毛伯温微笑着摇头道:“没关系,没关系,军务要紧。”
  紧接着,他又向聂豹问了声好。
  聂豹自然是开心的很,这杨聪跟他的高徒徐阶可是知交好友,也算得上是他半个徒弟了,杨聪能取得如此战绩,他脸上也有光啊。
  不过,当杨聪向那什么刑部右侍郎董威问好的时候,那家伙却是不岔道:“杨大人,尚书大人出巡,一般官员都会迎到辖区边界,你这架子不小啊,竟然生生在这候着尚书大人来见你。”
  尼玛,这话找茬的意思很明显啊,这家伙绝对是夏言一党的。
  杨聪这会儿心里正有火呢,什么狗屁刑部右侍郎,嚣张个屁啊,他硬生生怼道:“大人,这鞑子才刚退走没几天,指不定什么时候杀个回马枪呢,下官要是擅离职守,鞑子冲进来,谁负责?”
  “你!”
  董威被他怼的满脸通红,无言以对。
  毛伯温见状,连忙打圆场道:“好了,好了,我们还是去看看边军将士吧。”
  杨聪闻言,直接转身,撇下董威,领着毛伯温和聂豹往北面城楼走去。
  董威见杨聪这态度,鼻子都气歪了,不过,他还是阴沉着脸跟了上去,因为他就是夏言和严嵩派来找茬的,如果不跟上去,怎么找茬。
  一行人来到北面城楼上一看,好家伙,下面明军将士已经按那天抵御鞑子骑兵的阵型排得整整齐齐,前面一排火龙战车足有四五里宽,后面一排投石机也有三四里宽。
  毛伯温见状,不由惊奇道:“清风,那日你就是用这阵型击败鞑子骑兵的吗?”
  杨聪拱手解释道:“是的,大人,下官初来宣府便巡视了一下新开口到张家口一段的长城,发现上面缺口甚多,修补怕是来不及了,所以,特命人将新开口和张家口附近的缺口全用巨石封堵,只留下膳房堡前这一段几个缺口没有封堵。”
  毛伯温看了看左右两侧的山岭,不由点头道:“嗯,此处地形狭窄,倒是个阻击的好地方。”
  这时候,董威忽然又阴恻恻的道:“你就用这点人马挡住了四万鞑子骑兵,还斩获首级上千?”
  这家伙明显是在故意找茬,不过,杨聪正好想演示一下投石机加巨型轰天雷的威力呢,他不慌不忙道:“下官凭的倒不是这点人马,而是这一千辆投石机。”
  董威又阴恻恻的嘲讽道:“投石机对付骑兵,亏你想的出来啊,你当我们不通军事还是怎么了,人家鞑子骑兵什么速度,你这投石机最多也就能投一轮而已,能砸死砸伤数万骑兵吗?”
  毛伯温闻言,不由也露出疑惑的表情,投石机的威力他们自然清楚,如果说凭借千余辆投石机就能击败四万鞑子骑兵那着实有点不切实际。
  杨聪依旧不慌不忙的道:“如果是普通石弹当然不能砸死砸伤那么多鞑子骑兵,下官用的是巨型轰天雷,所以才有这效果。”
  董威不屑的笑道:“什么巨型轰天雷,吹的吧?”
  杨聪干脆不搭理他了,而是直接对着毛伯温拱手道:“大人,要不下官演示一下巨型轰天雷的威力?”
  毛伯温饶有兴致的道:“好啊。”
  这种能击败鞑子骑兵的利器,他自然想见识一下。
  杨聪当即便抬手朗声道:“命令,投石机第五营拉绳,装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