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11

  陈能的脸色更难看了,马的,这姓徐的什么意思,拆自己台是吧?
  陈文杰则是满脸阴鸷的瞟着徐阶,脑子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徐阶这一搅局,张家的联姻顿时变得扑朔迷离,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张慎是什么意思呢,到底谁最终能抱得美人归呢,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张慎到底什么意思呢,自己的孙女都十六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他却一拖再拖,迟迟不定下人家。
  他这样做,很像是在待价而沽!
  没错,从张岳考取进士开始,他就想用这个孙女获取最大的利益。
  他先是拖住了眼巴巴前来求亲的惠安杨家,并放下身段,曲意结交,将杨家老太爷杨荣引为“知交好友”,以此来获得杨家财力上的支持。
  张岳晋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之后,他又放出主动放出风声,引得众多官宦世家蠢蠢欲动。
  结果,他一不小心把海商豪门龙溪陈氏给引来了!
  他不愿与龙溪陈氏这样的海商豪门结亲使得张家声名受损,于是便利用大寿之机引来了福建最大的官宦世家,福州陈家。
  甚至,他还故意让自己的孙女张贞接贺寿之机出现在人家的面前,以此刺激陈能,令其不惜得罪龙溪陈氏来抢夺这门亲事。
  他这样利用自己的亲孙女,只为利益,完全不管亲人的感受,是不是很冷血,很卑劣呢?
  其实不然,他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比如商户之家,虽说经商能够致富,但是,商户要将赚来的钱守住却比赚钱还难,因为商户的地位太低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官宦甚至士绅吃到渣都不剩。
  所谓“破家县令,灭门府尹”,这年头,地方官员集民政、司法、税收等大权于一身,要收拾治下老百姓太简单了,随便找个由头就能整的人家破人亡。
  而商户,特别是经商致富的富商是这些地方官最喜欢收拾的,因为商户地位低,财富多,收拾起来太容易了,而且收益是最大的。
  江南巨富沈万三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他本人就因为太富有,遭朱元璋的嫉恨,被发配云南,客死他乡,而他的儿子,他的孙子,甚至是他的曾孙都因为富有而招罪,最后都被各级官吏整的家破人亡,一个富可敌国的巨富之家都是如此结局,更何况一般商户。
  又比如军户之家,虽说军户有屯田,而且不用交税,但是,军户却要面临各级军官甚至是土豪乡绅的压迫,像李建江和李建林兄弟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他们还算好的了,上头的千户和百户都没压迫他们,但是,一旦遭遇天灾人祸,他们同样很难守住手里的屯田,一旦失去屯田,他们除了被迫流亡,就只能给人做佃农。
  这就是明朝中后期军户大量逃逸的根本原因,因为土地兼并太严重了,各级官吏甚至是土豪乡绅连屯田都敢吞,而军户没了屯田就没了活路,只能流落各地,混口饭吃。
  农户也同样如此,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户也逃脱不了沦为佃农甚至是流民的命运。
  这士绅阶层甚至是官宦世家看上去是高高在上,但是,他们也不是躺那就能衣食无忧的,因为他们也要吃饭,也要结婚生子,也有生老病死。
  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出了名的低,官宦之家,如果不贪不腐,想要维持一大家子的消费,基本上很难。
  张慎就面临着这个问题,他很缺钱,因为张家为官的子弟都两袖清风,不贪不腐,张家早就入不敷出了!
  不说这次做寿的钱他无法负担,光是张家的日常开销他都维持不了。
  官宦世家,表面看似光鲜,其实内里却相当的苦涩,表面上官宦世家是脱离了老百姓范畴的统治阶层,实质上他们就是一群不事生产的读书人。
  这倒不是说他们懒,官宦世家也有勤奋的,但是,他们勤奋的方向是读书而不是种地。
  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那也是读成之后,考上举人甚至是金榜题名才有的待遇,一开始可没有什么黄金屋和颜如玉,伴随读书人的只有寒窗。
  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要培养一批读书人可不容易,他们读书习字要花钱,他们吃喝拉撒要花钱,娶妻生子还是要花钱,还有,他们去省城参加院试,去南京参加乡试,去京城参加会试等等,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
  这些银子从哪里来呢,就靠那两千亩免税的地吗?
  不够,远远不够,张家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光是直系子弟就有数十人,再加上他们的家人,还有家丁、护院、丫鬟、老妈子等下人,最少也有三四百之巨,一年两千两光是维持这些人的吃喝拉撒都有些捉襟见肘,更遑论其他了。
  所以,当惠安首富杨荣主动贴上来的时候,张慎并没有拒绝,甚至他还很快将其引为“知交”,因为杨家有钱啊!
  不过,杨家要想花点钱就娶到张岳的女儿却是不可能的,他还要为考虑儿子的仕途考虑呢,如果给儿子招个地位低下的商户做女婿,那不是帮自己的儿子,而是害自己的儿子。
  龙溪陈氏也不可取,因为海商豪门摆明了在违背朝廷禁令,迟早是要出事的,这点,他跟徐阶的想法一样,他可不想后面被牵连。
  所以,他想到了福州陈家,如果能跟福州陈家联姻,他儿子的仕途绝对一番风顺,因为陈家这一百多年来进士几乎没断过,在朝堂之上积累的人脉可不是一星半点,而且陈达本身也是位封疆大吏,如果能傍上福州陈家,那他张家就发达了。
  他原本的想法就是在官场上依仗福州陈家,将儿子推上高位,而日常开销上则让惠安杨家掏腰包,他相信,只要给杨家一点小恩小惠,保证他们不被地方官员欺负,杨荣绝对会心甘情愿掏钱来买这个“护身符”。
  他甚至想过让杨荣嫁个孙女给自己的某个孙子做小妾,以此来增进两家的关系,他相信,这个提议杨荣肯定会欣然接受的。
  可惜,这个时候府衙通判徐阶却突然一杠子插进来,打乱了他的计划。
  徐阶貌似和杨家的长子嫡孙杨聪关系好的很,他极力向张慎推荐,想让张慎把自己的长孙女嫁给杨聪。
  这下张慎着实为难了,他相当清楚,这徐阶可不是一般人。
  这位可是探花郎,而且又有手段,又有能力,官声还好,要真能重返朝堂,进入内阁那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当上内阁首辅那都不是不可能的。
  这么一位极有可能在将来掌控朝堂大权的大人物极力向自己推荐,如果扫了他的面子,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所以,他干脆推说要征求张岳的意见,以此来拖延。
  那么,徐阶又是什么意思呢,他为什么要极力促成张家和杨家的婚事呢,难道他真的只是为了帮兄弟个忙吗?
第三十章
男儿当自强
  徐阶这个人可不简单,他表面上温文尔雅,谦逊有礼,内里却是满肚子的墨水。
  这满肚子墨水说的好听点是有文化有内涵,说的不好听一点那就是腹黑!
  徐阶这个人,野心大的很,为了往上爬,他可什么都干的出来。
  历史上,他就曾经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做小妾,以此来麻痹严嵩父子,足见其权欲之强烈,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那么,他为什么要帮杨聪争取这段姻缘呢?
  很简单,因为他不希望东岭张家和福州陈家联姻。
  张岳,同样是他看重的一个人物,如果不出意外,张岳很有可能执掌都察院。
  这都察院可不得了,因其担负着监察百官的权力,向来是朝中权贵争夺的焦点。
  说白了,这都察院其实就是个排除异己的工具,你如果看谁不顺眼,就能发动都察院御史使劲弹劾,甚至都不需要证据,捕风捉影都行,因为言官风闻言事无罪,这是洪武帝定下的规矩。
  一个官员,被弹劾个一两次可能还无伤大雅,但是,如果天天被人弹劾,有事没事就被人弹劾,皇上不怀疑才怪!
  所以,都察院这个衙门至关重要,徐阶很想这都察院变成自己手里的枪。
  而要让都察院变成自己手里的枪,张岳这个人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如果张家和福州陈家联姻,那么,张岳肯定会站在陈达那一边,这都察院基本上就跟他没多大关系了。
  所以,他要破坏张家和陈家的联姻,而他自己的儿子还未长大,根本就赶不上趟,所以,他只能把杨聪推出来跟张家联姻了。
  杨聪这个人,当初他只是想利用其地头蛇的优势和龙溪陈氏斗一斗,现在,他有发现了杨聪还有更大的作用,那就是跟东岭张家联姻,变成他和张岳之间联系的纽带。
  至于怎么拉拢杨聪,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寿宴过后,他竟然婉拒了张慎的邀请,硬跟着杨聪去杨家别院聊聊!
  这下可把杨荣给激动坏了,他真没想到自己的孙子跟府衙通判的关系这么好,真的好到跟兄弟一样!
  这关系自然要把握住,所以,他干脆把杨家别院的主宅让给了杨聪,让他用来接待徐阶。
  杨家别院主宅大堂,杨聪满心复杂的把徐阶拉到主坐左首坐下来,又命人上了茶,随即便忍不住好奇道:“子升兄,你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跟小弟交待吗?”
  徐阶满脸神秘的看着他,微笑道:“清风贤弟,这交待可不敢说,为兄是真心想要帮你个忙。”
  帮忙?
  帮什么忙?
  龙溪陈氏貌似不是他帮忙就能干翻的,至少现在不行,那还有什么好帮忙的呢?
  难道是……
  想到这里,杨聪瞠目结舌道:“子升兄,你不会真想促成小弟和那张家大小姐的婚事吧,这个,不是小弟自渐形秽,实在是我们杨家和张家地位相差太玄虚了,这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家是不可能同意的。”
  徐阶微笑着摇头道:“什么门当户对,你以为他张家天生就是官宦世家吗?百年前他们还不是只字不识的农户,包括我们徐家也是,谁家天生就是官宦世家啊?”
  这话貌似有道理啊。
  杨聪想了想,还是有些不解的道:“问题现在张家已经是官宦世家了啊,而且还是泉州最有名的官宦世家,我们杨家说白了就是地位低下的商户,怎么高攀的起啊。”
  徐阶闻言,不由摇头苦笑道:“清风贤弟,你这是钻进牛角尖里了,他张家是官宦世家没错,你杨家就不能成为官宦世家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