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411

  他想了想,随即问道:“那你认为就单以剿灭海盗和倭寇而论,这些战船里面那种最实用呢?”
  俞大猷闻言,毫不犹豫的指着远处一艘不大不小的战船道:“要单以剿灭海盗和倭寇而论,当属苍山船最实用,因为苍山船带有风帆,承载的士卒和武器装备比单独的划桨船要多的多,而且有风帆的加持,速度也比普通的划桨船要快的多,追剿海盗和倭寇最为实用。”
  杨聪看了看远处的苍山船,随即追问道:“此船能载多少人,又能装备多少火器?”
  俞大猷不假思索道:“此船能载四十人左右,船首和船尾皆可装载千斤火炮一门,另还可装载虎蹲炮八门,船上将士皆可配火枪,其仓底足以装载数十人用的武器弹药。”
  这火力已经够猛了,毕竟这个时候海盗和倭寇还是以弓弩为主,根本没有什么火枪和火炮。
  杨聪毫不犹豫的道:“好,就造这种苍山船,你说,要彻底剿灭海盗和倭寇,需得造多少艘苍山船。”
  俞大猷估算道:“如果纯以苍山船组建水师,四省一京,皆需配备五十艘左右,加起来总共就是两百五十艘,不过,苍山船属中型战船,转向并不灵敏,纯以苍山船作战,灵活性还是略显不足,属下建议再配以同等数量的蜈蚣船,这样效果更佳。”
  两百五十艘加两百五十艘那就是五百艘,虽然苍山船和蜈蚣船体积并不是很大,比起大福船来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是数丈长的战船啊,这得需要多少银子啊!
第一〇九章
南台船厂
  南台船厂位于福州府城东南角,台江与闽江交汇处,其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足有数千亩,乃东南有数的大型官营船厂。
  不过,这南台船厂并不是大明最大的官营船厂,要说到规模金陵的龙江船厂,苏北的清江船厂,山东的卫河船厂都比南台船厂要大,大明官营四大船厂里面南台船厂应该算是规模最小的。
  如果是在立朝之初的洪武年间,这南台船厂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但是,由于大明频繁实施海禁,再加上朝廷收入日渐缩减,根本没钱建造战船,龙江船厂、清江船厂、卫河船厂基本上都废了,光剩下个空架子在那里,根本就没什么匠户常驻,也造不出什么船来了。
  这南台船厂却不一样,因为浙江和福建有大量海商违禁出海做生意啊,他们自然不敢去金陵又或是苏北和山东定制海船,这南台船厂几乎成了他们唯一能订到大型海船的地方,所以,这里生意相当的红火。
  朱纨没有来东南之前,这里简直门庭若市,海商的订单一个接着一个,根本就做不完。
  这会儿朝廷海禁虽然比以前更严了,官军也在疯狂的清剿海盗和倭寇,但南台船厂并未停工,因为大家都认为朝廷不可能永远盯着东南不放,只要过了这阵风,海上的生意照做。
  当然,这会儿南台船厂的生意跟以前是没法比了,毕竟海商四大豪门豢养的大海商基本都被朱纨给收拾的差不多了,其他商贩大多还在观望,敢顶风拉尿,前来定制海船的并不多。
  南台船厂的提举林长水这段日子过的就不是很如意,虽说他是漳浦林氏的远亲,但这提举之位也是花了很多银子才拿下来的,原本他以为能在这里大捞一把,却不曾想刚上任不久就遇上了朱纨这个愣头青,一通打杀,把浙闽两地的大海商都杀的差不多了,这南台船厂的生意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他还不知道能不能把老本捞回来呢。
  这天,他正坐在值房里百无聊奈的翻看《三国志通俗演义》呢,外面的衙役突然轻轻的敲了下门,小声道:“大人,泉州商户杨老八求见。”
  杨老八,这名字好熟悉啊,他仔细一想,便想起来了,泉州商户杨老六就曾是他们海商豪门底下的大海商,不过,已经被朱纨给宰了。
  这杨老八应该就是杨老六的弟弟,看样子这家伙是准备继承他哥哥的衣钵,继续跑海上的生意啊。
  这跑海上生意自然需要造船,生意来了!
  想到这里,他忙不迭把书一合,朗声道:“快,领他进来。”
  不一会儿,那衙役便领着人进来了,不过,这衙役领进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一个中年人,一个年轻人。
  这中年人林长水依稀认得出来有点像杨老六的样子,估计这就是杨老六的弟弟杨老八了。
  不过,这年轻人他却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不由冷冷的问道:“杨老八,这位是?”
  这海商可不能胡乱让人做,跟他们海商豪门没点关系的,想跑海上生意,那基本上连门都没有。
  那杨老八连忙拱手道:“大人,这是小人远房的一个堂侄,家里在金陵那边做生意的,颇有些资产。大人,您也知道,我六哥上次是连人带货都被朱纨给逮着了,我们是亏得裤子都差点赔掉了,所以,小人想跟这堂侄一起跑生意,还请大人通融通融。”
  难怪这小子看上去像个公子哥儿一样,原来家里是金陵的,南都出来的就是不一样啊。
  林长水仔细打量了一番这年轻人,突然开口问道:“小子,你叫什么,你家做什么生意的,资产如何,这次想出多少钱,又想造几条船?”
  这年轻人不慌不忙的拱手道:“小人杨青山,家里是做木材生意的,至于资产,不是很多,也就在徽州那边有几处林场,这次小人从家里带来了白银两万两,想造十艘苍山船,不知道够不够。”
  这小子,看样子果然是商户子弟,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而且,他那一句“从家里带来了白银两万两”着实让人心里痒痒的不行了。
  大生意啊!
  原本这种没有打过交道的商户是要好好查验一番才能让其接触海上生意这一块的,奈何这会儿林长水急着捞钱啊,这么大的生意,还查个屁的查啊。
  他假装犹豫了一下,随即便拿捏道:“本来呢,这两万两银子造十艘苍山船倒是够了,不过,这会儿朝廷管的严,我们造船也得小心着点,这疏通关系的钱自然就多了,所以,这两万两银子只能造九艘苍山船,你看如何?”
  杨青山闻言,犹豫了一下,随即咬牙道:“九艘就九艘吧,多久能造好?”
  这小子,看样子挺猴急的啊,不错,不错,一次就赚了将近三千两,这样的生意来几波,老子就赚大发了,林长水笑眯眯的道:“不错,不错,小伙子,有魄力,你放心,只要生意做起来,两万两银子一两趟就赚回来了。至于这船,正好这段时间造船的不多,两个月,我们便能交货,你看如何?”
  两个月,时间貌似有点长啊。
  杨青山忍不住追问道:“大人,能不能帮帮忙,快点造,听说这会儿东瀛和南洋那边的商贩都急得哇哇叫呢,销路根本就不用愁,这早一天送货就多赚一天的钱啊。”
  这小子,还真贪啊!
  林长水闻言,眼珠子一转,随即微笑着点头道:“嗯,门路都摸清楚了,不错不错,小伙子,老夫看好你。这样吧,我让下面人加班加点给你干,争取一个月时间给你赶出来,不过,这造船可是需要钱的,没钱就开不了工,你银子什么时候可以送过来啊,银子来的越快,这船造的就越快,你知道吗?”
  杨青山闻言,傻愣愣的道:“银子好说,小人已经带过来了,大人,要不我现在就叫人送过来,这契约一签,我就交银子,您看如何?”
  好啊!
  林长水迫不及待的道:“没问题,没问题,我这就给你准备契约,你赶紧叫人把银子送过来吧。”
  杨青山闻言,连忙道了声谢,便转身急匆匆的跑出去了。
  不一会儿,他又跑回来了,而这个时候林长水把契约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两人商议了一阵,把契约签了,外面衙役便来报,有人赶着两辆马车到提举司门口了,说是来送银子的。
  林长水闻言,立马蹭的一下站起来,边让衙役去把马车领进院子,边带着杨青山和杨老八往外走去。
  他来到外面一看,马车倒是进来了,不过,这两辆马车并不是平板马车,而是那种带车厢的马车。
  这种马车好像不是拉银子的吧?
  林长水不由疑惑的望向杨青山。
  杨青山却是不慌不忙的对着马车道:“下来吧。”
  下来?
  这银子还能自己跑下来吗?
  银子当然不能自己跑下来,从马车上下来的是人,四个身着锦衣卫制服的人!
  那四个锦衣卫一跳下车,立马一把围住林长水,三下两下就绑了个结结实实。
  林长水不由大惊道:“姓杨的,你什么意思?”
  “杨青山”闻言,笑眯眯的道:“本官姓杨,名聪,字清风,你说本官是什么意思?”
  浙直总督杨聪!
第一一〇章
忤逆
  杨聪为什么要跑到南台船厂来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明四大官营船厂里面金陵龙江船厂、苏北清江船厂、山东卫河船厂基本已经废了,只有这南台船厂还能造出战船来,他想要快点把战船造出来当然只能来接管现成的南台船厂,而不是费劲去整治其他的船厂,慢慢让其回复造船能力。
  还有一个原因,也使得他不得不亲自跑一趟,因为这南台船厂有海商豪门在背后把持,他不过来,其他人恐怕会镇不住场面。
  果然,提举林长水被抓的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南台船厂很快便陷入瘫痪中。
  原本在船厂干活的数千匠户一个都不见了,所有船坞都变得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找不着。
  原本给船厂供应木材,帆布料大商户,甚至是卖铁钉、铆钉的小商贩都不见了,你就算有人,貌似也别想开工。
  这还是杨聪让人放出风声,点明他在南台船厂坐镇的结果,要不然,估计某些地方官员都会在海商豪门的暗中授意下跑船厂来反抓人了。
  没办法,海商豪门在浙闽两省的根基太深了,一般人如果在这两地跟他们干,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比如朱纨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浙直总督,超一品的封疆大吏都被他们逼的自尽了,他们在浙闽两省的势力可见一斑。
  当然,杨聪不是一般人,他身后可有阳明一脉、都察院、公侯勋贵等撑腰,就算海商豪门搬出后台严嵩都弄不动他,而且,他还是福建本地人,地方上的势力,他同样不怵。
  这匠户一个都跑不见了,怎么办呢?
  很简单,船厂提举司就有匠户黄册,船厂所有匠户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家中有多少人口,等等,都有详细的记载,他只要按黄册去找人便成。
  当然,他这找人并不是抓人,他也知道,这些匠户肯定是没勇气跟他一个总督大人对抗的,人家不来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只要问明原委便成。
  果然,他派人去匠户家中打听了一番,很快就查清楚了,不是这些匠户不愿意来干活,而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发话了,不让他们来干活,他们如果敢不听话,以后就别想在浙闽地头上混了。
  这家伙,船厂提举林长水不是已经被逮住了吗,这些匠户还有什么顶头上司呢?
  杨聪命人一查,他们顶头上司还真不少,这些匠户可不是直接归提举林长水管的,他们上面还有匠头、指挥和吏目,甚至这些匠户里面还有一部分是军匠,他们上面还有千户、把总、指挥使管着呢。
  这些人基本都是地头蛇,一般官员还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不过,杨聪显然不在一般官员之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