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411

  明初循前例亦于澎湖设置该官署,其管辖范围大致为澎湖列岛以东直至琉球国地界,东番大岛亦在其管辖之列。
  原本,摄于大明之威,琉球国早早便于洪武五年归顺,奉大明为上国,自请为藩属,是故,大明东南海域还颇为平和,平民前往澎湖甚至是东番大岛捕鱼者甚众,还有一些流民更是直接移居东番大岛,以种植黄豆、黍子、水稻等为生,那时候,大明对整个东南海域的掌控还是比较有力的。
  可惜,后面倭寇盛行,而大明主要精力又用于对付北部的蒙元余孽了,根本就无暇南顾,明廷不得不采用海禁之策,澎湖巡检司也因此被裁撤。
  从洪武年间到嘉靖年间这百余年明廷疏于对东南海域的管制,以致倭寇横行,海盗猖獗,澎湖和东番的百姓可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这天,澎湖列岛附近海域突然出现一大片海船,密密麻麻的,怕不有百余艘,只见一片风帆林立,那样子,简直就如同一座移动的森林一般。
  正在附近打渔的渔民见状慌忙抄起船桨,拼命的港湾内划去。
  这片海域可是海盗和倭寇的天下,渔民根本就不可能有这种高大如城楼般的大帆船,受惯了欺压的老百姓都以为,这是大股海盗来澎湖“打尖”呢,所有人自然是赶紧划船回去报警,让乡亲们赶紧把吃的、穿的、用的全带上,藏起来。
  这帮海盗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所过之处鸡犬不留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恐怖,他们连人都抢!
  没想到,这帮“海盗”进入港湾之后竟然一点离去的意思都没有,反而使劲往澎湖岛上下人呢,而且一下就是好几千人。
  更为可怕的是这些人下了船之后竟然就在渔港码头附近的沙地上搭起了帐篷,甚至还卸下一大堆不知为何物的东西,那架势,好像是要在这里常住的样子。
  隐藏在附近山头放风的老百姓见状,脸色不由大变,这帮家伙,有毛病还是怎么了,这澎湖岛上又没什么良田,他们都是以打渔为生,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你们抢了干嘛,那东番大岛上到处都是良田,你们怎么不去抢啊!
  的确,这里土地贫瘠,海风肆虐,本就不适合耕种,根本就不适合驻扎大量人马,这些“海盗”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他们都不用吃饭的吗,或者说,他们有信心能够抢到足够的粮食?
  当然不是。
  其实,他们并不是海盗,而是明军将士,只是这里的老百姓已经有百余年没有见过明军了,所以,他们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远远的,他们也认不出明军的装扮来。
  杨聪矗立在码头上,看着四周破破烂烂的民宅,这心里着实不是滋味。
  说实话,这会儿大明还算是比较富强的,至少相对于周边的小国来说是这样,浙闽两地的老百姓尤为富庶,就算是最穷的,家里几间土房还是有的,哪像这里,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茅草屋。
  这里的老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啊!
  他正在那里感慨呢,前去打探消息的亲卫突然来报:“报,大人,附近的茅草屋都是空的,里面一个老百姓都没有。”
  这什么情况,难道这里的老百姓以为他们是前来劫掠的海盗不成?
  杨聪无奈的摇了摇头,又思索了一阵,随即朗声道:“传游击将军邓城。”
  邓城这次可以说是立大功了,所以,杨聪给他赏了个游击将军的职位,这职位就如同当初洪铁柱的一般,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便能提拔为参将,副总兵甚至是总兵。
  邓城也算是最早跟随杨聪的亲信之一,只可惜,这几年他都没跟在杨聪身边,所以,职位一直没有得到提拔,不过,他也知道杨聪对自己人都相当的关心,只要有机会,杨聪总是会想方设法帮他们把职位提上去的。
  这不,这次他才去海盗王丹那边逛了一圈,回来就被提拔为游击将军了。
  他还以为杨聪找他又有什么好事呢,所以,一听到亲卫传令,他便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了。
  没想到,杨聪却是下令道:“藩国,你去点一千人马,以小队为单位分散开来,每个小队背一袋大米,去附近的小山沟里面喊一喊,就说朝廷前来派粮了,每家每户都有份,一家一袋大米。记住大米是真发,态度一定要和蔼亲切。另外,老百姓都领了大米之后,让他们选几个话事的人过来见本官。”
  这!
  邓城闻言,不由一愣,这什么意思?
  朝廷派粮?
  这里又没有遭灾,朝廷派什么粮?
  杨聪让等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这招有点类似于当初商鞅变法时玩的那招立木赏金,以金钱又或物质为刺激,总有那胆大的会蹦出来,而且,有人领到粮食之后便会刺激到其他人,令大家争相效仿,只要这里的老百姓没了疑虑,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果然,还不到一个时辰,邓城便带着几个精壮的老渔民来到了临时帅帐之中。
  这些渔民虽然对明军的装扮没什么印象,但对于大明官员的袍服却是耳熟能详,故老相传,大明的官员都身着大红袍,头戴乌纱帽,胸前绣着各种瑞兽。
  这一回,他们总算是见着传说中的大明官员了,一百多年了,不容易啊!
  那几个精壮的老渔民一见杨聪,便趴地上激动的哆嗦道:“大人,您真是朝廷官员吗?”
  这帮人,怎么回事,这么激动干嘛?
  杨聪虽然见惯了老百姓又或者手下官员行跪拜之礼,但像眼前这几位,激动到打哆嗦的他还真没见到过。
  他哪里知道这百多年时间这些渔民是怎么过来的啊,没了朝廷的保护,他们就如同羔羊一般,不管是海盗还是倭寇都能任意欺凌他们,他们甚至都不敢离开澎湖列岛超过十里范围,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海盗和倭寇逮了去又或直接杀了。
  杨聪见这些老百姓这么激动,连忙抬手道:“都起来说话,都起来说话,不必如此客气。”
  那几个精壮的老渔民并没有爬起来,反而趴那里反复问道:“大人,您真是朝廷官员吗?”
  这还能有假吗?
  杨聪只能无奈的道:“当然,本官乃是大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浙直总督!”
  哇,是真的!
  那几个老渔民竟然趴那里失声痛哭起来。
  一百多年了,朝廷终于又派人来了,他们再也不用过那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第一四四章
民心可用
  杨聪这次来澎湖其实不是为了重设澎湖巡检司,这会儿水师战船都还没造完呢,海盗和倭寇也未开始正式清剿,他哪里有空考虑这些。
  他这次率军过来,主要是想以澎湖为基地,堵截和包抄集结在鸡笼附近的海盗。
  这次集结在鸡笼附近的海盗可不是一点点,按王丹的估算十余股海盗集结在一起最少也有三四万之众,而这会儿他建造的新式战船还只有三百余艘,也就是说,如果纯靠水师的力量发动突袭,连带操船的水手和船上的火枪兵、火炮兵全加起来也不到一万人。
  一万人去包抄三四万人肯定是不现实的,人家就算打不过也会儿到处逃窜,到时候又是海上又是陆上,他手下人手又不够,怎么追剿?
  如果真是那样,这次大好的机会可能就白白浪费了。
  所以,他计划将水师力量集结在澎湖附近,并且以澎湖为跳板将南直隶、浙江和福建三省集结起来的一万精锐步卒转移到鸡笼的西面,一旦海盗和倭寇向广东附近运送兵力,他便率军从半路截击其船队,并令步卒从陆上包抄其老巢。
  他着实没想到,澎湖的老百姓见到朝廷官员会如此的激动,他更没想到,这里的老百姓会如此迫切的希望他重设澎湖巡检司。
  说实话,重设澎湖巡检司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多大难度,这会儿嘉靖可是眼巴巴的盼着他剿灭海盗和倭寇,设一个巡检司这种小事,嘉靖肯定想也不想就会答应,而且,派驻官员甚至屯卫对他来说也只是小菜一碟。
  在几个老渔民的恳求下,他当即便同意了重设澎湖巡检司的请求,并下令,命永宁卫抽调千户屯卫驻扎于此,反正这会儿福建水师都是快船,运送粮食什么的并不是很麻烦。
  澎湖的老百姓对此自然是感激涕零,甚至,他们还商议着要为他这个总督大人立生祠以表谢意呢。
  杨聪对于建生祠一事倒没什么感觉,不过,他却发现了一点,那就是这边的老百姓十分渴望得到朝廷的守护,以保证他们不受海盗和倭寇的侵袭。
  民心可用啊。
  原本他还考虑要不要派出大量斥候去东番北部查探一番,看能不能找到从东番西岸通往鸡笼的捷径,这会儿一见老百姓对于朝廷如此依赖,他顿时就改变了主意。
  派斥候去打探哪里有派人直接去问当地老百姓来得快呢,要知道东番北部离澎湖足有五六百里呢,就算是苍山船和蜈蚣船这样的快船打个来回都需要两三天时间,正常情况下,斥候能在半个月内找出东番西岸通往鸡笼的捷径就算不错了,而问当地老百姓的话,可能就打个来回的时间就够了。
  这会儿时间紧迫,越快找到东番西岸通往鸡笼的捷径就越有利于整体战略的部署,他自然是选择直接去问当地的老百姓,而不是派出斥候去查探。
  第二天,他便命汤克宽挑选了数百精锐,带着十余船粮食,装扮成海商的样子,沿着东番西岸一路往北问,遇着老百姓的聚集地就表明身份派粮食,然后直接向老百姓打听东番西岸通往鸡笼的捷径。
  这招果然好使,汤克宽这一路往北走过去,简直不要太舒服,只要他表明身份,再送上一点粮食,沿途的老百姓便欢呼雀跃,当他们活菩萨一般供着,什么都不用他们打探,老百姓简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还有很多“见多识广”的渔民硬要给他们引路,带着他们去沿途的村落。
  这样一来,他们就连背着粮食去找落荒而逃的百姓都省了,只要那些渔民扯开嗓子一喊,老百姓便会高高兴兴的拥上来。
  这一路他们也不知道停靠了多少个渔村,第三天下午,他们终于来到了东番北部,鸡笼西边的淡水河附近。
  没想到,这里正好聚集了很多被海盗陈思盼给抢去田地,逃逸过来的老百姓。
  他刚一表明身份,那些老百姓便哭着喊着让他帮忙去将那群该死的海盗给赶走,甚至,看他带的人不够多,那些老百姓还主动要跟他们一起上呢。
  开什么玩笑,带着老百姓去打海盗,汤克宽还没这么猛,再说了,这会儿人家陈思盼的地盘上可不止数千人了,而是数万人,他带着这点人马上去找死呢。
  他好说歹说才把那些老百姓给劝住,至于东番西岸通往鸡笼的捷径,那根本就不用找了,这些老百姓都熟悉的很,直接沿淡水河逆流往上,在大分岔口附近登岸就行了,那里离鸡笼都不到五十里地了,走过去都不用一天时间。
  汤克宽听闻竟有如此捷径,当即便率船队载着引路的老百姓来到了他们所说的大分岔口附近,并亲自带领几个亲卫下了船,跟着引路的老百姓跑了五十里地,摸到了鸡笼附近,远远在陈思盼的地盘外围查探了一番。
  杨聪着实没想到,还不到四天时间,汤克宽不但打听到了东番西岸通往鸡笼的捷径,甚至连向导都带回来了。
  他收到消息,自然是高兴的不行了,原本他想着要从东番西岸包抄海盗陈思盼的老巢最少要绕上百里呢,却不曾想,走个五十里地就行了,而且向导都是现成的。
  接下来他便开始调集人马了,这会儿福建水师、浙江水师和南直隶水师的苍山船和蜈蚣船加起来足有三百余艘,光是运送人马的话,一次运送五千人马都轻轻松松,来回倒腾个两趟,不到五天时间,一万步卒精锐便集结到了澎湖列岛。
  紧接着,他又开始调集武器弹药和粮草辎重了,几趟下来,澎湖列岛上的粮食便堆积成山了,不但上万步卒精锐吃一个月不成问题,连带澎湖岛上的渔民都跟着沾了光,平时想吃都吃不到的大米饭,总督大人给他们每家送了十余袋,就算天天吃都能吃几个月呢。
  他们这边在调集人马,海盗那边同样在往陈思盼的地盘聚集,不过,一般海盗都不敢靠近泉州附近海域,因为他们都知道浙直总督和浙闽水师的主力都在那里,谁敢凑上去找死。
  所以,杨聪的行动并没有被海盗察觉,所有海盗都不知道,杨聪正调兵遣将,准备围剿他们呢。
第一四五章
始料未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