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411

  守城的郑氏步卒更是被这从天而降的猛人吓了一大跳,他们哪里能想到有人能直接蹦上城墙,能跳这么高,那功夫得多高啊!
  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呢,那猛人便舞动着长枪,如同一股龙卷风一般一路往城门楼方向杀去。
  这家伙,太恐怖了,所过之处那真的就如同龙卷风一般,附近的守城的步卒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便被他“刮”上了天空,然后坠下城墙,城墙两侧顿时就如同下饺子一般到处都是跌落的身影。
  太恐怖了,太恐怖了!
  城门楼上郑氏一族的将领都被这猛人给吓傻了,这他吗还是人吗,怎么这么厉害!
  俞大猷才踏上城墙不到一盏茶时间,左面城墙便被他清空了一大截,那些莫登庸的亲卫爬上城墙之后才发现,前面已经一个敌人都没有了。
  这种猛人还需要他们保护吗?
  他们也是愣了好一会儿才跟在俞大猷的枪影后面,直接往东门的城门楼冲去。
  这一下,可把城门楼上的郑氏一族将领给吓到了,如果让这猛人冲上来,他们岂不死定了!
  “快跑!”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城门楼上的人突然便如同见了鬼一般,蜂拥往右边的阶梯跑去。
  俞大猷冲上城门楼的时候,城门楼上已然空空如也,郑氏一族的将领都跑光了,只剩下一杆“郑”字大旗孤零零的矗在那里,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他想也不想,直接窜过去,一把将帅旗从底座上拔出来,然后跑到城门楼外侧,直接把帅旗从城门楼上丢了下去。
  “噢,赢咯,赢咯。”
  帅旗在这个时候代表的就是主帅,敌人的帅旗都倒了就证明敌军主帅已经死了或者逃跑了,敌人的主帅都不在了,那自然是胜利了。
  城墙下的莫氏将士见状,无不打了鸡血般的欢呼着,嚎叫着,拼命的往城墙上涌来,而城墙上的郑氏将士则一个个惊慌失措的往两侧逃去。
  不到一刻钟时间,整个东面城墙便被莫氏大军给占领了!
  莫登庸见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位俞将军,怎滴如此勇猛!
  他呆愣了一阵,这才跳上马背,打马直接冲到城墙跟前,然后顺着云梯爬上城墙,一溜烟跑到城门楼上,一把握住俞大猷的手,激动的道:“俞将军,多谢,多谢,你真是太厉害了,下官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俞大猷依旧淡然道:“没什么,些许小事,不足挂齿,现在东面城墙已经拿下来了,其他的就不用我出手了吧?”
  莫登庸连忙摇头道:“不用,不用,剩下的交给下官来处理就行了。”
  俞大猷淡淡的点头道:“嗯,那你快点指挥手下将士拿下其他三面城墙吧,记住,郑氏的人不能留,那些假冒后黎皇室的人更不能留。”
  莫登庸连连点头道:“下官明白,下官明白,将军请回营休息吧,接下来的事交给下官就行了。”
  俞大猷闻言,真二话不说掉头就下了城门楼,回大营休息去了。
  接下来,清化城中便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郑氏一族和后黎皇室从此消失在安南的历史中,安南至此也尽归莫氏掌控。
  远在永安州的杨聪收到消息,不由长长的嘘了口气。
  这下好了,郑氏和后黎皇室终于被灭了,至于莫氏,有他镇着,应该是不敢玩什么花样了,至此,安南总算是平定了。
第一七三章
代理
  升龙城,安南皇宫。
  莫登庸正带领一众安南文臣武将恭敬的趴伏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而杨聪则笔挺的站在他的前方,手拿圣旨,朗声念着。
  这圣旨颇有点长,大致意思就是嘉靖皇帝接受莫登庸的投诚,大明就此将安南从属国降为属地,改名安南都统使司,改安南十三道为十三宣抚司,并封莫登庸为安南都统使,子孙世袭。
  另外还有宣抚使、同知、副使、佥事等官员的设置,及管辖权限等等,洋洋洒洒足有上千字。
  这就代表着安南国从此成为历史,整个安南已然成为大明的直属领地。
  莫登庸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因为圣旨中已经明确了他对安南的管辖权力,虽说这权力跟安南国王比起来还有些差距,但是,他这个都统使等于也是土皇帝一个,而且还能子孙世袭,这跟他希冀的职权已经很接近了,他又能有什么意见呢。
  不过,其他官员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那些后黎朝的旧臣,一个个都如丧考妣,伤心欲绝。
  安南国就这样亡了,着实令人伤心啊。
  杨聪为什么会亲自跑到升龙城来宣读圣旨呢?
  他当然是为了私事,如果是为了公事,他大可不必来,让胡宗宪来就很给莫登庸面子了。
  圣旨念罢,莫登庸带头山呼万岁,恭敬的接过圣旨,这公事就差不多办完了。
  杨聪亲切的上前扶起莫登庸,微笑道:“莫大人,以后我们就同朝为臣了,还望多多关照。”
  莫登庸闻言,受宠若惊道:“总督大人客气了,是下官要请大人多多关照才是。”
  杨聪笑道:“一样的,一样的,对了,献降表的事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中明显带着暗示之色,莫登庸当即便会意道:“哎呀,正好此事下官还有些不明之处,总督大人,不知可否指导一番?”
  杨聪顺势点头道:“没问题,没问题,皇上估计正等着你献降表了,事不宜迟,不若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吧。”
  莫登庸闻言,连忙做出一个请的姿势,随即便带头往御书房中走去。
  这献降表的事莫登庸早就准备好了,自然没什么不明之处,两人进了御书房之后,他便恭敬的将杨聪让到主位,随即站在一旁问道:“大人,可是有什么要事?”
  杨聪微微点头道:“是啊,你可曾想过手下十多万人马该如何处置?”
  十多万人马,可是笔不小的开销,就算他只给人吃个半饱,军饷也发的不多,但一年下来也得上百万两,这对于莫登庸来说可是个巨大的负担,毕竟安南一年的税赋还没这么多呢。
  他毫不犹豫的道:“这十多万人马自然是要裁撤大半,下官准备明天就着手开始裁军,只留下三四万精锐便可。”
  杨聪闻言,摇了摇头,淡淡的道:“你留这么多人马干什么,有我们大明的保护,你还怕谁欺负你不成?”
  这话什么意思?
  莫登庸小心的回道:“有了大明的保护,下官自然不担心有人敢欺上门来,不过,这后黎朝余孽尚未清剿干净,安南还是有些不太平,有些事情,下官还是得自己提防着,下官总不能老是求助于您不是。”
  杨聪依旧摇头道:“你那些手下能有多少战力,要不这样吧,本官给你派两万人马,一万驻于升龙,一万驻于清化,这样你就不用担心后黎朝余孽找你麻烦了。”
  莫登庸闻言,不由一愣。
  总督大人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将他捏在手里吗?
  这样可不行,他想了想,随即婉拒道:“大人,不用麻烦,不用麻烦,那些后黎朝余孽下官还是能应付的。”
  没想到,杨聪却是严肃的道:“这不是麻烦的问题,而是一种震慑,你知道吗,这安南地界民风可是彪悍的很,如果朝廷不在此驻军,总有些人会想着造反自立,这样可不行,你那些手下还是派到各宣抚司去维持地方安定吧,升龙和清化就交给朝廷来驻守。”
  这!
  莫登庸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点头道:“下官明白。”
  杨聪紧接着又道:“对了,这两万大军的粮饷就由你来负责吧,毕竟从大明内陆转运粮草过来不是很方便。”
  啊!
  两万明军精锐的粮饷可不是点小数目,安南的税赋恐怕大半都要搭里面了。
  莫登庸闻言,只能硬着头皮道:“大人,您也知道,安南还没大明其他行省大呢,税赋本就不多,这两万朝廷精锐下官恐怕养不起啊。”
  嘿嘿,如果你不跟着我做生意自然养不起。
  杨聪故作神秘道:“本官倒是有个办法,不但能让你养活这两万大军,还能赚取不菲的财富,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还有这种事?
  莫登庸不由好奇道:“大人,什么办法?”
  杨聪淡淡的道:“很简单,本官给你供货,你将大明出产的布匹、瓷器、绫罗绸缎售卖到哀牢、暹罗、东胡等地去,当然,安南本地也可以。”
  他这是想让莫登庸给他当代理,占领东南半岛的市场呢。
  莫登庸闻言,不由一愣,这不就是经商做生意吗?
  他原本就是渔夫出身,对商贩倒没什么偏见,不过,他却担心这样做会出事啊。
  他想了想,随即小心的提醒道:“大人,下官没有记错的话,朝廷可是严禁私自和外邦做生意的,为此,东南数省不都在实施海禁吗,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有违朝廷法度啊?”
  杨聪不答反问道:“莫大人,你知道做这些生意能赚多少钱吗?”
  莫登庸好奇道:“多少?”
  杨聪伸出一根手指头,诱惑道:“只要你能用心去做,一年最少也能赚一百万两!”
  啊!
  莫登庸闻言,不由目瞪口呆,他原本以为杨聪说的什么不菲的财富最多也就是个三四十万两呢,那样的话,他拼死拼活做生意也就能堪堪养活两万明军将士而已,如果是一百万两就不一样了,一年下来,他最少可以赚个五六十万两啊!
  谁又嫌钱多呢,他忍不住激动道:“大人,真能赚这么多钱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