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411

  杨聪何许人也,天下读书人谁人不知,这位可是当今天下读书人的偶像!
  杨聪的故事更是在读书人中广为流传,什么二十岁便高中状元,二十二岁便巡抚边镇,打得鞑子屁滚尿流,二十五岁便总督东南五省,将海盗和倭寇剿的一干二净等等,每一桩每一件很多读书人都耳熟能详。
  可以说,杨聪在读书人心目中已经是接近于王守仁那种传奇般的存在了,张居正听闻杨聪竟然想收他为徒,自然是欣喜若狂。
  这位师傅可是二十岁就高中状元了,想必他想要去参加明年的会试应该没有问题吧?
  他就这么怀着激动的心情,跟着杨聪派来接他的护卫,一路从湖广北上,直奔京城。
  这一路,他总算体会了一把有钱人的感觉,要知道他虽然是个天才,并不代表他家里就有钱,他家就是普通军户,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他父亲考了个秀才功名而已。
  不过,这年头秀才不说随处可见,那也是一抓一大把,根本就没什么稀奇的,所谓“穷秀才、穷秀才”,他家那也是穷的可以,就算他后面中了举人,那也是天天呆家里温书,根本就没有出去赚钱,家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穷。
  当初他去参加乡试的时候别说是坐马车了,连马都没得骑,直接就是走着去的,哪像这会儿,不但有马车坐,而且还有人服侍,吃饭住店都不用他管,自会有人安排。
  这种待遇,他认为已经是最好的了,虽说沿途住的大多都是驿站,吃的也不是特别的好,但是,相比于他家的普通饭菜那可是好多了,他这辈子,也就跟着湖广巡抚顾璘去吃过几次这么好吃的东西呢。
  没想到,抵达京城之后,他才知道,一路上的待遇那都是毛毛雨而已。
  杨聪给他安排的直接就是个占地十余亩的院落,而且就在玉渊潭边上,有山有水,风景秀美的让人陶醉,那服侍他的小丫鬟也是漂亮的让人陶醉。
  咳咳,有点跑题了啊。
  总之,杨聪对每个弟子那都是相当的好,每人都是一个单独的院落,而且还有佣人服侍,吃的那也是跟他差不多,不说极度奢华,一般人家那是绝对吃不起也吃不到的。
  张居正应该算是七个弟子里面来得最晚的了,因为杨继盛原本就是北直隶人,沈炼那也是一直就跟着杨聪,李春芳那也是自己拿着湛若水的介绍信跑过来的,至于海瑞、谭纶和戚继光,杨聪都是派船去接的,唯独张居正这个只能从陆路坐马车过来。
  七个弟子齐聚,接下来就是隆重的拜师仪式了。
  这天上午,杨府那是装饰的如同过年一般,到处都张灯结彩,张邦奇、邹守益、聂豹等阳明一脉的大佬,还有定国公徐延德、京山侯崔元等公侯勋贵,包括陆松、陆炳、张岳等杨聪的亲戚都来了,用冠盖云集来形容都丝毫不为过。
  这时候这些人也不必忌讳严嵩会攻击他们图谋不轨,更不用担心嘉靖会认为他们结党营私,因为创办学院,教书育人在这年头那都是为人所传颂的大好事,人家收学生,来观个礼又怎么了,只要杨聪敢请,他们就敢来。
  严嵩在这种事上面那真是没什么文章可做的,就算是杨聪请他,他也得来,两人虽然是死敌,那也算熟人不是,这种事人家如果请了他不来,那反倒是私心太重,要为人所诟病的。
  当然,杨聪是不可能去请严嵩的,因为请了严嵩就得请夏言,请了夏言就得请毛伯温,请了毛伯温其他六部尚书就不能不请,毕竟这朝堂之上的重臣就没有他不认识的,如果这些人都请了,那整个朝堂所有重要衙门的大佬这天不都得来,那样也太张狂了。
  所以,他只请了自己派系的大佬,甚至连毛伯温那种跟他关系相当不错的大臣都没请。
  不过,这样也已经算是够隆重的了,京城的达官显贵不说来了一大半,一小半还是有的,谁收弟子的时候又能办得像他这般隆重。
第二〇二章
厚望
  杨府大堂,宾朋满座,杨聪高坐主位,看着整整齐齐排列在下方的七位弟子,心中不免有些激动。
  这些可大多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经过自己的教导,今后也不知道能取得多少丰功伟绩。
  这会儿宾客已然一一在两侧就坐,就等仪式开始了,杨聪稍微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随即抬头示意司礼,拜师礼,可以开始了。
  那司礼见状,连忙朗声道:“拜师礼开始,弟子沈炼上前。”
  七个弟子里面,沈炼在历史上的名气应该算是最小的,不过,他年纪却是最大的,他甚至比杨聪都还要大上一两岁。
  当然,这拜师是不论年纪的,所谓达者为师,要比起学问来,他比杨聪可是差远了。
  他恭敬走到杨聪跟前,双膝跪地,随即掏出怀中的拜师贴,朗声读起来。
  这拜师贴大致意思就是仰慕杨聪的学问,想跟随其学习,云云。
  沈炼读完,杨聪微微点了点头,抬手接过拜师贴,紧接着便是行真正的拜师礼了。
  只见那司礼朗声唱道:“弟子沈炼行拜师礼,一拜,日月北斗,天长地久;二拜,师徒携手,明月九州;三拜,永记师恩,功德千秋。”
  沈炼跟随这司礼的节奏,恭敬的磕了三个响头,随即又从一旁下人递上来的红木盘里拿起一杯热茶,双手举过头顶,恭敬的递到杨聪跟前,朗声道:“恩师请喝茶。”
  杨聪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意思了一下,随即又放下茶杯,拿起下人捧上来的一个卷轴,递到沈炼跟前,朗声道:“纯甫,文才武功,皆乃治世之道,为师希望你能文才出众,武艺超群,文成武就。”
  这是为师者的训导,大致就是希望弟子能获得什么成就,杨聪手中的卷轴也是他亲笔所书的“文成武就”四个大字。
  沈炼闻言,连忙恭敬的接过卷轴,随即躬身道:“弟子谨记恩师教诲。”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亲切的道:“嗯,起来吧,来站为师身边。”
  沈炼闻言,又恭敬的作了个揖,这才站起身来,走到杨聪左侧,笔挺的站在那里。
  所谓“天地君师亲”,这年头,师傅可还排在父母前面,做师傅的说什么,弟子一般都要遵照执行,如果弟子敢忤逆师傅,那是要遭人唾骂的。
  沈炼拜师完毕,那司礼又朗声道:“礼成,弟子李春芳上前。”
  这李春芳可以说是杨聪最不熟悉的一个弟子,但是,他的年纪却跟杨聪最为接近,七个弟子里面,也就他和沈炼年过三十,其他都还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呢。
  论年龄,他排第二,所以,他是第二个拜师的。
  他恭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又奉上拜师茶之后,杨聪同样拿起一个下人捧上来的卷轴,朗声道:“子实,为官之道首重贤,为师希望你能如同太傅文康公一般,上成君德,中恊寮友,下辑庶司,寅恭匪懈,默赞升平。”
  太傅文康公是原内阁首辅李时死后追赠的职位和谥号,杨聪的意思,就是希望李春芳能如同李时一般,做一个贤相。
  他已经大致了解过了,这些弟子里面,要论学识,应该是这个李春芳最为出众,而且,李春芳的为人也最是沉稳,要不湛若水也不会亲自写信推荐过来不是。
  李春芳的学识如果再加上他传授的“科举秘籍”,位列前三甚至高中状元都不是问题,所以,他对李春芳同样寄予了厚望,希望这个弟子能晋升内阁,成为一代贤相。
  这会儿李春芳可不知道自己有高中状元的潜质,杨聪拿他与贤相李时相提并论,着实把他激动的不行了,他自然是千恩万谢的接过卷轴,然后按照杨聪的指示,恭敬的站在杨聪右侧。
  李春芳下来,就轮到海瑞了。
  海瑞此人就不必多说了,他可是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大清官,而且刚正不阿,敢于收拾权贵,历史上,他甚至就连面对培养和提拔自己的内阁首辅徐阶都不曾放过,着实刚的一匹。
  当然,太过刚硬也不好,刚过则易折,所以,杨聪赐了他四个字“刚柔并济”,意思就是希望他能时刻警醒,不要把自己给刚爆了。
  海瑞下来,就轮到杨继盛了。
  杨继盛此人那也是刚的一匹,不过,他的刚正还和海瑞不一样,海瑞是任何贪官污吏都不放过,而他则是逮着严嵩一党死磕。
  对于他这一点,杨聪还是比较认可的,所以,杨聪赐了他四个字,“正气浩然”,意思就是说,别怕,上去怼严嵩,为师支持你!
  海瑞下来,就轮到谭纶了。
  谭纶此人,虽是文官出身,干的却大多是领兵打仗的事,而且其功绩丝毫不亚于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
  这,是一个难得的帅才啊,所以,杨聪赐了他四个字,“文韬武略”,大致意思就是希望他能多学习兵法,今后做一位合格的统帅。
  谭纶下来,就轮到张居正了。
  张居正此人也不必多说,其治世之能就连杨聪都感觉匪夷所思,这小子,是怎么把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治理的如同盛世一般的呢?
  要知道张居正可没他前世的经验,而且张居正也不曾大肆发展海上贸易,在没有一点经济基础的情况下他竟然能够挽救大明,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对于张居正,杨聪也没有什么好要求的了,只要他能如同历史上那般,成长为一个治世能臣便可,所以,杨聪赐了他四个字,“清正廉明”。
  好吧,这四个字基本上所有当官的都适用,张居正看了,着实有点不服气。
  师傅这是怎么了,对大师兄李春芳都能以贤相李时相比,为什么到了他这里就是平平常常的“清正廉明”四个字呢?
  他哪里知道,杨聪也是有意在磨砺他呢,像他这种年少成名的天才,最是忌讳持才傲物,唯有保持一颗平常之心,才能走的远。
  最后一位就是戚继光了,这会儿戚继光还只是个刚刚成年的毛头小伙子呢,而且他连秀才功名都还没考取,当今最为有名的状元郎杨聪竟然能收下他,连他自己都觉得庆幸不已。
  戚继光此人也不必多说,打起仗来,杨聪估计自己都不是他的对手,对于这么一个弟子,杨聪也没什么好要求的了,所以,杨聪赐了他四个字,“精忠报国”,大致就是希望他能如同岳飞一般,成为一位传世名将。
  七个弟子一一上前,这场拜师礼足足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接下来就是酒宴了,杨聪自是带着新收的弟子挨个给派系的大佬敬酒,希望他们今后能多多照顾云云。
第二〇三章
考校
  拜师礼毕,按理就应该开堂授课了,杨聪这个大明当今最有名的状元郎授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第一件事,点卯。
  杨聪规定,凡授课之日,所有弟子必须在卯时之前赶到课堂,如若迟到,打板子!
  话说他这是不是当官当傻了,教授学生还来个点卯?
  当然不是,他这样做可不是因为当官的时候形成了这样的习惯。
  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早起读书的确有好处。
  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是一个人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调整,身体状态自然而然会调整到最佳,读起书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还有一点,那就是早起能避免人形成懒惰心理。
  懒人分为很多种,但绝对没有哪种早上能早早爬起来,早起那也是相当磨炼人意志的,大清早的,要离开温暖的被窝,绝对需要一定的毅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