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411

  他们是幻想着盐引生意能赚大钱,所以,不管鄢懋卿要多少孝敬,他们都咬牙给了。
  那么,接下来,没有足够的钱给边军提供粮饷以换取盐引怎么办呢?
  这个,严嵩也给他们想好了,或者说,鄢懋卿在收受孝敬的时候就已经给他们点明了。
  钱不够,没关系啊,找曾铣商量啊,有多少钱,先运送多少粮饷到山西,换取一部分盐引,然后换了食盐,卖了钱,再慢慢支付剩余的粮饷,慢慢换取盐引,这样一来,不就慢慢把盐引全换到了,钱也赚了吗?
  这家伙,就是在引人入局呢,要钱这么好赚,那大家不都发财了。
  很多时候,看似稳赚不赔的买卖,那就是坑,你一旦跳进去,不死都得脱层皮!
  这些盐商都已经上了鄢懋卿的贼船了,银子也花的差不多了,要按正常途径,按时支付足够的粮饷从曾铣那里换取盐引,然后再用盐引换取食盐去赚钱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他们只有按鄢懋卿的说话,拼命忽悠曾铣,先让他们用一部分粮饷兑换一部分盐引,让他们去兑换食盐卖钱,至于剩下的粮饷,他们肯定会陆续送过来,要不然,他们就无以为继,无法再给边镇送粮饷了。
  这话也不全是骗人的,因为他们真的没钱了,曾铣如果不给他们盐引,去兑换食盐,他们真的无以为继了。
  曾铣还能有什么办法,如果这些盐商都无以为继了,垮了,九万大军的粮饷怎么办?
  他只能按那些盐商提出的办法,先给他们兑换一部分盐引,让他们换了食盐卖了钱,再陆续将剩下的粮饷送过来,慢慢兑换剩下的盐引。
  这一下,他是彻底跌坑里爬不出来了,这盐引兑换食盐,再食盐去卖钱,然后再凑齐粮饷兑换盐引,耗费的时间可不是一般的长,一般跑一圈最少都需要几个月时间,就那,还是轻车熟路的老盐商才有这效率呢。
  这些新盐商,又要熟悉门路,又要找人运送食盐,又要找销路,又要找人收集粮食,效率可不是一般的低下,等他们跑一圈再把粮饷送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曾铣可是召集了九万大军,这盐商第一批送来的粮饷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呢,也就是说,就算他手底下就算还是原来的三万大军,也只有一个多月的粮饷,剩下的,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这些盐商送来的粮饷,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九万大军甚至连饭都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就更不要提什么粮饷了。
  他这召集了大军又不给发粮饷,甚至连口粮都不够吃,这些边军不会有意见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你说要组织大家去打仗,粮饷一拖再拖也就罢了,连饭都不给吃顿饱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他这还没坚持到三个月,山西三镇便乱套了,不管什么人,没饭吃,那都没法活不是,你就算官声再好,饭都不给人吃饱,人家也会有意见不是。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打仗的时候,粮食的重要性,那是无可替代的,因为没饭吃就得饿死啊,几万大军甚至是几十万大军,一旦断了粮,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历史上,因为粮草问题而溃败的战役简直不胜枚举,而大明朝,因为粮草问题而兵变的边军同样不胜枚举。
  你饭都不给人吃饱,人家不闹事才怪呢!
  曾铣坚持了不到半年时间,山西三镇的边军便开始闹腾了,一开始还是一个营几百人闹一闹,到后面,逐渐演变成几千人甚至上万人一起闹。
  闹什么呢?
  当然是要饭吃!
  怎么闹呢?
  当然是找领兵将领甚至是巡抚、总督闹,围住他们的营帐,不给饭吃就不让走,有的甚至直接逮住领兵将领就是一顿暴打,不给饭吃就继续打!
  这就是所谓的兵变了,大明像这样的兵变很多很多,曾铣在巡按辽东和巡抚山东的时候都遇到过。
  那时候,还只是领兵将领克扣粮饷,搞得那些边军没办法养活家人而已,所以还比较好处理。
  而这时候却是边军本身都没饭吃了,曾铣就算是再厉害,也没办法平息啊,因为他手里也没有粮食!
  曾铣也没有办法,他只能一个劲的向夏言求助,求夏言赶紧调拨粮饷过来。
  夏言能有什么办法,他除了找严嵩商议,还能怎么办。
  严嵩看到曾铣发过来的求助信,表面上是焦急无比,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成了,终于成了,夏言,你死定了!
  夏言还不知道这家伙在咒他死呢,他将信交给严嵩看过之后,便忍不住微怒道:“惟中,这鄢懋卿是怎么回事,让他增发盐引,督促各大盐场,多产食盐,以保证西北十八万边军的粮饷供给。他倒好,不但没筹集来十八万大军的粮饷,甚至连原来三万大军的粮饷都凑不齐,这么个酒囊饭袋,当初你怎么会选中他出任南京户部尚书呢?”
  嘿嘿,这个?
  不告诉你!
  严嵩假装皱眉沉思了一阵,这才叹息道:“唉,首辅大人,鄢懋卿那边也没有办法啊,阳明一脉在暗中捣鬼,把有实力的盐商全部整走了,他只能招些没什么实力的新盐商来替代了,这些盐商实力原本就不够,自然不能一次性给边军提供足够的粮饷。不过,只要等这些人慢慢发展起来,有了足够的钱了,这粮饷的供应自然就能跟上了。”
  夏言闻言,不由一愣,这事貌似还真不怪鄢懋卿,人家阳明一脉在后面整他呢,他这才刚上任,粮饷供应不上,好像也不奇怪啊。
  他想了一阵,最后也只能咬牙切齿道:“阳明一脉,欺人太甚,等本官缓过劲来,定要让你们好看!”
  白痴,你还能缓过劲来吗?
  严嵩偷偷瞥了他一眼,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嘲讽之色。
第十七章
反手一巴掌
  夏言找严嵩来,原本是想让严嵩想办法解决西北边军粮饷问题的,严嵩却避重就轻,将事情推到了阳明一脉的头上。
  两人一番商讨下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按严嵩的说法,这都是阳明一脉搞的鬼,鄢懋卿整合新的盐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曾铣那边,只能继续等,别无他法。
  不得不说,在整人又或者害人方面,夏言跟严嵩比起来实在是差太远了,他压根就没想到严嵩竟然会利用这种事情来整他,他竟然真以为再等等粮饷就有了!
  这都发生兵变了,严嵩还会给他时间再等下去吗?
  怎么可能!
  当天下午,严嵩便跑去找嘉靖了。
  嘉靖还以为严嵩又是来进献青词的呢,却不曾想,这家伙竟然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拿。
  他不禁好奇道:“惟中,你这是有什么事吗?”
  严嵩假装犹豫了一阵,这才“咬牙”道:“皇上,微臣惶恐,背后道人是非原本就不对,再加上夏言夏大人又对微臣有提携之恩,微臣如此做就更有违俗礼了,但是,事关国家大事,微臣又不得不说,还请皇上恕罪。”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夏言到底干了什么,你倒是说啊!
  嘉靖闻言,不由催促道:“公瑾怎么了,你说。”
  严嵩闻言,这才“鼓起勇气”道:“皇上,山西出事了!曾铣为了贿赂夏言夏大人,博取高官厚禄,竟然私自克扣边军粮饷,以致山西三镇边军闹事,这会儿都演化为兵变了!而夏言夏大人不但不禀报皇上,还私自里找微臣商议,让微臣想办法欺瞒皇上,并帮忙调拨粮饷,平息兵变。微臣惶恐,这么大的事,微臣怎敢欺瞒皇上啊!”
  啊!
  嘉靖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他原本还殷切期盼,等着夏言平定了西北边患,给他创个中兴盛世出来呢,却不曾想,鞑子还没杀一个,西北边军却自己乱了!
  这人生的大起大落来得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他呆愣了半晌,这才难以置信道:“真有此事?”
  严嵩小心的道:“皇上,这可是夏言夏大人亲口跟微臣说的,肯定假不了啊!”
  嘉靖闻言,不由焦急的道:“山西现在情况如何,鞑子有没有入寇?”
  严嵩又污蔑道:“曾铣每每都是私下与夏大人勾连,从不曾正式上奏朝廷,山西具体是什么情形,微臣也不知道啊,不过,咸宁侯仇鸾倒是时有上奏,陕西那边还算安定,鞑子还未曾有异动。”
  嘉靖闻言,深深的吸了口气,稳定了一下心神,这才缓缓的道:“你手底下可有门生故旧在山西任职,朕要知道,那边具体情形如何。”
  严嵩一党遍布朝野,山西那边,自然有他的亲信,不过,他却是摇头道:“微臣一向唯夏大人马首是瞻,门生故居,乡党什么的,微臣都少有联系。不过,微臣倒是想起来了,兵部侍郎聂豹的弟子徐阶这会儿正在山西任职,前两年为了将其从右参议升为右参政,聂豹聂大人还跟微臣红过眼呢,唉,有时候,这人还真难做啊。”
  你家伙胡扯什么呢,什么人难做,难做人,朕是问你山西那边的具体情形如何!
  不过,嘉靖也听出来了,兵部侍郎聂豹的弟子徐阶好像已经在山西任职多年,对那边的情形应该比较熟悉,而且徐阶乃是阳明一脉的后起之秀,肯定不会包庇夏言和曾铣,问徐阶,肯定没错。
  他稍微想了想,随即便对着门口朗声道:“文明。”
  陆炳应声而入,拱手朗声道:“微臣在。”
  嘉靖毫不犹豫的道:“速速派人传朕密旨,命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徐阶上奏山西具体情形,朕要知道,山西三镇的边军到底怎么样了。”
  陆炳也不多言,当即便领旨而去,严嵩却是在心中冷笑道:“嘿嘿,首辅大人,下官可没出卖你,这可都是阳明一脉干的。”
  这家伙,着实歹毒,明明是他把夏言给卖了,却还要把这事栽阳明一脉头上!
  山西离京城倒是不远,八百里加急,一天左右即至,徐阶收到密旨,着实有点莫名其妙,山西边军情形如何,你问我作甚?
  边军将士都闹翻天了,他自然早就有所耳闻,不过,以前他并没有想过要上奏朝廷,因为这会儿内阁和吏部都被夏言和严嵩一党把持,他告人家曾铣,人家到时候反咬他一口,说他公报私仇,那岂不是麻烦了。
  这会儿皇上竟然突然问起他来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稍微思索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这肯定是严嵩从中挑拨,想把他当枪使呢。
  卧槽尼玛,既然你这么无聊,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他当即便写了封奏折,将山西的情形报了上去,大致意思就是,微臣听闻,因南京户部调拨不利,盐商未能准时将粮饷送往指定的边镇,这会儿边军将士非但没有粮饷,甚至连饭都没得吃,所以,边军将士怨声载道,时有饿极士卒聚众闹事。
  他这倒也没有撒谎,说的基本都是实情,就是有点将责任往南京户部尚书鄢懋卿身上推的意思而已。
  嘉靖看到奏折,皱眉沉思良久,又命人将严嵩招了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